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说到,满族堪舆与汉族堪舆在天干地支上的差异。尤其是在天干地支的满语表达方面。众所周不知,堪舆源自渔猎文明。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提到:“在公元前2000年之前,辽西、海岱、长江中下游等地区的文化各有自己的起源和传统,虽彼此有交流,但大致为独立演进发展的格局。”
例如,红山文化就在承德-朝阳-锦州一线分布,起始于中国五六千年前,以农业为主,兼以牧、渔、猎并存。在老汗王努尔哈赤时期,女真各个部落就是这种类似的生活。明末女真保留了中华文明起源时的原汁原味的生活状态,具有中华民族原生态特征。
满族堪舆祖师爷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说法是:当年八旗和绿营在旗帜设计上,依据的满族堪舆师从上古时期传承下来的天干地支(与汉族堪舆差异较大,详情参见第十四回)。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满语表达依次为:绿、淡绿、红、淡红、黄、淡黄、白、淡白、黑、淡黑。
从满语对于天干的描述可以看出:
绿营出自天干中的甲、乙(绿、淡绿);
正红旗出自天干中的丙(满语含义为红);
镶红旗出自天干中的丁(满语含义为淡红);
正黄旗出自天干中的戊(满语含义为黄);
镶黄旗出自天干中的已(满语含义为淡黄);
正白旗出自天干中的庚(满语含义为白);
镶白旗出自天干中的辛(满语含义为淡白);
正蓝旗出自天干中的壬(满语含义为黑);
镶蓝旗出自天干中的癸(满语含义为淡黑)。
依据《钦定八旗通志》记载,“两蓝旗位正南,取水胜火,水色本黑,而旗以指麾六师,或夜行黑色难辩,故以蓝代之。”也就是说,为了便于夜晚区分黑色,因此黑旗颜色为蓝。
至于地支:八旗旗人、绿营(在清代绿营也是世袭的军户)及亲眷,子鼠寅卯等十二生肖全都有。
这样八旗和绿营的天干与地支就配合在了一块。有人会问,这玩意有啥用?不是封建迷信吗?以崔瑜(2020)《堪舆与科学的关系研究》为例,说明,时至今日堪舆到底是科学还是迷信一直在争论过程中。
满族堪舆对于这个争论就是终结者的角色。原因很简单,大清的基础是八旗,八旗的设计基础是满族堪舆。在华夏5000年间,满族堪舆是唯一一个成功在王朝一统天下过程中被依靠,唯一一个在大清争天下和坐天下的296年间贯穿始终的堪舆学说,是唯一一个成功在康雍乾150年的超长稳定期中从国家层面持续实践过的堪舆技术。
汉族堪舆再厉害,没有任何一个门派能在大一统的国家层面,长期处于统治地位,指导治理国家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