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这个新年有些不一样
书名:女人如花不是花 作者:王子文 本章字数:4668字 发布时间:2024-06-01

这个年,牛二筢子说不清楚自己心里是啥滋味儿,望夏眼瞅着要过年了离婚了,望春这一年又没个音信儿,可心里的这份不舒坦又不能露在脸上,跟前还有小米小路生他们娘儿俩,还有望秋他们一家三口。他依着往年的规矩在供桌上给列祖列宗摆上供品上了香火,然后跪下来点上些烧纸,向着供桌给请回来的列祖列宗的魂灵磕了三个头,嘴里默默地向列祖列宗的魂灵说了些孝顺的话,同时也向列祖列宗保佑的魂灵说了些请求保佑的祈语。这些礼节之后,他站起身来又向着供桌作了个揖打了个恭。然后他向一同过年的望夏喊了一声:“放炮,吃饭!”

望夏依着爹的吩咐从灶房里走出来,在院子里点响了炮仗。

噼噼啪啪的炮仗炸开了牛二筢子他们一家新的一年。

牛二筢子端着一碗新的一年的第一顿饭——饺子从灶房里出来进了堂屋。

院子外面的远远近近都是炮仗炸响的声音,这片土地上新的一年也在这样热闹的炮仗声中炸开了!

“这两年捡拾炮仗的孩子越来越少了!”牛二筢子端着热腾腾的饺子,向院子里瞅了瞅,望夏手里的长竹竿上挑着的炮仗还在噼噼啪啪的炸响,只是再也看不见前些年那些打着灯笼捡拾落在地上没有炸响的炮仗的孩子们。

望秋端着两碗饺子从灶房里出来招呼了一声望夏就进了堂屋。

杏花一手抱着春生,一手牵扯着小路生从灶房来到堂屋,身后的小米端着两碗饺子随着杏花也来到堂屋。

望夏放了炮仗,把手里的长竹竿顺到院墙下,两手互相搓了搓,就进了屋。

“今年这个年,咱们这一家也算是过了个团圆。”牛二筢子见望夏端起了望秋端过来的饺子,来回瞅了瞅望夏他们几个,吃着饺子说,“昨个晚间你们都在各自的屋子里守岁,有些话咱们也没能坐到一块儿说道说道,等会儿吃过饺子,你们还要四处走动串门给老少爷们儿拜年,趁着这会儿咱们一家人唠扯唠扯。”

“爹。”小米夹着一个饺子放到面前吹了吹,然后喂给了小路生,待小路生咬着了饺子,她转脸看着牛二筢子,笑着说,“你有啥子安置的就只管说。”

“这刚过去的一年,大体上来说,咱们这一家子还算随心,就是望夏的事儿咱们没有想到。好在这事儿了得利索,没落下啥子纠缠的秧子,今儿我就先说说望夏这事儿。”牛二筢子吃着饺子,没有抬头,“望夏的事儿了了,总归咱们的日子还得往前奔,这新的一年开始了,我就琢磨着在这新的一年里望夏能尽快把跟杨槐花的事儿忘了,最好能在这一年里再牵扯上一门姻缘。”

“依着我的意思,我二哥在今年上半年就能再婚,最好结婚的时候给他们老杨家下个喜帖,请她杨槐花过来喝喜酒。”望秋接过牛二筢子的话说。

“你这是赌气!”牛二筢子看了一眼望秋,说,“杨槐花跟你二哥的事儿了了,就跟咱们家没有啥子牵扯了,跟她赌这个气干啥?”

“爹说的是。”小米看了一眼牛二筢子,又看了看望秋。

“今年这一年,咱们一家人的心思多往望夏的事儿上琢磨琢磨。”牛二筢子说着,抬眼看着杏花说,“明后两天你跟望秋去落凤坡拜年,顺着把我这心思跟你爹说说,他人缘广,碰上合适的人家让他帮着给望夏操份心。”

“这是咱们自家的事儿,我也琢磨想让我爹给留个心。”杏花接过牛二筢子的话说。

“另外还有一件事儿,这事儿我得当着你们几个说道说道。”牛二筢子抬眼来回看了看小米他们几个,说,“杨槐花他们家退赔的彩礼,还有望夏在他们家帮忙的工钱,年前我一直收着没动。”说着,他又看了看小米他们几个,接着说,“我的意思呢,你们结婚时都有花销,花销上下也错不了多少钱。按理儿说,谁的花销是这个家给谁的,望夏的婚事儿的花销也应该是咱们这个家给他望夏的,杨槐花他们家退赔的彩礼是不是也该是望夏的?”说完,他紧看着小米他们几个。

小米点了点头。

杏花看了看望秋,没有说话。

“我的意思是,望夏再婚,花销还是这笔钱。”牛二筢子说。

“爹,这是理所当然的!”望秋说,“到时候要是这笔钱不宽敞,咱们还得帮衬些出来。”

牛二筢子舒展开眉头点了点头,转过脸来看着望夏说:“你小米嫂子通情达理,望秋和杏花也懂得人情世故,你呀,今年能再婚娶个媳妇儿进门,不光是我的心里踏实了,小米和杏花他们心思也落地了。”

“爹。”望夏琢磨了一阵儿说,“我这事儿你也不用放在心里放不下,一个萝卜一个坑儿,说不准我这个萝卜的坑儿在哪儿呢。”

牛二筢子看着望夏,心里有些迷糊望夏这句话的意思。

“没有那个坑儿,就算你整天价在心里放不下,也没有用。”望夏接着自己的话说,“就算你心里再着急,这次咋的我也得把人瞅清楚了再成亲吧。”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我二哥这是给杨槐花折腾得心里怕了。”望秋接过望夏的话,看了看爹说。

“别说是你二哥,摊上谁都会在心里害怕。”牛二筢子说,“怕归怕,可成家生子这事儿总归是件大事儿,怕也得成。”

“爹,这事儿也不是着急的事儿,就算你心里再着急,望夏的姻缘没到也没办法。”小米喂着小路生,接着牛二筢子的话,劝慰着说,“这事儿也是保不齐的事儿,说不准这个年后望夏就能碰上命里注定的那个人呢。”

“是呢!”杏花接着小米的话说,“这事儿,说不准咱们操心牵扯的人家不是我二哥命里注定的姻缘,也说不准我二哥哪天路上就能碰上他命里的那个人呢。”

“话是这么说,可咱们该操心还得操心。咱们自己再不操心,别人还能上赶着为望夏操这份心?”牛二筢子说,“心,咱们还得操!”

“心是得操!”小米说,“咱也不能因为心里着急乱操心,有句话不是说嘛,不是啥东西剜到篮子里就是菜。要是因为咱们心里着急不问长短的再给望夏牵扯一个跟杨槐花一样的女人,那不是又害了望夏吗?给望夏再牵扯一个人家,咱们心里不能太着急,最重要的是咱们得小心人品秉性。”

“就依着你们的意思吧。”牛二筢子说着,转眼看在望秋问,“这新的一年又开始了,在这一年心里有没有一个合计?”

“昨个晚上守夜时我跟杏花合计着想买辆汽车,杏花的意思想看看爹的看法儿,也想看看落凤坡春生他姥爷的意思。”望秋回了牛二筢子的话。

“啥?”牛二筢子听望秋这么说,心里一下子想到了望春,“买汽车?”

“买汽车我不跑太远的长途,就是瞅着这两年盖新房子的人家越来越多,我琢磨着有辆汽车,就可以拉沙子、水泥回来卖。”望秋并没有想到牛二筢子心里因为望春对开汽车有疙瘩,就把自己想买汽车的想法说了,“有了汽车我也跑不了太远的长途,咱们这一大家子的田地赶在庄稼季儿上我得顾着。”

牛二筢子听了望秋的话,琢磨着没有说话。

“我跟杏花就是这样一个合计,真的要买汽车的话,手里也没有那么多的钱。”望秋见爹没有对自己想要买汽车的合计说啥子心思,笑了笑说。

“望秋和杏花的合计倒是个好门路。”小米说,“要是想着拉沙子、水泥回来卖,小四轮拖拉机还真不成,拉的少,跑的慢。”

牛二筢子看了一眼小米,没有言语。

“这事儿我哥春生他爸只是个合计,想着这样,可手里也没有那么多钱。”杏花说,“明后去落凤坡拜年,把这个合计跟春生他姥爷说一声,看他是啥意思。他要是赞同呢,就让他帮着筹钱。他要是不同意呢,也就把这个合计往后推迟几年。”

小米转脸看着杏花说:“你们两个的这个合计是个门路,我估摸着落凤坡我叔会同意你们这个琢磨。我叔那个人,眼光长远。”

“多大的脚就穿多大的鞋。”牛二筢子看了看望秋他们,说,“拉饥荒去买汽车,那饥荒啥时候能给填上了?”

“爹。”小米马上说,“我估摸着这个跟你买小四轮拖拉机差不多,只要有活儿,也不愁饥荒。”

“这事儿……”牛二筢子琢磨着说了句半截话。

“爹,这事儿就依着望秋和杏花他们两个的合计吧。再说了,他们两个还要让落凤坡春生他姥爷给参谋参谋。”小米说,“不管咋的,春生姥爷是外面跑的人,他的见识要比咱们光,他的心思比咱们多,对望秋他们两个的合计肯定会有他的意思。”

牛二筢子又琢磨了一阵儿,不情愿似的点了点头。

“爹,你这是咋的了?”望秋看出了爹的不情愿,问。

“没咋!”牛二筢子说。

“没咋?我咋的就觉得你不情愿让望秋他们买汽车呢?”旁边的望夏忽然说。

牛二筢子转眼看着望夏,说:“你呀,琢磨得浅!”

三个儿子都成家了,在牛二筢子的心里也算是个圆满,本来他心里只是提溜着望春,这个年节前望夏又离婚了,眼下望秋又合计着想买辆汽车,万一望秋开上汽车像望春一样汽车屁股后面冒股烟又成老鹰屁了,自己的这三个儿子也就真的要成了自己的罪业了。

牛二筢子的话让望夏很犯迷糊。

望秋也不知道爹是啥样的一个心思了。

小米心里也是很愣怔。

“这事儿啊,过了这阵儿我得跟春生他姥爷好好捉摸捉摸,毕竟买辆汽车不是三万、两万的事儿。”牛二筢子说,“万一这事儿有个栽楞,那就是一个很大的窟窿。”

“筢子大爷,牛绠给你拜年来了!”牛二筢子的话还没落音,牛绠两手拎着礼物进了屋。

牛二筢子他们都很吃惊地看着牛绠,这一家人新年的第一顿饭还没吃完,天也还没有大亮,牛绠这拜年也早了点儿吧。

“筢子大爷。”牛绠把手里的礼物往方桌上一放,笑着向牛二筢子说,“吃过饺子我就过来了,平日里没啥子得闲的时候跟大爷你唠扯唠扯,难得有今儿这样的轻闲。”

牛二筢子放下手里的饺子碗,一手抹了一下嘴,笑着向牛绠说:“这个倒是实话,平日里你忙着生意,我也忙着里里外外,就算有时能在驴堆集上碰个面儿,也就是站着说上那么几句话。”

牛绠向牛二筢子笑着,转身从衣袋里掏出了两张五十元的票子,分别塞到小路生和春生的衣袋儿里,说:“给两个侄子的压岁钱。”

小米和杏花马上都要还回牛绠的压岁钱,牛二筢子一摆手说:“这是牛绠的心情,别推让了。等以后牛绠他有了孩子,你们能记得牛绠的这份心情就成。”

小米和杏花听了牛二筢子的这话,也就不再客套,两人都点着头说:“哪儿能忘了!”

牛二筢子给牛绠拽了条凳子。

牛绠依着牛二筢子坐了下来,与牛二筢子唠扯起这过去一年的长长短短。

天色越来越亮,新年的日头已经把它的光芒透过云霞洒向了这片土地,尽管它还没有升越地平线,但它喜滋滋的光辉已经让这片土地上的老少爷们儿感受到了这新的一年很厚重的指望。

来牛二筢子家拜年的后生一波接着一波,忽然有后生很好奇地问牛二筢子:“大爷,这年节儿的习俗我有一点不明白,咋的这年三十的晚上整个夜里家家点着等熬夜,供桌上还要摆上新鲜的饺子、馒头呢?”

牛二筢子看了看这个后生,叹了口气说:“我听老一辈子人说,不过我也不知道老一辈子的人这个说法是不是真的,但我相信是真的。过年原本只是贴对联放炮仗的,没有熬夜的习俗,这熬夜留饭的习俗是从大清才真正在咱们江淮省给放到了过年习俗的第一位,就算过年不贴对联不放炮仗,这熬夜留饭是少不了的。”

“咋?”

“大清甲午年,咱们跟倭贼发生了海战,知道吗?跟倭贼的那一战,牺牲的几乎都是咱们江淮省的男人,可以说是咱们江淮一个省在跟倭贼拼命,一场甲午战争,咱们江淮省的男人几乎不剩啥子了。海战失败,倭贼更加疯狂,对咱们江淮省毫无人性地杀戮报复,那个时候,咱们江淮省的人家几乎十家剩不了一家,很多村寨都被屠戮得一人不留,从此,咱们江淮省跟倭贼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后来,倭贼进占上海,咱们江淮省的爷们儿又奔赴上海,跟倭贼血战,那一战,咱们江淮省的爷们儿没有一个活下来。倭贼占领上海之后,屠刀又挥向了咱们江淮省,知道吗?那时候咱们江淮省实在是没有成年男人与跟倭贼拼命了,可咱们这个省的娃娃拿起了武器,最后,这些娃娃全部战没了。也就在那之后,有幸活下来的人在年节就想着,过年了,那些跟倭贼血战的英魂也该回家吃顿团圆饭了,就这样,人们在年三十晚上点着灯,桌子上留着饭,等着那些英魂能回来过个年。这留饭点灯熬夜,等的不光是自家跟倭贼拼命的先人,也等着那些被倭贼绝户的先人。”牛二筢子看了看身旁的这些后生,说,“说实话,自打土地到户之后,很多过年的习俗都渐渐被人忽视了,我倒是想着,不管咋的,这留饭点灯熬夜的习俗不能给忘了。”

后生们听了牛二筢子的话,都互相看了看,没人说话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女人如花不是花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