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德化碑的永恒哀歌
书名:洱海传 作者:海男 本章字数:995字 发布时间:2024-02-02

4.德化碑的永恒哀歌

  

  郑回,以他的忠诚之心开始撰写碑文的时间也正是阁逻凤结束天宝战争以后的时刻。之前,阁逻凤在结束天宝战争以后从未停止过他作为帝王的历史。公元762年,唐代宗宝应元年,那年冬天,阁逻凤曾从洱海边出发率大军开始了一次远征,途经并统一了大怒江和伊洛瓦上游之川土;公元763年,唐代宗广德元年,阁逻凤又开始巡视昆川,即今天的滇池,开始造城梦想。此外,阁逻凤扩建了阳苴咩城,方圆四五里。此王城在异牟寻继位后又继续拓展此城,绵延出十五里。公元765年,唐代宗永泰元年,那年春天,阁逻凤开始在昆川筑拓东城。

  公元766年,唐代宗大历元年,阁逻凤立《南诏德化碑》。

  智慧和才情再现出了《南诏德化碑》中不朽的历史,在一幕幕历史中穿行的不仅仅是南诏的帝王们,还有郑回的悲郁和叹息。面对德化碑,我们的双手仿佛被郑回的手牵引着,再一次的回到了那些悲壮的时刻,一块立于太和城的石碑上演义的历史也正是阁逻凤时代所创造的一个洱海帝国的悲情史记。所以,当德化碑出现在一千多年前的太和城时,那块巨石必须承担起伟大的力量,以此在苍山和洱海间耸立于世,并以此与时间抗衡。从此以后,它获得了云南第一大碑的殊荣。获得了神圣的位置和时间的拥抱。

  从荒草中逼近我们眼帘的德化碑,在一些荒谬的岁月里,曾经是人们使用过的磨刀石,曾经背靠着苍山被历史所遗忘。尽管如此,人类史最神奇的目光再一次的看见了它,并将它揽于怀抱。

  迎面飘浮而来的雨丝中回荡着南诏王的悲叹:“嗟我无事,上苍可鉴。九重天子,难承咫尺之颜……”这般的哀歌,弥散于一座消亡已久的王城,沿着这哀歌,我们又看到了无所不在的洱海。

  如果说《南诏德化碑》中有旋律弥漫,那一定是来自洱海的浪花。洱海浪伴奏着德化碑的演奏,这浪花缘于南诏国的史迹,由阁逻凤的独寂和理想铺展开去,这块碑文使消失的南诏国重又复活,使这块耸立于太和城的石碑拥有了不朽声名。

  于是,细雨中碑文上的文字越来越清晰,合着著文者郑回的心跳,我们继续在寻找文字中的叙事:“……我命大军将段附克等内外相应,竞角竞冲。彼弓不暇张,刃不及发,白日晦景,红尘翳天,流血成川,积尸壅水。三军溃衄,元帅沉江。诏日:生虽祸之始,死乃怨之终,岂顾前非,而忘大礼。遂收亡将等尸,祭之葬之,以存恩旧……”

  细雨中,德化碑是洱海一大传,它的永恒将依傍这洱海的门户,继续述说着:“碧海效祉,金穴荐珍。人无常主,惟贤是亲。土宇克开,烟尘载寝。毂击犁坑,辑熙群品。”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洱海传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