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 文化的影响力2
书名:探来 作者:闪灭 本章字数:2475字 发布时间:2023-12-28

 

这里谈一下关于文明和文化的区别,我们这里约定,文明是从人被称为人开始,文化是从有文字开始,之前的人群,以及动物群落里的文化,我们认为是名词的借用而已,我们坚持文明比文化早,文明包括文化。

当说到人类文明的时候,可以想到早期穿着兽皮在地里耕种的人,说文化的时候,可以想到时装、食品、方言,还有戏曲、电影、电视、相声等等。

 

要谈西方文明,那就言必称希腊,其实是指古希腊,古希腊是西方文化的根,当然,要继续往前追,就要追到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

对于欧洲来说,这些古国都位于欧洲的东方,可以说,谈人类文明必须言必称东方,其实,这里的东方是以欧洲为中心而言,欧洲是直接称这些地区为中东和远东,当然,中国可以称欧洲为远西或远西地区。

四大文明古国中,欧洲对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印象要深得多,一个原因是挨得近,还有两个关键原因,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以及各路先民们共同培养出了古希腊文明,所以,古希腊是一个集大成者,是由各种文明的来料加工而成,而古希腊对欧洲太重要了。

另一个原因是,作为同一地区的犹太人到了欧洲,犹太人对这两个古文明印象深刻,给欧洲带来了相当多的相关信息,这些外来文明对欧洲文化有着根本性的影响。

四大文明古国当中,中国由于地理原因几乎是独立发展的,其实,在这里,地理原因几乎可以不要,甚至可以说成是因为中国文化需要独立发展,所以需要地理原因,这个地理原因并不是完全隔绝了东西方的交流,主要是防止外界不必要的打扰,这样,中国能独立的思考。

东西方的点滴交流更主要是体现于中国文化向西方的输出,而西方文化向中国输入则是在中国文化已经定型的情况下的一种触发或启发。

早期中国也称为华夏,中国这个概念在几千年中是在发生变化的,总体趋势是越变越大,用今天的眼光看,当时的面积并不算大,但华夏文明天生就让人着迷,周围的各路其他民族或部落对华夏文明都是仰视,都在为自己能成为一个华夏人而努力着。

最终,主人和客人已经不可分,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国文明,都成为了中国人,最重要的是,中国文明是连续的,包括古希腊文明在内的其他古文明完成了其历史任务就绝尘而去,就只有中国文明成为地球文明唯一的连续样本。

 

古希腊之后的欧洲,罗马帝国肯定是重点,但罗马帝国总体只是个名,从文化上并没有对周边民族产生重大影响,当然,欧洲人肯定认为影响是重大的,而且是全球性的。

要说重大,罗马帝国对古希腊文明并不太出色的继承更可能称得上重大,再就是罗马帝国对基督教的传播起到了重大作用,以壮士断身的方式奠定了宗教在欧洲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然后,还不曾完全忘记的古希腊记忆加上严格的宗教约束使欧洲人悟出了、憋出了文艺复兴。

想来,这个也是顺理成章的事,那样的文化就有那样的结果,当时欧洲的文化必然出现文艺复兴,就像维吉尔对但丁的引导,才产生了《神曲》。

文艺复兴后,地球文化进入L2时代(Leader of 2),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引领着地球文化,直到现在也是。

虽然这当中,西方曾以科学先行一步的方式从武力上迫使包括中国人在内的全世界人认为西方才是地球的老大,但西方从未在文化上战胜过中国,也难怪,中国文化是地球文化的唯一连续样本,是不可能、不能战胜的。

西方在全世界建立起来的这种老大印象是凭借武力实现的,从这一点就已经很清楚的说明西方肯定好景不长,武力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这必然留下施暴者也难以承受的后遗症,关键还是西方文化出了问题。

西方文化是有问题的,按卢梭的说法,“道德和伦理在欧洲已经不复存在。”现在,还真就得看中国文化,本书就是站在批评和批判西方文化的基础上比较东西方文化,得出了一些让一些人严重不爽的结论,这里说的一些人是指中国人。

他们是这样一批人,可以举一个例子,一本在西方很火的书,在中国不一定火,但问题是知道这书的一些中国人,读没读这书,读没读懂都不要紧,关键是要让别人以为自己读了这书。

这些人相互的运作也可能会使得该书在中国有点火了,其他中国人要么对此感到莫名其妙,要么认为这书真的很火。

更好玩的是,有个别中国人,哪怕是托人也要购一本这书,是购外文的,即使自己看不太懂也要购一本放在书房里显眼位置,以便向他人表示自己有这本书。

 

本书旨在批评西方,当然,我也没有忘记该赞扬西方的时候也是表达了赞美之辞的,不管是对于个人还是民族或者国家,真正意义上的对手之间的相互尊重才更动人,纯粹是强者对弱者的尊重,多少有几分搞笑,对猪抱以热情的微笑,可能是因为猪已经长得足够的肥。

我意识到这几段话多少有几分不妥,后来一想,从《来则居》开始,不妥的地方还少么,也就不在乎这一个了,好吧,那就继续。

 

 

 

---语言文字

 

谈文化绕不开语言文字,是人就绕不开这个,有了语言,人类智商快速提高,而有了文字,这是一件连鬼都害怕的事,确实,文字传递的信息比说话更准确,这一点,古人早就知道,白纸黑字、签字画押才能达到板上钉钉效果。

当然,语言也是有优势的,有时,说话和写字具有完全不同的效果,浪漫中的人对“我爱你”三个字是百听不厌的,如果写下来,每天出示一下这张纸条,那不拉爆才怪。

 

有人说,动物们的叫声是它们的语言,是的,叫声肯定也表达某种意思,动物们还可以用动作、气味等方式表达某种意思,似乎也可以称为语言。

罗素对人类语言的作用做了很好的说明,如果你痛你就叫,但这不是语言,如果医生问你痛吗?你说是,这就是语言。

我们这里说的是人的语言,人类有了语言才区别于动物,一只狗永远不知道新来的那只狗的履历,无论这两只狗的叫声多么的动人。

有了语言,一个人可以知道另一个人的过去,或者隔着墙也可以知道对方正在朗读《探来》,这就靠语言。

其实,有书的时候肯定有文字了,没有文字的语言无法表达《探来》是指什么,因为没有文字的语言虽然可以很容易表达如石头、苹果、猴子、棍子这些名词,却无心去表达如然而、甚至、崇高、优雅这些词汇。

说到语言,有人说,基督教之所以没有在中国广泛传播,关键原因在于上帝不会汉语,说西方人正在研究,怎么使上帝会汉语,对此,我们不持立场。

人类有了语言文字,感知和思维的形式就会扩大,能思维到不能感觉到的事物,也只有人类才有这样的虚拟能力,怪不得人是虚伪的。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探来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