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八旗排序与地德关系
书名:奇妙的满族堪舆 作者:锦城烤事儿 本章字数:1561字 发布时间:2024-02-09

第54回说到,八旗在大金时期与大清时期的排列顺序是不一样的。八旗的发展历程是借助地德不断聚气的过程,充分展示出“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衍生天地万物”的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第一节 “两仪生四象”过程中的八旗排序

在老罕王天命年间,八旗以赫图阿拉、萨尔浒、辽阳等地的地德为起点,经历“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的过程。也就是说,原始八旗排序与大金以辽阳为中心的地德息息相关。

在皇太极天聪年间,八旗以沈阳地德为起点,实现“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过程。这种地德内在变化的历程,在外在表现为八旗以黄红蓝白正向排序转化为以镶黄旗为首新的排序规则。

在皇太极崇德年间,八旗以沈阳承德地德为起点,借助辽代完颜们打造的“白山黑水”谶语体系聚气,一统东北,实现“八卦衍生天地万物”的过程。

第二节 现在看到的八旗排序

八旗是大清的根基,八旗的旗就是“气”。八旗是以气为基础,通过“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衍生天地万物”的方式,最终演化到大清入关之前的模样,并一直保持到清末。

现在看到的八旗排序:镶黄、正黄、正白、正红、镶白、镶红、正蓝、镶蓝。

第三节 八旗排序北京地德的关系

八旗排序与北京地德的关系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其它清代八旗驻防城、漠南蒙古盟旗、漠北蒙古盟旗等等群文化体系与此类同。

第四节 实验课(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

1张A4纸,打印清代北京八旗驻防图(图1)。

1张透明的A4 PVC纸,画出先天八卦(图2)。

图1 北京八旗驻防图

透明的A4 PVC纸,画出先天八卦。先天八卦大小与八旗城防图式大致相同。

图2 先天八卦

第四节 实验课(实验过程)

将透明的 透明的A4 PVC纸上的先天八卦以艮和坤的太阴为上、以乾和兑的太阳为下,附着在以正蓝旗驻地和镶蓝旗驻地为上、以镶黄旗和正黄旗为下的A4纸上(图3)。

图3 附着过程

从平视角度来看,上下两张纸是分开的,透明PVC纸中先天八卦在上(阴德有位);普通A4纸中的八旗驻防图在下(阳德有象)。

图4 附着空间分布效果(平视)

由于先天八卦画在透明PVC纸与普通A4纸中的八旗驻防图重合在一起。

图5 附着空间分布效果(俯视)

第六节 实验结果

众所周知,“阳是创造,阴是配合”。图5所展示出“阴是配合”。图1 北京八旗驻防图展示出“阳是创造”。八旗排序是严格按照《青囊经》标准设计。

现在看到的八旗排序:镶黄、正黄、正白、正红、镶白、镶红、正蓝、镶蓝。如图5所示,八旗排序是从是从乾位开始,依次经历兑位、巽位、离位、坎位、震位、艮位、坤位。具体对应关系如图6所示。

图6 八旗驻防分布

具体对应关系如下。

镶黄旗:乾位,阳数(7),安定门

正黄旗:兑位,阳数(6),德胜门

正白旗:巽位,阳数(3),东直门

正红旗:离位,阳数(5),西直门

镶白旗:坎位,阳数(2),朝阳门

镶红旗:震位,阳数(4),阜成门

正蓝旗:艮位,阳数(1),崇文门

镶蓝旗:坤位,阳数(0),宣武门和正阳门

奇妙的满族堪舆第1回讲到,八旗的旗与地德中的气是一体的,旗就是气,气就是旗。整个北京四九城的望气是建州女真满洲五部完成的净明忠孝群文化体系是净明道与满洲五部联手用《连山易》打造守江山的社会治理体系(俗称大明王朝气数)。

正因如此,大清不仅有大明北京城建设聚气的原始资料,而且精通这玩意具体怎么聚气。这也就是为什么,大清与大明王朝更替属于无缝衔接。大清皇宫直接用大明的皇宫,八旗驻防直接用大明的四九城。

大明王朝的北京城本身就是按照满族堪舆审美标准建设的。为了让大家有更直观的感受,咱把大明王朝北京城聚气的具体原理给你说清楚。《易经》是讲“气”的变化的一本书。当然要从望气结果说起。

这种望气结果是祖师爷600多年前从大明永乐年间传下来的。当然也有自己实地望气的印证。在给大家展示明清时期北京四九城聚气的结果之前,必须要先介绍《焦氏易林》。且听第56回,满族堪舆视野下的《焦氏易林》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奇妙的满族堪舆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