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弃笔从戎
书名:秦汉传奇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3009字 发布时间:2023-12-25

汉明帝供奉佛像的事情,一些儒生本来就不赞成,但又不好公开反对。


如今趁着楚王刘英谋反的事件,他们正好借此机会请求汉明帝重视儒家。


汉明帝本就不大相信佛教,于是在南宫设立了一个太学,让贵族子弟学习儒家经典,尤其是《孝经》。


他想:“如果人人都能孝顺父母,那么还有谁会来夺取自己的皇位呢?”


他还特地到鲁地祭奠孔子,亲自到太学讲授《孝经》。


汉明帝办太学,注重文化教育,果然培养出了一批热爱读书写作的名士。


但也有一位书香门第的子弟,竟然抛弃了书本,扔掉了笔杆,他就是班彪的儿子班超。


班彪当年离开了隗嚣,与窦融共事。


后来汉光武帝得知他有学问,便请他整理历史。


他写了《史记后传》几十篇,但未完成就去世了。


他留下两个儿子,大的叫班固,小的就是班超。


汉明帝即位后,就任命班固为兰台令史,让他继承父亲的事业,编写历史。


班超则协助哥哥做一些抄写工作,后来也做了兰台令史。


两兄弟都像他们的父亲一样学识渊博,但性情各异。


班固以写《史记》的司马迁为楷模,班超则向往开通西域的张骞。


有一天,班超听说匈奴又联合了西域的几个国家,经常掠夺边界居民和牲畜,气愤得再也坐不住了,对朋友们说:“大丈夫应当像张骞那样到塞外去立功,怎能总是闷在书斋里写文章呢?”


就这样,他扔掉笔杆,弃笔从戎去了。


他的哥哥班固拿他没办法,只好任由他去。


当时掌管兵权的人,则是窦融的侄子窦固。


他想效仿汉武帝当年的策略,先联络西域各国,切断匈奴的右臂,再对付匈奴。


公元73年,他派遣班超作为使者,带着随从和礼物去结交西域各国。


接下来,班超仅带着三十六个壮士出发,首先到达鄯善国。


鄯善王尽管已经归附匈奴,向匈奴纳税进贡,但匈奴仍然不满足,不断勒索财物。


鄯善王心中不悦,可汉朝多年来无暇顾及西域,他只得勉强顺从匈奴。


这时汉朝派来使者,他便热情接待。


班超逗留数日,正准备继续西行,却突然感觉鄯善王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不再像最初那样恭敬有礼,供给的酒食也变得不那么丰盛了。


班超心想:“这其中必有蹊跷。”


他对随从的人说:“你们没发现鄯善王对待我们和几天前不一样了吗?”


大家伙儿说:“我们也感觉有些异样,但不知道原因。”


班超说:“我猜想一定是匈奴的使者到了,鄯善王害怕得罪匈奴,所以故意冷落咱们。”


话虽然这么说,究竟只是猜测。


恰好鄯善王派遣手下送来了酒食,班超一见到他,就直接问道:“匈奴的使者来了几天了?住在何处?”


那个手下人以为班超早已知晓,便老老实实地回答:“来了三天了,住处离此地仅三十里。”


“我们大王既恨他们,又怕他们,正感到为难。”


班超将那个人留在了帐篷里,不让他走漏消息。


他把三十六个随从全都召集在一起,请大家喝酒。


大家正喝得高兴,班超站起来说:“大家跟我历经千辛万苦来到西域,为的就是替国家立功。”


“没想到匈奴的使者才来几天,鄯善王对我们就已不再那么客气了。”


“如果他看我们人少,把我们抓起来送给匈奴,我们连尸骨都回不了家乡,这该如何是好?”


大家都说:“反正现在想逃也逃不了了,生死就全凭你做主了!”


班超说:“没有进老虎洞的勇气,怎能抓到小老虎呢?”


意思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现在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趁夜色去偷袭匈奴使者住的地方。”


“他们不知道我们有多少人马,一定会慌乱,只要杀了匈奴使者,鄯善王一定会吓破了胆,难道还不归顺我们吗?”


“大丈夫建功立业,就在这一回了。”


大家都说:“对!不管生死,我们就拼这一次!”


到了半夜,班超带领三十六个壮士悄悄接近匈奴使者的帐篷,恰好那时刮起大风。


班超吩咐十个壮士带着鼓藏在帐篷后面,二十个壮士埋伏在帐篷前面,他自己带着六个人顺着风势放火。


火势一起,十个人同时击鼓呐喊,其他人则大喊着冲进帐篷。


匈奴人从梦中惊醒,顿时混乱起来。


班超手起刀落,一口气杀了三个匈奴兵。


壮士们紧随班超,杀了匈奴使者和三十多个随从。


他们砍下匈奴使者的头颅,烧毁了帐篷,剩余的匈奴兵有些被烧死,有些逃跑了。


班超带着三十六个壮士返回营地,正好天亮。


鄯善王听说匈奴使者被杀,既高兴又害怕。


只要汉朝能帮他抵御匈奴,他愿意与汉朝联合。


他亲自来到班超的帐篷,表示今后一定遵从汉天子的命令。


班超好言好语,安慰了他一番。


鄯善王为了表示真心与汉朝修好,就叫儿子跟随班超到洛阳学习汉朝文化。


班超回到洛阳,向窦固报告了与鄯善交好的经过。


窦固很高兴,向汉明帝汇报了班超等人的功劳。


没过多久,班超希望朝廷派高级官员去西域各国联系。


汉明帝说:“还有谁比班超更适合这项任务呢?就让他去吧!”


于是,汉明帝再次派遣班超去结交于阗,并让他这次多带些人马。


班超说:“于阗地方大,路途遥远,宣扬威德不在于人多,只要帮助他们抵御匈奴就成。”


“万一出了意外,多带几百士兵也没用,反而成了负担。”


“我带着原来的三十六个壮士去,就足够了。”


汉明帝知道班超能够随机应变,便同意了他的请求。


汉明帝认为既然去西域宣扬威德,就吩咐班超多带些礼物。


班超带着原班人马,经过漫长的旅途,终于抵达了于阗。


于阗王早已听闻班超的勇猛,急忙出来迎接。


然而,他国内还住着匈奴派来的军官,这让他左右为难。


回到宫中后,他召来了巫人,希望通过巫术向神明询问吉凶:究竟应该倾向于汉朝,还是倾向于匈奴?


那个巫人实际上是偏向匈奴的。


他装模作样地施法,假扮神明的口吻对于阗王说:“你为何要与汉朝交往?汉朝使者骑的那匹马颇为不凡,赶快将其献祭给我。”


于阗王怎敢违抗神明的旨意,就派人向班超索要马匹。


但有几个于阗人对此不满,私底下将巫人的伎俩告诉了班超。


班超心中有了主意,对来取马的人说:“大王要用我的马祭神,我自然乐意,但不知道是要哪一匹,请巫人亲自来挑选吧!”


取马的人回去后如实报告,那个巫人果然前来挑选马匹。


班超二话不说,拔剑便将巫人斩杀,提着巫人的首级去见于阗王,对他说:“这个人头跟匈奴使者的人头一个样,你若与汉朝修好,两国都将受益;你若勾结匈奴侵犯汉朝,我们的宝剑可不是吃素的。”


于阗王见到人头,早已惊愕不已,再听班超如此一说,更是吓得魂飞魄散,连声表示愿意听从汉天子的命令。


他派兵斩杀了匈奴的军官,将人头献给了班超,并表示愿意效仿鄯善王,将儿子送往洛阳学习。


班超高兴极了,这才将带来的绸缎、布匹等礼物,赠予于阗王及其手下官员。


于阗和鄯善是西域的大国,它们与汉朝建立了联系后,其他小国如龟兹、疏勒也纷纷前来,表示愿意与汉朝友好。


班超派人向窦固报告,窦固让班超留在疏勒,以便就近协助西域各国抵抗匈奴,还派遣军队驻扎在那里。


自汉武帝以来,西域与汉朝中断联系已六十五年,至此,终于恢复了张骞时期的局面。


公元75年,汉明帝病逝,太子刘炟即位,是为汉章帝。


这一年,中原发生了严重的饥荒。


有大臣建议,把军队从远方召回,以节省开支。


汉章帝年仅十八岁,缺乏决断力,听从了大臣的建议,下诏召回西域的兵马。


班超接到诏书,无奈准备启程。


疏勒国的官员和百姓得知这一消息,如同末日降临,担心匈奴再次侵扰。


有一位疏勒将军含泪说:“汉朝抛弃了我们,我们拿什么来抵御匈奴?与其将来惨死,不如现在就死。”


说完,他就自尽了。


班超见到这一幕,心如刀割,但皇命难违,只好准备回国。


班超途经于阗的时候,于阗王和大臣们拦住了他,紧紧抱住他的马腿,不让他离开。


班超没办法,只好暂时驻留,上书给汉章帝,说:“西域各国受不了匈奴的欺凌,将汉朝视为最后的依靠。”


“如今汉朝召回援军,他们失去了庇护,只能再次投降匈奴,进而威胁中原。”


汉章帝阅罢班超的奏章,与大臣们商议后,决定收回成命,让班超继续留在西域。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秦汉传奇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