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成六年十二月十七日,晋国和英国签约完成,双方算是各取所需,英国获得了最核心的利益,晋国也获得了名义上的主权和独立,实际上继续蒙受损失,但是在马归华和勋贵、富商集团看来,这是可以接受的。二十日,兰普芮更是公开声明会一如既往地支持、援助晋国,两国之间的关系似乎一瞬间就回暖了,这就是典型的利益外交和妥协外交,大国小国之间只要利益合适,主子与下人之间只要适当让步,好像什么都可以“和平”解决,但终究下人的权力都是主子赋予的,而英国实际上已经成了晋国的主子了,而且几十年来都如此,不过英国的手段很高明,晋国人从皇帝到民间,绝大多数人都已经习惯了。
昭成七年正月过后,晋军与英军开始从海东市地方撤军。到二月底,英军全部撤回海上,回到原有地区。而叛军,英军不管了,到三月底,这里的叛军大多选择了投降。马归华下令先关押了起来,待英军走远后,下令苏武惠、卫衡昆一个不留全部杀掉。
屠杀持续了整整七天的时间,尸体全部扔入了大海。从五月一日到七日,被屠杀的傅雷元叛军总计一万七千五百多人,其中有非洛巴洲的夷人、英国放弃的非洛巴洲奴隶及晋国南方境内的异族人及大食教徒就有近两千人。马归华和晋国高层对这些人素来十分反感,认为他们是晋国最大的内患,甚至是比英国更危险的威胁。
同时从昭成七年正月到三月,杜如玄也逮捕了反对派上千人,解散了包括自由党、民众党、力量党、自由合作联盟、帝国民主联盟、青年自由党在内的与政府不合的大小党派十余个,逮捕了反政府的议员及其党羽上千人。并以战时的名义直接判处死刑者一百二十七人,流放三百多人,有期徒刑者二百余人。其余下落不明,实际上则是让他们人间蒸发,也就是死了,只不过未与公开罢了。
经此一打击,晋国内部的反对派力量遭到了沉重打击,元气大伤,几年内很难再度恢复。杜如玄之所以如此,是秉承了马归华的意思,为的是在战时状态结束后能够在新的议会选举中,由帝国前进党、国家进步党等支持政府的党派来继续控制议会。
虽然到昭成七年三月份,晋国已经基本解决了各地的内乱,与英国的条约也得以签订,新的和局基本已经形成,但是内乱并没有完全的消除,因为最大的内乱不是本土的这些匪患,战斗最激烈的是在兴京府和海东市,但是最早开始最晚结束的却是保宁行省,这个最穷也最艰难的省份。这里山高林密,地形复杂,历来就是晋国最麻烦的匪寇丛生之地。而英国在此也有领事馆,也豢养了一批匪首。不同于其他地方英国豢养的匪首那么完全能由英国控制,保宁行省的这些匪首可是不那么听话的,他们的目的就是一个,完全控制保宁行省,甚至想长期割据一方,这是晋国完全不能答应的。
从昭成六年二月开始,英国多年豢养下的匪寇白仁威、李辅成、程德旭等人就发动所部向保宁行省各地进行四处出击。这三大匪首听名字是汉人,但是并不是完全的汉人,是已经半夷半汉的汉人,生性狡诈和彪悍。而且手下不少都是保宁行省南方土人区的夷人,相貌肤色均很汉人及汉化的人大不相同。而且还有不少马归英、傅筱山的党羽,甚至是英国从南方以及东方属地派遣过来的顾问等人,实力是不容小觑的。在英国多年的支持下,到昭成六年二月的时候,这些叛军已经有兵力十多万人,步枪七万多支,新旧火炮百余门,机枪五十多挺。编有三路军,每路十个团,另有一个骑兵团、炮兵团。
昭成五年时候,叛军还只有三万多人。如今竟有十万之众。多是从叛乱开始后四处攻掠地方财富而得来的。而且还得到了不少英国的援助,甚至还有英国的几名教官。
而到了七月份的时候,整个保宁行省除了保宁、昭顺和康南三市所在的城郊及附近地区、西部崇宁州的邦贵镇、华宁州的南多港外,其余各地几乎都被叛军贡献,或者遭到了猛烈的攻击。官军只能控制主要都市区,连保宁行省通往永晋行省的铁路也被切断。而官军控制的保宁、昭顺、康南三市也实际上陷入了被包围的状态之中。若非三地的军政长官坚守有方,恐怕此时保宁行省就会全部沦陷了。
时任保宁行省省长隆和顺是马玉隆当年的侍卫锡博尔之后,算是勋臣之后,虽个人也有一定的武略,但整体而言是个平庸无能之辈。在昭成二年出任省长时候,马归华就颇为担心他会惹出事儿来。为此特别选用了朝野有名的能吏,前晋宁州警务局局长、警务部副大臣兼兴京府的警务局长李玉成以副大臣衔出任出任广晋市长兼广宁宫留守。
昭成五年底,马归华还不放心,又做了新的人事任命,以近卫团副司令赖华耘出任保宁都督区副司令兼保宁行省国民防卫军司令,晋上将军衔,统一节制境内所有军警力量;次年二月又任命郑文台出任保宁行省第一副省长,主持政务。
郑文台是郑晋泽的侄子,天翔十年出生,六十一岁,正经的勋贵之后。但是历练丰富。十七岁从军,在保宁都督区做过士兵,官至少校。后进入陆大深造。陆大毕业后,被安排到京畿陆军第二师,后出任副师长。后奉命参加过思文年间平定晋宁州叛乱和与米里加国的作战,有军功,昭凤二年时候被授予中将军衔,陆军第二师师长。昭凤五年底因守孝和生病而选择了退伍。后通过卫仲康的关系主动要求到到地方任职。昭凤七年到十一年曾出任过永晋行省副省长,昭凤十一年到昭成三年东宁行省省长,年底因病退休。是如今勋贵家族中少有的军政全才统帅型人物。
如今形势危急,马归华在危难时候再次想到了郑文台,希望他能够坐镇保宁行省,力挽狂澜。
虽然保宁行省局势最为危急,然而晋军各地主力都在忙于各地的平叛以及应对与英国的谈判,加上各地都有内乱,交通也大受影响,晋国政府和军队主力根本无暇顾及保宁行省的状况。马归华和范世荣的内阁只能给三地的长官发电,让他们暂时先坚守各地,并授权他们可以自行招募兵力和使用仓储物资。
很明显,官军的计划是先行平定内部其他叛乱之后,然后集中兵力在扑灭保宁行省的匪患。
当然,马归华让郑文台、赖华耘前往最危险的保宁行省任职,也不是就是一纸诏令。也做了许多安排。在赖华耘昭成六年正月上任的时候,马归华、范世荣批了可以装备五个师的军械给他。而郑文台上任的时候,环境更是艰难。郑文台提议要现款三千万,还有汽车、自行车等各种车辆和内河航行的快船。马归华非常痛快,从刚买回来的外国物资中拨付各种车辆三千辆,汽艇、炮船二十艘。现款方面目前较为紧张,但也会尽力支持郑文台。
从昭成六年初,大批经过英国训练的数万匪徒就开始四面出击进攻保宁行省各地。而昭成六年里,晋军主力都集中在兴京府、海东市一带作战,根本无力北上。昭成六年秋季开始后,随着主要地区都恢复了平静以及谈判有所进展,那么晋军必然要开始反击了。
昭成六年七月十二日,马归华就下令免去隆和顺的保宁行省省长一职,并超没家产在军前效力。同时正式实授郑文台为保宁行省省长兼保宁都督区司令,李玉成升任保宁行省副省长,仍兼广晋市长、广宁宫留守。赖华耘为都督区第一副司令,仍兼国民防卫军司令;田维晟中将出任都督区副司令兼参谋长。而且特别电令由郑文台、李玉成、赖华耘三人全权筹划剿抚事宜,重大军务由郑文台拍板。
隆和顺被免职后,晋军的士气得到了恢复和振作。然而省里和胜负的不少官员仍然心有余悸。
十五日,郑文台以保宁行省省长的身份召集省内各厅厅长、广晋市长和军队高级将官在省府商讨如何应对危局。
大多数人主张坚守待援,这是没问题的。但怎么坚守是个问题。
李玉成是个文官,以前主要做的是警务一行,对内和治安方面是在行的。赖华耘作战勇猛,有将才,但二人均非统帅之才。真正的决定者,马归华已经给他们安排好了,那就是郑文台。
郑文台最后说:“坚守待援是对的,但是大家必须做好坚守很长时间的准备。从今日其大家要过苦日子,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另外我要求各地严厉切实推行警察和保甲制相结合,防患于未然。还有就是招抚山民,对这些山民多加劝抚,宽恕其微过,晓以大义,让他们协助政府,至少是中立。”
李玉成:“郑省长所言极是,请郑省长继续安排,我们都听您的安排。”
郑文台见手下没什么好的意见,看来只能自己决定了,接着说:“依我看,沿海港口地方是守不住的,加上叛军有外洋支持,我们的海军损失不小,无法坚守沿海,只能固守内陆。当下之急除了以上那些外,就是立即派精兵北上扼守北宁关。”
赖华耘:“北宁关?北宁关地势险要,现在有三千精兵,应该没多少问题吧。”
郑文台:“如果是平常,是没有问题。但是如今的叛军有洋枪洋炮且兵力众多,不容小觑。因此我要求北宁关增兵至万人,另外迅速用一切可以的材料加固北宁关,堵塞所有的隘口。只要守住北宁关,则广晋市就无忧。广晋市没有铁路,而东西两面都是高山河流,也可以无虞。南部则是康南市,也在官军手中,所以北宁关是最重要的地方。”
赖华耘:“省长所言有理。”
郑文台:“另外一定要扼守东部,还有那几条河流。一定要确保这几条河流和相关几个码头的安全。这几条河可以通往东宁行省,将是我们外援的最重要通道。”
赖华耘:“虽有河流,可是船只有限啊。”
李玉成:“这个好说,叛军无有海军和内河航行的船只,至少是数量不够。我们可以利用这里木材多的优势,让人们大量建造船只,安放老旧火炮。然后以此航行内河,可以炸毁叛军沿岸地方。另外可以征召大量民船以河流为依托,或者向西运输物资到邦贵,或者从东部接收物资。”
郑文台大喜,说:“督造船只,就由李市长办理了,务必多多益善。”
郑文台的这寥寥数语实际上已经布置完了,核心就是积极坚守待援,并先以守为攻,后以攻为守。
自郑文台下令后,广晋市立即总动员,由赖华耘于七月二十日亲自带兵迅速向北宁关开赴,李玉成也调用人员、粮食、器械前往北宁关加固城关。
郑文台坚决反对固守广晋市和广宁宫,而是要求前出死守北宁关,是因为他深知马归华对广宁宫有特殊的感情,决不能让广进市区尤其是广宁宫遭受战火,至少是尽力减少损失。
广晋府是晋国的北京,在马玉隆让刘博瀚、刘浩隆经营的时代就较为宏大,那时候就占地三万余亩。分外城、内城和宫城。外城城门八座,内城四座。宫城也有四门,并占地一千五百余亩。马鸿松时代又适当予以扩建,尤其是加固内城和扩建宫城。到如今广晋府城占地二十五平方公里,约近三万八千余亩,有九门。北面只有一门,为德胜门;南面一门,为安定门;西面三门,为隆安门、定安门、和宁门;东面三门,为安远门、和顺们、康乐门。内城四门,东南西北各一门,分别为安西门、安东门、安南门、安北门。宫城四门,东南西北也各一门,分别为淳化门、玄武门、永通门、承义门。
宫城整体布局和晋阳宫差不多,也是三大殿中轴线布局,分别为隆德殿、昭明殿、淳和殿。其余殿堂楼阁等二十余处,总计房屋五千多间。而且宫城和皇城的交汇隐蔽之有一座在昭凤年代刚建成的仓城和武库,储备有大量的粮草和军械。且这两地都是用钢筋混凝土所建造的,非常坚固。既有仓库的作用,也有堡垒要塞的作用。
如今的广宁宫有大量的仓储,且军工厂还在官府手中。而到昭成六年底,广宁宫和兵工厂储存的武器有步枪八万七千支、机枪一百六十二挺,子弹一亿两千万发、五七、七五火炮一百二十门,炮弹二十三万发、一零五、一五零以上重炮二十三门,炮弹十二万发,军装十万余件,粮食一百五十万石。另外海山银行在广晋府的分行和广宁宫还有现款、外汇共两千三百万晋圆,黄金一万七千两,白银三十五万两。
除了广晋府外,尚在坚守的昭顺、康南两地到昭成六年底也有大量的仓储,足够维持军民一年多的使用。另外,卫家、刘家等大族在昭顺州的机器厂也能生产不少简单的军械和军民物资,还有马归信经营的烟草厂也非常坚固,也可以生产一些军民合用的物资,所以这几个地方都能长期坚持。故而一直到昭成七年八月份,广晋府、昭顺、康南三地虽被叛军围困,不过因为有大量仓储以及一些隐秘的外援渠道,还可以支持。但是从昭成七年八月份开始,随着崇宁、镇维两地的沦陷以及昭顺南部地方失守,晋军的处境是日益艰难,外援几乎全部断绝。
比起有丰富储备和精兵勇将的广晋府和两地犄角相依的昭顺、康南州而言,最危险的则是邦贵镇、南多港。
南多港和邦贵镇如今都是被彻底的包围之中。南多港最为危险,幸赖守将刘规豫、刘道符父子措置有方,在当地威望甚高,能够坚持,但是此地邻近海口,兵力只有不足三千人,要想长期死守根本不可能,被攻破是迟早的事情。而邦贵镇则是在镇长郑仲恒、警务局局长邱宗卿的努力下一直在死守。
昭凤六年七月底开始,叛军在基本攻下了北部和西部及山脉以西的主要地段的情况下,开始集中兵力攻击南多港和邦贵镇。
南多港相对最弱,而且地处南部邻海,在英国的武装支持下,南多港死守到十月二十五日,最终沦陷。守将刘规豫战死,刘道符率残余军民五千多人于十月二十日突围,到十一月中旬的时候撤往了昭顺市,但只剩下了不足百人。
马归华 闻之后,大为感慨,下令追赠刘规豫为伯爵,由子刘道符袭之。并任命其为上校团长,许其招募精壮两千多人组成一个团,由昭顺市发给武器,暂在昭顺市效命。同时又下令改邦贵镇为忠武县,任命邦贵镇长郑仲恒为崇宁市长兼忠武县长,一等子爵;邱宗卿为副市长兼警务局长,二等子爵,二人继续坚守邦贵镇。
马归华当时能做到的只有这些,对坚守后方的将士们封官许愿。
十月底开始,叛军又集中兵力进攻邦贵镇。
郑仲恒、邱宗卿二人有勇有谋,且手下兵力较多,加起来有万余人。另外此地有一条河流经过此地,然后再向东南方向南下,约百余里后可抵达广晋府西南城郊。因此这就是一条极为重要的运输线。
十一月的一个月的时间内,叛军猛攻忠武镇,但是忠武县城防坚固。郑仲恒、邱宗卿放弃正规作战,改用巷战和游击战的方式不断袭扰叛军。故而叛军虽然在昭成七年正月底时候攻下了忠武县的大多数地区,但是有一些重要坚固的地方始终未能攻下。而且从广晋府还能经常运来一些补给物资。
昭成六年一年的时间,叛军主要是在攻击西部和北部地方,还有就是忠武镇、南多港,故而广晋、昭顺、康南三地相对比较安全。而这一年里,广晋的兵工厂加班加点生产。昭顺的长庆机器厂和马归信管理的烟草厂也拼命生产军民物资。而广晋市一年的时间里建造木船上千艘,其余船只数十艘。以这些木船安装火炮、机枪。在八月份的时候就迅速控制了卡延河之流通向广晋市,然后由广晋市通往各地的航运。
另外,郑文台在接连电告邻近东宁行省的文林市长李承悦和已经升任省长的王堂奎,让其通过水路火速增援。
内阁总理范世荣也不断电告东宁行省,让其竭尽全力支援。
有了内阁的命令,王堂奎、李承悦都不得不调集物资支援保宁行省。
而在一年多的坚守作战中,晋军四处招揽英才勇士,尤其以广晋市的乡民安家和昭顺市的王家最为忠勇。
昭顺市的王 克勤一家以勤俭闻名,在大乱开始后,王 克勤一家散尽家财,招募了健勇千余人,得到了昭顺市长程廷安的大力欣赏。为他在昭成六年五月奏请了防卫军一团团长的编制,由他出任团长,并拨付了枪械弹药,派人进行了训练。
广晋市的安金奇一家以豪爽闻名,与赖华耘、田维晟的性格很对路子。
昭成六年六月,李玉成、赖华耘任命他为国民防卫军保宁行省新编第二团团长,人员为三千人,属于加强编制。由他招募了广晋市的各种豪侠和闲散乃至无赖人员,然后进行训练,直到昭成七年三月基本训练完毕。
昭成六年是晋国最乱的一年,保宁行省尤其是沿海和主要成城市地带更是人间炼狱。这里不仅有内乱,还有英国直接的干预。因为从当年八月开始,英国 军队直接加入了在保宁行省的内战之中。
八月十日,英军海军及陆战队正式进驻保宁行省北部和西部的北伦港和维美港两个叛军占领下的港口,进驻港口后烧杀抢掠奸淫父女,让晋国 军民极为恼怒,也坚定了其余地方的抵抗决心。
北伦港、维美港的失守,让晋国北部除宁河港外,彻底与海外失去了联系,英军还不时飞机轰炸晋国内地城市。
同时,保宁行省的叛军也在英国 军队的支持下攻陷了保宁行省北部的崇宁市,前锋已经逼近了广晋市郊外,距离市中心已经不足五十里。另外西部的镇维市也在七月底沦陷。保宁行省只剩下广晋市尚完全在官军手中。康南市大部在官军手中,昭顺市西南部沦陷,其余都在叛军的猛攻之中。
在这样危险的情况下,晋军竟然挺了过来,已经是殊为难得了。而挺过来之后,随着局势的改善,尤其是昭成七年三月后,随着英军逐步从保宁行省之外的地方撤回了基地区或者原有海外属地,交通逐步开始通常,保宁行省的境况已经有了好转,晋军也开始进行反 攻。
昭成七年八月下旬,叛军匪首白仁威集中主力七万多人在英军之前提供的二十余门火炮和机枪的支持下就猛攻广晋市的外围,并已经逼近了北宁关。而北宁关的官军兵力只有不到两万余人,除了维持市内和防守重要衙门之外,机动兵力很少。安金奇这三千人就成了最后的救火队。
九月二日,叛军已经突破了北宁关外围的防线,逼近了北宁关地方,如果此地的营垒被突破,后面就是广晋市,然后就是广宁宫了。
北宁关于弘凤五年建成,那时候还是坚固的砖石铸造的传统城关。昭凤年间,在陆军部、总参谋部的要求下,保宁都督区从昭凤五年到十年的时间不断重新加固该地,同时兴建了地下工事,储存有大量作战物资。而去年开始后,在郑文台的命令下,又在关前外围修建了三道堑壕和防御工事,并布设碉堡五座,形成了十分密集的火力网。还将一些阻碍射击角度的树木给全部砍掉,以扫清射界。
九月五日,叛军主力七万人在白仁威亲自率领下开始大举进攻北宁关。
白仁威认为虽然北宁关地势险要,但是自己兵力上占据绝对优势,还有火炮、机枪支援,又有英国提供弹药补给,即使北宁关再险要,最多七日肯定能拿下。
从九月五日开始,叛军就开始猛攻。
然而当天战斗只持续了不到三个小时。第一批冲锋的叛军就被晋军秘密布设的碉堡、壕沟所阻拦,而且因为此地地形狭窄,晋军依靠火炮、机枪掩护,完全是一场屠杀。不到三小时,叛军就死伤五千余人。
白仁威见猛攻无效,开始真正重视其北宁关的防线,同时请英国派飞机轰炸北宁关地段。
然而英国 军方却拒绝了轰炸晋国内地的要求,他们得到的命令是可以轰炸海岸线附近地段,但是内陆地带不得深入,只可以给予物资上的保障。
在没有空中优势的情况下,晋军在夜晚开始反突击。
九月七日夜,赖华耘派军三百人全部一人一把最新式的冲锋枪,并身背一把短刀,趁夜出关前往叛军营地猛攻。叛军一时疏忽,又被报销了上千人。
从九月二十日开始,白仁威开始改变战法,他大量从英国要来了炸药,并开始派人进行土工作业,简单说就是挖地道,然后爆破北宁关城。
如果对付的是一般人,那么这种方法或许是可以的。然而郑文台、赖华耘都是名将,是军校出来的正规将领,早就想到了这一招。
晋军也不尽心反包围,而是任由他们耗时费力地挖,在其必经之路的地带,设置阻碍或者封锁出口,然后用有毒的气体熏死叛军,要么就是在这里设置地下坑道隘口,架设机枪以密集的火力来杀伤叛军。
十月下旬开始,随着兴京府前线战局有所起色,晋军开始有意腾出部分兵力向永晋行省北部和东宁行省西部集结,准备增援保宁行省。叛军也在抓紧拼命地攻击北宁关。
十一月二日,郑文台直接电告马归华和范世荣,希望派飞机轰炸叛军在崇宁市、归宁市的大本营,尤其是叛军后方的后勤补给基地。
马归华、范世荣收到电报后,立即同意。让章元松、苏武惠组织实施。
十一月十三日,杜文佑领衔,率二十架飞机从铭英市的机场出发,一部分直接轰炸北宁关北部的叛军防线。另外一部分前往轰炸崇宁、归宁两地。而且还特别投了一些传单,告知两地民众和叛军后方居民如今的实际情况,鼓励他们弃暗投明。
与此同时,随着东宁、永晋行省的局势已经稳定,运往广晋市和昭顺、康南的物资也日益增多。
另外,马归华、范世荣在五月份下令由海军总司令李成梅和次子马培山分别率海军南方舰队及北部舰队的部分主力从永宁市、宁河市出发分两路游弋于保宁行省的西部和北部外海一带,阻绝英国或者其他方面可能的外部势力对保宁行省占据的干预。
同时外务部大臣顾少信也与兰普芮公使协商,让英国切实做出不再干涉保宁行省战事的保证,晋国则保证不会破坏铁路。同时外务部与英国及保宁铁路公司协商,希望英国公司允许晋军主力乘坐英国的车辆进入境内戡乱,并允许晋军进占铁路地方。
总体上来说,昭成七年夏季开始后,保宁行省的局势正在向政府方面扭转。然而随着作战时间长达三个多月,以及难免伤亡,郑文台、李玉成、赖华耘手里已经没有了任何机动兵力,只剩下这三千人的新编团了。
虽然几个月的训练,这些人很卖力,但是毕竟都是社会上三教九流的各种人员,有的甚至就是乞丐,只为了当兵有口饭吃。能有多少战斗力谁也不知道,但是死马当活马医,此刻已经没有选择了,只能是试一试了。
在出征前的十二月二十一日的军警联合参谋大会上,郑文台说:“叛军围攻北宁关三个月,始终不克,弟兄们都是好样的。然而弟兄们还得加把劲。你们也都知道了,朝廷给我们的支持已经越来越多,用不了多久就会有援军到来了。”
李玉成:“自古都讲要精忠报国,不错,但是我也知道身处乱世,弟兄们都不容易。在此我和赖将军保证,大家不要想别的,一定要好好的打仗,好好的立功,打赢了什么都有。”
安金奇:“两位大人的意见我都知道,可我收下的弟兄们,你们也知道,总有一些杂七杂八的想法。”
田维晟:“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可是前线将士死守三个多月,确实也有些疲惫了。”
赖华耘:“大家一定得坚持啊。”
郑文台军旅多年,又有地方封疆大吏的体验,深知带兵不易。
想到此,而且也是为了尽快结束战争,他说:“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你们听好了,必须要打赢,要迅速歼灭北宁关前这些叛军主力。为此,我决定只要弟兄们有功,我就大把大把地赏银子。”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都有些不敢相信这是一向治军严明从政清廉的郑文台说的话,田维晟、安金奇甚至说:“大人还是不要说的太满,留些余地吧,不然反而不好收拾。”
郑文台知道他们是好意,然而郑文台接着说:“我知道你们有些不大相信,但是此次绝不是空话,是说话算话的。”
郑文台让人抬上了几个大箱子,说:“这里面有一百五十万晋圆,每人五百圆,另外此战打赢有功者,每人另赏黄金五十两,战死者家人赏一百两。”
接着又说:“你们放心,此次绝对说话算话,我已经给东宁、永晋两省的省长发电,让他们从水路运钱、运粮食、运武器,实在不行我直接给总长、首相乃至陛下发电。另外我还以我的脑袋担保向在昭顺的马归信借钱一百万,所以你们放心。”
听到此,众人大惊的时候也大喜,安金奇说:“有省长的全力支持,我相信弟兄们一定会拼死地作战。”
郑文台:“总之我的要求就一条,好好地打仗,好好地立功,小功无所谓,要立功就立大功,立了大功,我就大把大把赏银子。”
郑文台说到做到,当天就接连给各地要员打电话或者发电报,并在二十七日直接给范世荣发电。马归华得知后,大笑说:“郑文台一向不如从,如今敢于这么做,也是无奈之举。”然后让范世荣竭力筹措资金给郑文台。并让马归信从烟草公司,还有从内库直接拨付三百万现款给郑文台。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了大批的金钱支持,在十二月二十一日到昭隆元年正月十七日的一个月的围绕北宁关的最后争夺战中,三千人的新编第一团和官军两个步兵团、一个炮兵营、一个机枪连为主力,结合警察、普通军民只有不到两万余人在大量外城炮台、堡垒、壕沟的掩护下,不仅硬生生地死守了十天,并于正月七日彻底击败了叛军围攻的主力部队,并随后立即向北反击,到正月十七日,前锋已经直逼归宁市的南部,距离市中心只剩下不足二十里。
不同于叛军的军队多是彻底的步兵,郑文台所部兵力虽然只有不到两万人,但是装备精良。安金奇三千人的加强团配备有五百辆自行车和五十挺冲锋枪,田维晟直属的警卫团有一千辆自行车,一百挺冲锋枪。
广晋市及其北部山地平地纵横交错,崎岖不平。
叛军因为多步兵,虽熟悉地形,但山地行军也很劳累,而晋军则因为有了自行车,山地方面相对要轻松一些。自行车重量轻,可以扛着就能翻山越岭,平路则可以加快速度又能节省不少体力。另外冲锋枪火力猛,有很强的火力优势。
也就是到此,北宁关保卫战取得了完胜,晋军歼敌五万之众,俘虏万余人的辉煌战绩,缴获物资极多,白仁威北撤崇宁市。
三个月里,叛军集中大量兵力顿兵于北宁关之下,无疑让昭顺、康南两地的压力得到了大幅度的缓解。
十一月二十日,昭顺市的晋军收复了昭顺市全部,并向镇维市开始进攻。
十二月七日,康南市的晋军向西反 攻,打通了与昭顺市的联系,三日后攻下南部地方,成功打通了与永晋行省的联系。
打通了与永晋行省的联系,意义重大。在这之前,英国及保宁铁路公司对晋国的内战采取不干涉的政策,受条约限制,无法支援叛军。但却又以战事为由,拒绝晋军进入保宁铁路公司的沿线地带,而且违背原有的协议私自扩大了警备队,更是达到了一万多人的庞大规模。但随着晋军逐步恢复和打通了联系,他们为了以后的利益,又立马转向,同意晋军进入。身怕战后没有他们的利益。
十二月十六日,马归华下令由禁卫军第一副司令卫衡昆加上将军衔,亲自挂帅,马归凯、刘孝谦为副帅,率领陆军和国民防卫军的精兵一万多人,携带大量先进武器和弹药,乘火车星夜前往保宁行省协助戡乱。同时还从府库、内库拨付大量现金、粮草、珍宝乃至女人前往前线犒军。并特别嘱咐他们,不要追究这两年里郑文台、李玉成所做的一些违法之事,也不要过多干涉他们的作战。两年里,若非有郑文台、李玉成、赖华耘等人的坚守,保宁行省早就沦陷了。另外就是要顺势派兵进占保宁铁路公司的沿线地带,为以后的铁路谈判问题争取筹码。
同时又给已经退役的郑文台授予上将军衔。
之所以让卫衡昆仅带一万兵力前往,马归华的意思主要是两点,一是叛军已是强弩之末,这些人已经够了。另外就是如果带兵太多,会让郑文台等人认为朝廷是抢攻来的。而实际上马归华的意图是让卫衡昆率领官军进占铁路附属地,为了铁路而来。
同时,马归华还让范世荣给郑文台发电,其中一句话说:卿忠勇可嘉,务再接再厉以求全功。
郑文台收到了这份电文后,内心很高兴,因为以求全功实际上是暗示他卫衡昆一行只是协助他,最后的首功仍然是他。
昭成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马培廷率军抵达了昭顺市。
二十三日夜,卫衡昆派兵立即突袭进占昭顺市西部的火车站附属地境内,缴获了火车站附近的护路队人员及警察的武装。
在占领昭顺市铁路附属地后,卫衡昆又派兵向北部镇维、华宁两市的铁路挺近,这实际上才是他的主要任务。同时他以禁卫军的名义下令铁路附近的民间武装以官军的名义进占铁路附属地周围,并坚守之,以抵抗英国公司护路队及叛军可能的进攻,等待官军的到来。
昭隆元年正月二十日,晋军全面收复了镇维市,击毙匪首程德旭。二十一日,晋军全面控制镇维市南部与华宁市之间的铁路沿线地带,派刘孝谦率主力沿着铁路线继续向北推进。
二十三日,刘孝谦部进占镇维市的铁路沿线地带。
至此,晋军完成了对保宁行省境内铁路的收复及进驻事宜。
英国在保宁铁路附近是有近万人的警备队的,但是因为之前公使馆已经和晋国谈妥了条件,允许晋军进入。而晋国则继续保证英国在保宁铁路的利益。保宁段公司的实际掌权者为英国人梅尔斯,这是一个典型的商人利己主义者,主张自由贸易。谁能为他控制的铁路地段带来收入,就和谁合作。白仁威叛军在昭成五、六两年里尊重了他的利益,故而他控制的铁路继续稳赚不赔,还暗中向叛军提供资助。但如今随着英晋两国恢复和平,而且晋军已经取得了战场优势,加上公使馆有令,他立即调转风向,支持晋军进入,并对途中发生的一切不愉快都能一笑而过。
二月十五日,晋军全力进攻叛军的老巢巴云邦榷关一带。
晋军当地及援军主力一万五千余人猛攻五日,最后攻陷之。
卫衡昆下令士兵自由行动三天,实际上就是任其抢掠三天。
卫衡昆如此也是无奈,自战乱开始,他手下的弟兄们也多次欠饷,他深感对不起下面的弟兄们,如今算是弥补吧。
二月底,晋军略作修整后,于三月五日抵达广晋市。
抵达广晋市后,郑文台以年老和心力交瘁为由请卫衡昆代为指挥最后的作战事宜。然而卫衡昆则说:“郑省长这两年来辛苦万分,这最后的时刻可不要退缩。另外临走时候,陛下嘱咐,我只是来协助。一切军机大事还得由您来决定。何况论资历,您也是前辈啊。”
郑文台推辞了一番,最后也接受了。
郑文台接受了,手下的人也安心了。看来马归华所预想的没有错,两年多的苦战,如今即将成功,大股官军到来,总会有人会认为是抢功的。
三月七日,晋军各路主力三万多人开始在郑文台、田维晟的指挥下北上收复被派军占领的崇宁和归宁市。
此时的叛军白仁威、李辅成还有三万多叛军,但饷械匮乏。为此,狡诈的白仁威希望议和,接受招安,并请英国在崇宁市的商人为之说情。
卫衡昆毕竟是重臣,行事非常谨慎,而且有鉴于有洋人说情,希望可以谈一谈,虽然不可能全部接受招安改编,但可以接受部分。然而李玉成、赖华耘坚决反对,马培廷、马归凯的态度也比较强硬,不过认为可以诱降然后杀之,简单说就是将计就计。
不过也先在崇宁市南部打了几仗,消灭了叛军万余人。
郑文台以安金奇的三千人和田维晟的警卫团混合编组为一个加强旅,作为前锋,在京畿陆军炮兵团和从东宁行省出发的飞行队的掩护下出发,在三月十一日突破叛军所有防线,进入了市区的郊外。
卫衡昆同意和谈,郑文台则表示还是要除恶务尽,卫衡昆也认为郑文台所言有理,就派人先在三月十五日谈判,但暗中派兵将叛军分割包围,并进行各种诱骗和招降的活动。
谈判持续到了三月二十五日,白仁威只是察觉到了自己手下不断因粮饷缺乏而出走,但没有意识到已经是瓮中之鳖了。
三月二十七日,卫衡昆与白仁威等达成和解,招安叛军五千人编入国民防卫军或者警察部队,其余人全部遣散。并在两天后于崇宁市的校场接受改编,他将亲自出场并训话。
二十九日,白仁威等人如约来到了城南的校场,李玉成、赖华耘出现了,同时城头架设了大量的机枪和火炮。
此时他们发现上当了,但为时已晚。
没多久的时间,这五千多人全部被杀。而其余归降的叛军士兵,也被分散安插,头领也被调离。另外,白仁威等匪首也全部被活捉。
三十日,官军进入崇宁市,李玉成、赖华耘要求让士兵自由行动三天。因为他们答应了士兵,打下崇宁市,要犒赏他们。
卫衡昆理解,但坚决反对。
赖华耘说:“将军,我明白,但是我们得说话算话,打仗的时候弟兄们卖命,对得起我们,我们也得对得起弟兄们,不能让弟兄们说我们言而无信,否则以后这兵就不好带了。”
卫衡昆思之再三,说:“我理解,这样吧,你说个数,我让他们去找,但是你必须约束你的手下不得进城抢劫。”
赖华耘倒是也不客气说:“晋圆有些贬值了,发给他们也不信。现银总计五十万两。”
卫衡昆犹豫了一下,说:“好吧。”
之后几天,卫衡昆就一直就让人筹钱,到四月二十日筹集到了这些。在月底前,赖华耘靠着这些终于稳定了军心。
至于匪首白仁威等人,无论是卫衡昆还是郑文台,都不敢擅自决定,此事还得马归华决定,最后下令在广晋市外枪决。
至此,持续了两年多的保宁行省叛乱被平定,这场叛乱让保宁行省损害极大,居民死伤及流离失所者数十万人,财产损失数百万。晋军官兵死伤也上万人,而且晋军也在平乱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屠杀。叛军中许多无辜的人被杀,另外,卫衡昆根据马归华给他的密令,也在暗中对南部和北部部分山区的夷人及在叛军中服役或者作为顾问的非洛巴洲人员大肆屠杀。经过这场屠杀之后,汉人及汉化的原住民人口占据了保宁行省的绝大多数,由此在某种程度上也改变了保宁行省的人口比例。其实不仅是保宁行省,从昭成六年开始的晋国的内战,各族之间,各人种之间的屠杀已经是屡见不鲜。但整体而言,此次内战之后,汉人及汉化之民在晋国内部已经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地位,其他族群人种的比例大幅度降低。
保宁行省叛乱平定后,晋国历时两年半的内战也就此彻底结束,开始真正进入了恢复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