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明忠孝群文化
书名:奇妙的满族堪舆 作者:锦城烤事儿 本章字数:2168字 发布时间:2024-02-03

奇妙的满族堪舆(第52回): 净明忠孝群文化

第51回中,讲述的是大明王朝守江山的堪舆工程项目甲方,要求用《连山易》做气,南北十三星做数,打造大明王朝气数。对于打造王朝气数,东晋教祖许逊留传下来的净明道垂世八宝:忠、孝、廉、谨、宽、裕、容、忍。北京紫禁城体现的是忠,明孝陵体现的是孝。那么剩余六宝都在哪里呢?本回就解释这个问题。

群文化

第一节 王朝气数

王朝气数兑换成现代人的名词应该被称为“治理天下的体系”。治理天下的体系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稳定、长治久安,是具有长期性、基础性、战略性的群。在满族堪舆中,“群”源自董仲舒《春秋繁露》(灭国篇)。董仲舒曰:“王者,民之所往,君者,不失其群者也;故能使万民往之,而得天下之群者,无敌于天下。

第二节 复习生字大明的明

净明忠孝道作为大明王朝守江山的关键堪舆工程项目总包,建州女真满洲五部主要承担望气和具体堪舆设计的分包任务。建州女真满洲五部在大金王朝时期,专门负责大金王朝气数的整体堪舆设计,例如定都北京的堪舆选址。

在明末,沈阳谁选的?建州女真满洲五部!

在清初,承德谁选的?建州女真满洲五部!

满洲五部丰富的王朝气数堪舆实践经验是最好的硬实力。

象形文字明在不同语境下的字意是不一样的!

第48回讲述明初女真堪舆师用“井”气写出来的象形文字大明的明。在第46回讲述女真堪舆师用“遁”气写出来的象形文字大明的明。虽然都是大明的“明”,但是,气不同导致字意不同,例如,明孝陵那个用“井”气写成的偌大的象形文字“明”是孝的意思。例如,北京紫禁城用遁气写成的偌大的象形文字“明”是忠的意思。复习完生字,咱继续学习用气写成的新文字。这些文字分别代表了垂世八宝中的“廉、谨、宽、裕、容、忍”。

第三节 象形文字湖南桃源山(黄闻山),气为地山谦

地山谦的象曰: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湖南桃源山(黄闻山)取得是廉棱之象。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地山谦

祖师爷传下来的说法是:湖南桃源山(黄闻山)作为道家名山,大明永乐年间净明道垂世八宝中的“廉”就是以地山谦为气,在桃源山写出以“廉”为主题的文章。用气写出来的文章,是要写在“田埂上”的。

第四节 象形文字崆峒山,气为火山旅

火山旅的象曰: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

火山旅

崆峒山作为道家名山,大明永乐年间净明道垂世八宝中的“谨”就是以火山旅为气,在崆峒山写出以“谨”为主题的文章。用气写出来的文章,是要写在“田埂上”的。

第五节 象形文字孔府,气为风天小蓄

风天小蓄象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风天小蓄

孔府作为儒家殿堂,大明永乐年间净明道垂世八宝中的“宽”就是以风天小蓄为气,在孔府写出以“宽”为主题的文章。用气写出来的文章,是要写在“田埂上”的。

第六节 象形文字五台山,气为泽山咸

泽山咸象曰: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

大明永乐年间净明道垂世八宝中的“裕”就是以泽山咸为气,在五台山写出以“裕”为主题的文章。用气写出来的文章,是要写在“田埂上”的。咸通感,这是理解董仲舒天人感应的关键。理解不了望气,不明白古代封建王朝如何做王朝气数,就永远理解不了两汉经学。

此外,秦汉堪舆是一路人,所以他们的玩法是一致的。例如,商鞅变法中有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迁都咸阳。变法与迁都有必然联系吗?在古代就有。祖师爷传下来的说法是,这个咸阳的咸,就是泽山咸。董仲舒跟汉武帝讲《天人三策》的时候,举例子就是大秦迁都咸阳的例子。

还需要说一句:现在的五台山是以佛家出名,但是,在西周至唐代一直都是道家名山,并以“紫气东来”之地著称,一直都是做气的最佳选择。例如,五台山附近有个著名红色旅游圣地西柏坡。

第七节 象形文字江西南昌万寿宫,气为艮

艮为山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终于说到,明代江西南昌的万寿宫了。这个具有特殊意义。因为,它是净明道的祖庭,根据地,发源地。是净明忠孝群文化的起点。我们说《连山易》是从艮开始的对吧?这是大明王朝用《连山易》做气的实物证据。

记得2004年夏天,我还特地与江西的同学一起去南昌,顺便对南昌万寿宫附近进行了一次望气。20多年前我自己亲自望气的结果与祖师爷600多年前的望气结果是一致的,那就是:艮为山!

大明永乐年间净明道垂世八宝中的“容”就是以艮为山作气,在万寿宫写出以“宽”为主题的文章。

第八节 象形文字武当山大岳太和宫,气为雷风恒

雷风恒象曰: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大明永乐年间净明道垂世八宝中的“忍”就是以雷风恒为气,在武当山太和宫写出以“忍”为主题的文章。

祖师爷传下来的说法是:用气来写象形文字是用《易经》治理天下过程中非常重要、非常基础、非常关键的环节。理解不了气,就理解不了满族堪舆中的象形文字;更理解不了如何用气在“田埂上”写文章;更理解不了王朝气数到底怎么来的。别急咱慢慢来,后面章节一定讲清楚。

心急吃不了一个胖子。在第一章做总结的时候,烤事儿就提到过一个问题。湖北武当山上有个金殿。这个金殿是明代朱棣下旨修建的,纯铜打造,被雷劈后金光闪闪,非常好看。也不知道谁,把这个金殿被雷劈的现象描述为了“雷火炼殿”。如果这个“雷火炼殿”要是张三丰听了,我估计会羞愧的找地缝钻进去。咱就结合净明忠孝群文化讲解为什么“雷火炼殿”是错误的说法。且听《奇妙的满族堪舆(第53回):为什么说武当山自然奇观雷火炼殿是错误的说法》。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奇妙的满族堪舆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