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月看到保险事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随着人们的保险意识日益增强,购买保险的人越来越多。她想:“把保险作为自己的兼职,既不影响主业,又可以增加一份收入,岂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但一想到自己的“好名声”,张秀月又有些犹豫不决了。“我已经声名狼藉了,还会有人相信我吗?”张秀月迟疑道,“不怕,精诚所致,金石为开。还是做吧!”最后,张秀月还是下定决心把保险销售发展为自己的第二职业。
当张秀月下定决心想当保险推销员后,便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关于这一行的相关信息。通过收集信息,张秀月才发现这一行的竞争是如此的激烈,比作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丝毫不夸张。由于从事保险推销员的门槛较低,因此很多人都把这一行当做了自己的兼职。很多人的业绩都来源于自己的人脉,甚至可以说都是从身边人做起,谁的熟人多,谁的销售量就高。而要让陌生人购买你的保险产品,可以说比登天还难。了解到这些行情以后,张秀月心里又有些忐忑了,甚至还打起了退堂鼓。但一想到一想到自己的巨额债务,好决定还是放手一搏:“反正生意谈成了就有钱赚,谈不成只不过费点口舌,何况自己还有那么多‘熟人’呢!”
选择哪一间保险公司呢?这是每个人入行面临的第一道选择题,也是最难有满意答案的题目。面对多如牛毛的保险公司,每间保险公司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经过再三的考量,张秀月决定还是选择了国有大品牌的中国平安公司。因为这样的大公司知道的人比较多,实力雄厚,信誉度高,较容易取得顾客的信任。正所谓“隔行如隔山”,从未接触过保险事业的张秀月就是一张白纸。在朋友的介绍下,张秀月很快便通过考核取得了从业资格。但她并没有急于出手,而是进行了刻苦的学习培训。每天下班后,安排好家里的一切事务,她便马不停蹄地赶到保险公司,参加那里的培训班,并与同行们展开热烈的讨论交流;每天晚上,她都在灯下如饥似渴地研读各种保险条例,一有不明白的地方便打电话询问导师。经一段时间的勤奋学习,张秀月已经把各种保险知识理解得清清楚楚、烂熟于心了。
正所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第一单生意非常重要,它不但可以提振士气,更重要的是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开好头,打好第一枪,张秀月在“熟人”堆里像淘金似的反复酝酿筛选。最终选中了她曾经的好朋友刘金花——她的汽车保险快到期了。
这一天下班后,张秀月便拎了一袋水果来到了刘金花家。刘金花一看到张秀月便嚷道:“阿月,是不是来还钱呢?”
张秀月不好意思道:“不是!”
“又来借钱?”
“不是,还敢借吗?”
“那你来干什么呢?”
“我来和你谈谈汽车保险的事!我现在做保险了!”
“你做保险?不会又是来骗人的吧?”刘金花毫不留情地说道。
张秀月脸红耳赤地回答道:“我做的是正当的生意,怎么会骗人呢?我知道以前我做了很多坏事,但现在我真的改了,希望你给我个机会。”
刘金花见张秀月说得这么诚恳,也有点不好意思。于是换了另外一种口气,直截了当地问道:“你做的是哪一间保险公司?”
“中国平安公司。”
“中国平安公词是值得信赖的大公司。我的车子的保险是快到期了,但我一向都是在4S店买的保险,他们的优惠很多,我凭什么帮你买呢?”
张秀月一见机会来了,刘金花肯听她说保险的事了。于是,便开诚布公地和刘金花谈起帮衬她买保险的种种好处。张秀月没有像其他保险员那样长篇大论、天南地北、口若悬河地乱吹一顿,而是抓住重点要点,就价格、服务、优惠等几方面,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地进行了分析。听得刘金花是连连点头,不时露出满意的笑容。最后,在张秀月真诚的劝说下,刘金花竟然同意帮张秀月购买汽车保险。虽然条件是购买保险的钱从债务中抵扣,但毕竟也是旗开得胜。张秀月自然高兴得心花怒放了,对于做好保险的信心一下子增强了不少。
接下来,张秀月的目标便是刚刚生了小孩的另一位债主冯银好,因为刚好有一款产品是针对小孩子的。于是张秀月便又带着水果来到了冯银好家。同样一见张秀月都第一句话就问起了债务的问题。张秀月也先作一番坦诚的交代,承诺一定按时偿还债务的,接着便真诚地说出了来意。一开始,冯银好同样不信任张秀月,认为她又是来诈骗的。张秀月便耐心地向她作了解释,并把购买保险的种种好处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没想到竟然再一次成功了,冯银好答应了为儿子买一份保险。看着这么顺利又做成了一单生意,张秀月心里头当然是乐开了花。
谁知“好事多磨”。正当张秀月高高兴兴地准备造访下一个对象的时候,冯银好忽然打来了电话,怒气冲冲地指责张秀月是骗子。因为她从别的渠道了解到同样的保额和待遇,人家的保费差不多便宜一倍,她要找张秀月退保。由于电话里说不清楚,因此张秀月又立马亲自登门拜访。见到冯银好气得像要打人的样子,张秀月便拉着他的手坐下,耐心地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原因后,张秀月便替冯银好进行了耐心的分析。逐条保险条例与冯劲打听到的进行比较,最后得出了自己根本不存在欺诈行为的结论。她头头是道、语重心长的分析令冯银好心悦诚服,最后笑着把张秀月送出了家门。
一段时间下来,张秀月的保险业务做得顺风顺水,许多“债主”都不计前嫌,乐意帮衬她购买保险。张秀月除了用真诚的态度、合理的价格打动顾客外,优质的售后服务也是她取胜的原因。有一次,一位年老的顾客出了一次意外,导致左腿骨折,只能以轮椅代步。由于他的子女都不在身边,只有一个老伴照顾他。生活、饮食非常不便。张秀月了解情况后,不但主动帮他办理好一切理赔的手续,而且还像女儿一样经常到老人家里帮忙,照顾起饮食、起居和就医,直到老人家恢复了健康。张秀月的做法不但让老人家一家十分感动,他们还现身说法,为张秀月介绍了许多保险的生意。
正当她的保险生意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一场严峻的考验又摆在了她的面前。
一天, 4S店的一位员工悄悄地问张秀月:
“月姐,想不想赚钱?”
“谁不想赚钱?”
“我有一条门路关照你,不知你敢不敢?”
“说来听听!”
“我们店里定了一条规矩,哪个保险销售员介绍客户来我们店里出假险,我们店里一律给客户和保险员回扣!你手上的客户也不少,就看你敢不敢了。不过你放心,我敢担保你们肯定没事。”
这的确是一条发财的门路。亏公家的钱,进私人的口袋,肯定没人追究。如果按照过去的张秀月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可现在的她却犹豫了。一个声音劝说她:“做吧!这么好的挣钱机会千万不要放过。”另外一个声音警告她:“不义之财不可贪,别忘了以前的伤疤。贪欲之门一旦打开,便如决堤的洪水,一发不可收拾的。”最后,还是理智战胜了欲望。张秀月明白光明正大、本本分分地赚钱才是长久之策,才能赚得放心,用得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