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顺帝时期,朝堂上闪耀着一颗璀璨的廉政之星——苏章。
这位清官可谓是名门之后,他的老祖宗在汉武帝时代就是威风凛凛的将军。
而苏章自小就树立了高远的志向,立志要成为一代清官,于是他埋头苦读,书不离手。
但要想在东汉时期当官,那可真是难于上青天,毕竟科举考试还未问世。
知识分子们若想踏入仕途,那得有人举荐。
为了拓宽知识面,苏章背着书卷,四处奔波,访求名师,增长见识。
终于在汉安帝时期,凭借卓越的学问和响亮的名声,他荣获朝廷的青睐,一跃成为了一名国家公务员。
如愿以偿的苏章,工作起来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
他在皇帝面前毫无惧色,直言不讳地评价时政,甚至在灾荒年份,他毅然开仓放粮,救了无数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汉顺帝见了他这股清廉正直的劲儿,就更加器重他,派他去冀州考察民情,整肃那些为非作歹的官员。
苏章接到任务后,拍胸脯打包票:“皇上您就放宽心吧,我苏章当官这么久,名声在外。”
“那些不法之徒,就算他是我亲爹,我也必定大义灭亲,决不手软!”
话是说得豪气干云,但苏章没想到的是,这一趟冀州之行,真让他遇到了棘手的难题。
在冀州地界,有个清河县,那儿的县长是苏章学生时代的好友。
两人情谊深厚,年轻时便立志要做清官。
可惜,这位好友自从当官后,就被官场的黑暗所吞噬,心想:“我们本想当个好官,但现实太骨感。”
“大家都贪 污受贿,我们若不随波逐流,不知道要被多少人暗中使绊子。”
“不如也趁机捞一把,将来也能享享清福嘛。”
于是,他借机贪 污了大量钱财。
当他听说朝廷要派人下来调查时,吓得魂飞魄散,赶忙四处打听。
“这新来的冀州刺史是谁啊?好不好说话?我手里这可是一大把赃钱,得想法子封住他的嘴才好啊!”
手下人见县长有难,纷纷帮他打探消息。
结果,一看到苏章的名字,他就傻眼了:“这苏章,难道是我那个多年未见的老朋友?”
当时,由于通讯不发达,两人就渐渐失去了联系。
大家听他提及苏章,似乎都认识,便立刻纷纷出谋划策:“既然你们相识,那事情就好办多了。”
“您不妨请他吃顿饭,送些礼物,鉴于以前的情谊,他肯定会放您一马。”
与此同时,苏章也获悉了清河县长贪污违法的事情,并想要彻底查清。
当他看到昔日好友的名字时,心中确实吃了一惊,他想起了临行前的打包票,意识到真正考验自己的时刻到了。
他收到好友的邀请函后,没有多言便前来赴宴。
两人见面后,都笑了起来:“哈哈,果然是老朋友了,真是多年不见了。”
他们边喝酒边聊天,气氛非常融洽。
好友见苏章笑容满面,便想趁着酒兴,将涉嫌贪污的事情解决。
然而,苏章摆了摆手,严肃地说:“我今天来,纯粹是和你叙旧的,不涉及任何公事。”
对方见状,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第二天,这位好友还计划上门拜访,并打算带些礼物给苏章。
然而,他还没来得及出门,苏章就已经派人来将他拘捕,对他涉嫌贪污受贿的事情进行了审问。
好友吓得直冒冷汗,但仍辩解道:“苏章啊,我们也算是老朋友了,以前关系那么好,昨晚我还请你吃饭呢!”
“可是多年未见,你怎么变得这么不近人情了呢?”
苏章脸色沉重地说:“并非我不念旧情,而是你已不再是当年的你了。”
“我们求学的时候,曾立志要成为正直清廉的官员,但你却忘记了誓言,做出了这么多违法的事情,这难道是对的吗?”
“再说,我们作为朝廷官员,既要效忠君主,又要为民做主,这两点你都没有做到。”
“作为你的朋友,我难道应该让你继续错下去吗?”
好友听后,羞愧地低下了头,再也没话可说了。
苏章查清了他的罪行后,便依法将他免职。
从此以后,苏章的正直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名声也越来越显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