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阳村的杨家老汉
书名:坏孩子的战争 作者:小学快毕业 本章字数:5008字 发布时间:2024-02-06

时光回到了1985年,在华北平原,燕赵大地上,座落着一座饱经岁月沧桑,几千年风雨飘摇的古老县城,“幽冀县”翻开华夏文明古朴厚重的地志文献记载。幽冀这个名字在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中一直沿用至今从未有过断绝。如今的幽冀早已经失去了往日的余辉,成为了一座人口不过十来万的边陲小地。站在厚重苍颜的青砖瓦台,残垣断壁的古老城墙下,你依旧能够清晰感受到夕日萧杀的金戈铁马,战火遍地的烽火狼烟。目光微微调转到另一个方向,在离老城墙不过几百步之遥的地方,有座冒着几缕淡淡青烟的小村子正静静矗立在微微泛起鱼肚白的黎明夜色之中。“尚阳村”这是个只有一百多户人家,几百名男女老少青壮劳力的小村子。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老城墙边上竟然有了这样一座小村子,县志上不曾有过记任何载,村子的历史也已经无法令外来者追溯考究,但是听那些上了岁数生活在村子里的老人说,尚阳村的位置是以前守城官兵的集结地,每当遇到大灾大乱之年,到处生灵涂炭匪祸横行狼烟遍地民不聊生的时候,在县城里面安家落户的贫民百姓,那些富商大户人家的奴仆下人,还有看守城门楼子的老爷兵,都会被县城里几位主事的大老爷组织起来,让这些青壮们带上家里的斧头柴刀分批轮流登上城墙,不分白天黑夜的在城墙上巡视。每当夕阳西下黑夜降临,站在老城墙上负责守卫城防的军士们就会燃起火把,满脸凝重神情紧绷的从瞭望塔上向县城的四周观望,握紧手里的刀枪随时准备应对城墙外潜伏而出的祸乱。在那个现代化大都市霓虹灯光未曾普及,使用照明方式依旧比较落后传统的年代,独在走在伸手不见五指的乡间小道漆黑夜幕里,大老远就能望到老城墙上那散布的一道道摇曳火光。这狼烟四起灾荒动乱的年景眼见迟迟不曾过去,守御城防的时间一长为图方便的人们,便聚集在尚阳村的位置各自搭建起了自己生活起居的窝棚,久而久之便慢慢形成了如今的尚阳村。幽冀县城街道上此时一位身着粗布蓝衣头戴翠绿解放帽的农村老汉正赶着牛车悠哉悠哉的往家里走,杨老汉是个尚阳村里面颇受人敬重的小老头,六十多岁的年纪虽然已经到了花甲之年,可他的身子骨却依然十分结实硬朗,和那个时代的农村人一样,他操着一口地道的乡村土话,有着一副农村人独有的憨厚面庞,成日里在田间地头劳作身上的皮肤被烈日炙烤的有些古朴黝黑,与其他上了年纪到这个岁数的老头相比,他的身姿依旧挺拔身骨也十分硬朗,丝毫看不出农村人面朝黄土背朝天,被生活所压弯的佝偻背影。杨老汉本名叫做杨天水,杨家在幽冀县城也算得上是一方名门旺族地方大户这一代家里面光与杨老汉同辈而论的兄弟就有好几个,底下的那些后生小子们更像是笑咧开的西瓜,一个接着一个三五成群人丁兴旺。听村里人聊家常时说过以前老杨家的先辈还曾经得过秀才中过州府里的举人,要知道在清朝那个时期,秀才可是一个县城里的文化人,是社会上相当有地位的上层名流,要是谁家里面能出个秀才中个举人,对于贫民百姓来说那可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相当光耀门楣了不得的大事,这十里八乡的达官显贵乡绅名流都得上门前来恭贺结交一番,老杨家也勉强能算得上是文士之家书香门第。作为一位面朝黄土背朝天土生土长的农家人,杨老汉除了平常要和自家的几个野小子把县城外的几亩口粮田打理好后,闲暇之余他就时常待在紧挨着老城门楼子的村口处,支好那条躺在地上看起来有些上了年份破旧不堪的长板凳子,架好自己讨生活做活计的小摊,帮着给四里八乡来往于幽冀县城的行人们,修修车补补车胎缝缝补补干点维持生计的小营生,虽说也挣不了几个铜板大钱,但对于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来讲,这也是个相当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大富大贵那是甭想了但补贴一下家用买些日常用到的柴米油盐那是足够用了。自从杨老汉开始在靠近老城门楼子的村东头摆摊,对于生活在尚阳村里的街坊邻居老少爷们而言,这可是多了一项实打实看得见的福利好处,今天村队部大梁自行车坏了,明天不知道谁的车胎又会被扎了,谁家的娃子找不到不知道跑去哪里疯玩了,又或是哪家有什么红白喜事需要操办了,人们第一时间都会想到去找这个老杨头,身上有着在那个时代农村人独有的厚重纯朴,待人和善乐于助人的杨老汉也乐于忙前忙后帮着尚阳村的老少爷们街坊邻居们,打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麻烦琐事,日子一久杨老汉这个小老头也就慢慢成为尚阳村里德高望重颇受后生晚辈敬重爱戴的村子长辈。等过了村东头的那道老城门楼子牛车缓缓行驶进了尚阳村里,正倚靠在车辕上的杨老汉眼睛微眯,嘴里更是有一口没一口的喷云吐雾咗着拿在手里的烟袋锅子,还没有把牛车赶回到自己家里,远远的就看到家门口站着一位六七十岁上了年纪的老妇人不停得往这个方向张望打量,见杨老汉赶着牛车从地里回来,到了家门口嘴里头仍旧是喷云吐雾烟火燎天,便神情一冷佯装微怒道:“你个糟老头子天天拿着烟杆就是抽,我就纳闷了咋就没把你自搁当成烟叶点了呢?”听话此话杨老汉也不觉得气恼笑呵呵回道:“老婆子这你就不知道了,饭后一锅烟赛过活神仙。”这是杨老汉娶过门得第二任妻子,村里人常听到那几个与他同辈而论的老兄弟喝醉酒后满口胡咧咧的说过,杨老汉在年青时候还曾经娶过一房婆姨,那个弟媳妇人长的相当模样俊俏,可就是命不好两个人办了喜事才没过多长日子,就碰上了灾荒的年景,当时整个华北地区爆发了一场大瘟疫,那个时候几乎是家家挂白纸户户有哀嚎,自家的弟媳妇身子骨弱也没能躲过一劫,老杨家费了好大力气跑遍十里八乡请了不少的土郎中,可最后还是没能挺住,人也就在那个时候没的。那个时候的杨老汉刚和自己家的小媳妇成亲不久,小两口正是郎情妾意如胶似漆的时候,哪曾想一对刚刚才过门成亲没过多久的新婚夫妇,从此以后就要天各一方阴阳两隔。自己那娇俏可人视若珍宝的媳妇没了,杨老汉的魂也仿佛跟着一块丢了,变得整天浑浑噩噩不吃不喝,不管家里人是怎么好言相劝苦口婆说,两只眼睛就是直愣愣死死盯着,躺在床上自己那早已经断气多时没有了任何气息动静的媳妇。见杨老汉迟迟不能从悲痛噩耗中缓过劲儿来,等待的时间一长杨家人坐不住了,现在瘟疫还没有过去,几乎家家有死人户户有哀嚎,往日里朝夕相处的街坊邻居如今能看到的熟悉面庞越来越少。人死不能复生没了的人不能在活过来,可活着的人不能在跟死人一样逝去。到最后还是家里主事的杨老太爷拍了桌子发了狠。逼着家里的几个后辈小子们,把杨老汉强抓硬拽的带出了那间他和自己媳妇刚刚新婚燕尔拜堂成亲还没能住上多久的婚房。指挥着家里面的几个后辈小子,杨老太爷让人把杨老汉拽到了村东头老城门楼子底下,在那有一间空闲出来专门为巡夜人临时歇脚准备的小木屋子,没有理会杨老汉嘴里面发出的嘶吼咆哮,任凭他如何拼命反抗激烈挣扎,杨家的几个同辈兄弟也不敢有丝毫大意留手,死死压住杨老汉的身子把他牢牢按在地面上,将杨老汉制服之后一众人快速退出木屋子,关上厚厚的门板在将木门上的铜锁上好,这边事情告一段落处理完后大家伙这才长长舒了口气。杨老太爷在临走时还不太放心,怕被锁在屋子里的杨老汉又干出什么傻事,千叮咛万嘱咐特意把家里的小五子杨老汉年仅十来岁的小五弟留了下来,交代好他一定要看好屋子里的杨老汉。从清晨到傍晚一天的功夫很快就快过去了,还被关在屋子里的杨老汉已经不在闹腾,见状杨老太爷心里大定稍稍舒了口气的同时,赶忙领着家里的几个后辈小子,悄悄来到了杨老汉住的那间小院,遵照老爷子的安排杨家老大杨天平老二杨天安负责屋子里面,其他杨家人都留在外面等候,兄弟两个用清水将各自蒙头的白布毛巾打湿捂在鼻子嘴巴上,手里提上小半桶的火油一把就推开了杨老汉的婚房,深深看了眼躺在床上那早已经没有任何生气的弟媳妇,两人的神情均微微一僵,头几天还是个有说有笑的大活人,怎么一转眼就落得这般凄凉下场,一声无奈叹息过后兄弟两人眼神逐渐变得坚定一咬牙,将小半桶的火油都浇了上去。等杨天平杨天安兄弟俩个从屋子里退出来后,院子里等候多时的一众杨家人迅速把白天提前整备好的柴火垛,纷纷堆放在杨老汉那间婚房四周的墙壁上,浇上剩余的火油几颗火星子飞溅过去,漆黑的夜幕里一场熊熊大火瞬间就燃烧起来。这边院子里火光通天,闹出来的动静很快就惊动了不少杨家老院中的其它族人,几个少不更事的小娃子更是想找机会溜进小院里,杨老爷子当时就火了脸上神情一黑对着身边的几个后生晚辈骂道:“你们几个都别在这站着了,回去管好自家的婆娘娃子,大晚上的出来干什么还嫌事情闹得不够大。”远处那些不停观望的杨家人已经被自家男人给呵斥走了,纷纷躲回了各自屋子。站在燃烧着熊熊大火的房子前,杨老太爷神情蓦然嘴里头一个人自言自语的低声呢喃道:“闺女爹对不住你了来到咱们老杨家还没让你和天水过上几天好日子,就碰上了这档子事,现在你已经没了但是爹不能让天水在这样下去,要是你心里有啥委屈,那就晚上给爹捎个梦,爹在这先给你赔罪了。要是你能够泉下有知那就保佑保佑咱们老杨家,护佑住咱们尚阳村的老少爷们街坊邻居们,让这场老天爷降下的瘟病赶快过去吧!村东头城门楼子下小木屋子里的杨老汉此时正背靠着木板墙,两条腿搭在炕沿上,眼神之中神采暗淡两只眼睛空洞洞一眨不眨的盯着前方地面,那模样就好似前面的空地上有着什么东西,又或是正活生生站着他心里面最思念的那个人。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的过去,杨老汉也陷入进停顿失神之中,突然之间他仿佛感觉到了什么一下子整个人瞬间惊醒过来,透过小木屋的缝隙他看到尚阳村西边的方向,半边天都变成了赤霞一样的火红色,在这漆黑幽寂的夜幕里显得是那样刺目耀眼,这一刻他好像明白了什么,随即疯了般向着木门冲了过去两只手拼命的拍打着木板,身子也一次又一次朝着木门激烈撞去。小木屋中的杨老汉嘴里发出一声又一声痛苦的嘶吼哀鸣,眼泪顺着面庞滴滴往下滑落,这时候他整个人已经失去理智陷入了疯狂,而门外面的小五子当听到小木屋里自家四哥闹出的动静后,早就吓的朝杨家老院的方向跑了回去,杨老太爷在临走时早有过叮嘱交代,要是发现你四哥有什么不对劲出了啥事情,就赶快跑回来给家里人去报信。一边是熊熊的大火映红了半边天,另一边是城门楼子下杨天水那如野兽嘶吼般的哀鸣咆哮,好家伙这下可热闹了整个尚阳村都被惊动了,到处是一片鸡鸣犬叫声,听见外头是如此的喧嚣嘈杂,家里面还剩下活人的,都赶快上好了自家门板,盖上被子捂着脑袋全当什么都听不见,可生活在这个村子里的人哪个会不明白,这肯定又是哪家死了人,怕把瘟病给传出来,直接就连带着死人和房子一把火给烧没了。就这样乱糟糟的折腾了一宿,直到天色渐亮黎明破晓的时候,这场大火才算是火势渐小有了熄灭的趋势,亲眼看着自家头两个月才盖好的房子,和刚刚过门没多久新儿媳妇,就这样一点点烧成了瓦砾飞灰,杨老太爷的心里有着一股说不出来的酸楚难受,一双苍老混浊的双眸显得更加深邃,本就略显老态佝偻的身影又变得消瘦弯曲几分。在看另一边小木屋里的杨天水,也早已被家里同辈的几个兄弟,用拴牲口的大麻绳紧紧的绑了起来,当从回家报信的小五子嘴中得知杨老汉此时出现的异常反应后,杨家老大杨天平老二杨天安立刻就带着几个兄弟赶了过去,看到杨老汉是如此一副目呲欲裂狰狞模样后,几兄弟害怕他真会干出什么傻事,几个人一合计索性就狠下心肠将杨老汉用捆牲口用的麻绳绑了起来。整整一个晚上的时间所有人都是在煎熬痛苦中等待,直到天色渐亮黎明破晓众人仿佛是从梦中惊醒而这一切也彻底结束成为过去尚阳村又恢复到了往常的宁静。或许是老天爷的怒气终于消了不在去惩罚地上这些无辜的人,又或是杨老太爷的祷告显灵得到了上苍的怜悯,总之没过多久这场席卷了整个华北平原造成数十万人死亡丢掉性命的大瘟疫,终于消失在了无形之中。杨老汉现在的婆姨就是在那场大瘟疫后,托媒人给新找的,虽然说人长得不是特别水灵,可身子骨却着实不错,丰腴多肉的身躯,农村人结实能干的体魄。没过几年的光景便给杨老汉添了四个小子一个闺女,老杨家又多了好几个娃子。看着在院子里调皮捣蛋来回乱跑的几个野小子,在后面一直紧追着几个哥哥嬉戏玩闹的小闺女,还有身旁一直辛勤付出操持家务的婆姨,日子一久杨老汉的心就像六月里躺在正阳底下的冰块一点点融化开了。在经历过那一场人间悲剧大灾大难之后,杨老汉的心态倒是调整改变了不少,整个人也变的更加开朗不在是那般黯然颓废,是啊!鬼门关前都走了这么一遭,人间的大喜大悲切肤入骨的体验了一场,还有什么事是想不开的呢?渐渐地他也从当年的那场沉痛往事中走了出来。在杨老汉的心里也更加珍惜在乎身边的几个老兄弟,还有尚阳村这些朝夕相处的老少爷们街坊邻居们。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坏孩子的战争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