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尔领主接受廷臣提出的建议,将条约的内容限定在沃克斯迈尔的伯瑞格,这既不会引起沃克斯迈尔的抗拒,激起他们对抗的勇气而利用谈判为自己拖延时间,也有助于暗探进一步的展开活动。同时还要利用手段使得沃克斯迈尔代表只身前来,避免身旁的那些谋士为他出谋划策。
条约的签署使一大片土地和生活在这里的民众,划入到诺尔的疆域。这些土地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改良,已经很适宜耕作;一直以来,这里的民众都无法忍受沃克斯迈尔的猜忌和苛政,将诺尔军队视为解放者而箪食壶浆以迎接他们的到来,这种支持远胜于任何要塞和刀剑。
诺尔军队撤走使身处对抗前沿的伯瑞格终于可以松下一口气。战争的号角刚刚停息,靡靡之音再次在城内响起;心情愉悦的富人们得以继续享受奢侈的生活;士兵们庆幸自己得以活命,迫不及待地想要离开军营,让自己能放松一下。对于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当地的人们或者浑然不知,或者一厢情愿的以为战争随着和平条约的签订而已经结束。
金钺大厅的公爵打算为接下来反击行动做准备,但他意识到自己的决定会在金钺大厅再次引发一场令人生厌的争论。于是拉赫姆斯转而来到私人场合询问科勒提尔的意见。
这位沃克斯迈尔的储君提到,诺尔的军事行动调集了境内的大部分军队,以期在与沃克斯迈尔的对抗中,达成局部的兵力优势。所以,为了避免与沃克斯迈尔陷入全面对抗和攻防消耗,他们在伯瑞尔停止了脚步而满足于有限的成果。
而当诺尔通过这种有限的成果而逐渐壮大,他们的目标也会随之扩大。所以,沃克斯迈尔的每一次军事行动,都应该是为全面对抗做好准备。
储君的主张也同时得到一部分廷臣的赞同,借助公爵的支持和储君的权势,这些人得以在金钺大厅掌控话语权,让长久以来混淆视听而且令人生厌的争论暂时平息下来。
科勒提尔·沃克斯迈尔从父君之手接过统率军队的权力,首先的事情就是要恢复战斗的纪律。被俘主帅提姆受到储君的盛情接待,科勒提尔称赞他的勇武和指挥能力,他始终坚守将帅的职责,丝毫未有损害军队的荣誉,即使被俘也是在为沃克斯迈尔忍辱负重。
在科勒提尔的建议之下,提姆以及其他一部分将官和士兵得到了奖赏。除此之外,阵亡人员的家属要得到抚恤,要让失去儿子和丈夫的家庭得到保障。
两镇防区的军队处在防备蛮族的前沿,一直保持严明的军纪也未曾荒废军事训练。科勒提尔调集其中的两支军团并直接指挥,以便让他们在战斗中担负重要任务。
他们与随后调来的斯科洛诸军团集结在斯特莱因的一片开阔的荒地,在掩人耳目的同时,也避免灯红酒绿的城市生活会腐蚀到军队的纪律。
士兵们在新任主帅的严令下,重新背起行装进行艰苦行军,穿起铠甲并拿起武器,进行各种格斗训练;适当举行健康的娱乐活动,用来调剂严肃的军营生活,保持军队的活力和士气。
在经过一个冬季的整肃和训练后,沃克斯迈尔军队通过迪亚尔堡,进入并快速通过热闹繁华的地带,最后在伯瑞格的外沿修筑工事以便军队的驻守和战斗。部队显示出过去时代的精神和秩序,但当地人却生怕这支大军的到来会招致新的战事,懒散的驻军也同样不希望自己再次回到战场。
主帅科勒提尔手握公爵赋予的全权,他向城市发出戒严的命令,军人必须回到军营,恢复严格的军纪和军事训练,以备敌军来犯;城门的开闭必须遵守时间的规定,进出的人员和货物都要持有相关的证件并经过严格检查;赛车场和剧院要减少演出,使人们专注于各自的工作,减少人群的聚集。
这些看起来合情合理并且不算严厉的措施,在那些享受慵懒生活的人们看来,真是太过苛刻而无法忍受。富人们倒是可以继续在自家的豪宅大院中组织私人的聚会,但那些习惯了在赛车场和剧院打发时间,以及在其他娱乐场所大放情怀的市民,却发出不满的怨言,认为自己的生活受到军队的干扰。出行受限也使得商人们的生意大不如前。
但怨言最重的还是伯瑞格的边界军队。驻防在这里的除却本城的驻军,还有从前线撤防到此的散兵游勇。前者沾染了城市的不良风气,而后者则是在败仗中失去了勇气。
科勒提尔将他们的军官集合起来,以训话的方式激起他们的责任心和荣誉感。而胆大的军官们竟然在严肃的场合发出戏谑的声音,扰乱现场的秩序,挑战储君和主帅的威严。
科勒提尔预见到用言语可能无法起到劝导的作用就发出信号,立即有一队全副武装的武士出现在军官们周围,使喧嚣的现场立即安静下来。不过,仍然有军官向这位储君和主帅提出薪饷和待遇的要求。一脸冰冷的科勒提尔告诉他:
“你身为一名军官,应该知晓秩序对于军队的重要性。现在,你们的主帅站在将台之上,对你们宣讲公爵的命令、军队的纪律和其他军务事宜。当我向你发问的时候,你才可以作答;当我没有向你发问的时候,你不能打断我的讲话,否则就是抗命。”
他命令武士逮捕这位军官,将他浑身绑缚并按倒在地。主帅当场宣布罪名后,一位刽子手随即走到跟前,举起斧头将其当众处决,惊恐的众人立即恢复军姿而在各自的位置上站好。
科勒提尔随后的举措,就是查封一些商铺和娱乐场所,军队的长官们与这些场所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些甚至是直接的经营者。军队得到整顿,军号重新在军营响起,对于城市的风气也同样有益。
城防的部署要符合战时的需要;仓储事务要指派称职的官员予以管理,在战事期间保证军队和市民的食物供应;为了保证前线供给,除却充足的城市仓廪,再另外建造两座大营,用来存放粮草和物资,并派出称职的军官驻守在此。
对诺尔的侦察活动也在同时展开。这位对手正在新的土地上,恢复沃克斯迈尔遗留的防御设施,颁布新的法令以争取当地人的好感。况且根据了解,当地民众在战前就对诺尔翘首以盼,这胜过任何防壁和堡垒。
沃克斯迈尔也并不打算与敌手进行持久的攻防战,眼前的情况正适合在这片开阔地带进行正面对决。一切准备就绪之后,科勒提尔向他的父君发出一封奏文,要指挥部队展开行动。
公爵在金钺大厅郑重宣布,从他发布命令的一刻起,所有人的想法都应该是如何击败诺尔军队,所有人的言语都应该是有关击败诺尔军队的计策。
诺尔方面未曾懈怠。士兵或暗探经过乔装打扮,在掩人耳目的情况下对新征服的领土展开各种侦察活动,并将得到的内容绘制下来。等到科勒提尔的部队出现在迪亚尔堡,潜伏在当地的诺尔暗探通过各种方式将消息传达给苏威勒斯的领主。而当时的驻军正在着手改造两座沃克斯迈尔军队遗留的要塞。
如果不是胆大妄为的军官和廷臣经过层层盘剥,竟然将公爵拨付的钱款中饱私囊,最后将很多劣质材料掺杂其中,使得营垒的防御能力大打折扣,诺尔军队根本不会顺利推进到伯瑞格。
驻防在这里的军团被撤到别处,他们本应是担负着防卫地区安全和保障补给线的职责,却被用来监视不服管教的民众,更加削弱了防卫力。而在听闻敌军接近的消息时,他们竟然害怕受到围困而待在原地未施以任何行动,反而使诺尔军队决定对这里施以大胆攻击。
领主昭告当地民众,虽然国君给予人们税赋方面的减免,但沃克斯迈尔却并不打算将和平延续下去,非要将诺尔置于水深火热的境地,战争会不可避免地来临。但身为国君,信守承诺是自己的操守,保护民众是自己的职责,他会派出称职的官员和勇敢的军队,护送人们去往南部地带避难。
沃克斯迈尔军队严守科勒提尔颁布的军纪,对于当地民众秋毫无犯,以期重新树立军队形象和赢得当地人的好感。不过当地人已经扶老携幼,带着家产去往南部的安全地带,留下的是一片真正的荒地。看起来对手提早得知战争的消息并做好了准备。
由于战斗的地带并不远离各自的后方,所以双方的补给线都处于有利于自身的位置;除却防备森严的军营,并没有其他堡垒和要塞,所以最终的胜负必然是取决于正面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