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满江红助力完颜们竞争明孝陵堪舆
书名:奇妙的满族堪舆 作者:锦城烤事儿 本章字数:2964字 发布时间:2024-02-03

奇妙的满族堪舆(第50回):岳飞《满江红》是完颜们竞争明孝陵堪舆项目独特优势


上回说到,净明忠孝道祖庭地处江西南昌。江西又曾经是陈友谅的地盘。朱元璋最终拍板选定净明忠孝道和女真联合设计的明孝陵堪舆方案,确与岳飞的《满江红》有直接关系。这就不得不说,与中原各路堪舆高手相比,完颜们的独特优势。

第一节 满洲五部中的完颜部

朱元璋做皇上的洪武年间,最大的两次堪舆项目包括大明定都选址和明孝陵堪舆选址。那时候的大明更想定都北方,觉得南京定都的往往是短命王朝或者是偏安政权。拟在北方定都,元大都北京自然是在大明的视野范围之内的首选。

最先选择在北京定都的封建王朝是完颜们建立的大金。大金海陵王完颜亮力排众议,将帝国都城建在了今天的北京。其皇宫选址在了今天的北京大兴一带。

我们要记住北京大兴这个地方。

为啥呢?

因为,大兴的选址与老罕王努尔哈赤在17世纪选沈阳当大金都城的选法是一模一样的,都是按照两汉经学的思维方式选的。深刻诠释的是:定都在德不在险的贾谊、公孙弘和董仲舒的思想。当然,这是后话,咱日后一定会跟大家用两汉经学解释清楚。

第二节 选北京做首都是大金时期的满洲五部完成的

言归正传,大明在明孝陵堪舆选址的同时也在考虑大明北方都城的堪舆选址。考虑北京的时候,自然会去问已经归顺大明的女真部落。此时,完颜部还在黑龙江流域捕鱼打猎呢。此时的女真首领,阿哈出,完颜氏。当阿哈出到大明都城南京向朱元璋朝贡的时候,老朱自然会问问大金时期完颜亮为何选北京当都城。

据祖师爷说,老朱顺便把各路高手都叫到一起,开个明孝陵和都城选址联合堪舆碰头会。完颜家为了表示归顺诚意,必然要一五一十跟老朱和各路高手好好讲解北京到底好哪里!会选北京的主,自然有本事选沈阳。老爱家的发家史证明了选沈阳、选北京能够一统天下。

在此期间,旁听的有浙东集团代表刘伯温、淮右集团代表张宗、全真数位高手。此外会中还有皖南、华中、华北各家等等。他们很多人都不屑一顾,觉得完颜们讲的不像是堪舆,也不像风水。完颜们讲的堪舆连罗盘的基础知识都不涉及。众人觉得不可思议。

为啥呢?

因为,女真部根本就没讲那些民间风水术语。讲的全是贾谊的《论治安策》、公孙弘“和”的理念、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如果说贾谊和公孙弘的比较好理解的话,董仲舒的想法就非常难让普通人理解。

但是,在这些人中,主张儒道合一的净明道与完颜们春秋公羊学的想法产生了共鸣。在会后,净明道的几位道长与完颜们相谈甚欢。他们谈的内容核心部分就是烤事儿写的《第48回:祖师爷传下来的明孝陵堪舆设计原始资料》。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怎么能在三两句话之内直接击败各路高手,一举夺魁。那就要说到完颜们的独特优势。

第三节:净明出理论,满洲五部出人

现在我们看到的北京紫禁城与明孝陵的堪舆设计都是一套人马设计的,因此堪舆风格非常一致。北京紫禁城主题是一个“忠”字,南京明孝陵体现的是一个“孝”字。从忠孝两个字,不难看出,体现的是净明忠孝道的儒道合一治国思想。

600年前完颜们完成的明孝陵望气结果

在第49回,据祖师爷回忆,当年净明忠孝道的儒道合一思想与前来朝贡朱元璋的满洲五部的春秋公羊学思想不谋而合。这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两家谈一块去了。净明忠孝道擅长理论,满洲五部擅长堪舆实践。别忘了,北京的堪舆选址是大金完颜亮当家的时候女真堪舆师完成的堪舆选址。这是无法改变的历史事实。

出于净明忠孝“忠”的主题思想,北京紫禁城,是满洲五部通过气将诸葛亮《前出师表》写在了“田埂上”。

总有热心网友问:“满族能有堪舆?写过一本代表作没有?”

现在明确回答:写了,不仅写过代表作,而且还很多。其中,明孝陵和北京紫禁城就是满洲五部用气写出来的堪舆代表作。

第四节:井气象征着“凡日月之所照,皆为大明”的深刻寓意

在满族堪舆视野下,讲堪舆必须从气讲起。不讲气的堪舆,就识别不了堪舆特有的象形文字,属于堪舆文盲


井字的特殊寓意

井字特殊在哪里呢?

一方面,井字两横两竖的写法从商周甲骨文、金文就是这类写法,一直到今天,历经小篆、隶书、楷书、宋体、草书、行书等等几乎没变化。

另一方面,从井字中间的方框算起,无论从四面八方看,都是月的象与日的形组成象形文字明。


月的象与日的形组成大明的明(正面)


月的象与日的形组成大明的明(侧面)

600多年前,完颜们最先完成明孝陵的望气工作,望气结果一代一代传了下来。明孝陵的气非常确定就是“水风井”气。因此,我们要识别用井气写出来的大明的明字。只有认识用气写出来的象形文字,才能读用气写在“田埂上”的文章。

各个方向均是大明的明

因此,明孝陵用“井”气有着“凡日月之所照,皆为大明”的深刻寓意。

再好的设计,也需要有好人才能发掘它自身的价值,发挥它应有的价值,发展它的理念,发动相关人员去执行。最终,女真堪舆师打动朱元璋下决心采纳明孝陵满族堪舆设计方案的自然是完颜们望气得来的“井”气。井无论从四面八方哪个角度看,都能组成月的象与日的形,因此更有着“凡日月之所照,皆为大明”的深刻寓意。

第五节:岳飞《满江红》让明孝陵堪舆设计一锤定音

据祖师爷回忆,在满语中,日历上初一十五中的“初一”被称作“兀术”。相传,朱元璋之所以叫朱重八,是因为他是中国农历八月八日出生。朱元璋要是初一生,估计就叫朱初一了。因为,知道老朱家给孩子命名传统。

完颜家初一生出来的孩子,自然也可以取名叫完颜初一,翻译成汉语则叫金兀术。金兀术这名字熟悉不?听过《岳飞传》的估计都不陌生。当年,为了能够达到打动朱元璋的效果,专门在满洲五部的完颜部中选了一个年龄合适、外表魁梧、精通汉语且真在初一出生的少年郎。

阿哈出首领找到这个少年郎说:“孩子你是初一生的对吧?给你改个名,以后你就叫兀术了。跟我去趟大明都城南京。”明代初年,从黑龙江去南京2000多公里,路上要走一个多月。这名叫“金兀术”的孩子除了赶路,就是熟记岳飞《满江红》。翻来覆去地背诵,可以倒背如流。

到了南京城,满洲五部首领与净明派代表一起入宫朝见朱元璋。一番行礼客套之后,大家转入正题。净明道代表对他们东晋教祖许逊的垂世八宝“忠、孝、廉、谨、宽、裕、容、忍”进行详尽阐述。满洲五部堪舆师对明孝陵的堪舆望气情况做详尽汇报。

当阿哈出讲到井气象征着“凡日月之所照,皆为大明”的深刻寓意之时,这位名为金兀术(非岳飞时期的金兀术,同名而已)开始带有感情地吟诵岳飞的《满江红》。

据祖师爷回忆,当时大家见皇上是不能抬头与皇帝对视的,都是低头跪着。所以,皇上长啥样,表情如何是根本不知道的。但是当孩子吟诵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之时,祖师爷偷偷瞄了一眼朱元璋。皇上真真地流眼泪了。

当这位名叫金兀术的孩子带有感情地吟诵完岳飞的《满江红》。阿哈出首领补充又高呼“凡日月之所照,皆为大明,周边蛮夷无不感念大明皇恩!

洪武皇帝仰天长啸,意气风发。这一刻他能够真正体验做皇帝的快乐。要不怎么说明孝陵的堪舆一定是建州女真满洲五部设计的呢。别人在厉害,永远给不了大明洪武皇帝这种江山一统、名垂万代、四海宾服的快感。在这一刻,明孝陵用气写出来的“明”字,以及“井”气,就被永远写入了明孝陵的堪舆文章之中。

本回,说到了朱元璋明孝陵体现的是垂世八宝“忠、孝、廉、谨、宽、裕、容、忍”中的孝的主题。自然要讲讲北京紫禁城体现出来的“忠”的主题。且听《奇妙的满族堪舆(第51回):明代北京紫禁城堪舆设计基本情况》。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奇妙的满族堪舆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