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还姬舌战君与百官
书名:温还姬传奇 作者:段文强 本章字数:19953字 发布时间:2024-01-16

                                                  

                                     

                      话表小小姑娘温还姬,好一位年芳八岁,竟然已是刚正不阿,浩然之气,不屈不挠,须眉不让好女孩。身在堂堂天子盛威之处的太极殿内朝堂下,面对一众谗臣,目视一群佞臣,面无惧色,心无胆颤,敢怒敢言,敢喝敢骂。沙陀族李唐天子两眼见,心中不禁好惊叹,列位高官恼羞怒,诸张唇舌骂还姬,竟难骂过小玉女。

                      当下只见,当今圣上李嗣源,举首一声大笑罢,仍续两道帝威眸光,俯视着台阶之下的温还姬,还是一次,亲口发话问道:“你说你亲眼见到我们沙陀族人,如何残害你们汉族同胞,怎样令你们万万千千的汉人,承受着生灵涂炭,哀鸿遍野,让你们成千上万的汉人过着民不聊生,痛不欲生的日子。那么朕问你,你何曾亲眼目睹?几曾亲自两眼所见?”

                      温还姬聆听天子,再是一次,金口玉言来亲问,自个依旧一回,面带冷笑,尽露芳容。仰头望帝,已是瞪着杏眼,朗朗声声,将她自初懂事起,短短几年活到今,所见所闻一切不公不平事,通通冲着当今圣上,大大咧咧地说出口来。

                      随着温还姬的爹娘,也即是她的养父养母,外出安良村,走在胡同上,行在街巷处,常见官兵如何欺压良民,总遇官府,怎样刻薄百姓。频繁逢上一恶霸,当街打压弱小民,屡屡碰见可怜人,受尽欺凌无可奈。当时还姬毕竟太小,出于好奇之心,不断拉着爹娘的手,问东问西地问着义父义母,问问那些人因何这样对待那些人?追问这些人何以老爱踩那些人?温父温母,心里明白,哪肯告之小女这些事不关己之事?当时不足四岁的温还姬,亦不知怎的,老缠着爹和娘,对此喋喋不休非要问,为这吵吵闹闹不罢休,惹得爹和娘,终是不耐其烦下,语气极重地凶她几下。但当时温还姬,倒也并不害怕爹娘待她自个凶巴巴,只是见爹见娘,为此心中不乐,便也只好忍住莫再过问。

                      后来当温还姬,小小四岁生辰一过后不久,自那一年,到今时今日,不知为何?仿佛乃是上苍,有意赐予刚来此世四载的温还姬,一种此生此世,不可推脱的使命。小姑娘自生来乱世四寒暑,不知从哪一天哪一时,每当还姬,在自个的安良村里头,见谁家乡邻的孩童,欺压比别人还要小的儿童时,温还姬一眼见后,总是不顾一切,二话不说地一个劲冲向前头,为被欺辱之人打抱不平。就此时至今朝,那股为她心中所执着的公道,那种深入她骨髓的正义,那些属于她个人心目中的对与错,一个从那日初始,成长之后不为女侠,枉为女子的这种萌生愿望和雄心之志,正是随着她来到世上四载后,便那样地在她的心下,愈欲愈求,则如此这般,于她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连她自己也无法明白,到底是老天爷让她心存此些念头?还是她自己发誓,将来欲走此路?

                     接着但见小姑娘,将两月前,对自个生长到今日的安良村,那天一队马兵,一名领头校尉,猛地来到安良村,惊扰全村民之时,如何强逼村民多交税,村民们怎样苦苦哀求那军官,大发慈悲多宽限。结果可怜村长老翁命,活活被那姓孙名怀炳的校尉挥刀斩落其首级一事,愤愤不平地说与上至圣上,下至满朝众官听。

                     随后又将后面,随着大侠古世英,一路逃亡,欲到歙州,去得太平县,到达黄山派,寻得心剑宗主百里木拜师的些许时日,在途中所见所闻。恶霸多么恣意妄为,草菅人命之事。亲眼逢上一对夫妇,身为亲爹亲娘,因腹中饥饿,便狠心食儿一事。脱寒村全村之人,如何被他们当权欺压之下,变得人性何等丑恶,何其难堪入眼。最后在蔡州一处荒郊野外,不幸遇上朝廷御林军和血魔教中人的埋伏,双双遭擒。而她自己被装在囚车之中,在被两名将领,率一队兵马押解来这东都洛阳的路途中,见官兵光天化日下,调戏良家妇女,公然残害人命之事等等,一五一十,全数说给朝堂之上,上至帝王下乃百官所听。最终小姑娘,通通把她此些时日来,逢上一切不公不平之事,遇到所有草民受苦受难之事,归根结底,悉数算在了当今圣上与诸位高官的身上。

                      此刻又见小小姑娘温还姬,利嘴呵斥着他们,怎样为争权夺利,为抢地盘,不顾天下黎民百姓死活。怒骂着他们,若非他们个个利欲熏心,为一己之私,为保各自大权在握,只求荣华可享,不惜害苦多少民生,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又使得天下间多少平民,饿殍遍野,罔顾人命,让天底之下,多少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更逼得这世道,原本心地善良辈,不计其数之人,渐渐自甘堕落,多么变得心狠毒辣,六亲不认。让她温还姬,在段日子以来,亲眼目睹,怎么人心险恶,何以人性的不堪,是那样的丑恶?皆是他们这群当权之人,无公无道所迫害,俱是他们这般争名夺利人,无仁无道所荼毒。

                    一阵大骂,让她小小女侠温还姬,语气虽粗,理直气壮。胆大至极,责骂得当今帝王李嗣源,俯看还姬,张口大笑,毫不震怒。责斥得满朝文武,个个对她小姑娘,戟指怒目,哪在话下?

                    当下已见列位大臣,不分文官,不论武将,这个那个地仰望天子圣威之处,纷纷那位高官,这位统帅,分别各自向皇上乞求道:“启禀圣上,此女小小年纪,何止是好生无礼?当真实是上敢触怒圣上天威,下敢公然辱骂我等微臣。加之她杀害皇外孙与几位地方官员在先,身在朝堂上,目无王法,惹怒圣上在后,她所犯之罪,岂止满门抄斩,株连九族?”

                   “启奏圣上,这个名叫温还姬的小臭丫头,甚是令我们不知,究竟乃是何人给她的如此狗胆,站在这堂堂太极殿内的朝堂之中,胡乱喝斥圣上,疯言疯语,大骂微臣等。理应将她在凌时处刑前,让她受尽百般煎熬,使她遭受什么叫作生不如死的滋味,方可以证我朝国法森严,安可触犯。”

                    “圣上,若非圣上开口,姑且留她一时性命,她眼下焉能站在这朝堂之中,公然口出这等忤逆犯上之罪?求圣上下旨,让末将把这不知死活的疯丫头,大卸八块,碎尸万段!”

                     “圣上啊,她小小年纪,就上目无君上,下冒犯我满朝文武。如此斗胆至极的疯丫头,真若是让她长大后,其之胆量,其之为所欲为,岂非更是可想而知啊?”

                     “求圣上下旨,将她推出朝堂外,立即将她处以极刑。”

                     “微臣恳求圣上降旨,将这不知天高地厚,毫无礼义廉耻,全无我朝法度的小小疯丫头,处以这天底之下,至为残酷的大刑。”

                      正值此时,李嗣源忽地又是一次,坐在九五之尊位,举头大笑一声过。对着列位大臣,打断众位未曾上奏的高官们的欲说之言,说道:“众爱卿稍安毋躁,听朕说来。尔等一口一个称她惹怒了朕?那么朕且问诸位爱卿,汝等那双眼睛,可曾见到朕为此动怒一丝一毫?谁曾一对眼光,看清朕的龙颜之上,意欲震怒?朕自登基继成大统以来,为保我沙陀族的李氏大唐江山,日渐强盛,终有一日,能够统一整个中原,光复昔日的贞观之治。这么些年来,朕对外可谓是,北拒契丹,让那蛮夷之邦,休犯我大唐国界。南抵御吴、楚、闽等诸国侵我国土,西抵挡蜀国扰我边疆。对内朕可是杀贪官、褒廉吏、罢宫人、除伶宦、废内库,方使属于我们沙陀族这片李唐江山,固若金汤,牢不可破,令外族人和其他各国,休想割分我疆土一寸土地。倘若朕是这种被这么一个小小的姑娘,骂得是那样地心烦易怒,按捺不住,那么朕的江山,谈何金城汤池?朕的皇位,怎会坐得安如泰山?”

                      众臣们个个,双耳之内,俱听圣上,此等君言;纷纷仰向帝王,齐齐声声跪伏道:“圣上皇威浩荡,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嗣源仍旧一次,不怒而威好十足,抬起龙颜发声笑。温还姬依旧一回,举首凤眼平视他,露出鄙薄眸光来。

                      李嗣源此时,一声令下,让文武诸位大臣,尽皆平身现时毕;再俯看她小姑娘,此番向她,开口说道:“朕不知你小小年数,何以能说出大人所讲之言,出口只有大人方能说出的话。但是朕只想亲自见识一下,看你如此年芳甚小的姑娘家,究竟是有多么能说会道,是如何能言善辩。”

                      温还姬冷若冰霜,横着柳眉,杏眼怒视圣上威,大声回道:“好!小姑娘我虽小,不敢自称自己有多么的能言善道,但是小姑娘我会让你这沙陀族的皇帝亲眼见识一下,小姑娘我再没有长大,也会懂得怎样得理绝不饶!”

                      李嗣源听闻此言,微微点头,言道:“是吗?如此的话,朕甚是想亲眼见识一下。朕便命朝堂之中,让朕的一位又一位的爱卿,来和你这小姑娘,一个接着一个地单独领教。”

                      温还姬冲着踏跺之上,高座帝王一声哼,叫嚷道:“小姑娘我再说一次,我年纪虽小,但是文来,小姑娘我依然胆敢奉陪到底,武来我温还姬,便以命相陪!”

                      天子身坐朝堂龙椅上,还姬立身站在梯间下。左右两班高官们,个个两眼傲慢,怎会将她小姑娘,放在他们,各个左右双眼中?

                      一名三品官员,头顶委貌冠,身服润色官袍衣,年约五旬,两腮短短胡须。左执笏板当胸,右臂摆放背间,向着温还姬身处走近,双目下视于她,脸带傲气地问道:“姓温的小姑娘,本官问你,你可曾念过书?”

                      温还姬听此一问,一脸不屑地回答道:“小姑娘我不曾念过!”

                      那官员又问道:“那本官再且问你,你既没念过书,定是一字不识,胸无点墨,不学无术。又何以胆敢妄自议论朝廷政事?是谁给你的这么大的狗胆?又是何人指使你,站在我朝堂之上,满口的疯言疯语?”

                      温还姬听他言语,无比嘲讽,十分挑衅,芳容淡定,毫未瞧上他一眼;便是淡淡地回道:“这位当官的大人,小姑娘我没念过书,可我听过书,小姑娘我不识字,可不表示小姑娘我什么都不懂。至于你说小姑娘我站在这朝堂之上疯言疯语?那么在你看来,在你听来,小姑娘我的一字一句,皆是胡言乱语。那请问你这位大人,你整天整日地,上对着你们的圣上粉饰太平,弄虚作假,置天下多少百姓活在水深火热中是置若罔闻,视而不见。下对待你的上司大人,巧言令色,乱拍马屁,那你自己又是个什么东西?”

                      那官员听她这话,当场被气得七窍生烟,恼羞满面,用朝板指着还姬,喝骂道:“你?.....你....你这疯丫头,你再敢这样满口胡言,本官定让你不得好死!”

                      温还姬仍旧正眼也不看他一下,冷冷说道:“你要如何让小姑娘我不得好死?你还有什么要问的尽管问,没别的要问的话,给小姑娘我滚一边去!”

                      那宫员怒气冲冲,向她厉声责问道:“你大胆!到底谁给你的狗胆来诬陷本官?对着圣上粉饰太平,弄虚作假?对待本官的上司大人,如何的巧言令色,乱拍马屁?是你亲眼看到了还是你亲耳听到?你给本官从实招来,你可知道随意诬陷朝中官员,罪在杀头?”

                      温还姬依然一眼不视他,冰霜冷若好十分,高傲玉容真镇定,音声如钟地骂他道:“如若你们的这圣上乃是一位明君,而天下间的百姓,明明有太多的人身陷在兵荒马乱,四处逃亡的处境之下,又有多少的黎民,家园被毁,蒙受欺压?倘若你们的这沙陀族皇帝,真的是一个爱民如子的好皇帝,却又为何让小姑娘我总是看到那么多的不公不平之事?要是你们的这圣上他真是一个好皇帝的话,那么想必是有很多的狗官,蒙蔽圣聪。只顾在他面前,甜言密语,巧舌如簧,使他一时之间,疏忽了对天下万民的管束,忽略了对成千上万的难民们的保护。所以你们这群只会对着你们的圣上,成天的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谗臣们,你们一个个地犯了害得你们的当今圣上,成为一名置天下民生死活不顾的昏君,故而你和其他所有的狗官们,所犯之罪,又该当何判?”

                      那官员听她此骂,闻她这话,不禁被怼得满脸通红,暴跳如雷,再是用笏板指着她,粗口骂道:“你....你....你这小畜生,你是谁家生的小畜生?哪家养的小畜生?是谁教你如此疯倒黑白,对着本官胡言乱语?”

                      温还姬左右小耳,闻听此等,粗鄙喝骂;更是让她,怒容满面,杏眼凶光,狠狠瞪他,回骂他道:“我呸!你是个什么肮脏的东西?竟敢在小姑娘我的面前,言行举止如此的卑鄙?我的爹娘是天下间最好的爹娘,是这世上最大爱无私的爹娘。你的爹娘是什么?如果你的爹娘是好人,怎会生出似你这种下等的畜生?倘若你的爹娘是坏人,那么你的这一家人甚是腌臜。小姑娘我虽然不知道你是丢尽你爹娘的脸面,还是你的爹娘和你一样是畜生?但是小姑娘我一定知道,你自己就是一个食尽天下脏东西的畜生之辈,不然的话你的嘴怎可这么邋遢?你的心肠如何这样的龌龊?你要不是小姑娘我所说的这种人,那你适才听了小姑娘我的这番话后,何以如此的恼羞成怒?”

                     “你问小姑娘我念没念过书?识不识得字?那你这个畜生一定是念过很多书,识得许多字,对吗?那么小姑娘我就好奇了,这天下间的圣贤之书,何曾轮到一个畜生来饱读?这天底下的字,什么时候要一个畜生来识得?你既然是书读得,字也识得,却是何等的不会讲人话?多么的不懂得在骂别人之时,是否觉不觉得自己,这该是一个人当不当骂的话?小姑娘我再问你,你凭什么念书?凭什么识字?小姑娘我没念过书,大字不识一个,也就算小姑娘我不曾听过书,可也至少知道自己怎么去做一个人。”

                      “反倒是你,念了如此多的书,识得太多的字,居然不懂得自己如何学会去做一个人,还要厚颜无耻地来问小姑娘我念没念过书?识不识得字?你的脸皮是何其的厚?你的不要脸竟是那样地不堪入人的眼睛?你们的圣上身边,有你这种人模狗样的畜生在他身边辅佐,又谈何天下太平?怎谈安邦立国?也难怪这大唐国,会有那么多的百姓受苦受难,饱受摧残。这还不都是似你这种猪狗不如的奸臣所害?你明明自己就是一个畜生,还有脸配去说小姑娘我胸无点墨?不学无术?这世上有许许多多的善事你为何不去学?古往今来,多少为国为民的好官你怎么不去学?偏偏要去学会做一个狗官,去学着当一个无耻之至的畜生。你还有何脸面配说小姑娘我胸无点墨,不学无术?我呸!你这极其不要脸的畜生,滚一边去!”

                       那官员实是被她温还姬,一张三寸不烂之舌,话粗理不糙地骂得是体无完肤,颜面丢尽。瞪大两眼,凶光毕露,视着还姬,目眦尽裂。正待要冲上前去,意欲恨不得掐死小姑娘时。一名武将,头戴红缨战盔帽,身披铠甲亮堂堂,腰悬随身佩刀一把,身材魁梧,高有九尺,年过而立,双目炯炯,甚是有神。显然乃是出没沙场,能征善战的武官一员。

                       但看此名武官,冲那气得咬牙跺脚的文官喝道:“你还嫌自个丢脸不够?更何况是此时,你身在圣上的朝堂之上,这般有失体统。洪大人,你当真是好给圣上长脸啊?”

                       那名姓洪的官员,被此名将领一训,只得冷声一哼,怒火丈万,挥袖转身,归回他的文官列队之中。

                       正在此时,那名武将,迎向温还姬的立身之处,走来她身旁。只见这名武官,目露杀气,拔刀出鞘,持刀指着小姑娘的小小眉心处,厉声责问道:“本将问你,究竟是何人教你这等对着朝廷,口出狂言,说出忤逆犯上之言?你速速给本将从实招来,如若不然,休怪本将绝不怜惜你一介未曾长大的小姑娘之性命!”

                       温还姬面对那把白光闪闪的刀刃,指向自个的眉间,端的确是,公然不惧,面不怯色,心无胆寒,从容之至。抬头对视那将,冷冷回道:“你要问是何人教会小姑娘我对着你们的圣上以及你们这些高高在上的大官,口出所谓的忤逆犯上之言?那小姑娘我告诉你,是天下间所有受尽苦难的黎民,教会小姑娘我这么说的。你敢砍杀小姑娘我一人,可有此狗胆,斩杀全天下间千千万万,遭受磨难的百姓吗?”

                      那位将领,听她此言,不由得怒目横眉,呵斥道:“你住口!甚是一派疯言疯语。若非圣上有旨,暂且留你性命,就凭你这番胡言乱语,本将岂止一刀砍下你的这颗小脑袋?”

                      温还姬淡然一笑,仰望将军,泰然处之地说道:“这位将军,小姑娘我虽小,可也知道身为将领,毕生职责便是守护圣上安危,万死不辞地为天子捍卫边疆。不管怎样万箭穿心,不论如何马革裹尸,亦誓死要为朝廷守住江山社稷。这对于一个将士来说,极是一生的荣幸。然而小姑娘我虽然还没有长大,却也明白,得是个什么样的朝廷,也即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配不配值得效忠?值不值得以死去维护?”

                      那位将领,闻听此话,愈是怒目切齿地责骂道:“你放肆!小小年纪,何以出口这种无父无君之言?如若真要让你长大后,那还了得!”

                      温还姬仍旧那样,面不改色,望着将军,何惧他刀?宏亮有余地说道:“这位将军,小姑娘我虽然没有长大,可是我温还姬对这些,心里是真的明白。父乃是一家之父,君乃是一国之父,一个父亲,如果他父爱如山,父慈似海,那么身为子女,如若不孝,当然必是枉为世人。此等之人,就算老天不收拾,只要让小姑娘我有剑在手,让我温还姬碰上,非杀不可。一个皇帝,他倘若能效访上古时期的尧舜禹这样爱天下万物为一家,视天下万民为至亲一样的做个圣贤之君,那么这样的好皇帝,谁敢不忠,谁胆敢去行叛逆之举,谁就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畜生,甚至连一个畜生都不如!这样的人,连畜生都不如的东西,如若是让小姑娘我遇见,一定杀他个千百次!”

                      “然而话要说回来的话,那则是一个父亲,他无情无义,为一己之私,视自己亲生骨肉的性命一文不值,这样的父亲,凭什么要自己的儿子和女儿去孝顺他?天下间所有身为子女的,都可以对这种父亲说三个字,去死吧!一个皇帝,他如果视自己的子民为鱼肉,漠视天下苍生,对身边的贤臣,以极刑虐待而远之,对身旁的谗臣,以亲属善待而近之。那这样的皇帝,这样的朝廷,小姑娘我现在就当着你们圣上的面,也当着你们这些高高在上的当官之人,站在这个朝堂之上,大声地告诉你们。这种视天下万民性命如同草芥的皇帝,就该被天下人千刀万剐,就应该让天下人把他碎尸万段!此等置天下黎民百姓遭受折磨,让天下间多少难民们,承受着家园被毁,流离失所,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这种朝廷,它就是该被推翻,它就是当滚下地狱!”

                      小小姑娘,芳龄九岁且不足,戴着枷锁,脚拷铁链,立身朝堂上,当着帝王与百官,此言一出,此话一讲,端的乃是,胆大包天,居然至此?

                      上至天子,听闻小小女侠温还姬,说出这话后,竟也是不由得怔了一怔,一时之间,瞪目结舌,万分觉得自己,出乎意料。其他所有文武高官,闻听小小姑娘温还姬,响亮无比地口出此言,个个更是不禁,呆木若鸡有一会。愈是难以令他们一个更比一个地想象不到,区区年岁仅八的姑娘家,所说之话,所道之语,焉能是如此小的一位姑娘家的一张嘴,可以说得出来?安能是一名来世不到九载的小小丫头,当有的这等胆量?

                      正值目下,但见满朝大臣们,除上至帝王李嗣源外,其余不论大大小小各官员,通通一脸的直眉怒目,眼下情形,越是见得文武各官,齐齐万目睚眦,左左右右,前前后后,全数瞪着温还姬一人之身。

                      那名将领,闻此狠话,怒不可遏,何在话下?喝骂道:“你大胆!如此以下犯上,这等目无朝廷之言,你小小贼丫头,安敢说出口!”

                      将领骂毕,极是冲冠发怒,举起佩刀,正待下落砍她小姑娘项上小脑袋之际。突然圣上在上,一口喝住,令他住手。

                      将领转身,仰望天子,双手捧着刀柄,刃柄朝上,刀尖对地,竖在胸口,向皇上纵声乞道:“圣上啊,此等小小贼女,真不知从何时心存叛逆,从哪里学来如此不堪入耳的忤逆之言。如若不将她立即处死,怎可证我朝纲上下,圣上之威,万莫可犯?”

                      李嗣源左右摇头,一边发话,一边令道:“爱卿休要如此急忙,朕当然绝不饶恕她这等以下犯上,目无我朝的罪过。但尽管如此,朕依旧愿让她在临死前,把她心里想说的话,通通说出,也好让她甚知朕的皇恩浩荡。朕倘若连一介小小的丫头的话,听后尚且难以承受,连这点胸怀皆无。那么朕谈何率领汝等,有朝一日,统一中原?又何能兴邦安国,治理天下?”

                      那将领在下,听闻圣意,岂敢不遵?焉敢不从?只得仰向天子高座龙椅处,深深作揖。回头瞪着温还姬,连哼几声,转身归到自己的所站立之位。

                      正在这时,一名显赫武将,顶戴鲜亮头盔,身穿战甲亮剔透;年过知命,精神焕发,一弯眉毛,连腮鬓角。愈是双目炯炯,凛凛官威,寻常百姓,怎敢对视?此人不仅乃是统领京师禁军的帅才一名,亦是统率大唐全国三军的兵马大元帅之职。但见他怒气填胸,走来小姑娘身边。

                      那名上将,一对盛气凌人的目光,俯看还姬,责斥她来道:“小小的贼丫头,你胆大妄为至此,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目无君上之言,居然口口声声说是天下黎民百姓教你所说?那你的言下之意便是指,是这天底之下,所有受苦受难的万民指使于你,站在这朝堂之下,当着圣上的颜面,和我们文武百官的众目睽睽之中,说此反叛之言?存此谋逆之心?那本都督问你,你何来的底气说此大话?你凭什么这般大言不惭?”

                     温还姬年芳虽八,面对此位凛如难犯,手握大军的将帅之人,依然面无惧色,心无胆寒;一双杏眼,抬头平视着他,嚷声回道:“凭的是小姑娘我,亲眼见到有多少百姓们,过着暗无天日,活在兵荒马乱的世道之中。凭的是小姑娘我也是普天之下,岂止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当中的其中一个。所以小姑娘我心里甚是知道,天底之下的老百姓,他们到底需要什么?他们想过的又是什么样的日子?你这位当武官的大将,看你这身打扮,见你这气势,想必比适才和小姑娘我说话的那位将军的官职还要大吧?那么小姑娘请问你这位将军,你们身为武将,誓死保护皇上,万死守护的朝廷,究竟是为了什么?”

                     那位上将,耳听还姬,反而问他,当即冷冷一笑,愿耐其烦地告之道:“我等身为武将,常年在外,为圣上驰骋沙场,替朝廷守卫边疆,当然是为了助圣上开创太平盛世,为了国家万民,永享清平世道。若无圣上,万众黎民,待宰羔羊,何人居有定所?如无朝廷,江山社稷,顷巢覆灭,国破家亡,何人能有安息地?所以你虽是一个小小的姑娘,但又岂可口出如此目无朝廷,眼无君父的悖逆之言?怎可生出反叛朝廷,无家无国的可耻之心?”

                     温还姬听此责训,闻他此问,甚是凤眼圆睁,柳眉倒竖,一张不可侵犯的芳容,一副不得凌之的神色,瞪着上将,既是言辞犀利,又是清响地反驳道:“这位将军,你此言差矣,烦请将军听小姑娘一言。小姑娘我虽小,可却也在心里深深地明白何谓家国之心,何乃君父之别。小姑娘我没念过书,不曾识得字,但也是一个听过夫子教书的人,也曾是一个被人教过什么是德的人,同样亦是让人教过什么叫作理的人。同时小姑娘我自己,也是一个教会我自己如何明白这世间道理的人。在小姑娘我看来,什么是国?何谓是家?在小姑娘我的心中,国不是一个朝廷,而是千千万万的百姓,是一群岂止成千上万,和自己流着同一民族血脉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的同胞,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国。而一个家,则上有双亲,对待自己的亲生骨肉,父慈母善,下有共爹兄弟,同母姐妹,对着自己的同父所生,同母所孕的亲生兄弟姐妹,相互重情重义,视富贵如浮云,看名利如粪土,只在乎兄弟情深,姐妹义重。人来到这世上,到底是为什么?小姑娘我不知道,但是我温还姬绝对知道,人生来这世上,必须要有这样的爹娘,有如此的亲生好兄弟、好姐妹,这方是一个真正的家。”

                    “至于朝廷?一国之君?得看什么样的皇帝,就是有怎样的朝廷。在小姑娘我看来,一个皇帝可以被推翻千百次,那么一个朝廷,当然也能被灭亡千百回;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万万不可被灭亡一次。如若不然,当这个人,亲眼看到自己的家国,彻底覆灭,自己竟依旧苟活于世。那么这个人,才是这世上真正的无国无家之人!”

                     温还姬此番的语出惊人,再是一次,令得满朝之上,上乃君主,下乃众臣,各自两耳,俱听这话。又回见得,整个朝堂,一片不停不息的喧哗。

                     那位上将,指着小姑娘,怒气冲天地骂道:“你好大狗胆!圣上待你仁慈,圣上对你宽厚,在将你处以极刑之前,仍旧让你这么一个低贱平民家出身,又是身犯重罪的黄毛小丫头,站在这堂堂的太极殿中好生说话。可你竟敢越说越是胆大妄为,图谋不轨!越讲越是疯言疯语,乱说胡话!”

                      温还姬小小芳龄,语气强硬,岂逊大人?她的此话,她的这理,一层不变。又见她冷冷笑罢,继续嚷道:“小姑娘我虽小,可是小姑娘我从来都不懂得说谎话,更不会懂得怎样去说疯言疯语的话。小姑娘我再没有长大,但我真的胆敢扪心自问,我说的这话,我说的这理,就是事实!因为当一个朝廷,上至君主,下乃百官,他们一个比一个的只爱自己的权势地位,只爱各自家境的荣华富贵,金银珠宝。不爱天下间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不爱自己万里山河的国家,这样的朝廷,难道它就不该被灭亡吗?一个要是视自己的子民们的性命如同猪狗一样的皇帝,那这种皇帝,凭什么不可以去将他千刀万剐,挫骨扬灰?一群残害成千上万草民的狗官们,又凭什么不能通通被杀光?凭什么不能将他们的性命,也是一样地视同猪狗?”

                     “小姑娘我再说一次,虽然我不知道每一个人活在这世上到底是为了什么?但是小姑娘我再没有长大,也能知道当一个人生来这个世间,如果是遇上一个昏暗的朝廷被压欺,那么这个人就必须誓死反抗。倘若此人甘愿被踩,其人何配活在世上?同样小姑娘我也不明白,为何这个天底之下要有国家?可是小姑娘我却能肯定,当一个人,如若要忠,不忠于自己的万千同胞,竟只会忠于一个视自己国家百姓们为刍狗的朝廷,那么这种人就不配做一个人,而是只配当一个畜生!所以我温还姬,此时敢问坐在龙椅之上的圣上,我小小民女温还姬所言是对是错?所说此理何罪之有?”

                      年仅八岁温还姬,一而再,再而三地嘴出狠话,竟是实实在在的真理之言。照旧一次,让太极殿内全朝堂,上至帝王下百官,悉数两耳听此言。朝堂上下,还是一次,这个那个的文武高官,指着还姬,雷嗔电怒,喝骂不止,责骂不休。一片吵闹又一回,喧扰得殿外百步之内,亦可双耳能听到。

                      正当小姑娘,仰头眸光瞪天子,朗声说出此话的那一转瞬,那名上将也是被她此番之言,激怒得火冒岂止于三丈?立即被气得拔出刀刃,对着温还姬头颅,大喝一出,差点就要砍下去的刹那间,又乃一次,被高高坐在龙位上的圣上喝声住手。还姬这回,再次因当今天子心念一动,随口一喝,捡回一条宝贵命。

                     那上将收刀归鞘,一脸怒目横眉地瞪着温还姬,甚是不甘不满,回身归到列位武将所站立的竖排去。

                     正在此际,一名侯爵高官,头戴远游冠,身穿鲜红蟒袍衣,年过半百,两腮短胡。但看他向她温还姬的立身之处,缓步行来她眼前,一手执着笏板,另一只手指着小姑娘,言行毫无儒雅地说她道:“本侯不知你是从哪个地洞里钻出来的疯丫头,站在圣上在朝的太极殿中,这般疯言疯语,满口胡话!居然还有脸抬头望着圣上,问圣上你所说的忤逆不忠之言,是否有错?问圣上你所认为的这等逆天背理之话,是否有罪?似你如此小小年纪,脸皮则如此之厚,真让你苟活于世,你的脸皮得有多厚?”

                     温还姬凤眼一双,瞪着此名候爷,回骂道:“呸!小姑娘我更不知道你又是从哪个狗洞里钻出来的,但是小姑娘我却知道,你自己定然不是一个东西,如若不然,何以会问我是从何处地洞所钻出?小姑娘我至少知道,这全天下的人,都明白他们各自之所以来到这世上,上乃是天地所赐,下乃是娘亲的十月怀胎所孕。可你居然问小姑娘我这个堂堂正正的人,是从哪个地洞里所钻出?可见你这个当大官的,一定不是你的娘亲所生,必是在哪个狗洞里钻出而来到这个世上!”

                     又在此刻,一名太尉,位居一品,顶戴通天冠,身服润色艳蟒袍。年近知命,连腮胡须,同是左手拿着朝板,右手指着小姑娘,一脸严肃地问道:“莫不成你以为你自己,一番疯疯癫癫的胡言乱语,一张红口白牙,伶牙俐齿的嘴,把我等满朝文武痛骂一顿,你便可免去被五马分尸,凌刑处死的劫数吗?”

                    温还姬闻此训骂,冷然地说道:“小姑娘我自知死期已到,劫数难逃,命数至此,无可挽回。要问我温还姬怕不怕死?那我的回答便是怕。可当刀架在小姑娘我的脖子上时,我绝不皱下眉头,定不会眨下眼皮。因为小姑娘我虽然怕死,但也会宁愿死上千百回,誓必不会向强权低头;小姑娘我怕亡,纵是将我如何千刀万剐,怎样对我万箭穿心,我温还姬一定不会开口求饶,更不会像那些平日里只会作威作福的高官,到了自个性命受到威胁时,只会一个劲地向要索命的人跪地乞怜,连声求饶!”

                    忽然此时,一声哈哈大笑,再见一名权臣,更是位居百官之主,官职当朝太师尊位。头上戴着貂蝉冠,朝服身着亮蟒袍,腰系玉带圣上赐。苍髯早过半百岁,皓首年近七旬貌,官威面相平民惧。

                    但见太师徐徐走近温还姬身前,照样是左手执着朝板当胸,袖袍抬起指着小姑娘,喝问道:“小小的疯丫头,不管你是叫什么温还姬还是叫其他什么名字都不重要,你是否真怕死还是不惧一死,亦不重要。重要的则是你,休想免去圣上亲自赐予你的死罪。老夫在你临死之前,亲自来问问你这姓温的疯丫头。老夫问你,你凭什么有此贼心?敢凭什么有此贼胆?如此这般地目无君上?何以这等公然口出此等逆理违天之言?”

                   温还姬这会,又是一次,听此喝问,见他太师,倚老卖老,愈是杏眼犀利,如利剑般视看于他;声如洪钟地回答道:“小姑娘我不知道你这老人家身居何官位,但看你这派头,想必也是一位高高在上的大官吧?我不管你做着多大的官,你既然问小姑娘我这问题,那小姑娘我对你的答复就是,凭的是这天底之下,若无天下万民,要朝廷何用?如果天下间的百姓全都死绝,一个皇帝,又是多么的一文不值?小姑娘我虽年小,可是我温还姬的心里,是真的明白,没有天下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朝廷它又是个什么东西?皇帝他又算个什么玩样?”

                   太师闻听此言,气得是老羞成怒,瞪着鼻子上眼地怒骂道:“你?你....你狗胆之至,万死也难恕你这等口出狂言,辱骂圣上,目无朝廷的极大罪过!老夫再问你,究竟是何人赐予你的这身狗胆?”

                   温还姬冷言冷语地说道:“小姑娘我不是说了吗?是天下所有受尽苦难的黎民百姓,赐予小姑娘我的这一身,上敢不惧你们的圣上威严,下更敢大骂你们这帮只知安享富贵,丝毫不顾天下万民疾苦的这群狗官的胆量!最后小姑娘我告诉你这位老人家,小姑娘我的这身胆子,不是狗胆,而是侠肝义胆,是一颗忠国爱民的赤胆之心,更是一身凛然正气之胆。所以现在轮到小姑娘我来问你这位老人家,你可明白小姑娘我的意思吗?”

                  太师听她此话,闻她所问,不禁被气得七窍冒火,愤然作色。

                  又正逢此刻,一位同是百官之首,位居当朝相国之职,头上戴有冠冕帽,身穿一袭锦华龙图的刺绣官袍衣,五十开外,连腮银胡,目光炯炯,横眉竖起,面相凛如,平常之人,凛然难犯。

                  只见相国大人,忙忙走至温还姬身旁三步之遥,也是左手抱着朝板一副,右手指着小姑娘,向她训斥道:“你站在这朝堂之中,眼中上无我等君上,目中下无我等大臣,心中存有忤逆朝廷之意,嘴中尽出以下犯上的不忠不义之言。你一介小小的疯丫头,居然大言不惭,站在这太极殿内的朝堂之下,上身双手戴枷锁,腿脚拷着条铁链,一个犯有重罪在身,引颈受戮之徒,还妄称什么侠肝之胆?你小小年纪,就如此胆大妄为,公然残害皇外孙和几位地方官员在先,侮骂圣上,怒骂朝廷在后,何来什么侠肝义胆?若是让你长大,你定然是为所欲为,无恶不作,祸乱一方,谈何忠国爱民的赤胆忠心之举?倘若老天让你有一身天大的本领,你定会是让这天底之下,多少的生灵惨遭荼毒,多少的百姓无辜被害,你又何来的一身凛然正气之胆?甚是无比的荒谬之说,何其的可笑之言?本相观你这乳臭未干的疯丫头,甚是不该生来此世之人!”

                  温还姬听这相国,所斥之言,所训之理,又是杏眼圆睁,柳眉剔竖,冲他相国大人的右侧脸上,呸的一口痰,吐在他的面容上,厉声骂他道:“小姑娘我听你的倒数第二句骂我之言,你以本相自居,想必你就是当朝的宰相了?小姑娘我没念过书,听过的书也不多,但是也知道宰相这个官职,可是除了皇帝以外,唯有此官为尊,以其人为首。你既然身为这个朝廷中的宰相,那你给小姑娘我听好了。如果没有天下千千万万的黎民,你们的圣上又何来所谓的至高无上的权力?如若没有天下万民,你们这些高高在上的当官人,锦衣玉食,富贵荣华又从何而来?倘若没有天下百姓,你们住的一个比一个雕梁画栋的大屋,又是谁给你们建造的?还有皇帝的百万大军,又是如何而来?自古以来,哪个皇帝不是从我们民间所招兵得来的?难不成你们一个个的奢侈日子,是你们变来的还是天上的神仙赐给你们的吗?莫不成皇帝的大军,不是出自我们民间的百姓,还是朝廷它自己会变出来的?”

                 “连我一个不到九岁的小姑娘都明白这些道理,而你身为堂堂的一国宰相,居然连这些都不懂的话,还有什么颜面站在小姑娘我的面前,摆你这百官之首的官威架子?给小姑娘我滚一边去!”

                  相国大人听此反驳,不怒反笑,开口问道:“似你的这张伶牙利齿,上胆敢触犯圣上之威,下更敢利嘴大骂我等朝中众臣。那你可知道你自己,莫道是一条性命,纵然是有千百条性命,亦不够圣上亲赐你的杀头之罪?本相再问你,天下百姓,自古以来,皆是一国之君的脚下子民。既为子民,他们为圣上的铁桶江山,能够铜墙铁壁,为了圣上的一国之威,可以坚如磐石,那么他们再如何万死不辞的为圣上付出,怎样的为圣上抛头颅,洒热血,焉能不是理所应当?”

                  温还姬依旧冷冷回道:“所以身为一国君父,又岂能不善待他的子民?如果作为一个皇帝,连这点都办不到,那么小姑娘我所讲的使你们所认为的忤逆不忠,大逆不道之言,又何错之有?更何罪有之?小姑娘自和我的古叔叔,在蔡州被你们所擒,现此刻又身在你们沙陀族的朝堂之上,小姑娘我又岂能打算活着?只是既然是你们的圣上要亲自召见我这小姑娘,来到他的太极殿中,那么小姑娘我无论是在被砍头之前,还是在被处以其他极刑之前,就是要对着你们的圣上,当着你们所有高高在上的当官人的面,有公道要说,有道义要讲!”

                  相国大人听此一言,冷笑面带,淡然问道:“你一介小小的疯丫头,有何公道要说?有何道义要讲?”

                  温还姬举头瞪着, 天子的龙椅在坐之处,当着满朝文武的大庭广众之下,再是一次,清脆地说道:“小姑娘我告诉你们,何谓是侠肝义胆?为天下百姓抱鸣冤,不畏强权,打抱不平,这就是侠肝;不论是大人小孩,不管是男是女,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便是义胆。人生在世,自幼若能懂得忠君爱国,那也得看看忠的是什么样的君?而一个朝廷即是一个国的话,必先看看这朝廷又是怎样的朝廷?如果一个皇帝乃是只爱皇位不爱百姓的昏君,或是一个视天下草民为鱼肉的暴君,这样的皇帝凭什么要天下人去为他尽忠?一个朝廷不管千千万万百姓的死活,凭什么要让天下的黎民百姓视它为国?小姑娘我虽小,可也明白要忠一个皇帝,必须是一个视天下万民为子女的好皇帝,要敬一个朝廷是一个国,它就必当要善待天底之下所有的民生。不然的话,当一个皇帝不配让天下人去效忠他的话,也即是这个朝廷就没资格让普天之下,任何一个人把它当成一个国家去守护。那么身为一个人,要忠要爱的话,忠的就是这片国土,一片生育了我们汉人的故土,一片养育着我们汉人的江山。爱的就是和我们岂止成千上万的汉族同胞,爱的便是属于我们汉族人真正的国,真正的家。而这个国,就是我们中原大地的国,这个家,则是我们万万千千的汉族子孙的家。因此这就是小姑娘我所说的什么叫作忠国爱民。”

                  “最后再来说说小姑娘我的凛然正气之胆又是什么?小姑娘我所讲的凛然正气之胆,那就是上为了家国民族,也即是我温还姬所说的中原大地,汉族同胞,当它受到外族人的掠夺,遭到外来野蛮之邦的狗贼肆虐,只要小姑娘我手提一把四尺长剑,必当誓死尽忠我中原之邦,定当为守护我汉族同胞,披荆斩棘,抵御外寇。因为我温还姬,不管我是现在不到九岁,还是我日后长大,我自己都深深地知道我自己,是一个汉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原女子。而下则仗剑行走江湖,遇奸除奸,逢恶杀恶,看妖斩妖,见魔诛魔。这就是小姑娘我,所说的凛然正气之胆。怎么样?当今的沙陀族皇帝,还有在场的诸位大官们,小姑娘的话,你们可有谁听得懂?”

                   小小女侠温还姬,果真不愧天生就是担当普天之下的一块奇女之侠的好料。自幼不足年芳九,一字一句公道话,切切实实不虚也,实实在在是正道。

                   李嗣源高座龙位上,这回听得此番言,威而不怒的龙颜间,还是那样,仰首一笑且不语。

                   正值眼下,当朝驸石敬瑭,亦走出文臣立身的列队,缓步走到还姬面前,冷笑尽露,呵斥她道:“你的言下之意,必然是指当今圣上不配值得天下人去尽忠?你的话中之意,显然是指我沙陀族的大唐朝廷,不值得天下万民当成一个国家去守护?姓温的小小疯丫头,你如此疯言疯语,一派胡言,闹够没有?”

                   温还姬见他驸马,再来会她,愈是凤眼狠瞪,自不话下;冲他大声喝道:“你们当今的这个圣上值不值得天下人去尽忠于他,小姑娘我不知道。但是小姑娘我却能肯定,要是上面那个皇位,假如是你来坐的话,就一定不配值得天下人来效忠你,更不配让我们汉人来守护由你所来执掌的朝廷。因为小姑娘我再小,也听过什么叫作有其子必有其父的道理!”

                  石敬瑭听她此话,闻此大骂,竟也当场忍不住面红耳赤,忿怒于色,凶她道:“你住口!你这小畜生,非但杀本宫爱子,还要对着本宫满口疯言,尽说胡话,甚是找死之至!”

                  温还姬见他已怒,自是何恐之有?哪有惧心?秋波一双,举头看他,轻视万分,自不话下;瞪着驸马,嚷声回骂道:“我呸!小的畜生被小姑娘我一剑斩杀了,你这大的畜生还敢在小姑娘我的面前这般狺狺狂吠。若不是我的剑早已离我手心,现在又是身上戴着枷锁,脚板之上拷着铁链,我温还姬此时必一剑送你下十八层地狱里去见你的这个畜生儿子!奈何小姑娘我即将身死,自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你这大的畜生,站在小姑娘我的面前疯狗乱叫。所以小姑娘我只得送你一言,那就是我虽不曾耳闻你曾经的生平之事,但是小姑娘我也肯定你必然也是一个饱读圣贤之书的人,那么你怎能不回去再好好地重读一下,为何有些人明明就是一个人,竟偏偏是一个畜生呢?”

                  石敬瑭此回再又听她这等辱骂,已是使自个的驸马之尊,官威形色,嗔性大发,有失颜面,仅差一分,只差一毫。所幸岳父皇帝在上,圣聪有之,心中有意维护贤婿的脸面,便急忙一口将他喝斥得适可而止。然后圣上金口御言又开,再令当下站在温还姬身旁的几位大臣,权且退下。相国、太师、太尉、驸马,四人转身,仰向天子,揖礼各归本位,重新竖立地站在朝堂两班左右处。

                  李嗣源仍然一次,发笑一声,继续两眼帝威,俯视温还姬,总算是轮到堂堂天子,亲口和她小小姑娘辩论来。圣上问道:“小姑娘,朕不知我大唐国境内,何故出了似你这等太不同寻常的女孩子,朕亦不明白你为何小小芳年,便能说出甚多连大人都难以说出的道理。不过朕一定知道自己,就算是此时此刻,被人夺了朕所坐之位,被人篡夺了属于朕的江山,甚至是朕眼下被人所杀,也远远意料不到,朕今日的太极殿中的朝堂上,站着一位如此能言善道的小小女侠温还姬。小姑娘,朕且问你,如若没有朕,没有朝廷,天下百姓,凭什么而活?又拿什么去过着安稳的日子?”

                  温还姬终于听得,当朝帝王,再次亲自对她有话发问;当即冷冷笑罢,反问台阶上的天子,道:“那小姑娘我敢问圣上,如果一个皇帝,一个朝廷,视天下所有的百姓为鱼肉,待天底之下一切的黎民冷血无情,只顾你们自己的权力地位和富贵荣华,全然罔顾千千万万民生的性命如同草芥。那么试问天下万民,谈何而活?又拿什么过着安稳的日子?”

                  李嗣源闻此质疑,依旧一回,哈哈笑毕,接续问道:“那你可知道,这么些年来,若非朕坐在这张龙椅上,你们汉族多少百姓,必会遭受北方的契丹侵犯。届时中土大地,更是会有多少的庶民,定要惨遭屠戮,多少的宗祠祖庙,一朝必被毁尽,多少的妻儿老幼,拖妻带子,扶老挈幼,流离失所,背井离乡。到时中原大地,自是万里江山,绵绣山河,岂能不被野蛮之邦的辽人给蹂躏?焉能不让饮血茹毛,残忍无比的辽国大军给白白践踏?倘若当今天下,若无朕继位大统,坐拥九州半壁江山,那么试问你们千千万万的汉族人,不知有多少为争名夺利而不惜自相残杀的一群汉人,为求功名利禄,富贵荣华,一个比一个的忘恩负义,狼心狗肺的汉人们,如何担当得起守护你们的疆土?怎配保得住你们汉人所认为的神州大地?”

                 温还姬闻听帝王,发问此话,不禁芳容恼怒,圆睁凤目,冲着圣上,叫嚷道:“你住口!小姑娘我虽小,可也知道我们汉人的江山由我们汉人自己来守护,我们汉人的邪恶之人,自会是由我们汉族的人来惩奸除恶,替天行道。小姑娘我虽没长大,但也明白我们汉人的对与错,我们汉族人的是是非非,自当由我们汉人来解决。何曾轮到你们这群霸占我中原这么多土地,抢占我们汉人的江山那么久的沙陀族人,还要对着我们汉人恬不知耻地指手划脚,混淆是非?也不看看这几十年来,你们沙陀族人究竟是怎样残酷地虐待着我们千千万万的汉人!”

                  李嗣源见她小小姑娘好激动,听她小小女侠愤怒言,反而竟是龙颜大悦。但看圣上,依然一次,仰头笑毕,持续问道:“如此说来,你小小年纪,便已学会了甚恨我们沙陀族人夺走了你们汉人的江山社稷?你一口一句自称你虽小,没有长大,却又懂这懂那?那么朕再问你,你可曾听过天数有变,神器更易?你们汉族人的江山,气数已尽,此乃便是天意。又怎可不闻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因此谈何是我们沙陀族人抢夺了你们汉人的绣秀山河?你们汉人的大好河山,乃是你们汉族人自己败坏,是你们汉人千百年来私心甚重,互相残杀,残暴生灵,一意孤行,故而被外族人有机可趁。你们汉族人且又刚愎自用,不敬上天,亵渎神灵,不礼人道,寡廉鲜耻,自以为是,又如何能保你们汉人的江山坐享千秋?亦谈何可守得住你们汉族的盛世清平,继承万载?”

                  温还姬听帝训话,更加是满腔怒火,与皇舌战,纵声说道:“你给小姑娘我闭嘴!你只看到我们汉人的丑恶,为何看不到我们汉人的美德?小姑娘我年纪虽小,生来这乱世,所见所闻,确有太多的不公不平之事。可是我温还姬一介小小的汉人女子,尚且胆敢路遇不平,敢怒敢言,亦敢拔剑除恶。我区区一个小姑娘都能够行侠仗义,匡扶正道。那么我们千千万万的汉人中,又岂能只有小姑娘我一人仗义行侠,一人惩奸除恶?小姑娘我没念过书,不识得字,可是小姑娘我却知道,在我们汉族人的这片土地上,三千多年前有尧舜禅让之德,一千数百年前有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之道,六百年前有花木兰替父从军之志。而三百年前属于我们汉族的大唐太宗皇帝,对内礼贤下士,爱民如子,以善待臣,以德治世。对外族入侵,以兵强马壮而相待,以三军保家卫国而震慑,使其国威,武令众邦屈服,文使天下归心。故而才有了当年属于我们汉人的大唐强国,贞观之治,盛世之景,任何外寇,全不敢来惹。哪像你们沙陀族的这大唐?对待我们汉人,欺辱良善,对着我们贫苦百姓,滥征赋税。你们这个朝廷,贪官横行,佞臣当道,剥取我们多少庶民的民脂民膏?压榨民间多少的不义之财?逼得天下间多少黎民,民怨四起?还有何脸面指责我们汉人的丑陋人性?”

                   李嗣源闻言至此,最后一次,仰首大笑,这下却是对小姑娘,一边赞许,一边言道:“你一介小小的汉族女子,年芳不足有九,年岁仅仅有八,一个如此没长大的小丫头,但是你的心,居然比起你多少的汉人同胞,甚是长大许多。倘若你们汉人,人人如你这般,何愁你们昔日的汉唐盛世不可衍续至今?如若你们每一个汉人,个个皆似你这样,那么中原这片辽阔的大地,当年又何曾沦落到五胡乱华,尔等汉人,俱为两脚之羊?然而可惜,甚是可惜也。因为你们汉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若如你这般,尚且鲜少,更何况是像你如此罕见的小小女流?也正如此,你们汉人千百年来,焉有气数不尽之时?”

                   温还姬听罢于此,一声冷哼,一时无话。一双杏眼,仍旧瞪着高高在坐龙位上的天子,端的就是小小年数,一颗正心,坚韧不拔,一张玉容,视死如归。

                   李嗣源这会,依旧一回,龙颜笑容,丝丝表露,俯视还姬,再旧一次,亲口说道:“小姑娘,在朕的大唐国这片土地上,又于朕的治理之下,不仅有我们沙陀族人和你们汉族人,亦有鲜卑族人、蒙古族人、回鹘族人、党项族人。但凡生存在朕的这片国土上,朕在位一日,皆会对这些不同种族之人通通同等对待,一律视他们乃是朕的子民。因此你口口声声说朕,欺凌你们汉族人,究竟从何说起?你虽然异于天底之下任何一名小姑娘,可是你终究还是太小了,岂能明白人活此世,有多少事焉能仅凭一双眼睛所见,一对耳朵听闻,便必然是千真万确?”

                     温还姬冷冷一哼,依然一次,瞪着龙椅在坐的圣上,朗声说道:“小姑娘我虽小,可是也知道,这世上每个族人,皆有好坏之分,善恶之别。同样小姑娘我虽然没有长大,也很清楚地知道,只要在我中原的这片土地上,永远乃是我们汉人居之最多。不过我们汉人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如若与我们汉人交好,定会以友相待,倘若妄图欺凌我强汉,千百年来的一句话永恒不变。那就是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便是我们汉族人,向来对外族人的入侵,一旦全心全意,奋勇当先的手握刀剑,拼死反抗之时,对着妄图霸占我中原大地的外寇们必说之话,必吼之理。在我的安良村里,小姑娘我也听过来到我村里头教书的夫子说过当年的西晋末年,八王作乱后,骤起五胡乱我中土。那个时候,我千千万万的汉族人多数沦为两脚之羊,我神州大地惨遭前所未没有的浩劫,多少我汉族女子,被那群野蛮的外族畜生给肆意奸淫,随后更被活生生地给残忍蒸着吃掉。但是小姑娘我也听教书的夫子讲过后来,那群畜生不如的野蛮外族人,最后还不是一样被我们汉人饥餐胡虏肉,痛饮匈奴血,一洗国耻,扬我汉族国威,最终将这五个野蛮外族给赶出中土?你说呢当今圣上?”

                    李嗣源听她此话,闻她所问,不禁皱下眉头,继续俯看小姑娘,忽然开口问道:“那朕再问你,来到你的这个村,给你们这村的孩子教书的这个夫子,他可曾教过你,自昔年你们汉族人,惨遭五胡乱华,遭受那等前所未有的浩劫之后,你们汉族人的血,数百年来衍续至今,尚有多少汉人,身体里流躺的血脉,仍然是纯的?”

                    圣上此话一提,此言一问,弄得在场左右两边所站立的文武大臣们,竟是通通仰头哈哈,大笑不止。个个对着温还姬,这个一脸奸笑真难堪,那个一面傻笑实在作呕。

                    驸马石敬瑭,又朝着小姑娘,一边得意欢笑,一边嘲讽道:“你们千千万万的汉族人,活至今朝,敢问仍有多少汉人的血脉,真如圣上所言,圣上所问,是否尚如从前一样,汉族血脉是否纯种?当年匈奴、鲜卑、羯、羌、氐五大部落的族人,占领这中原大地,让你们汉人饱受生不如死,痛不欲生的日子。当时岂止成千上万的妙龄女子,更是被他们这群胡人,当作两脚羊使唤。其中便有多少汉族女子,让那群胡人污秽清白之身,使她们有许多在惨死之前,皆怀上胡人们的孽种,并且还让他们纷纷生来这世上。虽然后来被冉闵多次以屠胡之令,率统大军,多番征战沙场,与胡虏屡屡的交锋之际,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最终驱逐胡虏,光复汉族。奈何那数不胜数,不计其数的被胡人糟塌贞操之躯的汉族女子,有多少将流着一半胡人血脉的野种生来世间,从此繁衍至今。因此试问,你们如今这一代的汉族人,究竟身体里流躺的血液,能有多少是纯种的汉人啊?”

                   石敬瑭其言已出,其话问罢,继而一次,哄得满朝上下,除圣上李嗣源,其余文武高官,通通再次哄堂大笑。笑得太极殿外,守候在朝堂大门外面的多位御林军,双耳俱听。

                   温还姬怒容满面,再旧一次,冲着驸马,利嘴骂道:“呸!果然让小姑娘我没有看错于你,有其子当真必有其父。你和你的那个禽兽不如的狗儿子,和你这当畜生的爹一样,真的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畜生父子!”

                   温还姬骂罢圣上贤婿,仍然一回,对着左右两班,百官文武们,嚷声骂道:“你们在笑的这群畜生,大多是沙陀族人,有些也是汉人。虽然小姑娘我不清楚你们每一个人,谁定是沙陀族人,谁肯定是汉族人,但是小姑娘我定然知道,在场对此张口大笑的东西,沙陀族人是畜生。你们对此感到无比好笑的沙陀族人,如果换成是你们沙陀族人遭此灭顶之灾,受此万分凌辱的话,我们汉族的人也似你们这样对此仰头大笑,你们见到以后,你们每个人的心里又是作何感想?倘若是汉人的话,便是连个畜生都不如!因为小姑娘我虽小,可是也知道,当一个人耻笑自己的民族多年前的一场奇耻大辱之人,岂能不是一个畜生都不如的东西?如若不是,那还会是什么?”

                   小小女侠温还姬,一而再,再而三的一张三寸不烂好舌头,骂得他们一个个,还是一回颜面尽失,满脸羞色,接着又是一次,个个咬牙切齿,横眉怒目,瞪着小小姑娘温还姬一人之身。这时只见他们,一个又一个地欲骂又止,甚想发作,竟是那样,似乎强忍。

                   温还姬这下,持续昂首,杏眼一双,瞪着龙位之上的九五之尊,向他响亮地说道:“李嗣源你听着,虽然当年我们汉人的土地上,遭受那场惨绝人寰的浩劫,但是尽管如此,我们汉人还不一样,好好地衍续到今时今日?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汉人虽然会惨遭任何天大的劫难,但是亦能够承受普天之下,一切的天大的灾难而最终大难不亡,之后必有后福。不然的话又为什么会有后来属于我们汉族人的大唐繁荣昌盛?你问我们汉人自当年的那场五胡祸乱中原之后,几百年至今我们汉族人,尚有多少汉人身体里所流的血统是纯种的?那小姑娘我告诉你,尽管小姑娘我很小,当然也更无法清楚我们汉人直到现在,仍然能有多少汉人的身体里流躺的血脉是纯种的?可是我温还姬深信,只要我们千千万万的汉人们,一天没有忘记各自是一个汉人,这就足够了。只要我们汉人同胞,精神不倒,血性不失,那么我们汉人,永远都是汉人。小姑娘我虽没有长大,但我就是相信将来我们汉族人在几百年后,几千年后,甚至是几万年后,我们汉人依然共存于世。也虽然小姑娘我无法知道将来的世道会成何样?然而我一介小小的汉族女子就是坚信着,只要是上天不让天底之下所有的人尽数灭绝,我们汉族人就永远不会有灭种的那一天。”

                  “反观你们沙陀族人,不知你们自问,犹能和我们汉人并存于世有多久?最后小姑娘我很是怀疑,当年我中原大地,所受的那场惨不忍睹的浩劫,假如要是落在你们沙陀族人的身上,敢问你们沙陀族人又如何能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承受?怕就怕这世间早就没有你们沙陀族人了。而你们一个个,又哪来如此厚的脸皮,耻笑我们汉人当年的那场极大的耻辱?”

                  小小姑娘温还姬,依然不知是第几回,一张小小朱唇嘴,未曾念过圣贤书,竟然这样地口吐莲花,居然这般地怒驳众议。圣上听闻,心中已是暗暗,对她还姬好钦佩。诸位文武高官,只得一个比一个,积羞成怒,怒容可掬。然则年芳八岁温还姬,愈是面临着万目睚眦之下,惧色何来?怯心岂有?

                  李嗣源当下,不知怎的,忽然坐在高高在上的龙椅位上,哈哈笑着拍手来,对着小小还姬的一张好利嘴,两手拍响,嘹亮地称赞道:“好,好,好啊。甚是不枉朕刚刚不久对你说过,就算是此时此刻,朕的这张皇位被人夺去,朕的江山被人篡夺,就算是朕眼下被人所杀,也远远意想不到,朕今日的太极殿中的朝堂上,站着一位如此能言善道的小小女侠温还姬。当真是难怪朕,为何想要亲自召见于你,当朕亲眼一见你之时,果然使朕觉得,你绝非寻常的平民之女。直到此刻,朕细细耳闻你站在朕的这朝堂之上这么久,所说的每一字每一句,极是令天下间所有人皆难以想象,何以小小女子,语出这般惊人啊?实在是不枉朕,一道旨意,让你立身在这当下,朕也在,朕的爱卿全在的太极殿中。”

                 帝王妙赞,确切发自他圣心。在场的满朝文武,列位官员,个个双耳听闻,圣上亲自,对她这等,拍手称赞。自然乃是,无不心里,对他们的皇上此举,满非滋味。可又岂能当着他们陛下的龙颜之下,公然表露?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温还姬传奇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