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将是一次大转移,在几年来的地下斗争中,也是罕见的。
数年前那次,上海党中央因出了大叛徒而全面紧急大转移,规模份量上可算是空前行动。
这次和那次又有所不同。那次是通知到谁,谁就赶紧跑!
这次要争取一起跑。
还大多有带枪的同志掩护。
至于“铜锭”——无线电技术人员——送去苏区的任务,指挥部决定,立刻派人,试走一趟向东南苏区的新路。
走通了,从东南苏区发电报到东江,转到指挥部,告以行路详情。这边便可护送老王老李出发。
前往大部分站点的同志弟兄都派出去了。
以隔江联络站为中心的三个站,成为秘密调查的重点。
指挥部成员稍事商议,便确定了分工。
分成三个小组,每个组负责一个站的秘密调查。
敌人如果已经渗透进了某个站,就一定会有固定的观察监视哨位在外围,以便和内奸呼应,传递情报。
根据老容说的,这三站人员互知。
这三站中,即便有两个站没被敌人渗透进去,敌人也会在外围设有观察监视哨位,随时向他们的上司报告监视情况。
换言之,对这三个站,目前都先视作“靠不住”再说。
申强断言,“三个站,或轻或重,敌人一定都有眼睛盯着!
我们要设计好,争取把敌人的监视哨找到,就可以采用反监视方法,找到内奸!”
三个行动组分好,分别命名为南站组,北站组,中心组。
南站组组长由副总指挥小覃担任,组员有张义会二聚小陈等。
北站组组长是何总站长,组员有司红光林世山小老汪等。
中心组由申强率领,老容兰四“虎头苍蝇”等,加上协助的老王老李。
“哨子”小邵负责总联络。他带了五名队员,除联络外,还将随时根据需要,支援其他小组。
在三天里,全线上任何一组如有调查突破性结果,尽量把“小决战”时间拖到统一撤离时间点。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保障各站同志安全。
而遇到突发性变化,各小组须自行紧急处理,并根据情况,或消除隐患,或立即由联络小组通知其他小组,“提前大撤转!”
各组很快便开始了行动。
此刻,大家都没想到,这一场分作多个小战场的行动,会演绎出那么多紧张惊险的战斗场面!
中心联络站的南边一站,设在距离隔江城百余里的浅沙大镇上。
该联络站对外面貌是一家瓷器店。
瓷器店老板就是联络站站长。此人姓郅,是一位近三十岁的地下党员,已经有了数年地下工作经验。
他的妻子也是地下党员。
夫妇俩有一个五岁的小男孩。
这瓷器店,是幢青砖老房。
像许多小店铺一样,前店后家。
前面店堂宽大,一圈儿高大柜架,中间两排低柜架,都摆了各种瓷器,有家用的,还有些仿造古董,供人买去做摆设用。
从店堂后到后面住家,一条边过道上,一侧三个房间,一间是仓库,一间是客房,最里一间是账房。三个房间之间,另有板壁上暗门相通。
这样的暗门,即便是地方保甲警察看见了,也无大碍。
乱世里,谁家店铺里不设一点藏财保命的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