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 哲学19
书名:探来 作者:闪灭 本章字数:3430字 发布时间:2024-01-31

 

---道德和自由

 

什么是道德?道德是对人而言,道德是一个对待生命的态度问题,谈道德总是要有他人参与,或者说是有其他生命的参与。

狼袭击兔子不存在道德问题,人袭击人,或者袭击一只狗,这就可以研究是否存在道德问题。

这个很显然,因为我们是人,我们有思想,如果一个人被认为道德有问题,我们不会去研究这个人是否有文化,我们下意识里认为,是人就得讲道德。

 

在早期人类的群居状态下,同伴之间存在各种关系,会产生一些相互的制约,也就是一些规则,当不按某些规则行事的时候,可能会受到他人的反对,也许是强烈的、致命的反对,这些规则成了人们之间共存的基础,发展成为原始的道德。

这个有点类似于杨朱说的人人自私自利的时代,那也是一个无政府状态,这就让人想到当年的欧洲,在大家共同的呼声下产生了契约思想,因为不产生不行,否则,对大家都没有好处。

道德的产生也有点类似,在群居状态下,人们必须得开发出一些相互约束的规则来维持群秩序,不然,生存都成问题。

那时没有文字,可能连话都还说不清楚,人们是自然而然的总结出了一些大家都必须遵守的规则,一些规则一直沿用到今天,我们称其为道德。

 

道德是人类社会存在和继续的基础,没有道德,人永远只能以动物群的方式而不是人群的方式存在,道德不在乎强者或弱者,道德只能靠自觉和习惯,否则,早晚会承担相应的后果。

当人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发现,在很多情况下,智力常常比体力更管用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越来越不决定于体力的大小,这是建立和推广道德的关键依据。

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道德适用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可能干出别人不能干出的智力成就,这使得人类原始的群居规则减少了一些野蛮而出现了以尊重为前提的道德。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使得人区别于动物,至于说人类社会中的奴隶现象,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不管是奴隶还是奴隶主,都是有道德的,他们的道德针对不同的等级,而事实上,他们遵循了一些共同的道德,直到今天,我们也得遵守这些道德。

人们之间的一些强制性规则慢慢成了人们的习惯,即一种文化在人群中流行,这些规则或习惯起到了维持社会稳定和保护每一个人的作用,也就是说,道德首先具有自保作用,是每一个人为了自身安全而需要道德。

开始,人是为了自身安全而被动的遵守道德,然后,必然发展到主动的去维护他人的安全而换来他人对自己安全的维护,这个过程来得自然而然,以致于这些被动和主动都成了人和人群的习惯,这时才可以真正称为道德。

道德的发展使得人们已经不完全是出于安全而讲道德,道德从被迫转变成自愿,而契约思想最后转换成法律思想,这是一种不得已的倒退,给人的感觉是发展,实际是道德的退化,后面再谈法律问题。

 

就像叔本华所说:“优秀的道德品质比所有理论上的智慧都要高出一筹。”也就是说,道德比学问更重要,卢梭也这么认为,“科学与道德是不同步的。”但丁说:“道德可以弥补知识的不足,知识无法填补道德的空白。”是的,道德确实比学问更重要,一个人的价值首先在于道德价值,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这个道字,完全可以理解为道德,道德不仅是作为单个的人的思想基础,道德更是社会文化的基础,人生下来就在接受道德教育,人是从小就在一次次被强迫中慢慢具有道德观念,是以习惯的方式刻在记忆里的。

有时,没有去思考这是不是道德,只是因为别人这么干,并且,似乎大家都认为这么干是对的,所以自己也这么干,以此来显示自己是正常的。

至于说有人干了缺乏道德的事,一般来说,这个时候,这人知道自己在干缺德的事,总是有过思想斗争的,可能是因为利益的驱使,或者就是一阵冲动,忍不住就干了。

也就是说,这人知道这是错的,其实,每一个人一生都要做这种选择题,人的区别也许就在于选择了不同答案。

人作为动物,还不能完全抛掉类似领地意识的私心,这也是生存之必须,不过,人常常把人的自私弄成了动物中最大的自私,大大超过了自身的需求。

人作为动物,自私、人性恶都是说得通的,但人不仅仅是动物,人有思想,有理性,孟子所说的人性善和荀子所说的人性恶都是从道德的角度在说事,都是有道理的,因为人既是动物又区别于动物。

从道德的起源看,人必须善,人们相互督促着他人要善,善成了生存的基础,换句话说,作为人,不善就生存不下来。

动物的恶是生存的需要,看来,人作为动物似乎需要恶,与动物不同的是,人知道恶不好,人知道应该要善。

这就老是要做选择题,每个人心中首先是向往善的,恶作为心理上的第二选择常常表现为现实中的第一选择。

不管怎么说,人类有了道德,人人都知道善的社会才是最安全的社会,为了安全,人类必须善,这是道德的要求,能否达到,对于个人是能力问题,对于历史是时间问题。

 

人类从产生道德以来,道德是一个从上往下滑的状态,有点类似于前面说的不同时代文人雅士们的情况,从华丽到傲骨,再到雅致,最后走到今天,就只有白话水网文了。

确实,人类的道德是有一个从很高的地方往当今的底线滑的趋势,这个过程有一点欺骗性,我们感觉社会是在发展,人们越来越文明,现象是这样的,就像刚才说的,这是法律在起作用。

这看上去像是人类的进步,实际上,对很多人而言,是被迫在遵守法律,当年的精英们所具有的让今天的我们得仰望的那些道德情操,他们是自愿的,不在于法律或者外力的因素,比今天的我们高级多了。

当然,这个其实是社会的精彩所在,现在还不是共产主义,我们现在只能想象共产主义的精彩,今天的社会需要有不同的思想来供人们演练、发现、验证、筛选出通向未来的道路。

道德虽然会随历史的推进发生一些变化,但基本的道德规范是不变的,现在,之所以有人干出一些不道德的事,根本还是由于对自由的理解有所不同,道德其实就是个人对自由的追求,也希望别人同样自由。

什么是自由呢?首先,自由是肯定重要的,不仅仅是对于人而言,自由的重要性可以看看动物园里的动物们,它们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但是,大自然对它们的吸引力肯定更大,虽然为了找食物需要翻山越岭,还需要时时提防天敌的进攻,为了自由,它们总是想着越狱,似乎可以不在乎生命。

 

这里要谈的自由是指人的自由,按照萨特的说法,自由是人的存在。

也就是说,动物的自由是对自由的一无所知,在人看来不是自由。

如房龙所说:“我们有时看到的宽容,其实是无知导致的漠不关心。”想怎么就怎么也是一种自由,用黑格尔的话说,任性是非理性的自由。

用孟德斯鸠的话说,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而不被强迫做他不应该做的。

康德说:“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这语言上的绕口令确实需要哲学家来说,在康德那里,自由始于恶,当然,康德还是把自由引向了善,中国人不要太在乎康德说的,因为康德心里总是有上帝,中国人很可能懂不起。

关于自由,尼采说了句搞笑的话,“获得真正自由的方法是要学会自我控制。”意思是说,没有能力管理自己就要服从别人的管理,我们认为他这种表达是有道理的,并不搞笑,只不过由他说出来就不一样了,带着强力意志的超人尼采,藐视一切的尼采说出这句话来就搞笑了。

确实,自由需要控制,斯宾若沙说:“思想只能被思想所限制。”那么,自由只能被自由所限制,就像萨特所说:“只有我的自由能限制我的自由。”也就是说,如果感到自由,那这自由是我们自己给的,是自我控制的结果,不会控制或者限制,不仅没有自由,本身也是危险的,《联邦党人文集》说:“滥用自由与滥用权力一样,都可能危及自由。”控制和限制才出自由,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这一提法是睿智的,保险一些可以说成是,自由包括对必然的认识,自由是认识必然后的理性反应。

 

人们对自由有天然的向往,一个人犯了事可能要坐牢,就被认为是失去了自由,就是关在黄金监狱里,有意思吗?杜威说:“由于自由在本质上是精神的,是思想的事,而且,由于仅当思想可以体现在行为中的时候,才算得上是自由的。”坐牢这不是失去了自由,而被剥夺了自由,是通过外力强制而实现的。

其实,坐牢只是限定活动范围,生存是没有问题的,但人们犯事后往往愿意花更多的钱而不用坐牢,这也许就说明自由比钱还重要,只要有自由,钱是可以找回来的,有钱却不一定找得回自由。

对自由的理解总是存在两种角度,生活中的自由和哲学中的自由,哲学中的自由是拿来讨论的,而且也讨论不清楚,不管哪个哲学家出马也说不清楚,但是,不影响讨论自由这件事的重要性。

生活中的自由是拿来行动的,你可以不谈哲学,但是,对自由的理解实际上是一种哲学,人人都有三观,三观的建立是一个可以不谈哲学的哲学过程,所以三观就是哲学观,包括对自由的理解。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探来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