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虽然已快天黑,但还能看清数十丈之内的物事。
只见八个黑衣蒙面人,刀法娴熟,出刀狠辣,招招要命,绝不答话,只管砍杀,一副非要赶尽杀绝不可的架势!
儒生判断,这伙黑衣蒙面人全然不像打劫财物的山大王!
儒生心里生疑:我在西川地界可是连熟人都没一个,更谈不上有什么仇家呀?
别说仇家,连知道我的人都没有呀?
会是什么人,非要把我赶尽杀绝呢?
儒生正纳闷间,但见自己的侍卫——也算是武林高手了,却竟然只有招架之功,仅能与强人打个平手!
儒生心想:我的侍卫武功高强,家丁的武功也不算弱,面对这几个蒙面人,竟然找不到还手的机会!
看来自己得出手了,否则再纠缠下去,自己人必有伤亡!
就在儒生闪念之间,一名驾车夫惨叫一声,倒在地上,肚肠血水流了一大滩!
“恶贼,还不拿命来!”
儒生被激怒了,飞身出招。
这儒生可不是普通高手,他曾师从雁荡山,练的是无影剑法,招数内力,皆属上乘!
如果混迹江湖,肯定是一号响当当的武林人物!
儒生喝声未落,那名杀死车夫的黑衣蒙面人,头颅就已经滚出七八尺开外了!
这无影剑法,顾名思义,就是让你看不清招数,中了剑还不知道是怎样中的剑,说穿了,无论进攻还是防守,核心就是一个“快”字。
这种剑法,内力欠差者用之,那就是真正的花拳绣腿。
而内力深厚者用之,那可就不是泛泛之辈所能招架得住的了。
混战之中,就在儒生剑劈那名蒙面人之时,另一名驾车人亦被蒙面人一刀削去了大半边头颅!
儒生一出剑,场上战局发生了变化,四名侍卫更添了勇气,不几招过去,黑衣蒙面人又有一个倒在了儒生的剑下。
黑衣蒙面人中,有一人眼见儒生离开了后面的马车,眼珠子一转,跃出战圈,身形闪到马车边,“唰唰”两刀,杀死了车中的美少妇和小男孩!
儒生斜目一见此状,悲伤化作怒火,心中顿起杀机!
儒生身形一闪,跃到后面车边,施展无影剑法,不消三两招,一剑将那个凶残的蒙面人刺了个透心凉!
混战场上,侍卫又死了一个,而黑衣蒙面人也只剩下五个了。
儒生这一方人数虽然少了一个,但在情势上已经明显占了上风。
场上打斗这么激烈,头领这时在干啥呢?
头领仍然藏在崖壁上,冷静地观看着战局,他不仅没有担心自己的手下已显败象,嘴角上反而还露出了一丝笑意……
战圈中,但听乒乒乓乓,只见刀光剑影!
又拼杀了十来回合,黑衣蒙面人还剩下三个,侍卫还剩下两个,黑衣蒙面人眼看就要招架不住了。
儒生因既遭打劫又丧了妻儿,已杀红了眼,出剑招招狠辣,三五回合过去,就又有一个黑衣蒙面人命丧剑下!
头领躲在山崖上,观看着场上战局,早已看出了儒生使的是江湖上几近失传的绝功“无影剑法”。
头领心想,彼此伤亡已经差不多了,该对儒生下手了,否则残局难以收拾。
想定了,头领拔出一支喂了剧毒的短镖,轻轻一扬手——
但见儒生宝剑落地,晃了几晃,趔趔趄趄地倒在了地上,被一个黑衣蒙面人赶前一步,一刀捅进了儒生的胸膛!
儒生一毙命,最后两个黑衣蒙面人陡然来了精神,一对一与最后两个侍卫厮杀起来。
战局这一逆变,两个侍卫在七八回合之间,便先后作了刀下鬼!
头领见车内车外的一行人尽被诛灭,飞身来到现场,仰天打着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让人毛骨耸然的笑声,在山谷里久久回响着。
最后剩下的两名蒙面人,赶紧向头领单膝跪下,双手抱拳道:“小的……”
话未出口,却被头领一掌一个,两个黑衣蒙面人脑浆崩射,顿时毙了命!
头领为什么要杀死自己的手下?
故事还没揭晓,现在还不得而知。
只见头领拔出短剑,细心地割下“儒生”的面皮,洒上药粉。
又从腰间掏出一块羊皮巾,把面皮包好,揣在怀中。
再到绿呢马车中取下黄缎子包袱,连后面车上的金银细软都没看一眼,就转身离去。
头领走了几步,又折回来,把两辆马车翻了一遍,看看有没有《无影剑谱》一类秘笈,却没有找到剑谱之类书籍。
头领想了想,觉得还是留下一个劫财害命的案场比较好,遂又到后面的马车中摘下那几个装有金银细软的包袱,挎在肩上。
一切做干净后,头领把四周仔仔细细察再看了一番。
头领确认现场再也没有目击者了,然后才从山崖后面牵出一匹神骏的枣红马,轻轻一跃,落坐在马背上,悄然消失在夜色之中……
川蜀腹地,梓州地面,有一座净灵山。
自隋唐以来,净灵山算得上是一座名山。
顺着山下的车马小道往山上行走,穿过几处峻秀的山坳,跨过横在一条潺潺清溪上的石拱桥,就上到了净灵山主峰的半山腰。
过了石拱桥,山中林木越发茂密,道路两旁古木参天。
满山树林百鸟争鸣,树丫中顽猴嬉戏,林木间清风阵阵,人行在浓荫下常年潮润长有青苔的石阶路上,会有一种说不出的舒畅。
从半山腰上过了石拱桥开始,再上完三百六十五级比上山之路要整齐宽阔的石阶,就到了深藏在山林中的云台道观的山门外了。
这座云台观,自隋以来已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
以往很长一段时间,一直香火旺盛,但本代掌门道长接任后不久,因疏于打理,香火就渐渐淡了下来。
久而久之,现时的香火收入,仅够维持生计而已。
不过,之前数百年积攒的道产,倒也颇为殷实。
如此优雅的仙山胜景,名列天下四大仙山之列,享有数百年盛名的云台观,这几十年怎么就会香火清淡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