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章白云苍狗两重天(下)
书名:成败人生路 作者:书呆子 本章字数:2707字 发布时间:2024-01-27

第二三章白云苍狗两重天(下)

在向河渠的日记中见到一首题为《白云苍狗瞬息间》的小诗,说是:

    白云苍狗瞬息间,殷勤变幻几曾闲。漫扫浮云且从容,屏息静气看周全。

日记写于八五年的十月,距今已快三十年了,从日记看不出因何而发,但要是拿来对照梁、许二人的变幻倒是颇为恰当的。向河渠与中心校商讨合同的过程被喻为“伟大”、比之于周总理、诸葛亮,没过多少天被排挤出合作圈子外,逼得向河渠只好到临城去找褚国柱联营。这些不去说他们了,接下来在联营一事上又是变幻不定。

起初向河渠提出与水泥厂联营时,许、梁二人采取不支持的态度;后来得知联营的条款对向河渠十分有利,特别从张科长那儿得悉磷酸三钠和磷酸盐系列产品销路非常好时,他俩竟提出合伙与水泥厂联营。瞧瞧,这前后的变化是不是有点儿大了?

向河渠如何应对呢?他说:“沿江化工厂应该是一个整体,我们三人应该分工合作、齐心协力搞好这个厂。至于联营厂,年前我就说过了,什么形式都可以,都同意。”

大概有点自知之明的梁金才觉得原来的合伙承包沿江化工厂变成他俩的了,现在向河渠自己重新搞了一个,再想参加进去,有点悬;可一向自以为是的许明熙却认为自己说什么向河渠都会听,结果一说果然成了,因而他说:“怎么样,梁老弟?我说的吧,老向不会不同意的。”向河渠说:“许大哥说得对,怎么办我都同意。只是怎么个合作法的主张要你们自己拿,我听你们的。”

面对梁、 许要合伙参加联营的消息,凤莲认为应该跟金德取得一致意见,不要产生误会和分歧。向河渠赞同凤莲的看法,说他会告诉老二的。他说:“老许的合伙,怎么个合伙法?合什么?合资、合媒、合力?总不能‘栽树,你去;浇水,你去;施肥、除虫,还是你去,到摘桃子了,再来合伙分吧?’说不定直到有利可图前夕也没有一丝一毫的主张,更不要说有什么合伙的行动了,‘合伙 ’只是他心血来潮的说法而已,当不得真的。”

赵国民与张井芳不约而同地来到沿江厂找向河渠。国民想买三四百斤液碱,井芳则因河渠建议来与梁、许谈加盟片碱,他在片碱上有点路子。向、赵二人去找梁金才说购液碱事,张井芳也跟着同往,谁知许明熙一口回绝。

向河渠尴尬地站在那儿说不出话来:几天前许明熙还声称不参加承包,刚刚通过用所谓的一国两制的措施做通他的工作,同意承包一年试试,就立马给自己一个难堪,意在告诉自己——沿江化工厂的家,你向河渠已做不到主了。三四百斤液碱,才多大的事儿,居然一点面子也不给,还声称跟自己搞什么联营,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啊。同时也说明去临城去对了,在这儿已没了他施展身手的空间。临城虽成败未卜还可以一搏,而这儿连一搏的机会人家也不给呢。

见向河渠愣站在那儿说不出话来,国民宽慰说:“舅,别往心里去,没事,真的。”向河渠惊醒过来说:“这点小事也记怀,我还是你舅舅吗?这样,你到纸厂找国英,不,我写张条子,你去找陈厂长,从他那儿先弄过千儿八百斤,等我临城生产起来了,你到水泥厂来弄,绝对没有问题。”说罢也不跟梁、许二人多说一句话,就与国民到他办公的地方去写条子。

一进办公室张井芳就愤愤地说:“你还建议我来同他们搞片碱,嘿嘿,我可不寻这个死,什么东西呀?”

赵国民说:“小人嘛,哪儿没有?就说那个蔡国良吧,不也是个小人?”

张井芳问:“怎么,国良惹你了?”

国民说:“没惹我,告诉你一件小事。蔡国良到沙厂长那儿去买煤。看在同学的面子上,沙厂长当然答应。蔡国良问了煤的价钱后不放心,又到船上去问行船的,被沙厂长知道了,对蔡国良说‘我刚才盘算了一下,这么多煤自己用还有些巴巴结结的,不能卖了。’结果一两也没卖给他,你说蔡国良是不是个小人?”

张井芳说:“这也算不上小人,问问价钱也是正常的嘛。”

赵国民说:“什么正常不正常的,他俩是同学,是朋友,应该互相信任,不是在做生意。沙厂长不是做煤炭生意的,而是看在同学的份儿上匀给他的。”说到这儿,他突然话头一转,问道:“哎,我说老张,怎么回事儿,欠沙厂长那儿的肠粘膜款你没给呀。”

张井芳说:“不就是八九十块钱的事儿么,回去给他就是了。你怎么会碰到他的?”赵国民说:“他去我们那儿买短把肠衣,闲谈中说起生化厂还少粘膜款一事时我才知道的。”

向河渠将条子递给国民说:“你先找国英说说,如果她能办呢,就不用找陈厂长了。”“好的。”赵国民接过条子,折好放进上衣口袋里,然后说:“舅,这两位你可看错人了。”

张井芳说:“你这位舅舅哇,嘿嘿,在他眼里只要几句好话一说,谁都是好人。跟这种人也能办事?”

赵国民说:“那也不一定的,张老兄。能不能共事不在于人好不好,而在于不要轻易放权。厂是舅办起来的,结果却做不到主了。关键在于舅舅把姓许的、姓梁的当成生化厂的那班人了。在生化厂,你随便放权给谁,谁都不会不听你的,在别的地方不一定,权一放出去,说不定就收不回了。到临城,舅可要记住在这儿吃的亏,相信人没有错,但要经过考察和考验,相信不能变成轻信。”

“唷嗬,谁是舅舅谁是外甥呀,怎么听着听着象换了个位置,你倒成了舅舅啦。”张井芳调侃着说。“国民的话说得很好,轻信确实是我的毛病。舅舅外甥只是个辈分,不等于长辈的话就比晚辈有道理。我跟我两个女儿都说过,我同她们是父女,也是朋友,我说的话不等于都对,也有不对的。对的听,不对的可以不听,可以反驳,噢,国民,好象跟你也说过吧?”

“说过说过。”赵国民回忆道,“有一次你这样说时,被我细姨听见了,还惊讶地以为你忘了辈份呢。”“向会计说你同他如同兄弟?”张井芳问,见赵国民点头,便说,“其实类似的话同我,同不少其他人都说过。他从不以为他的话都对,可事实上绝大多数情况下他说的话都对,这正是我们这帮人服他的主要原因。好啦,不说这些了,向老兄,你那个联营厂搞起来后,要是需要人,别把我给忘了,还有国民,你那儿什么时候需要,说一声我就去,不跟你们讲条件。”

赵国民说:“哎,张老兄,还记得在生化厂的年月吗?那时候你在蠡湖我在江南,干的多痛快。什么时候能再在一起大干一场啊?”

张井芳说:“是啊,碰到国成、国强时也都向往着那时的情景,大家都想有这么一天呐,可惜的是我头脑发热,多加了肥肉,坏了向会计的事也坏了大家的事。”向河渠说:“别说啦,老张,别往你身上拉。要是我不同意,你提高肥肉比例能弄几天?责任不在你,而且你也是一片好心嘛,主要是我忘掉了质量是产品的生命这一原则。”

“不!”赵国民更大声地嘣出一个“不”字,说,“是阮友义、阮志清这邦混蛋不让我们干的。要是不收楼房,不拆香肠生产线,我们早就翻身了,沙厂长第二年的盈利就是个很好的证明。他娘的!”

“不说这些了,也许是老天爷在考验我们呢。国民、井芳,我们都来尽量努力地拼搏吧,只要我闯出了一条道儿,一定会把大家箍在一起大干一场的。“向河渠坚定地说。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成败人生路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