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寻访本主柏洁夫人
本主们以历史上的传奇事件又出现在洱海地区:寻访本主柏洁夫人的故事时,我们看见了洱源西湖,它在洱海西北边升起,有清澈的弥苴河流入洱海。洱源西湖在阁逻凤时代收留了柏洁夫人的灵魂,直到如今,西湖水仍弥散着那个遥远的故事。作为南诏国时期的六诏之一的邓赕诏的第一夫人,
她是这里经久不衰的本主。
几乎所有的地方本主都拥有一双充满穿越历史空间的翅翼。在这双翅膀的拍击下,我们会浸润于那一事一幕的开始,世上所有传奇的魔方都源于生命中充满理想的英雄主义和悲剧色彩的纠葛,所以,我们所遇到的每一位本主都与此相关。我们知道洱海地区的火把节都与火宴松明楼有关,这同样是一种祭祀柏洁夫人的方式。在火把节的庆典前一夜,洱海以上的年轻妇女们就开始采撷鲜艳的红色凤仙花朵将十指染红,这习俗甚至在整个滇西流传。据说,火烧松明楼之下,美丽而悲伤的柏洁夫人伸出双手在残灰中寻找着丈夫的遗骸时,鲜血弥漫了十指的场景在多年以后,成为了洱海妇女们祭祀柏洁夫人的一种场景。
郑回,是另一本主,在永恒的南诏历史中,郑回的历史舞台从公元756年,唐肃宗至德元年的洱海边闪现。那年六月间,郑回以战俘的身份第一次出现在洱海畔,后成为南诏凤伽异、异牟寻、寻阁劝等人的老师。在南诏德化碑的碑文中我们看到了郑回的自叙:“家世汉臣,八王称乎晋代。钟铭代袭,百世定于当朝”。在郑回的自叙中,我们看到了他的家世,看到了他源自中原的血脉河南,然而,一场战争将他载入了南诏的历史传颂。是天宝战争彻底的篡改了郑回的命运,当郑回在战俘中出现时,首先是阁逻凤王看见了他。
阁逻凤凭借着一双智慧的眼神,在立于了洱海畔的战俘中看到了郑回的气态,他的儒雅、忧郁都已经被阁逻凤看见。郑回从所有的战俘中走了出来,这一刻意味着他要永远的留在洱海了。也正是这一刻,使南诏拥有了儒学文化的传播大师,拥有了南诏历史上最优秀的清平官,因为郑回—南诏国历史上演变出了异牟寻时代的苍山会盟:因为郑回—太和城耸立的南诏德化碑将历史上南诏最悲壮的事件展现在世界的面前:因为郑回—我们今天可以面对南诏德化碑,无论是艳阳高照还是细雨弥漫,我们的心灵都能在一曲曲旋转的哀歌中回到一千多年前的南诏。所以,理所当然的郑回成了洱海地区的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