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艺术
之所以把音乐提出来专门谈,是因为音乐这门艺术太神奇了,据说,如果一群天天打猎的人变得彬彬有礼那一定是因为音乐,孟德斯鸠的这种说法我不太懂,音乐确实能让人变得彬彬有礼,至于是不是一定,可能不完全一定。
尼采说:“如果没有音乐,生活就是一个错误。”这个说法麻烦了,因为没法验证,好像找不到没有听过音乐的人,但是,出错的人倒是多,可以肯定的是,不管对错,音乐本身没错。
音乐对人的作用和酒对人的作用有点类似,酒可以使人兴奋,音乐也可以,但是,音乐还可以使人悲哀,因为音乐可以使人回忆过去,而酒的作用可以让人忘记过去,是想要忘记一种愁,但酒却常使人愁更愁。
音乐与酒对人都产生刺激作用,音乐是以文化的方式,酒是以类似毒品的方式,实际上,酒和毒品对人体产生作用的机理是差不多的,以酒的方式对待音乐的人,那可能是真正的音乐人。
琴棋书画中,琴排第一位,这实际就是把音乐排在第一位,音乐不仅对人有作用,对动物也有作用,一只狗或者马也能随着音乐跳起来,我想,猪应该也能做到,据说,音乐对植物也有作用,有人是做过试验的。
我们这里是谈音乐对人的作用,不管认不认得字,音乐对人都产生作用,我们能从电话中听出那一头的人的表情,在战场上,音乐是最能支撑起人的意志的艺术,毕竟,音乐是以振动的方式在刺激人的身体,身体和思想可能会发生共振的。
中国人对音乐的理解比西方人深刻得不是一点点,对任何一门学问,中国人都要将其哲学化、生活化、政 治化,对音乐,这就更明显。
音乐哲学已经被人研究了,哲学音乐呢,有这种音乐?音乐和哲学肯定是有关系的,如果音乐和哲学不扯上关系,那么,这音乐只是声音,那就不叫音乐了。
并不是一首曲子就叫音乐,没有高明的演奏者和演唱者,那还真就是噪音。
虽然不能从一段音乐中听出作者具体是指的什么,但这段音乐确实会透出时代的特征,中国历史上反复上演音乐误国、亡国的例子,就连改革开放之初,港台的流行音乐进入大陆,还被视为靡靡之音。
这种例子国内外都有,培根还专门谈论过那些巧于弄琴而把强国弄成弱国的君主。
中国古代相当长时期内,教育就是由音乐人掌管,怪不得孔子是教育家,因为孔子是音乐人,乐队那一套他清楚得很,顺手就可以来一曲,传说当年孔子听了韶乐,三个月不知道肉的味道,估计全是音乐的味道。
从社会文化上看,“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时代确实奏不出“霓裳羽衣曲”,当然,纯粹演奏是可以的,这个难不倒艺术家们,但演奏者和听者都不会有“霓裳羽衣曲”那个时代的心态。
音乐是时代的音乐,音乐也是文化的音乐,这里面确实可以挖掘音乐和哲学之间的关系,基本的音符就那几个,但音符之间的排列不是随机的,是有逻辑关系的,优美的音乐总是给人平滑的感觉。
“阳春白雪”没几个人听,“下里巴人”听众如潮,这里面也是有哲学道理的,这才是一个正常的社会秩序,就如同哲学没几个人感兴趣,但社会不能没有哲学。
在不同场合适用不同的音乐,行进的时候,只能是进行曲,唱不了抒情或者爱情歌曲的,婚礼上不会奏哀悼曲,但是,又有谁规定这种曲调只能用于这种场合呢,有趣的是,大家未经商量的情况下都对同一段音乐有相同或类似的行为。
音乐提供给人是模糊的景象,欣赏一段音乐就必须得想象这段音乐,而每个人的想象是不一样的,这很好的体现了艺术的功效,换句话说,艺术要的就是这个不确定。
黑格尔也关注音乐,“声音和数的比例有关系,乍听起来让人难以相信。”我料定此时的黑格尔肯定是得意洋洋的样子,同时也说明他确实不了解中国文化,黑格尔应该不知道黄钟大吕的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中国的度量衡居然是由音乐来定,那是比秦始皇还早的事了。
至于说音乐与五行的关系,那又和中医联系起来,除了中国,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将音乐和生活如此紧密的联系起来。
在乐器方面,中国古代乐器的种类和成熟度,世界仅此一家,二胡是世界音乐界的奇葩,用两根弦足以,结构简单,携带方便,跌宕起伏的身世,从草根入列贵族,可以作为音乐界的励志模范。
古琴和古筝,文化味就相当的浓,妥妥的中国风,古筝出清幽之韵,行云之身手,尽显优雅。
听有个人说,古筝这么大个琴只弹一边,有点浪费,这种说法有点意思,但是,不浪费掉那边,这边也弹不出这个音呀,这是个物理学问题。
古琴自带高山流水,文化味十足,不管是琴、谱、熏香,没点文化还真玩不了古琴,古琴乃大儒之宠,抚天籁之音,拨文人之心语,甚为文雅。
当年的编钟,属重量级乐器,从生产的技术难度以及演奏人员的数量和分工协调上都是世界唯一,也许正因为这些苛刻的条件,编钟只能是官家、王室才玩得起,编钟因此成了绝对的政 治乐器。
中国人早就找出了十二个基本音符,中国出土的编钟就能奏出这些音符,这十二个基本音在琴键上按七个音加五个音的方式组合,我们熟悉的七个基本音可以玩遍天下音乐,不过,中国人钟情的是“宫、商、角、徵、羽”的五声音阶。
中国人之所以丢掉了那两个发出半音的音阶而只用五个音,是因为政 治原因,那两个发出半音的音阶听上去“不正”,登不上大雅之堂,导致这两个音失去了政 治地位。
当然,对音乐人而言,这两个音是一直在的,手型一变就出来了,只是那时的他们已经习惯了那五个音。
那五个音也确实厉害,不信,你在琴键上试试,乱弹黑键,再乱弹白键,白键的音真就乱,黑键的音乱中也有几分优美,黑键就是为“宫、商、角、徵、羽”准备的。
中国古代音乐是领先世界的,从文献的记载和传世的乐器上就能说明这一点,关键是在中国古代,文人普遍参与音乐活动,不会拨几下琴弦还算文人么。
我们不好说只要是音乐就是艺术,但可以说中国音乐的艺术性是浓厚的,听中国的古典音乐需要作心理准备,需要放下手里的工作来专门听。
中国古典音乐似乎总能听出山和水的声音,使人脑海中展现出一幅远景画,而不是贴近表达,中国传统音乐一般听上去比较缓慢,那是在讲故事,让听者回忆那个朦胧的故事,对此,黑格尔的说法还真有点那个意思,他说音乐是人对时间的回忆。
这种理性多于感性的艺术正是西方音乐缺少的,西方的一些音乐只注重节奏本身,艺术性、理性,还有那个韵少了点。
近代的音乐发展,西方明显快过中国,在音乐理论、表现手法、乐器的配置等方面,西方都走在前面,这正是范儿级人士们引以骄傲的地方,其实,他们的下一代就会慢慢的缺乏这种自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