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之间对骂是正常的,孟子骂墨子是禽兽,这不算什么,西方哲学家之间,那个骂更是家常便饭。
费希特嘲笑康德只有四分之三的脑袋。
在尼采眼里,康德是一个愚痴的人,是一个大蜘蛛,尼采可能是想要表达作茧自缚的意思,大师也有翻车的时候。
黑格尔骂人也在行,不过,黑格尔也被别人骂成是死狗、江湖骗子,在叔本华眼里,黑格尔属于厚颜无耻,满口胡说八道的拙劣的骗子,简直就是个小丑,一个可怜的精神怪物,长着一副啤酒店老板的模样。
我不知道叔本华指的是黑格尔的脸还是肚子,如果是指肚子的话,叔本华应该是在乱说吧,据我所知,黑格尔的肚子哪有啤酒肚的福气呀,不过,他们毕竟是同事过的。
估计被骂得最惨的是卢梭,在杜威眼里,卢梭是“生活中的狗熊。”卢梭的优点就是胆大,敢说出来,“没有可憎的缺点的人是没有的。”他好像说得也有点道理,“谁能帮助我,我就向谁献殷勤。”唉,确实太真实了,卢梭在高光时刻,走道都不方便,因为参观的人多了,遭人骂的时候又到处躲,闹不好,窗户就被人砸了,不管怎么说,卢梭的伟大是不容怀疑的。
总之,西方哲学家,特别是欧洲哲学家以骂和被骂闻名,可以说,欧洲的哲学史就是哲学家们的骂史,其实,欧洲文学家也一个样,不过,我们这里只说哲学。
学习哲学也是有所谓危险的,可能会陷入不是没人理就是不理别人的泥潭中,哲学家们是自己往里面跳,当然,他们可能在泥潭里对骂,其实是在相互打招呼,你不会也想往里跳吧,如果是,你一定属于少数人那一类。
哲学也确实属于高危职业,哲学家本来就有点疯癫,再玩玩诗,小心要玩完,当然,也不都这样,读尼采读疯了的人是正常的,我说的是发疯之前,那时,他们读尼采是读笑了的。
哲学有风险,入行需小心,在他人看来,哲学家的结局一般不是主观上选择去死,而是客观上发疯,反正摸不透哲学家的心。
加缪在书中宣称,“为了使我不感到不那么孤独,我唯一的希望就是我被处决的那天,有许多人来观看,并对我报以憎恶的怒吼。”真不知道哲学家是怎么想的,确实不好理解。
另外,有很多哲学家,特别是著名哲学家都打一辈子光棍,这下子把哲学家说得很吓人的样子,也确实有些吓人。
其实,哲学家是些大孩子,热衷于思考孩子们思考的问题,孩子们思考问题是最有逻辑的,他们不像成年人那样在运用层混惯了,不思考前提就在给出结论。
实际上是孩子们在追根溯源,追到了底层,哲学家是跟在孩子们后面捡了个漏,结果,哲学家做起了底层业务。
孩子们之间的对话,成年人很可能听不懂,但孩子们之间相互懂了,哲学语言就是孩子们的语言的翻版,哲学家们之所以要用哲学语言来把哲学搞复杂,是因为数学不能运用于哲学,这就把哲学搞得比数学还麻烦,表达起来也就更麻烦。
搞数学只需要智商高,搞哲学,智商高不是必须,会提问,会挖呀挖才能成强者,只不过统计结果表明,哲学家的智商都高。
哲学家与科学家有一点不同,没有哪一个科学家宣称自己解决了科学的全部问题,哲学家则常有人宣称,至少是暗示自己解决了全部哲学问题,要不怎么说哲学家像孩子一样永远长不大呢。
很多哲学家都有这个德性,叔本华说:“要么是我配不上我的时代,要么是这个时代配不上我。”尼采也表示,自己的哲学是给200年后的人写的。
胡塞尔把现象学当成第一哲学,在现象学看来,什么都是现象,既然是现象,就是虚的,那就给哲学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似乎必须作为第一哲学,亚里士多德这么说也就罢了,还算好,没有说成哲学第一,其实,直接说成形而上学就好,整得那么高级也就是闹着玩。
维特根斯坦就宣称解决了所有哲学问题,认为其学说“颠覆了我们关于真理、集合、数以及所有其他方面的理论。”反正他的哲学是把罗素给吓着了,估计还吓着了凯恩斯,这事儿只要传出去,以罗素和凯恩斯的名气,维特根斯坦不出名就太对不起这两位大佬。
还是康德清醒一些,“以下作法将是一种十分大言不惭的举动:将自己称作哲学家并且狂妄的声称自己已经与仅仅处于理念中的原型不相上下了。”不过,康德不也是这个节奏么,萧伯纳说:“一个强壮的身体,胜过一百个消化不良、肠胃气胀的哲学家的头脑。”哲学的有趣就在于,一些哲学家认为自己对哲学已经净解,同时,总还有哲学家认为哲学仍需努力。
其实,这个现象也有一定的普遍性,我们说,对于一个读者,可能会永远找不到一本完全满意的书,而对于一个作者,最满意的书显然是存在的,可能是自己写的那本,世界有趣吧。
哲学家确实得有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似乎不这样就成不了哲学家,也许可以成为哲学教授,哲学家骨子里藐视一切的,就像利维坦和查拉图斯特拉那样藐视一切。
谈到哲学和哲学家,我突然想到,狮子、豹子、老虎够厉害了吧,但它们的科长是猫,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有人说猫是哲学家了,猫还真是具有哲学家的好奇心。
猫是专攻哲学中的无政府主义,猫似乎天生是自由派,丘吉尔说:“狗崇拜人类,猫鄙视人类,猪对我们一视同仁。”奇怪的是,人对猫最和蔼,也许是因为人相信了猫很哲学,特别是傍晚开会时的猫,那深沉的姿态和目光,那种无言的交流方式,是对思维与存在的猫样解释,岂是人类能明白的。
黑色的猫就更了不起,不仅当哲学家,还兼职当警长,我觉得钱钟书对猫的评价比较客观,“猫是理智、情感、勇敢三德全备的动物,它们扑灭老鼠,像除暴安良的侠客;它们静坐念佛,像沉思悟道的哲学家;它们叫春求偶,又像抒情歌唱的诗人。”至于说能飞的猫头鹰,那是哲学家智慧的化身,反正哲学家是这么说的,估计这鸟要是没个猫样的头,可能也就混成乌鸦样。
前面说了,中国文化是注重全局,西方文化是注重局部,这个有点像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科学在乎是什么,于是,科学规律被发现了,哲学是讲为什么,于是形而上学被批判了。
对哲学来说,这种批判不是降低了哲学的地位,而是提高,哲学是在批判中成长的,不搞批判成不了哲学家,不管是批判还是批斗,也不管是批斗还是被批斗,哲学家是在批斗会中成长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