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垚问清晋恒家的位置,便与军部小吏打过招呼,由他们将晋恒带走直奔军部。
“扶爵想让魏武搭救晋恒?”
“晋恒为人正直,为帝国鞠躬尽瘁,这样的人若是冤死,我等所谈济世苍生还有何意义?魏武虽在军部担任要职,但监理司却不受他的节制,如果想救晋恒只有去求赵伯。”
“解铃还须系铃人。不过,赵伯恐怕不会轻易答应爵爷,即便同意代价也不会小。”
“我在赵伯眼中自然难说上话,不过却有一人可为我使力。”
他们正在说话时,翠文路方向跑来几匹马。为首一人面目清丽脱俗,容貌朗俊,正是采诗大臣容若。
“我想找之人,说到就到。”扶垚咧开大嘴,露出满口的黄牙。
“原来你想求容若去赵伯为晋恒斡旋啊!”
容若父亲容伯也是美男子,因承袭祖上福泽瑞荫,早在年轻之时,便是昭阳一大贵族。
容若为人高傲,平素不愿与其他贵族家纨绔子弟交往,反倒是与扶垚相交甚欢。陪同娥帝前往学城时,两人讨论过不少隐密之事,包括扶垚与泰平有所往来。
冷月对容若评价飘忽不定,似乎认为他与鹿角刺杀事件有关,或许就是他参与主导的。真是这样吗?扶垚暗自想道。
“扶爵爷和霍兄想去哪里?莫不是要到‘幽香馆’去会美人师娟?”容若到了近前,淡然笑道。
“容兄若是有兴致,我倒是可以陪你同往。”扶垚反击道。
“扶兄知道,容若对那里没兴趣。我见军部小吏押解晋恒,不知道他犯了何事呢?”
“我正想到府上请容兄帮忙。”扶垚简单将晋恒之事说了,最后提到想请赵伯网开一面。
“在曲江帝王行营我受教不少,算容若欠扶兄一个人情。好吧,晋恒之事就包在我身上,回府之后我请父亲与赵伯通融。”
“多谢容兄相助。还有一件小事要烦劳兄台,我的小舅子鞠垣在瀚泉修筑长城,不知道是否也遇到与晋恒一样的事,容兄且帮我打听一下,我好打算一番告诫鞠垣,免得他不知深浅触怒赵伯。”
“鞠府虽然不及众伯,但也是昭阳贵族,与望伯等人关系不错,赵伯不会为难鞠垣的。另外,我听说鞠垣与霍铭关系不错,他们手中掌握兵权,赵伯不敢轻易招惹。”
“这正是我的担心。军部的几位总兵与驻地封城之主往来甚密,听传言皆有支持封城自治的苗头,显露不尊娥帝之意,魏武多次下达调令,他们均无故拖延不从。”扶垚说道。
“容若明白了。你担心鞠垣不知权力斗争的厉害,和霍铭来往密切,会被人抓住把柄,落下口实,说他拥兵自重图谋不轨。”
“是啊!鞠垣一直不问政事,可能没有留意到朝中暗流涌动,如果受牵连被查可就太冤了。回府之后,我便派人留意一下,绝不让鞠垣受无妄之灾。”
“多谢容兄。在曲江帝王行营时,容兄曾问我幽蓟是否有意联合望海,想来这些日子你已经探出真因了吧!”
“有了扶兄点拨,我调查起来自然事半功倍。望海大司梧完与幽蓟大良乐熙是同批学士,两个人关系非同一般,常为姜辟和康铮两王暗通消息。自从廊中跌出争霸之列,分裂出众多小国后,幽蓟与望海一直觊觎廊中的土地,虽然彼此之间也有争斗,但如果能联手抢夺富庶的廊中区,两位大王自然会结成同盟。织锦之计乃是望海大良敬芒之策,意图削弱廊中各国粮食供应,待各国因无粮政局动荡,再伺机出兵进攻。梧完将此计告知乐熙,幽蓟便依样同施,故而使乾、武、威等国减少粮田,大面积种植桑麻。现在廊中已经尝到苦果,大旱之灾已耗空各国库粮,许多地方出现人吃人的情况。”
“廊中区局势复杂,帝国要对付血驼大军,军部各总兵又不受节制,已经无力维系其稳定了。金亭与济国击败雷霆,必然会打破廊中平稳,望海、幽蓟一定不会坐视不理,我想两国必有动作。”扶垚说道。
“扶兄有神鬼难料之策,容若自然非常佩服。不过,世事难料,望海境内出现海盗,幽蓟受到黄金战团之扰,即便想向廊中派兵,也不能没有顾忌。”
“海盗从何而来?”
“听说去年望海碣石城已出现过海盗了,虽然当时海盗人数不多,但战斗力却很强,据传是乘船从沉冰岛渡海而来。今年则不同,海盗人数不少,而且还在沿海各地攻城。”
“如此说来,东方海上航道已有转机,也许东伯真能重返亚夏呢!权方在廊中组织了船队,做得风声水起,曾写信提及篷冲列岛远不及亚夏富庶,人口甚至不及一个强大王国,海盗怎么能调动如此多的兵力呢?”
“这个消息我是从军部打听得来,具体情况尚未派人核实。但我听说济国击败雷霆后,已经调派一支部队迅速北上,正欲穿越临国进入望海,援助望海王对付海盗。”
“此事有些蹊跷,容兄请代我详细打探一番。适才我等曾到东城,听说帝国境内出现易教,势力日益做大,不知道采诗府是否了解呢?”
“之前西方龙诞星受到流星冲击,出现极为罕见的异端天象。一些心怀叵测的人借机大肆宣扬参透玄机,有人宣称是舒桐去世显现瑞兆,有人说娥帝天命所归,有人说帝国霸权巩固,将一统大陆全境,而易教却以之为论,试图挑战七子之教的地位,并自称是大陆未来的主宰之教。”
“我听说易教有不少教义,立论颇有独到之处,绝不是普通百姓所能思考所得。”
“扶兄所说不假。廊中百姓流离失所,无依无靠,甚至有人卖儿卖女。易教抓住百姓疾苦本源,宣称乃受各国昏君之苦,必须归附易教得庇护,才能度过时下艰难。易教徒现有数十万之众,已涌入帝国境内多地,他们四处宣扬教义,并将易教主称为大灵本士。据说大灵本士名叫孤阳炙,曾在七子圣地游历求学求索,却因心情孤僻而备受排挤,故而常在民间游历,早在多年之前就于廊中区创建了易教。”
“孤阳炙?没听说过这个人,他能以一己之力,拢络数万教众,手段必不一般。”
“帝国广征筑城税后,农民负担极重,不少人已经无力支撑,许多贵族正在大肆兼并土地。易教乘机宣传要为民请愿,使娥帝开放官田交给民众,再取消相关税政以养百姓,获得了广泛支持,教众数量与日俱增。”
“易教很会煽动人,我觉得孤阳炙野心不小,想借民众之势攫取权力。只要有了欲望,掌权者就不会停下脚步,选择正确可能会造福一方,若是迈入错误的泥潭便会发动战争,我怕易教会是后者。”
“扶爵这么说是不是高看易教了?我看没有这么可怕吧。”
“但愿易教不如我所想。容兄带着属下准备去哪?”
“采诗府刚刚收到一条消息,我要进皇城向娥帝禀报。”
“发生什么事了?”
“血驼部与白熊战团秘密接触,似有结成同盟共同进攻帝国之意。”
“薇公主和萨摩倒是很会把握时机啊!”
“现在帝国国库空虚,军部总兵不听调令,黑鹰铁卫要应对乱局,确实难以组织部队加以抵抗。”
“帝国原本就不该以长城御敌,如果乘血驼王舒桐暴亡出兵征伐,也许早就将血驼大军赶回绿海。”霍英气呼呼地说道。
“霍兄所说不过是意气用事,仅靠帝国兵力进攻血驼大军,根本没有胜算可言。扶爵认为眼下帝国该如何应对?”
“如果没有帝国授意,金亭与济国出兵雷霆便是不义之师,如今两国击败雷霆,已经教训了姬虞。若帝国发出调令,请两国联军离开雷霆北上昭阳,与帝国精锐汇师后,可随时支持霍铭和鞠垣,也可令其他总兵不敢造次。”
“好。我进城后便向娥帝和辅政大臣们建议。”
几个人正在说话,银露大街与琼文路交汇处奔出一匹马,往容若等人立处而来。马上的小吏来自采诗府,见到容若后忙急勒坐骑。片刻之后,小吏已经来到近前,脸色涨得通红。
“启禀容大人,采诗府刚刚收到一条消息。”小吏说道。
“何事如此着急?”
“雷霆王战败求和,请望海王、幽蓟王居中斡旋,约济国侯和金亭王一同会盟,地点定在廊莽城西的雷山黑云峰。”
“大国会盟本是常事,有什么稀奇呢?”
“消息中提到,雷霆建议五国共组东方同盟,联合出兵平分廊中。”
“好一个东方同盟啊!”扶垚冷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