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满族堪舆第34回:满族堪舆中《连山易》与大清八旗的关系
在《奇妙的满族堪舆31回:从满族堪舆角度看大清王朝气数是怎么来的?》中,烤事儿以大清为例,将以《连山易》为基础打造的封建王朝中“气”说的很明确,那就是八旗的旗。《连山易》与八旗的关系是什么呢?
满族堪舆祖师爷一代一代传下的说法是:中国古代的军用沙盘。古代君主、大臣、将领在军事上和管理国家的过程中,往往会将天下的全部疆域或者部分疆域制作出沙盘,以方便军事和政治上的需要。例如,大秦统一天下的过程中,秦王要制作大秦和六国的盘。
在古代的沙盘上,将山川、河流具象化地展示成一个沙盘。己方和对手之间控制的山头会插上不同颜色的小旗。《连山易》最具特色的描述是:如山之出云。
满族堪舆祖师爷讲《连山易》说:古人在解决如何将沙盘上所有插在各个山头上的小旗统一组织在一起的易经描述方式(也称理气)就是连山易的精髓所在。用咱老百姓能听得懂的话来说,古人在如何用易经治理天下的问题上,《连山易》给出的答案就是将天下所有势力(俗称各个山头,或称为山大王)统一用一个数学模型进行描述。各个势力所辖的百姓的需求归总在一起就称为天下民心。
满族堪舆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用《连山易》实现江山永固和天下归心。由于满族堪舆精通这玩意,所以在两汉经学在大唐天宝年间传到东北靺鞨部落后,东北这边千年来盛产皇上。例如,发源于咱辽宁辽河流域耶律家的大辽。例如,发源于黑龙江流域完颜家的大金。例如大家特别喜欢的老爱家。
公元12世纪到公元17世纪女真堪舆对伏羲、炎帝、黄帝、周文王、秦穆公、汉武帝等等在作答如何用《易经》治理天下的一次系统性的总结。所谓经学包括:《诗》、《书》、《礼》、《易》、《春秋》。其中经学中的《易》指的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易经。两汉经学中用在打江山和守江山方面的堪舆领域中的易经,专指《连山易》。
在明末的公元17世纪,女真人历经数百年已经完成对女真诸部、汉地、蒙古诸部等等地域的理气。其中实力最强的是建州女真。因为建州女真中有完颜部。完颜家毕竟出过皇上。八旗是用《连山易》理气后的结果。体现最突出的就是清代的盟旗制度。
大清的八旗就是气,气汇聚之地是为旗。郭璞的《藏经》:“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盟旗制度形成于大清,但是这种气是12世纪到17世纪满族的先世女真人花了几百年的时间用《连山易》一点一滴地聚出来的,也是正经八佰、正大光明、严丝合缝做出来的。
一般情况下,前朝做的气往往都被新的王朝毁灭性地破坏。例如,朱温强迫唐王朝迁都。迁都之前直接把长安城的城垣、宫殿、皇家园林等等捣毁。大清是寿终正寝的优势在于:所有大清做的“气”到现在依然是完整的体系。整个体系的实物依然完整存在。无论是到内蒙去望气还是到外蒙古望气,照样能看的出来大清用《连山易》做出来的气到底啥样。
“汉人”这个称呼在历史上一直是在变的。不是现在我们见到的民族划分。例如,完颜家当皇上的时候专门下圣旨要求其它非女真人都不能称作汉人。在完颜家的大金王朝时期,汉人专指女真人。完颜们的依据就是只有女真能看的懂自己汉代的祖师爷用《连山易》做出来的气。女真是两汉经学当之无愧的嫡系。
大金王朝和大清王朝一样都是两汉经学发展到一定程度和阶段的必然,是两汉经学想要用《连山易》治理国家运劲发力的实体。大清1644年入关,不是去抢汉人江山。那是两汉经学打造出来的实体要回本来就属于两汉经学的东西。那就是天下。有人会问,能不能举个例子说明:两汉经学与《连山易》具体有什么关系?且听奇妙的满族堪舆(第35回):两汉经学与《连山易》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