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叶、枫亮和吴永刚兄妹三人上三楼的时候,那位漂亮的女解说员来到三个人身前,带领兄妹三个人上楼。
女解说员十分喜欢这兄妹三个,一是喜欢吴永刚年纪不大,还是个盲人,但是如此好学,求知欲极强;二是喜欢枫亮聪明活泼,时而弄一出十分搞笑的小闹剧;三是她特别喜欢枫叶长得好看,尤其是枫叶显得非常善良,善解人意,一路紧紧拉着眼睛看不见的吴永刚哥哥的手,不厌其烦地为他解说。
在他们上楼的时候,女解说员特地拉住枫叶的小手,给枫叶仨小兄妹讲了一个关于黄鹤楼起源的有趣的民间传说:
古代有一位辛氏妇女,以卖酒为业。有一天,她小酒店里来了一位身材魁伟,但衣着褴褛的道士,问辛氏说:“你能可以给我一杯酒喝吗?”
辛氏不因对方衣着褴褛而有所怠慢,急忙盛了一大杯酒奉上,道士也不客气,仰脖一饮而尽。饮完酒后也不付钱也不言谢,出店飘然而去。
就这样,这个穷道士一直在辛氏的小酒店里喝了半年的酒,从未付一分钱。而善良的辛氏并不因为穷道士付不起酒钱而有怨言,依然每天热情地请他喝酒。
有一天,这个穷道士忽然对辛氏说:
“半年来我已欠了你很多酒钱,我实在没有钱还你,那这样吧。”
穷道士说着从破袖子里里拿出一片橘子皮,用橘子皮画了一只鹤在墙上,因为橘皮是黄色的,所画鹤也呈黄色。座中人只要拍手歌唱,墙上的黄鹤便会随着歌声,合着节拍,蹁跹起舞,酒店里的客人于是都自觉地付钱观赏。这件奇妙的事一传十、十传百,四乡很多人都来小酒店喝酒观黄鹤跳舞,使辛氏小酒店日日顾客盈门,生意红火。
就这样过了十几年,辛氏积累了很多财富。有一天那位穷道士又来到酒店,辛氏上前致谢说:
“谢谢您给我画的黄鹤使我的生意这么红火,我愿意供养您,满足您的一切需求。”
道士笑着回答她说:
“我哪里是为了这些而来的呢?”
他说罢接着便从袍袖里取出笛子吹了几首曲子,没多久,只见朵朵白云自空而下,墙壁画上的黄鹤飞下墙壁,道士便跨上鹤背,乘着白云飞上天去了。
辛氏为了感谢并纪念这位道士,便用十年赚下的银两在黄鹄矶上修建了一座楼阁;起初人们称之为“辛氏楼”,后来便称为“黄鹤楼”。
听完这个故事,枫叶乌黑明亮的小眼珠就那么转了几转,转过身对漂亮的解说员姐姐说:
“姐姐呀,我听懂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应该像辛氏一样善良,善良人终会得到回报。”
“说得好,说得好,姐姐真是喜欢小叶子极了,人长得美而且还很聪明!”
女解说员赞罢还抱起枫叶在楼梯上转了几圈呢,看来她是真喜欢咱们的小叶子。
枫亮忌妒枫叶了,他跑到女解说员的面前说:
“叶子说得不全对,我认为您刚才讲的故事是告诉我们应该懂得感恩,故事中的穷道士不是因为感谢辛氏,才在辛氏小店的墙上画了黄鹤使她发财了吗?”
枫亮的话惹得女解说员、吴永刚、枫叶都哈哈大笑。女解说员笑罢对枫亮说:
“你和你妹妹的理解都对,你们两个都是聪明的孩子!”
“耶!”
枫亮和枫叶得到女解说员的夸奖,两个人高兴得击掌欢呼。
他们登上三楼。
三楼大厅四周的墙壁上挂有唐宋著名诗人、文学家的绣像画,他们有崔颢、李白、王维、白居易、陆游等,画上还摘录了他们所写的有关黄鹤楼的诗句。
枫叶、枫亮仔细观看看在这些著名人物的绣像上的著名人物,只见他们或掩卷沉吟,或下笔斟酌,或背手凝思,或仰天长啸,他们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枫叶把这些著名人物的形象仔细地形容给吴永刚听,然后又把画上摘录这些著名人物有关黄鹤楼的诗句读给吴永刚听。王维的诗——
城下沧浪水,
江边黄鹤楼。
朱栏将粉堞,
江水映悠悠。
白居易的诗——
江边黄鹤古时楼,
劳置华筵待我游。
楚思淼茫云水冷,
商声清脆管弦秋。
陆游的诗——
手把仙人绿玉枝,
吾行忽及早秋期。
苍龙阙角归何晚,
黄鹤楼中醉不知。
枫叶读罢拍着小手对吴永刚说:
“哈哈,我今天在黄鹤楼好像上了一堂语文课,既听到生动有趣的故事,又学到几首有关黄鹤楼的古诗。我明天上学一定要考考我的同学们呢!”
枫叶、枫亮和吴永刚登上四楼。
四楼大厅被屏风隔离成若干个小空间,各个小空间里则摆放有描绘有白云黄鹤的精美图案的各种各样的工艺品、纪念品,还有一些当代名人的字画,以供游客们欣赏和选购。
枫叶用自己平时积攒的零花钱,挑了三把绘有白云黄鹤的精美图案的绸缎折扇买下来,她想回去送给吴奶奶、舅舅和舅妈,她记住了枫亮刚才听完女解说员的故事后说的话:要懂得感恩。
善良的枫叶在想:自己现在还小,等自己今后长大成人,一定要向自己所有的亲人感恩。
三个孩子最后登上五楼。
五楼大厅十分宽阔,大厅正面墙壁上挂有一幅巨大的《长江万里图》的长卷,气势恢宏。
枫叶向吴永刚详尽地解说完图上画的景物后,她发现枫亮双眼紧盯着长卷图,小手遥指上面在寻找什么。枫叶好奇地问他说:
“亮亮哥哥你在上面找啥呀?”
枫亮头也不回地回答说:
“我在找咱们的家乡江城武汉,找家乡的黄鹤楼、长江大桥,还有咱们的家呢!”
枫叶嘻嘻笑着一手拉住吴永刚的手,一手拉住枫亮的手说:
“傻哥哥,为啥要在图上找呢?它就在我们眼前呀!”
枫叶说完拉着两位小哥哥来到五楼的走廊上,哇塞!枫叶、枫亮顿时觉得视野无限开阔!
因为黄鹤楼建在江城的最高点蛇山之巅,高于长江面近90米,他们举目四望,长江两岸的景色尽收眼底,这正应了唐代诗人王之涣的那句名诗: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枫叶和枫亮看到浩瀚的长江像一条黄色的缎带把武汉三镇武昌、汉阳、汉口系在一起,武汉长江第一桥从黄鹤楼脚下飞峙跃过大江,正如伟人诗词赞美的: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大江对岸是巍峨的龟山、高大的晴川饭店、直插云天的电视尖塔。长江两岸矗立起无数高楼。江城武汉正在按照市政府弘扬的武汉精神“追求卓越,敢为人先”,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枫叶与枫亮这时候相互考问,枫叶指点江北那边,让枫亮说出汉阳古琴台、归元寺,汉口江汉关、江汉路步行街、汉正街、武汉园博园等的方位;枫亮则指点江南这边,让枫叶说出武昌解放路司门口商业圈、中南路商业圈、楚河汉街、美丽的武汉大学、著名的华中科技大学以及枫叶和枫亮的家所在地—新建的武汉光谷的方位。他们两个人最后都不约而同地从心底流出同一个声音:
“哇塞,咱们的家乡江城武汉好大呀、好美啊!”
……
过了一会儿,枫亮发现枫叶站在走廊边久久仰望天空,枫亮随着枫叶仰望的方向望上去,他望见一只从黄鹤楼上放飞的鹰形象的风筝,它飞得好高好高啊,几乎融入了蓝天白云之中。
枫叶转头问枫亮说:
“亮亮哥哥,你说我望见这只风筝想起什么吗?”
“不知道。”
枫叶沉思着说:
“我这时候想起了恩施山区那所崖顶学校的小哥哥、小姐姐们,想起他们的肖老师告诉我的,那些小哥哥、小姐姐们的理想:他们长大了学到本领,要建设好他们的家乡。他们像鹰一样想飞得高一些啊!”
吴永刚拍拍枫叶的小肩膀说:
“叶子妹妹真不错,还没有忘记崖顶学校的同学们。”
枫叶说:
“我想我今后再也不会忘记他们的。我将以他们为榜样,像他们一样有鹰高飞的理想,像他们一样热爱自己的家乡。我长大了后学到本领,也要为我的家乡—白云黄鹤的江城未来更加美好,而奉献我的一份力量!”
“好,叶子真有志气!”
枫亮、吴永刚都向枫叶伸出大拇指点赞。
风筝继续在高飞,载着一个十分美丽纯洁的小姑娘的远大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