皇太后王政君有八个弟兄,大哥叫王凤,王凤之下就是她。
二兄弟叫王曼,生有两个儿子,可他死得早,没赶上封侯。
王曼的大儿子结婚没几天就死了,次子名叫王莽。
因此,王政君是王莽的姑姑。
王凤做大司马、大将军、掌握朝廷大权的时候,王莽的叔叔和叔伯兄弟们互相攀比,看谁更骄横、更奢侈。
由于王莽的父亲死得早,没有势力跟他们攀比,对人没有那么霸道。
人们都说王家子弟当中就数王莽最好,朝廷中有名望的大臣也上书称赞王莽。
汉成帝封他为新都侯,让他做大官。
王莽做了官,对人更加恭敬,做事特别谨慎,越来越得人心。
大司马王凤去世后,他的两个弟弟先后担任了大司马之职。
后来,汉成帝看到王莽能力出众,就任命他为大司马,掌握朝廷大权。
王莽广纳贤才,不论远近知名的人士,只要愿意归附他,他都纳为己用,供他们吃喝住行。
公元前7年,汉成帝驾崩,刘欣继位,是为汉哀帝。
汉哀帝登基后,尊皇太后王政君为太皇太后。
公元前1年,汉哀帝身体不好,只做了六年皇帝就死了。
他没有儿子,王莽和其他大臣们推举他的堂兄弟刘衎为新君,是为汉平帝。
汉平帝才九岁,只是一个小孩子,除了吃喝玩乐,懂什么呢?
因此,太皇太后王政君代替他处理朝政,但由于她已经七十多岁了,国家大事全由大司马王莽做主。
王莽掌握了大权,他手下的人都说他是安定汉朝的大功臣,一致向太皇太后请求加封他为“安汉公”。
太皇太后一一准许了这些请求。
没想到,王莽却拒绝接受封号和封地,还请了病假,躺在床上不肯起来。
大臣们一方面联名请求太皇太后务必封王莽,一方面都去劝说王莽上朝。
太皇太后下了一道诏书,封王莽为太傅,尊为安汉公,还加封了两万八千户。
王莽只接受了封号,退还了封地。
公元2年,中原发生了早灾和蝗灾,公家要粮要税还逼得很紧,全国又骚动起来了。
为了缓解百姓对朝廷和官吏的不满,王莽建议太皇太后节约粮食和布帛,同时减少公家的伙食和衣物消耗。
为了向全国近六千万人民表示关心,王莽一家先吃起素来,带头节衣缩食。
他一下子拿出一百万钱和三十顷地,作为救济灾民的资金。
他一带头,贵族、大臣当中就有二百三十人也只好拿出一些土地和房子来。
如此一来,王莽的名声就更大了。
到了公元3年,汉平帝十二岁,王莽就请太皇太后给汉平帝定亲。
太皇太后选定了王莽的女儿,准备第二年给汉平帝完婚。
王莽又推让一番,太皇太后和大臣们怎么也不依,他只好同意了。
王莽以外戚的身份,掌握了大权,他怕汉平帝的母亲一家也参与朝政,分了他的权力,就封汉平帝的母亲卫姬为中山王后,叫她留在中山,不准进京。
有个大臣上书给王莽,说:“皇上还是个小孩子,谁能像母亲那样照顾他呢?”
“卫姬只生了这么一个儿子,儿子做了皇帝,把她接到宫里来,让他们母子团聚,也是符合孝道,只要不让她参与朝政就可以了。”
王莽看得十分恼火,马上把那个上书的大臣革了职。
从那以后,谁也不敢胡乱说话了。
王莽的大儿子叫王宇,他怕将来汉平帝长大了,一定怨恨王家,就跟他老师吴章和大舅子吕宽商量,如何劝告自己的父亲。
吴章说:“你父亲十分固执,说了也没用,但他迷信鬼神,咱们就在夜里,把猪羊狗血泼在他的门上,吓唬吓唬他。”
“他必然起疑,如果他向我问起,我就可以借此劝告他了。”
王宇、吕宽点点头,都认为不妨试一试。
当天晚上,昌宽把猪羊狗血泼在王莽家的门上。
不料,让他守卫的看见了,连忙向王莽报告。
王莽就把吕宽投入大牢,严刑拷打,让说出幕后主使。
吕宽以为王宇是王莽的亲生儿子,在门口泼上一些血也没事,就招认了。
王莽想借此机会消灭反对他的人,就逼着儿子王宇自杀,把吴章、吕宽定了死罪。
这还不算,他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卫姬的一家,除了卫姬外,灭了族。
除此之外,又把朝中反对他的人都牵连进来,里里外外杀了好几百人。
这么一来,王莽的权势没人能比了。
过了年,十三岁的汉平帝做了小女婿,懵懵懂懂地成了亲,把王莽的女儿立为皇后,王莽做了国丈。
他掌了大权,朝廷大臣大多都说他好,说他虚心待人,又能大义灭亲,他的功绩只有上古的伊尹和周公才可以相比。
还说这样的功臣,应该大大加封。
太皇太后答应了,要把新野的土地二万五千六百顷封赏给他,可是王莽又推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