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西方人野蛮吧,也是,动不动就搞决斗,但决斗的时候是相当文明的,好像很具备公平竞赛精神,至少仪式感特别强,西方人喜欢用决斗解决问题,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就像在政府不力、法律不力的时代,必然发展出契约思想一样,也必然发展出决斗的民间规则。
在那些时代,西方人是大事小事都是自己解决,中国人对此不太习惯,中国人是小事自己解决,遇大事首先找政府。
在县太老爷不作为的情况下才可能想到私下解决的办法,即中国人首先采用和平方式,在和平方式落空的情况下,暴力方式才可能成为选项。
契约思想、契约精神在欧洲流行的同时,欧洲的经济在上升,法律也就搭车跟着完善,契约精神里掺杂的法律成分越来越多,而法律看上去是个好东西,但有时候,坏事就坏在有法律的参与。
法律的参与不管表面上是多么的文明,基本肯定会拉低人们的思想底线,因为法律给出的这条底线很低,人们发现,原来的底线高了,划不来,于是,不自觉的降低了自己的底线,法律方面的事,我们后面还会说。
在小事情上,怎么玩契约精神都可以,在大事情上则不然,欧洲人的大事情一般是指贸易,反正和钱有关,西方的那些贸易大佬们讲契约精神才怪,就像马克•吐温说的,什么契约精神,“华盛顿的‘扯皮办事处’吧。”正因为这样,西方才有那么多经济法条款,由于西方的强大,那些经济法条款或相应的思想也成了国际法的条款,那些条款的初心是保护在和第三世界国家进行贸易时的西方贸易人的利益。
光是契约精神根本防不住欧洲人乱来的心态,欧洲人总是担心自己的货和款是否安全,在这种心态下,法律起到决定性作用。
契约精神只是个现象,没了法律的照看,契约精神就崩溃了,丛林法则思维马上就会闪现,看来,这下子契约精神悬了。
契约精神实际上是契约思想的一个习惯性表现,其实不用谈得那么高尚,欧洲人没有那么高尚,在钱和法律条款风行的年代,没点中国文化的天下思想,甚至可以说成是天下精神,就高尚不起来。
在不痛不痒的问题上讲契约精神还是可以的,因为这样做基本没有经济损失,在生活中的契约精神可能是在经济上不怎么吃亏的情况下的一种习惯性互惠,此时冠以精神,其实是说不上的,一种人文上的精神应该是在巨大压力或付出之下才闪现光芒。
契约精神的精髓在于大家都守信,如果自己不守信将导致别人不守信,为了别人不对自己失信,自己必须对别人守信。
契约精神是在力量相对平衡的前提下才有的,契约精神的重点就是对等,不管是契约思想还是契约精神,都是一种经济行为或具有经济模式的行为。
这些话把人性说得很糟糕的样子,欧洲人是承认这些说法的,因为很真实,在欧洲只要真实就好办,你要说这是缺乏真诚和宽容,西方人应该也不会反对。
西方人是不相信眼泪的,特别是弱者的眼泪,西方只相信强者,这样子的话,谈精神可能是一个笑话。
契约思想处处要求对等,这么看来,契约精神还抵不过宗教精神,一个虔诚的宗教徒为死后的安乐而不停的帮助他人,虽然这还是从自身利益出发的,但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并没有寻求他人的回报,让上帝看得见就行。
在这里,宗教精神比契约精神更纯粹,虽然还不是那么的纯粹,一个拥有这样的宗教精神的人是值得依赖的人,而表现得拥有契约精神的西方人,我们有必要防范其作秀。
因为西方国家对第三世界国家没有真正的履行过契约精神,如果你发现有时很像,那可能是在不痛不痒的问题上、在西方占便宜的时候或者因此会赢得好处的时候,西方对第三世界国家不守约的故事早就反复出现,西方骨子里是瞧不起第三世界国家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杰出的帝国创立者塞西尔•罗得斯在这一问题上是十分坦率的,他说:我坚持认为,我们是世界上第一流的种族,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定居的地方愈多,对人类就愈有利。”在这一点上,第三世界国家往往有一种错觉,认为自己已经足够民 主,或者正走在通往民 主的路上,天真的认为西方应该已经把自己视为盟友了,相关合同也是签了的,这些国家还真是太天真了,松鼠存储再多的松果,狐狸也只对松鼠本身感兴趣。
西方只认实力,西方的强者还都有着当年蛮族时留下的基因,对于西方的强者,契约精神就成了次要,双方力量相差不大时才会考虑契约的事。
说西方人缺乏真诚不是乱说的,即使满口契约精神的言子儿,西方玩家也是时时刻刻都在监控对方是不是已经违约,自己才好合法的违约,契约精神对他们来说,只是经济手段,只是一种游戏。
一些动物也是有契约精神的,动物之间的共生关系就可以认为是类似于契约精神,似乎更具契约精神,他们之间不存在相互伤害,相互之间高度的信任对方。
可以举个例子,牛椋鸟和犀牛、河马之间就有类似的关系,牛椋鸟可以站到犀牛、河马的头上,甚至站到河马嘴里去找食而不怕被一口咬死,相比之下,人变卦的次数比动物多多了。
契约精神的实质是自私自利的另一种表达,以致于隐藏得很深,只要人人都能做到这样的自私自利,天下就太平了,这话好耳熟,看来,杨朱真的是西方文化的祖师爷。
契约这一想法得到社会的认可并广泛流行的时候,这一思想能保持杨朱所希望的一种良好秩序,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西方民主思想越来越高涨,契约思想得到了发展,产生了社会契约的概念,已经超越了契约的原始想法,已经不仅仅是契约双方之间的事,而是成了全社会的事。
配合西方的政府不力现象,契约思想和社会契约思想显得非常适合欧洲大地,在乎自由的欧洲人为了自身利益,不得不委托少数人组成政府。
人们深知,没有政府是不行的,特别是对于奉行丛林法则的欧洲人,欧洲人只爱好自由,没有中国人所说的天下思想,不愿意为他人承担社会责任,但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得有人出来承担社会责任,否则,社会就乱套。
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大家就说好了,还是得要有一个政府,但不想要封建时代的王权政府,要一个人民的政府,实际上是人民想雇用一个政府,其前提是,这个政府不要妨碍人民的自由。
所以说欧洲人“笨拙”,在中国人看来,欧洲人还真是呆萌得可爱,在西方文化下长大的欧洲人一旦被选出来组成政府,即合法的获得了一些权力之后,这个人民的政府就将快速的变质。
这是符合欧洲人的逻辑的,政府的人不考虑自身利益,说得明白一点是不考虑自身的私利,这就不符合欧洲道理。
中国的青天大老爷在西方政坛肯定呆不下去,不管是他的政府同事还是人民群众都不待见他,一个堵死同事财路,又破坏人民的自由的人能有好果子吃?不管怎么说,欧洲人成功的用契约的思想说服了多数人,欧洲乃至西方社会成了契约社会。
这样的社会怪是怪一点,在生物进化的路上,怪生物的数量远超过现在我们能看到的生物的数量,这些怪生物虽然早已消失在历史的时空中,但是,在进化的路上,它们是有价值的。
契约社会必然是法治社会,只要是法治社会,怪事就特别多,也难怪,法治社会是社会不行了的社会,当今人类处在一个尴尬的时代,对以后的人们来说,今天这个社会就如同是一个怪生物。
其实,契约精神是普世价值,每一个民族都具有并且推崇这种思想和做法,只是人类可能干早了,当然,干比不干好,当今人类践行契约精神实际上是在执行法律条款,或者是为自己不致于在江湖上立不住脚而做违心的事,看上去让人有高大上的感觉。
共产主义的人也讲契约精神,不过,那个时候不需要这个名词了,对于契约精神,那时的出发点和今天西方文化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在今天的西方人那里,这个出发点显得很自私,今天的契约精神成了自私自利的漂亮外衣,我们一直在说西方文化落后于中国文化,因为中国文化一直在培养中国人的付出精神,这种精神在共产主义也不落后,是和共产主义相匹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