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洱海之上的王城
书名:洱海传 作者:海男 本章字数:977字 发布时间:2024-01-31

  2.洱海之上的王城

  

  首先,是南诏国的历史和帝王们的理想建造了太和城。就像我们的庶民们,只有寻找并筑起自己的屋宇,灵魂才会有安顿之乡。如果没有这些王城的历史,洱海将只是一座自然之湖。如果没有洱海,南诏王们也不会造太和城.洱海是造就太和城、大厘城、羊苴咩王城的灵魂背景。而当皮逻阁迁都时,洱海在欢迎着他,那一年的风光仿佛都铺满了锦绣,夹道欢迎着皮逻阁。于是,在历史的激斗和与洱海的拥抱中,皮逻阁开始在太和城叙述他壮丽的风云漫卷,我们在南诏国的历史中同时创造了洱海卷,我们可以悲壮的告诉自己,在洱海的史卷上,只有当皮逻阁迁都而来时,洱海才真正的进入了人类历史的搏斗。也就是从那一天开始,南诏王们在洱海流域拓展开了世界的风貌。

  在城垛遍布于洱海流域的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古老的历史学符号就像当年皮逻阁王交织在胸前的卜占星座,它们神秘而其遥远,因其遥远而产生了神秘。在任何时间里,神经与遥远是两个若即若离的不可分离的盟友。

  南诏国造城的幻想与天赋是永远不可磨灭的。在太和城被上千年所风化的遗址中我们寻找着南墙与北墙的地理位置,正是这些早已从人类视野遁世的墙垒,曾经造就过皮逻阁到阁逻凤时期的许多政治变幻图景;寻找太和城遗址的城门显得更加徒劳,因为城门是打开合拢的磁场,正是来自这个磁场的力量,使40多年的王城变幻着历史的面孔,而且城门也是君王们出入之地。循着大量风化的沙石,随同岁月的流逝,城门的准确方位似乎已经被交织在南诏王皮逻阁胸前的心型魔咒所带走了。

  除此之外,还有太和城城内的建筑遗址、国门建筑遗址、桉树林建筑遗址、茶园建筑遗址、佛顶寺夯土台遗址、太和城城内的街道及道路遗址。所有这些围绕着一座王城所产生的遗址在哪里?

  站在太和城址上,天际间穿行着云彩。世间万物,惟有云上的云最为自由。我们凝视着被阳光所照耀的洱海,而脚下就是太和城遗址,人类所有的追忆与伤怀都将沉下,归于尘埃。

  在太和城以后,是洱海边另一座巨大的王城阳苴咩城的升起,是阁逻凤以后演义历史舞台的阳苴咩城展现出了这一幕:公元779年,是年九月阁逻凤卒,因其子凤迦异早逝,孙异牟嗣。迁都阳苴咩城,以郑回为清平官。

  太和城已消逝,它的消逝顺应于一切历史的规则。我们仿佛又一次的在遥远和神秘之间,感受到了造城者中的皮逻阁胸前的心座以时间的魔力,再一次的交织出了王城的秘密:知秘密者和藏秘密者就是广博无边的苍山和洱海的灵魂。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洱海传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