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满族堪舆(第53回):永乐年间武当山大岳太和宫的原始堪舆设计资料
第52回净明忠孝群文化中讲到,如果张三丰穿越到现代,听到武当太和宫有“雷火炼殿”奇观这样的说法。他一定会羞愧的找个地缝钻进去。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这是堪舆文盲才能想出来的说法;是中华文明衰落的真实写照;是中国《易经》已死的标志性事件!
第一节 请识字。大岳太和宫是标准和字的象形写法!
在汉语里,和字的确是会意字。但是,别忘了,永乐年间负责武当山堪舆的是建州女真满洲五部。具体来说,这个地方是建州女真浑河部最先望气望出来雷风恒的气。对于建州女真浑河部,大家估计很陌生。要是提爱新觉罗,大家总熟悉吧?老爱家当年就从属于这支。浑河又名沈水,又名小辽河,发源于老爱家的老家辽宁抚顺。
图1 武当山金顶平面图
这个堪舆设计是有净明道依据浑河部雷风恒的望气结果提出来的。如图1所示,武当山金顶平面图像个什么?形状像不像一张嘴?被误称为“雷火炼殿”的那个铜铸金殿像不像口中的舌头?天柱峰像不像人嘴里面的扁桃体?
武当山金顶中东南西北四个天门及围墙组成的是一个标准的“口”形状。从天空中劈下来的雷就是这个“口”要吃掉的食物。
第二节 武当山大岳太和宫名字由来
和珅的和字怎么写?
和=禾+口
禾在古书中指的是粟,在现代往往指的是水稻的苗。不管怎么解释,禾代表食物。口代表吃。纯铜的金殿矗立在山峰上,必然招雷劈。从天上引下来的雷,就被当做武当山金顶中东南西北四个天门及围墙组成的是一个标准的“口”吃掉。
禾在口中,呈现的吃的过程。禾代表食物。武当山金顶东南西北四大天门、围墙、金殿、天柱峰组成的这么大一个口。这个口要吃的食物自然不是普通的凡间食品。这个口要吃的食物是天上的雷(如图2)。
图2 禾在口中,组成的象形文字和字
因此,武当山金顶禾的象与口的形就组成了一个象形文字“和”。武当山金顶宫殿群说白了就是庙。庙如果用《易经》八卦中的卦符来表示,那就是单卦巽卦(如图3)。
图3 单卦,巽卦,巽为风
基于第52回提到的净明忠孝群文化,武当山大岳太和宫为什么被称为太和宫呀?那不就是因为有这个用雷风恒的气写出来的象形文字“和”字吗?
第三节 请问,字都不认识,不是文盲是是什么?
武当山是净明忠孝群文化的关键一个支点。净明道参与明孝陵堪舆选址的过程中,与建州女真满洲五部结缘。第51回讲解两家联手如何对北京紫禁城进行堪舆设计。第48回讲解两家联手如何对明孝陵进行堪舆设计。
第51回讲到北京紫禁城用天山“遁”气写的大明的明。第48回讲到用水风“井”气写的大明的明。本回讲的是用雷风“恒”气写出来的武当山大岳太和宫的“和”字。
大明永乐年间,武当山大修,据说花了12年的时间,累计动员30多万工匠,修成宫观约8000间。在各宫观中,朱棣皇帝钦赐神像、供器、法器及宝幡、神帐等。可见其规格等级不输紫禁城。北京有紫禁城,武当有紫金城。
图4 武当山紫金城
不理解,用雷风恒的气写出来的和字,就无法理解大明王朝花无数人力、物力和财力干这件事的目的。大明王朝是个正常王朝,都是正常人。对于正常人来说,谁没事为了看个“雷火炼殿”奇观,不惜大量消耗大明人力、物力和财力?
第四节 武当山是打造封建王朝气数过程的经典实物代表
不懂得用气来识字,就理解不了堪舆文化,更无法理解这种打造王朝气数的文化。王朝气数兑换成现代人的名词应该被称为“治理天下的体系”。
永乐帝用12年时间,前后共发60多道上谕,要人给人,要钱给钱,事无巨细。你说他一次都没去过,为何如此上心?
有人会说:是对道家的崇拜。
不否认,但是要明白这是花的大明王朝的钱。谁花的钱,自然代表谁的利益。自然是出于保大明王朝江山的目的,皇帝、内阁和朝臣才同意建设的。这就说到关键点了,净明忠孝群文化是干什么的?
第五节 忠孝精明群文化工程建设项目主要参与方
工程项目名称:忠孝精明群文化工程建设项目。
甲方(发包人):大明王朝
甲方(发包人)法人:明成祖朱棣
乙方(总包人):净明道
乙方(总包人)法人:刘渊然
乙方(分包人):建州女真
乙方(分包人)法人:阿哈出
监理:净明道
监理法人:刘渊然
第六节 望气是建州女真满洲五部分包的主要工作
之前在明孝陵的建设过程中,已经提到建州女真满洲五部中的完颜部。完颜部最先望气找到明孝陵的“井”气。建州女真完颜部最先通过望气找到北京紫禁城的“遁”气。本回中,提到建州女真满洲五部浑河部最先望气找到武当山金顶“恒”气。
从实物,咱可以看出,建州女真满洲五部在忠孝精明群文化工程建设项目中的核心工作是出人望气,此外,全程参与具体的堪舆建筑设计过程。
满族堪舆不研究阴宅、不研究阳宅、没有风水,更不算命,是两汉经学的生命线,是研究如何用春秋公羊学实现“修齐治平”。“群”出自自董仲舒《春秋繁露》(灭国篇)。士大夫有家,诸侯有国。国代表地方。天子拥有天下。
满族堪舆的目的是什么?大金王朝海陵王完颜亮对满族堪舆的总结是:“运用两汉经学,通过群文化建设,采用堪舆技术手段,以气来写字,把文章写在田埂上,强制实现地方在思想上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建州女真满洲五部这样的群文化建设理念与净明道的“垂世八宝”群文化建设理念不谋而合。这是两家走到一起完成大明王朝气数打造的最关键的基础。
换句话说,净明忠孝群文化建设过程就是大明王朝气数打造的过程。在第33回中,提到大明王朝和大清王朝的气数都是以《连山易》作气,南北星斗聚合作数,组成的王朝气数。在历史中,大明和大清的王朝更替属于无缝衔接。
例如,大清是唯一一个沿用前朝宫殿的封建王朝。原因很简单,本身北京紫禁城就是明初的建州女真满洲五部望气选定的。至于老爱家的祖上有没有亲自参与过具体的设计过程?这玩意真不知道。
大明和大清的王朝更替属于无缝衔接,从武当山大岳太和宫的具体堪舆建设就可见一斑。两个王朝的群文化体系都是同一班人马建设的,自然在王朝“治理天下的体系”(俗称王朝气数)的建设过程衔接是无缝对接。
既然本回提到大清王朝“治理天下的体系”(俗称王朝气数)的建设,自然要提八旗。烤事儿在奇妙的满族堪舆开篇名义八旗的“旗就是气,气就是旗”。且听《奇妙的满族堪舆(第54回):八旗驻防群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