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闲杂人等离开之后,越天辰也要了解下吕不韦今日过来的目的了。
“丞相今日大驾光临,所为何事?”越天辰问道。
“不急,既然刚才那张家主都抛砖引玉了,我们就来说说。不知令妹可有心仪之人,我来做媒,包你满意。”
吕不韦现在权力滔天,无人敢违背其意愿,做个媒,还是赵璃儿这种的,谁不喜欢。
谁不喜欢?赵璃儿不喜欢,撅起了嘴巴。其实赵璃儿心里早就住进了人,她哪怕只是跟在他身边,她也愿意。
众人见之,纷纷大笑。
“既然小姑娘没有中意的,那便罢了,不过越公子,你可有中意的?”吕不韦说道。
越天辰的笑容也慢慢消失,同时也让他想起了心中的那个她,月瑶,面露苦涩。
“哎,暂时也未有打算。”
“哈哈,越公子年纪轻轻,确实也不急。”吕不韦缓解尴尬。
“丞相,说说看,今日到底为何事而来?”越天辰问道。
“那我便直说了。如今秦国刚立新君,急需人才,此番来此,就是想问问越公子的意愿。”
越天辰是听明白了,这吕不韦明面上是以国家的名义招揽英才,其实不就是为他自己招门客嘛。不过这吕不韦确实也因为权利的因素开始飘了,招人敢招到自己的头上来了。
“丞相之意,越某明白,只是越某过惯了无拘无束的生活,恐怕让丞相白跑一趟了。”
“越公子也别急着拒绝,不韦的意思不是想让公子屈于我之下,我们可以以平等的方式相交,而且,这也会给越公子省去很多麻烦的。”
“省麻烦?洗耳恭听。”
“越公子与我合作,那么那些不入流的权贵自然就不会像今日这般来提亲了,不是省了很多麻烦?”
还别说,这点吕不韦说的没错,这就变相剔除了很多实力不行的家族,确实耳根能清净很多。
见越天辰有些心动,吕不韦继续加把火。
“越公子之于秦国,也是异常重要,公子是秦王的师傅,再加上不韦的这层关系,以后在秦国,也是说一不二的人物了。”
越天辰倒是没多想第二点,他对于第一点就非常的满意了,于是也就应下了吕不韦的请求。
“丞相,我可与你合作,而且今日,我便给你推举一个不得了的人才。”
“何人?”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吕不韦看向另外一边的李斯,他当然知道李斯是什么人,碍于面子不敢问越天辰要人,现在越天辰直接给了,能不欢喜?
“原来是李斯先生,久仰大名。”吕不韦站起作揖。
李斯也站起回敬。
“还有,越某名下有一产业,名为醉仙居,丞相可使其成为官方宴请场所,让咸阳城的他国细作都聚于此地。”
“这是为何?”
“丞相也是生意人,应该知道他国的细作,也可以成为本国的。”
“妙!”
这些都是李斯的意思,只是通过了越天辰的嘴,如此一来,可想而知的泼天财富就要降临天辰居了。
话说这李斯也是厉害,都是要灭六国,想法比吕不韦激进而且有效。吕不韦是以仁灭六国,当然这个仁有些假,就是以武力胁迫对方割地,以达到灭国。而李斯就是采用借六国之力去灭六国,以此消彼长的方式,但缺点就是处处都是心机啊。
既然事情谈妥,吕不韦也就没有多留,毕竟一大堆国事要等着他去处理。而李斯就开始收拾起行李,准备去丞相府做舍人了。
而赵璃儿却是表现出少有的失落感。
“小璃儿,怎么了,又一个先生走了,不该有些成就感吗?”
“辰哥哥莫要取笑,虽然这个先生什么都不会,问什么都胡乱解释,但好像说的也很有道理,特别是他说的,学当以致用,方能不负所学,而每人所学不同,所长便不同,取万人之不同,则天下大同。”
“小璃儿这是长大了啊。”
“辰哥哥又在取笑。”
“哈哈,那小璃儿,这先生还请吗?”
“嗯,我想学不同。”
赵璃儿心境开始成熟是好事,可是去找先生这事,可就犯难了,你赵璃儿的名声可不好哦,心里没点数吗。
在吕不韦摆明和天辰居的关系之后,越天辰个人的声望也水涨船高,一时间成为咸阳的焦点。同时确实也如同吕不韦说的那样,没有实力的都不敢上门提亲了。
也就在这时,越天辰跑去咸阳的学宫,指名要了以前请不来的先生,对方连反对的机会都没有了。
次日,先生出现在天辰居的门口,踩着沉重的步伐,视死如归的心情进了天辰居。但让先生感到诧异的是,赵璃儿并没有像他的同僚说的那么的不堪和顽劣,明明就是一个可爱漂亮,知书达理,聪慧过人,人见人爱的小姑娘,如此弟子他们教不了,怕不是小姑娘有问题,而是他们有问题而误人子弟吧。
当先生以衣冠整洁,意气风发,满面笑容的姿态走出天辰居时,立马被早已等待多时的众先生给围上来,纷纷询问情况。他也没惯着这些人,骂他们就是骗子,还悉数赵璃儿的优点,把围上来的人也是搞的面面相觑,纷纷猜测他是不是受虐狂。
“不可理喻。”这是他留下的最后的话。
天辰居的日子变得安稳起来,同时秦国在吕不韦的管理下,也变得稳定且强大,这就让其他六国不淡定了,他们没有等来幼子上位的动乱。
韩国国都新郑,从稷下学宫学成而来,号称学子第一的韩非,同样和李斯一般郁郁不得志。而韩非不同李斯,不是入仕无门,他本就是韩国公子,回来就上任朝中大员,只是韩国的官僚主义,还有大王的不思进取,让他的才能无法得到发挥。而且韩国为弱国,如果不做变法改变,恐怕会被他国吞食。
恰逢这时,秦国遭受水灾,收成减少。于是吕不韦采取了多项措施,先是撤回在外的征战军队,减少支出。然后采用了李斯的意见,开垦荒地,增加收入。但问题接踵而至,开垦荒地是小事,但配套的水利工程却是大事,秦国尚武,这修水渠的人才可不多,问过多人之后,都没有办法修好这段工程,吕不韦只能广招天下了。
如此一来,韩国国君韩恒惠王韩然想到一计来对付秦国,乃是疲敌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