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奇妙的满族堪舆(第十六回),故宫有中轴线,中轴线有六个建筑,张其成教授认为:“紫禁城被视为《周易》的立体展现”。本文认为,这种说法不仅不对,而且非常不吉利,拟用反证法证明之。采用反证法证明之前,要先引出一个公理和一个定理。
满族堪舆定义(1):满族堪舆。
所谓满族堪舆,特指与清代八旗相关的堪舆术。例如,八旗驻防堪舆选址、八旗旗帜等各类图式的设计、八旗与气的关系、满文化中对堪舆的独特理解等等。满族堪舆与秦汉堪舆、金代女真堪舆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在 《奇妙的满族堪舆(第一回):旗与气 》中,提到:八旗并不是八面旗子那么简单,旗在八旗的设计者眼里与汉语堪舆中的“气”是同音和同义。换句话说,汉语环境中的八旗的旗,就是满语环境中的满族堪舆里面的“气”。
满族堪舆定义(2):都城、都城、宫殿、皇陵、王朝敕令修建的庙宇和皇家园林。
所谓都城,狭义指的是首都和陪都;广义上除了首都和陪都,也包括行在、天子巡行所到之地。满族堪舆选用广义都城。
清代陪都承德
所谓宫殿包括:其一,在首都、陪都中国古代王朝修建的天子办公或居所;其二,离宫;其三,专门为天子出行兴建的行宫等等。
所谓皇陵,顾名思义是封建帝王及亲眷入葬之地。
所谓敕令修建的庙宇即一个王朝由皇帝亲自下圣旨修建。例如,承德普宁寺(清代汉藏融合佛寺)、北京雍和宫(清代藏传佛教庙宇)、大岳太和宫(俗称武当山金顶,明代道教庙宇)、集灵宫(汉代西岳庙)等等。
承德普宁寺
上图为承德普宁寺,在这求签超灵。
所谓敕令修建的皇家园林即一个王朝由皇帝亲自下圣旨修建。例如,承德避暑山庄(清代),颐和园(清代),上林苑(汉代)等等。
清代避暑山庄
满族堪舆公理(1):在中国古代,所有都城、宫殿、皇陵、王朝敕令修建的庙宇和皇家园林的堪舆选址高度为政 治服务。
满族堪舆公理(2):《易经》治天下古而有之,不管是伏羲、炎帝、黄帝,还是周文王、周公旦均用过易经治理天下。
所谓公理就是不证自明的道理。下面接着介绍一个定理。
满族堪舆定理(1):高度为政 治服务的堪舆选址方案与建筑设计方案不存在歧义性。
下面我们来证明定理(1)中为何高度为政 治服务的堪舆选址方案与建筑设计方案不存在歧义性。
定理(1)的证明:
因为,依据满族堪舆公理(1)和(2),国家对于堪舆提供服务的要求单一。封建王朝政 治对于堪舆术的要求从三皇五帝到如今5000年来只有一条,那就是:江山永固、天下归心。例如,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堪舆作为为国家服务的文化,第一要义就是辅助国家赢得民心。
堪舆在王朝层面单一表达为:满足统治者的政 治需求。例如,在明代明显表达为官道。例如,《满族堪舆代代相传的一个故事:明朝就算定都辽阳都不会选关中》中提到的明代都城堪舆选址。又例如在清代表达为八旗驻防地选址、皇帝出巡八旗驻扎排列方式等等。
堪舆在社会层面单一表达为:社会稳定,长治久安。
堪舆在国家层面单一表达为:长期性、基础性、战略性。
堪舆在军事层面单一表达为:军事作为政 治的延续,应用堪舆的目的性单一,那就是:赢。
同时,高度为政 治服务的堪舆术的服务对象单一。
且堪舆作为《易经》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不管是夏王朝的《连山易》,还是商王朝的《归藏易》,亦或是周王朝的《周易》都存在应用堪舆治理国家的功能。因此,高度为政 治服务的堪舆的应用领域单一。
又因为,国家作为被服务对象的对于堪舆的要求单一。
所以,高度为政治服务的堪舆选址方案与建筑设计方案不存在歧义性。
得证。
满族堪舆定理(1)说明了一个基本道理:用咱老百姓的话说,高度为政治服务的堪舆选址方案与建筑设计方案不可能存在争议。如果存在争议的话,例如这个设计有人认为不吉利,即使是一小部分人认为不吉利,那么国家就不会用。这就为采用反证法,证明张其成教授说的“故宫六爻说”提供了理论依据。
说完上述,定义、公理、定理,咱老百姓明白一个基本道理:高度为政治服务的堪舆选址方案与建筑设计方案不存在歧义性。继续说为何张其成教授提到的北京故宫六爻说是错的。且看奇妙的满族堪舆(第十八回):采用反证法证明张其成的“故宫六爻说”不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