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么用易经治理天下?
书名:奇妙的满族堪舆 作者:锦城烤事儿 本章字数:2060字 发布时间:2024-01-31


奇妙的满族堪舆第二章 满族堪舆前世今生

第41回:满族堪舆是解答“古人怎么用易经治理天下”问题的学问


在《奇妙的满族堪舆(第一章)奇妙的堪舆现象》总结中,已经提到了目前我们老百姓能看到的一些堪舆现象。总有人说是马后炮。真有意思,以第十六回为例,烤事儿是不是直接驳张其成的“紫禁城被视为《周易》的立体展现”观。以第二十五回为例,烤事儿是不是用反证法证明贺云翱“明孝陵北斗七星说”是错误的。这不都是前人没有做过,咱创新的吗?

1有网友问,“满族能有什么堪舆?”

回答:咱就从历史的史实和现存的古迹实物来说。

首先,中国有古代皇宫遗迹的地方有两处:一个是北京,另一个是沈阳。北京是满族的先世女真堪舆师选做中国首都的。金朝皇宫选在北京大兴完全是按照满族堪舆的理念选的址。毫不客气地说,按照杨曾廖赖等人的风水知识,他们根本理解不了北京大兴到底好在哪里,沈阳到底好在哪里。为什么元大都、明代北京皇宫要选址在现在的地方。

其次,要不是满族堪舆沈阳到现在顶天是个普通地级市。在老罕王努尔哈赤选择沈阳做都城之前,辽阳一直都是东北的中心城市。按照三合派、三元派等风水理念,沈阳永远比不过辽阳,也当不了盛京。

第三,没有满族堪舆承德到现在顶天就是个像雪乡一样的村。承德的堪舆选址是满族堪舆的一大创新性发明。

第四,八旗驻防城的堪舆选址不是满族堪舆师干的,还能是谁干的?

第五,清代皇帝跟明代皇帝不一样。明代皇帝多数是宅男。清代皇帝喜欢到处巡幸。皇上每次出行,无论是八旗的驻扎方式,还是行进路线那不都是满族堪舆干的吗?

第六,且不说清代建的《圆明园》、《颐和园》的皇家园林,咱就说清代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满地图的盟和旗。这个盟,那个盟;这个旗,那个旗。这些盟和旗治所的堪舆选址那不都是满族堪舆干的吗?在第一回,开篇名义,气就是旗,旗就是气

当然还有别的,上述六种足可以表明一个重要问题:满族堪舆是干嘛的?

2满族堪舆是解答“古人怎么用易经治理天下”问题的学问

古人是怎么用《易经》治理天下的?公元17世纪正是明清交替阶段。《易经》传播到了欧洲。《易经》被翻译成各种语言。例如,《易经》的英文表达是:《The Book of Changes》。

从翻译结果可以看出,古人认为,《易经》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回答:《易经》是一本研究变化规律的书。

众所周知,伏羲悟出天地万物变化规律,进而一画开天,做八卦。伏羲对其统治的区域分而治之,成为了《易经》治理天下的源头。

后来,炎帝号神农氏、又号连山氏、列山氏等。从其名号就能看出炎帝连山氏与《连山易》渊源颇深。甚至有人认为,《连山易》就是炎帝所做。不管对错,现代公认的一点是:《连山易》是中国最早出现的《易经》版本,是夏王朝治理天下的理论依据。夏王朝一般认为是以黄帝轩辕氏后裔为主和以炎帝连山氏后裔为次的部落联盟基础上建立起的第一个封建王朝。

后来有人做出了《归藏易》。《归藏易》成为了商王朝治理天下的理论依据。

相传《周易》是周文王所做,成为了周王朝治理天下的理论依据。

那么,问题来了,古人是怎么用《易经》治理天下的?

3祖师爷传下来的两汉经学

满族堪舆祖师爷传下来的说法是:西汉文帝和武帝时期,贾谊、公孙弘、董仲舒等人对伏羲、炎黄二帝、夏、商、周三代如何运用《易经》治理天下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他们以《连山易》为基础,提出如何解决春秋大一统的问题。

他们以长期性、基础性、战略性的眼光,总结了秦代法家在如何建立春秋大一统方面出现的问题,并法家可取之处的基础上,结合荀子的儒家学说创造性地提出了《春秋公羊学》。

在贾谊、公孙弘、董仲舒等人的力主之下,汉武帝正式采纳了儒家提出的如何用《易经》治理天下的方案。这套方案也就成为了两汉经学的前身。所谓两汉经学指的是:《诗》、《书》、《礼》、《易》、和《春秋》。

两汉经学里的《易》主要指的就是《连山易》,而且目前也没有发现两汉经学使用《归藏易》的实物证据。

两汉经学里的《春秋》当然就是专指《公羊春秋》(即《春秋公羊学》)。

说白了,两汉经学是总结了从伏羲、炎黄二帝、夏、商、周,一直到秦在用《易经》治理天下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两汉经学解决方案。这个方案如果用四个字概括,那就是:修齐治平。修齐治平出自孔子写的《大学》篇,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总之,满族堪舆不研究阴宅,不研究阳宅,没有风水,更不算命。满族堪舆是两汉经学的生命线。例如,满族堪舆的突出特点是,将堪舆结果转述成谶语和纬语。在谶纬之言中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门津。这正是西汉武帝时期平津侯公孙弘的看家本领。

在第二章满族堪舆前世今生中,将会以实物和实地望气结果,结合史实,系统地解答满族堪舆是怎么解决“《易经》如何治理天下的?”问题。当然,这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慢慢更新,敬请期待。

眼下呢,有个问题,我的满语名字叫dalin,音译为达林。不好记的话,可以叫我达令。dalin这个满语名字是传授我满族堪舆的太师傅起的,源自西汉平津侯公孙弘。公孙弘是汉代第一个没有军功被封侯的文官。正所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呀。在第42回,咱来讲讲满族堪舆的祖师爷公孙弘鲜为人知的封侯往事。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奇妙的满族堪舆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