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面对世间光轮的诡谲
王陵之地在哪里?
我们来到了在遥远的南诏版图中的“建昌府”,如今的西昌。在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中,我们仿佛又途经了悬垂于南诏、唐王朝、吐蕃之间的一大门。在“宋挥玉斧”的历史传记中,它为此划分出了以大渡口为界的地区,以此将大理国割舍出去。因此,西昌始终弥漫着古老的气息,它曾是南诏国的使者们经常出入之地。所以,当我们在这里寻找着三十二位王陵的去处时,我们置身在昔日的大渡河边,我们除了倾听到涛声之外,还能到哪里去寻找王陵。
春天,当剑川的石钟山呈现出千奇百态的洞穴时,从传说中闪现的石洞并没有呈现在眼前。在以石钟山而闻名的历代传说者那里,王陵应该在石洞中出现。洞穴并非像想象中的那样敞开,因为自南诏以来的王朝历尽了时间的煎熬,它们仍然以秘而不宣的姿态沉睡着,犹如一千多年已逝的历史中,沉睡着他们已逝的灵肉。
于是,一幅幅关于王陵们的图像又被卷起来了:像是皱纹突然收敛住了它们呈现的秘密,我们再也无法去寻访他们死后奔赴之乡。
再次回到了洱海,面对着洱海以上的尘埃,三十二座王陵在哪里?
三十二个帝王们的王陵或许就是这循环不已的洱海,这个玄学使洱海像一部轮回之书:在水的光圈中,我们看见了碧蓝的光圈,像鱼翅、像细奴逻胸前的灵息上升、像魔咒,给予了皮逻阁造就太和城的理念,像明镜,像阁逻凤身体中的灵魂平息了天宝战乱的哀伤、像晶莹突起、像异牟寻时代的古乐穿越了从洱海到唐朝的驿道、像经文、像劝丰佑眼睛里荡漾于空气中的神韵、像水底棋盘、像段思平创造大理国的想象力……
面对洱海,面对世间光轮的诡谲,我们似乎已经看到了被茫茫圣水所收复的三十二名王灵的水宫殿,随着昼夜兼程的波浪,我们又看到了宁静的水面,愿三十二位南诏大理国帝王们的灵魂在洱海中获得永恒的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