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满族堪舆(第38回):驳易中天评价乾隆爷是“王八蛋”观点
有个叫易中天的作家,说乾隆爷是“王八蛋”。说乾隆爷在位六十多年没干什么好事。
他原话总结如下红字部分:
世界性文明一世纪前后,两汉-两罗马。公元七到九世纪是唐-拜占庭-阿拉伯三足鼎立。公元十一世纪是两宋一枝独秀。在文艺复兴以后勃然兴起之时,中华文明衰弱了。什么原因?原因很多。原因之一是明清两代不再开放。明代就已经开始闭关锁国,到了清代更是变本加厉。甚至当时朝廷有诏令叫做:片帆不得入海。一艘船都不准出海。从事海外贸易的人以里通外国通敌罪论处。
东南沿海地区是两宋文明的、宝贵的、辉煌的、精华的部分。居然被明清统治者搞出了一个数十里宽的无人区。完全断绝了中华文明走向海洋、走向世界的机会。结果是错失大航海、错失现代化。
(此处省略若干,易中天讨论宋明航海技术的内容。)
乾隆皇帝统治中国六十年。我(易中天)认为没干什么好事。他是一个王八蛋。我不知道为什么还有人要歌颂他。(后面讲的内容略)
首先要更正易中天几个错误认知。
其一,南宋是大金王朝属国,上哪里来的两宋文明?南宋一切都是大金王朝的。
其二,他说中国错失现代化。完全就是个历史文盲。初中毕业的学生都知道,现代指的是1949年以后。1840年到1911年的大清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错失现代化跟大清有啥关系?
其三,在《易中天品三国》全靠嘴的当代,八旗在17世纪边品《三国演义》边统一中国。长城在八旗眼里就是个去关内的著名旅游景点。八旗估计做梦也没想到,现代文化退步到中华文化靠嘴吹程度?
说什么好呢?以前百家讲坛一直选的是杨振宁这类科学家。不是老杨讲的不好,问题是他讲的东西老百姓听不懂。后来找了一些能让老百姓听得懂的学校老师。百家讲坛一下子收视率上来了。说的清楚点,以易中天的学识水平,走娱乐路线比较适合他。
当然,既然这玩意讲到了“世界性文明一世纪前后,两汉-两罗马。”咱就他提到的世界性文明两汉文明讲起。两汉文明的精华和顶点自然是两汉经学。换句话说,只有两汉经学才可以代表两汉文明。
大清之所以能够让两汉经学沉默千年复活,是因为满族堪舆在公元17世纪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满族堪舆不是研究阴阳宅的,不是研究命理的,不是研究预测的。那么满族堪舆是什么呢?
满族堪舆是两汉经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特别强调:“气”,认为气是天与人之间发生天人感应的基础。据祖师爷回忆,雍正爷学过微积分。他对满族堪舆中用到的气做出了一个比喻。他说:“气相当于微积分中的无穷小量。”
大清是两汉经学发展到17世纪的必然,是两汉经学运劲发力的实体。在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持续70多年的清准战争走到了决胜局。两汉经学在大清一统天山南北过程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清准战争再次证实了“中华文明是实践出来的文明,不是吹出来的文明”的论断。
关于易教授呢,请问您,吹字怎么写?口加欠。也就是说,吹是人在说出自己观点的时候,自己还没有在这个方面做出任何工作,欠缺实践。因此,吹才会这么写。在17世纪,世人看到的是《八旗品三国》的实践。八旗让世人看到:三国文化是实践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