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满族堪舆(第47回):替大汉丞相公孙弘教研究明孝陵的贺云翱教授识字
从第43回到第46回集中解释为何说讲《易经》的张其成教授不认识堪舆中的象形文字。如果讲与堪舆相关的《易经》连气都弄不明白,那堪舆还有什么价值?他提出的“紫禁城被视为《周易》的立体展现”是极端错误的。至于为什么,烤事儿在第16回已经做了解释,容易被人利用,具有生成“江山会有两个王”谶语的可能性。
第一节: 再次强调
烤事儿把祖师爷传下来的正确的北京故宫堪舆设计解读方式写在第46回。再次强调:北京故宫是诸葛亮《前出师表》的立体展现;绝对不是紫禁城被视为《周易》的立体展现。别不当回事,一旦出问题,后果很严重,谁也担不起。
北京故宫是堪舆设计经典中的经典,把伏羲、炎帝、黄帝、周文王、秦始皇、汉武帝等等历代帝王如何用《连山易》治理天下的理念体现的淋漓尽致。我们要尊重古人的智慧,不允许任何人篡改!
第二节: 明孝陵中那么大一个明字真的看不出来吗?
请问提出明孝陵北斗七星说的贺云翱大教授,如果下面图片中的字出现在甲骨文中,或者出现在商周青铜器上,它念什么?
图1:甲骨文中的月字
咱来告诉大专家您,念月亮的月。满语叫做biya。
在漫长的中华文明中,月字的演变经历很多朝代如下图。
图2 月字的演变
贺云翱教授在90年代提出一个观点:明孝陵老朱家的神道是一个弧线,不是正常居中两边对称的直线的原因是老朱想“魂归北斗”。咱用反证法已经证明“明孝陵北斗七星说”是错误的。
图3 :上面的月是明孝陵南端的神道;下面太阳形状的是明孝陵宝顶
那么正确的是什么呢?是老朱的神道与埋他的宝顶组成一个象形文字。
什么呢?
大明的明。负责明孝陵堪舆设计的是建州女真满洲五部。祖师爷说:为什么用大明的明,自然是依据明孝陵望气结果。跟朱元璋讲怎么设计的时候,得引经据典呀。典故出自司马迁写的《史记》。
据《史记》记载,卫青的墓的形状像匈奴的最高山庐山,体现卫青征服匈奴的高光时刻;霍去病墓形状像祁连山,体现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的赫赫战功。到了老朱这,人家缔造的是大明王朝。总不能把大明山山水水全放明孝陵吧?
所以,明孝陵南边月牙般的神道是月象。北边宝顶是一个正圆形形状,是太阳的形。神道月的象和宝顶日的形组成了一个象形文字大明的“明”或者是易经的“易”。
因为这是明孝陵,因此,只能是明,不会是易,在此语境下,不存在歧义性。
第三节: 600多年前明孝陵望气结果
朱元璋的明孝陵最终是由建州女真满洲五部完成的堪舆。原因就在于,望气结果。虽然明孝陵我确实没实地去过。但是,祖师爷传下来的明孝陵望气结果是“水风井”。
图四:大明的明与水风井的内在联系
第四节:此明非彼明
由于,明孝陵和北京紫禁城600多年前的堪舆设计是同一拨人干的,所以堪舆设计风格就非常的像。之前在第43回、第46回具体解释北京紫禁城的时候,是日的象与月的形组成堪舆中的象形文字明。
明孝陵呢,是月的象与日的形组成堪舆中的象形文字明。但是,此明非彼明。为何?原因很简单,不管是哪里,都是以望气结果为依据进行的堪舆设计。不同的望气结果,导致满族堪舆师“写在田埂”上的文章中的含义就不一样。
南京明孝陵的望气结果是水风井。
图5 600年前明孝陵建州女真满洲五部堪舆师望气结果
总之,请研究明孝陵的大专家们,不要随便创造中华传统文化。明孝陵是满族堪舆文化精品中的精品。在与中原各路高手同场竞技中,满族堪舆第一次完胜中原堪舆。
贺云翱教授提出的明孝陵呈北斗七星造型是非常错误的说法。希望大专家能讲好中华传统文化故事,而不是制造传统文化事故。人家老朱不是贺大教授自创的“魂归北斗”。
要明白一个重点,人家老朱得意道家学说。因此,大明从开国就是儒道一体,官道盛行。明孝陵高度体现道家学说。祖师爷传下来的正确说法是:标准的沐浴东井!且听奇妙的满族堪舆(第48回):满族堪舆祖师爷传下来的明孝陵原始堪舆设计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