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老爹这个举动,吴友光和语文老师都不意外,因为看到人来了就关门的活儿,他都干得出来嘛。
进了屋坐下,吴友光开门见山地说:“欧阳老爹,欧阳大婶,我们两个,就是专为你们家欧阳清珍升学读书的事而……”
“说啥子说?你们默道我不晓得你们来干啥子吗?哼!
“说不开门吧,好像我欧阳家连这么点儿礼节都不晓得,现在门也给你们开了,你们也坐下了,要没正事,你们就快走吧!”
欧阳老爹没等吴友光说完,就毫不客气地下逐客令了!
语文老师笑嘻嘻地说:“诶,欧阳老爹,你们不说给我二人烧个火,也该给我们端碗冷水喝喝嘛,你们家离场镇是不远,可上这个坡,还是有点儿累,有点儿热呢!
“欧阳老爹,你该不是连碗水都舍不得嘛,是不是呢?”
这一下,欧阳老爹无话可说了,就叫:“二女子,去给两个老师一人端碗水来。”
欧阳清珍起身去厨房端水。
吴友光凭着他多年做家长工作的经验,忍住气,换了个口吻,问:“欧阳老爹,你家的劳力还很强嘛,如今承包了,五个人的承包地,三个都是劳动力,你家去年的收入还算不错吧?”
欧阳老爹心里稍一估算,说;“嗯,是的,肯定比生产队分粮强多了!
“我家去年收了三千多斤旱地粮食,八百斤稻谷,留足自己吃的,还卖了四百多块呢,承包了土地,确实不饿饭了,就是还缺钱用。”
“你家不是还卖了四百多元吗?”
这时,欧阳清珍给两个老师端的水,就放在桌上了。
那时的农民,大多家里都没有暖水壶,都是口渴了,就到水缸边舀一葫芦瓢冷水解渴。
但吴友光两人从来都是喝开水的,冷水端来,两人并没有喝。
欧阳老爹听了,说:“你们没种过地,不晓得庄稼。
“卖粮是卖了四百多,但你们不晓得,买化肥就用了两百多呢,买种子农药,还用了百来元。
“好在我家里有牛,不请人耕地,要不然,卖粮的钱就只够投入了呢。”
“那,欧阳老爹,照你这一说,还不如生产队那阵罗?”
“话不能这么说,生产队那阵,红苕折合成干粮,一人一年才四百来斤,那是从来都吃不饱呢!
“这一年,自家耕种下来,除了卖的,我们一人还有六百斤口粮嘛,不但不饿饭,还能多喂点儿猪和鸡鸭,到底还是强多了。”
“那么,欧阳老爹,我来给你算算账哈……”
“唵,你给我算啥账?”
欧阳老爹很是不解,他们不是来说老二读书的事情吗?怎么不说读书,倒给我算起账来了?
吴友光说:“欧阳老爹,欧阳大婶,对了,还有这位欧阳大哥,你们看哈——
“听你们这一说,去年你们的粮食是多了,但钱并没有多,因为,你们卖粮的钱,除开投入的,就没有了,是不是?
“你们想过没有?你们哪怕做一天活路算一元钱工钱,要是把你们三个大人的工夫都算成钱,你们是不是就亏大了?
“你们更进一步想过没有,像我们教师,街上的干部,信用社、医院、供销社的职工,他们有你们累没有?
“没有吧,对吧?他们一个个都穿白衬衣、的确良呢,你们穿啥?这你们承认吧?
“就因为他们有工资啊,他们多的三四十元,少的二十几元,我们就说少的吧——
“就说刚参加工作挣二十几元工资的吧,生活用十二三元,还剩十多元,一年一人也还有一百多元,但这可是净的啊!
“要那么算,你们家五口人,除了所有开销,一年应该有六百元净钱吧?有没有呢?”
“六百元?六十元还凑不够呢!谁叫人家是吃国家供应的呢?
“你快莫给我摆这些没有用的龙门阵,我们农老二,天生就是穷命!”
“诶——,欧阳老爹,你这就错了!”
“我说错了吗?难道农民不是天生穷命吗?
“相信你们也见过,但凡农村里房子修得整齐点儿的,一家人穿得干净点儿的,哪家不是有人在吃国家供应?”
“欧阳老爹,说你错了,你还真的错了,你眼前,家里人不就有吃上国家供应的机会吗?”
“我家里人眼前就有吃国家供应的机会?哼,你以为,天上会掉下个大馍馍吗?做梦吧!”
“不是梦,是现实呢,你家老二,欧阳清珍,考上初中可是高分呢!
“而且,还考的是我们两人的一班呀,要是不出意外,三年后她考上了中师中专,就立马吃国家供应了呢!”
“……嗯?哼,你绕这么大个圈圈,闹半天,你还是来煽动我送老二读书的啊?你们莫要以为我老汉儿是瓜娃子!”
“哪里啊,难道不是这个理儿吗?”
“我可没那一学期一元二的学费!我家里也还缺劳力干活儿呢!”
语文老师赶忙说:“欧阳老爹,学费不是问题,我可以先给你家垫着,吴老师也会爽快地垫着的嘛,你们啥时候有了,啥时候再还给我们,不就得了?”
吴友光也赶紧接过话题,说:“你家本来就不算缺劳力的嘛,再说,平常有星期天,收种了,还有七天农忙假呢,误不了地里活儿的!”
哪里想到,吴友光和语文老师,两人一唱一和,就算这么苦口婆心算账了,要是其他家长,十有七八都说通了,可这个欧阳富,竟然还是干煸四季豆,油盐不进!
“你们说够了没有?明白告诉你们两个,我欧阳家的人,我这个家长说了算,不读就是不读,老二读了了个小学,都已经多余了,还读球子初中干啥?
“你们说挣工资有多好多好,可我也没见到你们富裕起来啊?顶多就是脚不沾泥,手不抓粪,活路干净些,哼,我还不稀罕呢!
“我欧阳富,解放前过来的人,土地改革,我还是积极分子呢,新社会,旧社会,我都过过,比你们两人的见识广多了!
“我深信一个我们农民的理儿,这就是‘读得书多有球用,离了红苕肚皮空’,我们农民,不去想那些虚里巴叽的东西!
“你们说得再多,我家老二也不会来报名读初中,你们快走吧!”
吴友光和语文老师对视一眼,吴友光问欧阳清珍:“欧阳清珍,你本人是想读还是不想读呢?”
“我当然想读了,可我爸妈都不让读呢!”
“啪!”
欧阳清珍刚开口说话,脸上就挨了她爹一巴掌!
欧阳清珍“哇”的一声,就跑到睡房里趴在床上哭泣去了。
吴友光和语文老师几乎同时说:“欧阳老爹,你怎么打人呢?你看你,欧阳清珍都是初中生了,你怎么还能打她啊?”
“我打我的儿女,又没打别人,你们管得着吗?”
“欧阳老爹,好话坏话,我们都给你说了,你还是让你的二女儿来报名读初中吧?你就别再固执了,好不好?”
“我先说哈,今天下午,我都催了你们几次快点走人了,你们咋个还这么死皮赖脸,赖着不走呢?”
这个话,两个老师都感到受不住了,但都还强忍着,没有发作。
可欧阳老爹不忍了,他“嗖”地从板凳上站起来,“腾腾腾腾”跑到屋外,抄起一个筢齿缺了一半,筢竿破了,当响篙用的竹棒,朝两个老师举着:“你们滚不滚?再不滚,别怪我老头子打人了哈!”
吴友光和语文老师一见,心知善说是说不好的,就起身边走边说:“好好,我们走,你等着,我们说不动你,自有人说得动你!”
于是,两人就满腹恶气再加窝囊气,悻悻地回到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