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是否知道自己要灭亡的命运?
书名:奇妙的满族堪舆 作者:锦城烤事儿 本章字数:2541字 发布时间:2024-01-12

第二十六回(上):大清是否知道自己要灭亡的命运?


有位热心非友好的花名为Honorableddy网友提问:“大清十二位帝王,只有道光是以嫡长子的身份继承皇位的,前期是以选贤为主,后期则是由于数个无后,只得由其他宗室来继位, 最后一任溥仪更是天阉。 请从风水堪舆角度来诠释一下通古斯努尔哈赤系列无后问题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这位兄弟问的好。阎崇年(2001)在《北京满族的百年沧桑》中提到:“亡,“同光宣”,就是同治、光绪、宣统三朝。同治十三年、光绪三十四年、宣统三年,合计五十年(1862-1911)。且这三位幼帝继位之时,同治6岁,光绪4岁,宣统3岁,一个比一个年幼,这也是大清帝国日薄西山,后继无人的哀象。”

其实我在20年前跟太师傅学习满族堪舆的时候,也有有此疑问。太师傅刚好生在1911辛亥年。我问过同样的问题。太师傅给我讲的陈年往事,讲给你听,不知道可以不?

为了说明白这个问题,必须说一下“大清是否知道自己要灭亡的命运?”这个话题。两汉经学最厉害的是春秋公羊学,也就是研究国家春秋大一统怎么建立的学说。春秋公羊学到底水平咋样,用啥来做标准呢?那就是谶语和纬语。

设计与制作谶纬的水平高低直接能反映出两汉经学的水准。

我在《奇妙的满族堪舆(第五回):清辉十三灯》提到:大清是十二帝有十三个年号,其中太宗皇太极有两个年号。这正是两汉经学设计出来的谶语《十三副遗甲起兵》的具体体现。

从谶语中可以看出,大清从一开始就已经明白自己的气数如何。

我在《奇妙的满族堪舆(第三回):满族堪舆对五行的独特理解》中提到:

八旗作为华夏正统文化,时间选择用的是华夏正统《诗经》(齐诗)学说。满族堪舆作为唯一一支从西汉未央宫传下来的嫡系,是高度为政治服务的一种文化,在时间节点的把握上也用的是西汉王朝最为正统的四始五际学说。这与民间的择吉日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图:“四始五际”学说

例如,从《诗经》(齐诗)角度来说,公元1635年(大金天聪九年年,大明崇祯八年,乙亥年)是在地支“亥”这个节点上,是水之始。这一年的农历十月十三清太宗皇太极将女真族号更换为满洲。后世称之为满族的颁金节。

例如,满洲(满族族号)诞生选在了四始五际学说中“亥”,是因为诗经《大明》篇所处的“亥”是水之始。说白了满洲族号的诞生就是为了终结肆无忌惮地搞民族压迫的大明王朝的残暴统治”。

又例如,八旗诞生时间的选取源自《诗经》(齐诗)四始五际学说。基于该学说,八旗诞生在水运最为旺盛的地支为“丑”的刻度上,即辛丑年(公元1601年)。公元1636年5月15日(农历四月十一日),后金国大汗爱新觉罗.皇太极称帝,改元崇德,以是年为崇德元年;正式改国号“大金”为“大清”。

再例如,大清国号诞生时间的选取源自《诗经》(齐诗)四始五际学说。基于该学说,大清诞生在《大明》水之始的下一个节点,水运之开始发达的地支为“子”的刻度上,即丙子年(公元1636年)。教我满族堪舆的太师傅敬泉先生跟我说:“当年的祖师爷之所以这么选时间节点,目的很明确:大清就是诗经《大明》篇的下一个新篇章。这样做强调的是大清王朝的作为中华文明继承者的正统性与合法性。”

大金不用多说,五行属金。依据五行理论,火克金,本来大明五行属火,大金五行属金。火克金,大明应占据主动。但是,看问题不能看表面。还有一句叫做:金生水。也就是说,从《诗经》(齐诗)在乙亥年(公元1635年),大明崇祯八年,整个中国转向了“水运”,这也就成了满洲(满族)的诞生之年。与“亥”刻度相邻的地支为“子”刻度,丙子年(公元1636年)也就成了大清的诞生之年。

再举个例子,慈禧在辛酉年与六王爷发动了祺祥政 变。这次政 变直接改变了大清的走向。在影响大清走向的重大时刻,大清依然用的是两汉经学。

在两汉经学中,从战国时期的就《诗经》(齐诗)开始有“辛酉革政,辛亥革 命”之说。当快走完“十三副遗甲起兵”的谶语之时,大清把自己的命定格在了辛亥。很多人都有疑问:辛亥时,本来就是一次中下级军官的革 命,比之前的革 命起义规模和档次上还差,怎么就能成功呢?

原因很简单:封建王朝有生必有死,任何一个王朝都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个中差异仅在于死法不同而已。老汗王努尔哈赤时期就知道这个道理。由于大清是用两汉经学精细设计出来的,所以王朝的命运遵从的是两汉经学的规律。大清跟西汉王朝、东汉王朝一样,历经十二位皇帝气数到头。因此大清选择了最佳时机找台阶下。大清是从夏朝建立以来5000年历史中,唯一一个寿终正寝的王朝。

顺便多句嘴,其实很多封建王朝都是历经十二帝。从第一个王朝开始说,西周历经十二帝。西汉、东汉之前说过了。

按道理,完颜家的大金王朝和大清的设计理念是一样的,应该经历十二帝。大金传位十帝属于死于非命型,被大元硬削,非正常死亡。这属于特例。

大元传位十一帝,被老朱家硬削回草原,死于非命型。

老朱家的设计理念本来是南北各十二帝。众所周知的原因,朱棣同志脾气不太好,直接把南边紫禁城大明的十二帝设计规划,到第二代朱允炆就霍霍没了。

老朱家像两汉一样,搬到北边紫禁城继续大明十二帝的王朝命运。有人会问了大明16位皇帝,南边除去2个,那北边14个呀?这个原因跟两汉认为是十二帝是一个原因。例如,在西汉吕后当政连续找了两个外面的野孩子当皇帝,直接被史学界忽略不计。

大明在这方面一个道理。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十五日,朱高炽正式登基,颁布了大赦令,并定次年为洪熙元年。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炽病逝。大明成祖的儿子朱高炽登基8个月挂了。他的洪熙年号差点没用上。

大明光宗在位28天光速下线。在堪舆中,为何光宗不算在内。这与西汉时期当27天皇帝被霍光赶下台的刘贺是一个意思。在位时间太短,民心未附,起不到影响王朝气运的效果。

当然这都是后期要详细讲述个中原由的后话。咱先说回正题:1912年2月12日,辛亥年腊月二十五,隆裕太后颁布《清帝逊位诏书》,正式宣布退位,将清王朝所有的资产和平移交给了民国。


上面的图是万年历的截图,辛亥年腊月二十五正经八百的黄道吉日。清王朝不是被暴力推翻的,是通过南北和谈结束生命的。自己给自己选寿终正寝的日子,潇洒离场。换成大唐、大汉、大明等等其它哪个王朝能做的到?这是两汉经学发展史上非常出彩的传奇一笔。

那么,大清在最后的50年,两汉经学为什么要选三个小孩子当皇帝呢?且听奇妙的满族堪舆第二十七回:祖师爷传下来的为何选同治、光绪、宣统的原因。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奇妙的满族堪舆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