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满族堪舆:《第二十回大清是两汉经学发展到17世纪的必然结果》
书接上回,大清多元化的王朝文化体系让大清在文化上的优势有很多。本文单从堪舆角度讲一讲。今天是奇妙的满族堪舆第二十回:大清在文化上的优势。
有人说:“大清入关之前就是野蛮部落发展起来的,还处于奴隶制呢,能有什么文化。”
有人说:“大清作为一个落后文明的野蛮部落入侵华夏。能给华夏带来什么!!”
也有人问:“大清作为一个落后文明的野蛮部落能给华夏带来什么?”
这个问题问的好。那只是你自己的想法,没有进行过任何的实践,是主观臆断的想法,仅此而已。
有空看看,是谁让沉寂了千年的两汉经学复活的?不是大唐、不是大宋,更不是大明。再吹牛逼也解决不了实践上的落差。两汉经学是被完颜们的大金以及老爱家的大清重新推到历史前沿的。只有在大清才能让两汉经学复活,因为大清本身就是靠两汉经学起家的。
谎话说一万遍,也抵不过两汉经学确确实实是在大清复活的这一基本事实。宋明理学是吹出来的文化繁荣,繁荣背后隐藏的重大隐患。这种隐患就是缺乏实践。这也正是王阳明“知行合一”能够盛行的主要原因。
众所周知,王阳明的心学发源于他对孔子的“格物”的理解基础之上。“知”是矢与口的结合。也就是说,先有“矢”后有“口”。“矢”是射中目标,表现为自己能够达到的水平。而后,把自己已经达到的水平说出来。上述“矢”到“口”的过程称为:知。
反过来,吹字怎么写?吹是先写“口”,后写“欠”。说白了,吹就是欠缺实践的情况下强调理论如何完备。大清不是小说家编故事虚拟出来的,是真实存在296年的封建王朝。因此要求建立大清的人真能达到满足封建王朝稳定存在的文化水平。
请问,你真能达到满足国家需要的水平吗?举个例子:《第十八回:采用反证法,证明张其成的“故宫六爻说”不吉利》。张其成教授学一辈子易经。清史专家林乾称他为:“当今中国讲易经无出其右者”。他的易学水平能达到满足组织封建王朝文化体系的水平吗?
正如咱在《第十六回:驳张其成的“紫禁城被视为《周易》的立体展现”观》中说的那样,请问大专家您对紫禁城的望气结果是什么?文化是在实践中产生的。既然提“故宫六爻说”这种观点,那也要说出自己的望气实践结果吧?没有实践上哪里产生认知去?在西医论文中,没有临床实验数据的情况下,能发SCI吗?
请问:江山能出两个王吗?
毫不客气地说,很多人学一辈子国学,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实践。中华文明是数千年来实践产生的认知,是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产生战斗力的文明。而大清正是在两汉经学两千多年的实践中产生的,是中华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问“大清作为一个落后文明的野蛮部落能给华夏带来什么?”的那帮人,有空你也问问自己或他人。为什么两汉经学不能在你们认为文化灿烂的大唐、文化高度发达的大宋、文化超强的大明复活?
咱给你答案:两汉经学的理解只有从未央宫走出来的嫡系才明白。一个封建王朝的建立者从事的都是高危行业。一不小心就会兵败身死,例如李自成、黄巢、洪秀全等等。只有王朝建立者自己能够有较高的两汉经学水平,才能认可这门学说,才能面对生死一线的时候有底气和魄力选择实践、才能在王朝建立的实践中真正成长起来。大唐李家、大宋赵家、大明朱家根本理解不了两汉经学。皇帝不认可,两汉经学自然发展不起来。
大清和大明相比,王朝文化体系建设方面,大清的王朝文化体系用的是最正统的两汉经学。特别是,八旗体系是两汉经学发展到15世纪时的必然产物;大明用的是宋明理学加道家学说。
大明是文化上败给了大清的两汉经学。很多人是被谎话蒙骗产生的错误认识,认为大清是野蛮部落发展起来的。要明白一个基本常识:建州是在大明体制内的建州;建州卫是有大明正式编制的国防军。建州卫与皇上身边的锦衣卫、戚继光的登州卫没区别,是大明正式卫所。建州卫指挥使与锦衣卫指挥使、登州卫指挥使一样都是大明正三品武官;建州卫、登州卫、锦衣卫上一级叫都指挥使,统一归大明皇帝直属。大明羁縻统治下的官职体系叫做宣慰使司、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羁縻统治下的官职体系与建州卫的体系完全不一样。
如果说建州卫有什么特殊,那就是建立大金的完颜家族生活在大明的建州卫。完颜家是曾经出过10位中国正统王朝皇帝的家族。五代十国短命王朝不算,在大唐灭亡以后,到大明建立以前的四百多年中,当过正统皇帝的家族仅仅有大宋的老赵家、大辽的耶律家、大金的完颜家、大元的孛儿只斤家。
五代十国短命王朝为什么不算?因为,本文探讨的是堪舆。堪舆是一个长时间的战略性工作。短命王朝即使有那心,也没那实力。关于堪舆与两汉经学的关系可以参阅《奇妙的满族堪舆第(十一回):谶纬的理论基础今文经学 》。今文经学包含公羊学和谷梁学,相当于两汉经学的别称。
老赵家不说了,崖山一战8岁的娃娃皇帝都跳海自尽。赵宋没留下嫡系后裔。耶律家和孛儿只斤家混在一块。例如,耶律楚才就是铁木真的左膀右臂。老朱家容不下他们。完颜家跟大元有着三江四海仇。完颜家与老朱家属于在大元残暴的统治下的难兄难弟。
老朱家建立大明的时候,能够跟朱元璋一起玩耍的皇族就剩完颜家。在明初的地方上,有完颜家存在的建州卫可以说是大明政治文化水平最高的地方。这与现在能跟启功比谁书法水平高的人寥寥可数是一个道理。
话说回来,两汉经学里最具特色的是春秋公羊学。春秋公羊学最牛叉的叫做谶语。有空看看大清用两汉经学设计的谶语“十三副遗甲起兵”,完全可以与西汉时期的“公孙病已立”相媲美。有兴趣的可以参阅《奇妙的满族堪舆(第五回):清辉十三灯》。
关于康雍乾时期清准战争两汉经学应用实践的研究还是有的,例如:《新疆山水那些事儿:第一回谶语公孙病已立》、《 奇妙的满族堪舆(第七回):谶语和纬语的基本操作流程 》、《依据春秋公羊学的七托海传说研究》、《 论七托海传说所在地和特克斯八卦城在“上应星斗”中的内在关联性 》、《从巴音托海来谈谈满族堪舆与汉族堪舆的差异 》等等。这些都是围绕清准战争,当时满族堪舆师在战场上发现了西汉时期祖师爷留下的宝贝。两汉经学是一门以实践和实验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学科。要求能够掌握它的人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要的更多的是实践,而不是没事吹牛逼,说大话,说套话,说空话!有种用实践证明一切。大清开局说出来的谶语“十三副遗甲起兵”,用了296年的实践证实了两汉经学牛叉。
入关之前的大清是一个落后文明?努尔哈赤的大金是野蛮部落?
我呸!等你两汉经学水平达到一定层次的时候再来叫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