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50,太子府内 夜/烛光
内容:朝中变故触动太子,尉图耆担心诸邑公主安危。
人物1:太子。
人物2:尉图耆。
对白:
尉图耆:殿下,公孙贺一事牵连甚广,恐怕诸邑公主有所闪失,我想让无月过去贴身保护公主,请太子赐下出城令牌,一旦宫中有变,无月、无花立即护送公主出城暂避。
太子:可以。[发两道太子令,一道给无月、无花,一道给尉图耆]
尉图耆:我有一计,还请太子协助,让公主亲笔写一份遗书,说自己如何安排阳石公主与公孙敬声见面,如何从中撮合,促成通奸,现事情败露,令皇室蒙羞,无颜面对父皇及母后,唯有一死赎罪。
太子:[思考]此计甚好,我亲自去一趟公主府。
[太子带无月无花出殿]
场51,太子府内 夜/雨
内容:宫中太监秘密来到太子府,告知诸邑公主已牵连其中,早作安排。
人物1:太子。
人物2:尉图耆。
人物3:无花。
人物4:宫中太监。服装:黑蓑衣,斗笠。
镜头1:夜晚外面下雨,宫中管事太监深夜到太子府。
对白:
太监:宫闱事已牵连诸邑公主,请太子早做安排,老奴不宜久留先走了。
太子:无花,快去通知公主依计行事。
[尉图耆焦急等待]
场52,公主府内 日/阴
内容:江充持圣旨抄没公主府,诸邑公主按照尉图耆的计策由无月无花护送出城。
人物1:江充。
人物2:羽林军。
[江充旁白: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经查诸邑公主刘琪在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从中联络促成通奸实情,顾念父女情分,赐诸邑公主刘琪自缢]
镜头1:江充领羽林军持圣旨去往公主府的路上。[走的路上配音旁白]
镜头2:江充进公主府。
镜头3:看到的是烧毁的破壁残败的公主府。
镜头4:江充下令搜府。
镜头5:羽林军找到烧焦的公主和公主的亲笔假遗书。
镜头6:江充微微一笑,省了我不少事。
场53,皇宫内 日/阴
内容:武帝身体年迈,身体大不如从前。偶得风寒便一病 不起拖延有月余,浑身无力,宫中太医一时无药可医。江充带李少君来问安,请下旨意查抄太子府。
人物1:江充。
人物2:李少君。
人物3:皇帝。
镜头1:皇帝斜靠在床上奄奄一息的状态。
镜头2:江充,李少君进见。
对白:
皇帝:卿有何事。
李少君:回陛下,老臣夜观天象,看帝星暗淡,恐对陛下不利,特来禀报,
皇帝:[皱了皱眉]卿以为如何处置.
李少君:帝星暗淡,伤及陛下龙体,久病缠身,恐不能医,暗淡之势,皆因群星光芒冲撞所致,若想重获帝星之光,必要灭群星之芒。
皇帝:如何灭群星之芒。
李少君:群星之芒在这宫闱之中,定是有人施法诅咒陛下,帝星之光才会逐渐暗。
皇帝:[咳嗽微弱气息]去查,看看是谁胆敢诅咒朕。
江充:陛下,各宫均已查清,只有椒房殿与博望苑,微臣不敢擅入,特来请旨陛下示下。
武帝:不管是谁,彻底的查。
场54,太子府 夜/月光
内容:江充持皇帝诏书,搜查太子府,搜出蛊证,江充捉拿太子被杀死,羽林军与太子府兵战厮杀。
人物1:江充。
人物2:石德。[太子少傅]
人物3:尉图耆。
人物4:苏文。[黄门侍郎]
人物5:韩说。[按道候]
人物6:章赣。[御史]
[旁白: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按道候韩说、御史章赣、黄门侍郎苏文协助江充与丞相刘屈氂彻查巫蛊一案,见诏如朕亲临]
镜头1:江充领一干人等去太子府搜查[配音:旁白]
镜头2:江充在太子殿中,羽林军从太子府搜出诅咒皇帝殒命的蛊证,又在太子的床下找到了绢帛所写的太子登基诏书。[近镜看到诏书]
镜头3:太子觉得被冤枉心急
对白:
太子:少傅,这可如何是好。
石德:太子,先前公孙贺父子、两位公主都被以巫蛊之罪处斩,是真是假,陛下都没传召对质,如今在太子宫中挖出蛊证,竟然还有殿下篡位的诏书,这样的铁证,陛下会不会直接下旨处斩,实为难料。不如太子带府兵先扣下江充等人,查清其阴谋诡计。现陛下病势不清,皇后多次请诏,都未得陛下诏见,陛下是否还健在,实未可知,江充奸臣敢如此行事,殿下不要忘记秦太子扶苏之祸。
太子:我怎能擅自诛杀皇封大臣,这是谋反,不如前往甘泉宫请罪,父皇英明或许无事。[说完要跟随江充走]
尉图耆:[拉住太子]殿下,去甘泉宫或许见不到陛下就被江充给害了,他们敢如此大胆构陷太子,必是早有准备,想想阳石公主何曾见到陛下,只接到的赐死诏书,此去怕是有去无回啊。
镜头4:太子猛然抬头看着江充等人,剑已出鞘,横眉怒目等着押解自己。
镜头5:[近镜]太子迟疑,犹豫。
镜头6:[近镜]江充阴险的脸。
江充:[抽刀]太子谋反格杀勿论。
镜头7:江充冲到太子面前进攻。
镜头8:现场羽林军与太子府兵打斗。
镜头9:黄门侍郎苏文逃走。
镜头9:江充与太子单打,太子杀死江充。
镜头10:尉图耆与韩说打斗,尉图耆打不过韩说。
镜头11:无月无花从后面上来帮尉图耆。
镜头12:无月无花与韩说交战。
镜头13:御史章赣冲上来与刚喘口气的尉图耆打斗。
镜头14:章赣被尉图耆斩下一条胳膊。
镜头15:尉图耆、太子、无月无花一起杀死韩说。
场55,皇宫内 夜/烛光
内容:黄门侍郎苏文跑回甘泉宫见皇帝,说太子造 反。
人物1:皇帝。
人物2:苏文。
人物3:传令官。
镜头1:宫人服侍皇帝吃药。
镜头2:苏文慌张的跑进来,跪地不稳趴在地上。
镜头3:慌忙跪好,战战兢兢的说太子造 反。
镜头4:皇帝打掉药碗发怒。
镜头5:皇帝有些迟疑。
对白:
苏文:启禀陛下,太子造 反,追杀江充,请陛下早做安排。
皇帝:太子肯定是害怕,江充做事过激有此变故,来人,奉朕口谕招太子来见朕。
传令官:[跪倒]遵旨[退出]。
场56,长安城外 夜/月光
内容:传令官跑到城下听到喊杀声不敢进城又跑回。
人物:传令官。
镜头1:夜色传令官快步走到城墙下。
镜头2:抬头看看城墙,城门。
镜头3:传令官迟疑
[旁白:城中也不知什么情况,苏文能跑出来就不错了,看情形太子是真反了,我若进城传诏,怕是太子先把我斩了,还是回去吧,保命要紧]
镜头4:传令官往回跑。
场57,皇宫内 夜/烛光
内容:传令官回来禀报,丞相刘屈髦的长史也来禀报说太子造 反。
人物1:传令官。
人物2:皇帝。
人物3:丞相长史。
镜头1:传令官慌张的跑进寝殿,跪倒。
镜头2:皇帝刚躺下又坐起来,斜靠床头。
对白:
传令官:启禀陛下,太子真的反了,现已控制了长安城。
丞相长史:[跪倒]陛下,太子造 反围攻丞相府,请陛下定夺。
镜头3:[近镜,皇帝吃惊怀疑][旁白:朕对太子宠爱有加,百年后他就是皇帝,没理由造 反,看这两人说的真切]
皇帝:丞相怎么做的。
丞相长史:回禀陛下,丞相封锁消息,未敢发兵,只带几名府兵逃出长安城,现在城外驿站,请陛下旨意。
皇帝:[发怒]太子造 反,何来秘密,传旨丞相捕杀反叛,但要活的太子,朕要问清楚。
场58,长安城内 夜/月光
内容:太子打开武器库分发刀枪。
人物1:太子。
人物2:石德。
人物3:尉图耆。
镜头1:太子骑马带人打开长安城武器库。
[旁白:即已杀了父皇近臣,无法回头,一不做二不休,先留的自己性命]
镜头2:从里面运出武器分发给众人。
镜头3:太子传令,释放城中囚徒,发给武器。
镜头4:发太子诏[旁白:陛下病势沉重,困居甘泉宫,奸相刘屈氂与江充等人以巫蛊为名乘机叛乱,文武百官以太子诏命为尊]
对白:
太子:老师下面怎么办。
石德:殿下,如今最重要的是找到皇上说明情况,看看皇上是否还健在,不然殿下就真的成了造 反。
太子:师说的对,随本王去见驾。
场59,长安城外 夜/月光
内容:丞相刘屈髦集结军队,往城中走。
人物1:刘屈髦。
镜头:刘屈髦披挂整齐,率大队人马往长安城走。
对白:
刘屈髦:奉陛下旨意,诛杀反贼。
场60,长安城西门外 夜/月光
内容:太子的军队与刘屈髦军队相遇,展开厮杀。
镜头:万人厮杀战争场面。
[配音:喊杀声,马蹄声,刀剑声]
镜头2:丞相军队占据上风。
[旁白:长乐西阙作战场,血流成渠枉城中]
场61,长安城南门 夜/月光
内容:太子战败从南门逃跑,遇到堵截。
人物1:太子。
人物2:尉图耆。
人物3:田仁。[司职,南门守卫]
镜头1:太子骑马帅尉图耆等人逃至南门,田仁阻挡。
对白:
田仁:太子还是请回吧,末将受皇命在身不敢放殿下过去。
太子:[心急]本王若回去就是死路一条,今天你让过我要过,不让过也得过,胆敢阻拦先问问本王的这条枪。
镜头2:田仁犹豫一下,催马佯装打斗。[旁白:太子是谁,那是未来大汉皇帝,今日事出突然,真相未明,如将其拿下,日后太子登基,第一个就得杀我]
镜头3:田仁靠到太子近前。
田仁:殿下快走。
镜头4:太子催马跑出南门。
镜头5:后队人马都跟随太子跑出南门。
场62,长安城外 夜/月光
内容:太子出长安城一路狂奔。
镜头1:夜色中太子在路上逃跑。
镜头2:后队人马跟随太子跑。
场63,农宅外 夜/月光
内容:太子一行20多人逃到一家贫苦的农宅外借宿。
人物1:太子。
人物2:农宅主人。
镜头1:太子一队20多人在一户农宅门前停下。
镜头2:侍卫上前敲门。
镜头3:农宅主人开门。
镜头4:[近镜]主人吃惊,侍卫进门。
场64,农宅内 夜/月光
内容:太子进宅休息,在房间里写血书。
人物1:太子。
人物2:尉图耆。
镜头1:侍卫进宅报太子名,农宅主人跪倒接驾。
镜头2:太子住进农宅房间,侍卫都在门口,尉图耆单独与太子一起。
镜头3:太子撕下征袍咬破手指写血书[旁边配音:父皇在上,儿臣‘据’叩首,今日之事是江充等人,预先设计构陷儿臣,迫于无奈,儿臣擒杀江充,因父皇病势不明,儿臣与母后几次请诏,未得召见,儿臣担心父皇被奸人所害。特请下母后懿旨,引兵勤王,不料出城遇到丞相刘屈氂领兵攻打,儿臣无奈,只得应战,以至于长安城荼毒无辜,实非儿臣本意。巫蛊之事,祸起萧墙,牵连甚广,儿臣对天盟誓,未有谋逆之举,望父皇明查,还“据儿”清誉]
镜头4:满含热泪写好交于尉图耆。
对白:
太子:玉王兄,经此一战,小王怕是在劫难逃,父皇定要全力追杀于我。这些年你我相处视同知己,请保管此书,他日为我鸣冤昭雪。
尉图耆:[双膝跪倒接血书]:我是戴罪之身,蒙太子不弃,视为知己,太子放心,书在人在,书亡人亡,他日必定呈在皇上面前,为太子洗清冤孽,还天下公道。
场65,农宅内 日/晴
内容:农宅贫寒,太子人多,太子写信向故友借钱。
人物1:太子。
人物2:送信兵。
镜头1:农宅贫穷景象。
镜头2:农宅主人把家里最后的米做饭给太子。
镜头3:太子写信向故友借钱。
镜头4:士兵去送信。
场66,农宅内 夜/烛光
内容:太子的信走漏消息,新安县领李寿带人抓捕太子。
人物1:太子。
人物2:尉图耆。
人物3:李寿。[新安县令]
镜头1:传令兵慌忙进宅禀报太子说村口有大队官军举着火把正在搜村。
镜头2:众随从苦劝太子逃跑。
镜头3:太子绝望,不想再跑了。
镜头4:临终嘱托尉图耆留好血书,他日为我昭雪申冤,快走,晚了我们谁也跑不了。
镜头5:尉图耆不忍离去,无奈带领无月无花出门逃走。
镜头6:太子抽出白绫悬于房梁之上。
镜头7:李寿带人闯进院中,与太子侍卫打斗,把侍卫全杀光。
镜头8:闯进屋中看到悬于房梁上的太子尸体默默惋惜。
场67,皇后椒房殿内 夜/月光
内容:皇帝收回皇后印绶,卫子夫自缢宫中。
人物1:卫子夫[皇后]
镜头1:圣旨下到皇后宫中。
镜头2:宣读圣旨,废除皇后,收回印绶[宣读过程出画面太子与丞相厮杀]
镜头3:宣旨官走后皇后吊死在宫中.
近镜:上吊前皇后呆滞的目光看到了自己儿子太子刘据吊死的情形。
[配音旁白:显赫的卫氏家族从此退出了大汉的历史]
场68,长安城外 日/晴
内容:太子死朝中势力争位,李广利与刘屈髦密谋立昌邑王刘髆为太子。
人物1:李广利。[昌邑王刘髆舅舅]
人物2:刘屈髦。[昌邑王刘髆表叔]
[宣读圣旨旁白: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匈奴进犯我大汉五原与酒泉,李广利领兵七万出五原迎敌;重合候马通领四万出酒泉迎敌;御史大夫商丘成率军两万出西河接应]
镜头1:李广利出征,刘屈髦赶到城外相送。[配音旁白]
镜头2:李广利上马,嘱咐刘屈髦立刘髆为太子。
场69,皇宫内 日/晴
内容:李广利与刘屈髦密谋之事被中书令郭穰知晓,密奏皇帝。
人物1:皇帝。
人物2:郭穰。
镜头1:郭穰进见皇帝密报,李广利与刘屈髦在城外密谋立刘髆为太子。
镜头2:皇帝发怒,下诏腰斩刘屈髦。
场70,农宅内 夜/月光
内容:尉图耆与太子分别,带着无月无花,与公主刘琪回合。
人物1:尉图耆。
人物2:刘琪。
人物3:无月无花。
镜头1:尉图耆与无月无花三人步行穿山林,走小路,来的农宅门前。
镜头2:四下看看无人,开门进入。
镜头3:进门尉图耆看到公主,拥抱缠绵。
镜头4:进里屋尉图耆拿出太子血书,公主泪流满面。
镜头5:四人商议下一步如何行动。
对白:
尉图耆:[激动]公主可好。
刘琪:别叫公主,公主已被大汉天子赐死,以后叫我刘琪。
尉图耆: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刘琪:我的命是殿下救回来的,你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去哪里我都跟着。
尉图耆:你看看这个。[从怀中拿出太子血书]
刘琪:[哽咽长叹]父皇,这是为什么呀.
尉图耆:我们现在不知道长安城的情况,应该是满城都在抓反叛,城里我们是不能回去,此处也非久居之所,我想回楼兰与我父王联系再从长计议。
场71,楼兰王宫内 夜/月光
内容:尉图耆到楼兰才知道自己父王刚死,想让他回来继承王位派人进汉正赶上太子病变没有找到,汉皇帝下诏另立新君。
人物1:尉图耆。
人物2:尉图耆叔父。
对白:
叔父:你的父王已死,临死前将王位传于你,我们派使者去大汉找你,汉皇帝下诏让我们另立新君,这下好了回来继承国主位 。
尉图耆:叔父,我不能做国主,长安城中,我帮太子起兵,现在事情没查清,汉皇帝也在找我,若做了楼兰国主,大汉必兴兵来讨,到时楼兰必被灭国,叔父可找回在匈奴的大哥安归即位。
叔父:[哀叹]大王子安归,贪财好色,老国主担心日后会有祸事,这些年老国主又近汉远匈奴,希望你回来继承国统、连汉兴邦。
尉图耆说:现在看来这个事情比较难,叔父您看三弟摩西犁可否。
叔父:找不到你时,我跟诸位王公商议过,立摩西犁为国主,他或许能遵从老主遗愿,让楼兰强盛起来。
尉图耆:如此甚好,叔父您看这位就是被大汉皇帝赐死的公主。[介绍刘琪]。
叔父:[微笑]真是王妃的样貌,公主大难不死,日后必定福报不浅。
刘琪:[深施一礼]小女是已死之人,叔父不弃,日后必竭尽所能,光兴楼兰。
尉图耆:叔父,我四人在大汉都是已死之人,不便久居在此,此事叔父一人知晓,万不可走漏消息。
叔父:耆儿,志向远大,放手去干,有什么困难可随时回来找我。
[四人辞别]
场72,高庙内 夜/月光
内容:尉图耆为太子平返想了条计策,找到太子故人田千秋请他帮忙。
人物1:尉图耆。
人物2:田千秋。[汉高祖刘邦供庙长史]
镜头1:尉图耆深夜到访田千秋。
对白:
田千秋:您是楼兰二殿下吗,我曾在太子府见过您
尉图耆:正是,今日来找田长史,有事相商。
田千秋:殿下有事吩咐便是
尉图耆:田长史对太子谋反一事如何看待
田千秋:真实情况我不了解,我相信太子不会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
尉图耆:田长史敢不敢上奏皇帝为太子鸣冤。
田千秋:我受太子知遇之恩无以为报,上奏陛下自是分内之事,只是我小小看庙官,太子起兵时我又不在场,如何上奏。
尉图耆:这我已经想好了,你先看看这个。[把太子血书递过去]
田千秋:这真是莫大的冤孽。
[尉图耆在田千秋耳边小声说了句话]
场73,皇宫内 日/晴
内容:田千秋受尉图耆所托,拿太子血书上奏折为太子鸣冤。
人物1:田千秋。
人物2:皇帝。
镜头1:田千秋见皇帝递上奏折与太子血书。
镜头2:皇帝看这奏折思考。
对白:
田千秋:陛下,昨日高祖皇帝托梦与我,让微臣上奏陛下,儿子动用父亲的军队,如果定罪也不过是鞭刑,天子的儿子误伤人命也不算什么罪过,待臣从梦中惊醒发现身边放着这份用太子鲜血写成的遗书,老臣诚惶诚恐特呈奏陛下。
[皇帝旁白:这是真的?看笔迹是太子所写,上面还盖有太子印迹,太子造 反之时田千秋并不知情,怎么会有太子血书,难道真是高祖显灵,这是提点朕做错了,不要毁了他老人家开创的大汉王朝]。
皇帝:朕父子之间的事,外人难以插言,今高庙有灵,借你来提点朕,朕应为你重任,传旨封田千秋为丞相。
场74,田千秋丞相府内 夜/烛光
内容:尉图耆恳请田千秋收刘琪为义女,田千秋得知真相后惊讶不已
人物1:田千秋。
人物2:尉图耆。
人物3:刘琪。
对白:
田千秋:公主认我为父,真委屈公主了。
刘琪:翁父在上,女儿给您磕头,翁父为太子申冤昭雪,为卫氏一门平反,今又干冒被满门抄斩之大罪,认我为义女,此大恩大德,让我如何报答。
田千秋:公主说什么报答,陛下是让奸臣蛊惑圣心,招此无妄之灾,陛下已经悔悟,只是公主身份已被陛下赐死,此事也只能平反,无法还公主身份了。
刘琪:[泣不成声]我已是死人,还谈什么身份,今丞相不嫌弃,肯收我为义女,我已是高贵。
田千秋:此事只有我们五人知晓,切不可再生枝节.
尉图耆:如若不是丞相冒死替太子申冤,我们怎敢把这等大事告知丞相,这件事有十个脑袋都不够砍。
田千秋:此事还得委屈公主,公主虽入我田家,还不能是我正式的女儿,老臣常伴陛下左右,万一哪天陛下要看看我收的义女,岂不是自投罗网,我意是府中侍奉夫人的丫鬟,深得夫人喜爱,收为义女,赐田姓,不进族谱,身份低微,以免引人耳目,公主意下如何。
刘琪:一切听从翁父安排。
田千秋:那以后公主就叫田富女吧。
刘琪:[深施一礼]谢翁父赐名
田千秋:真是好女儿啊。
场75,楼兰米谷王寝殿内 夜/月光
内容:楼兰立摩西犁为王,激怒匈奴单于,预刺杀摩西犁,派右贤王来找楼兰米谷王合谋。
人物1:匈奴右贤王。
人物2:楼兰米谷王。
镜头1:右贤王领人抬着10箱黄金到访米谷王。
对白:
右贤王:咱们是老朋友,此来我就直说了,我家大单于明我带了10箱黄金献给米谷王,希望让大王子安规回楼兰即王位,还请米谷王从中安排。
米谷王:[面露难色]大单于的意思是让我杀了摩西犁。
右贤王:不用你亲自动手,只要你调开守卫,剩下的交给我就行了。
米谷王:[看看10箱黄金]如此我安排一下。
场76,楼兰国王寝殿外 夜/月光
内容:匈奴刺客刺杀摩西犁,米谷王杀刺客灭口。
人物1:匈奴刺客。
人物2:米谷王。
镜头1:刺客用随身弩,朝一名守卫射出,极速快跑右手飞出一把短刀,杀掉大门两名侍卫。
镜头2:进院门,又用同样的方法杀掉寝殿两名守卫。
镜头3:进寝殿杀死摩西犁。
镜头4:刚要逃跑,米谷王冲进院子,弓箭手,弩箭手把刺客射回去。
镜头5:米谷王派人进屋,只听见啊一身被刺客杀。
镜头6:刺客不出来,有人出主意射火箭烧掉陛下寝殿。
镜头7:起火逼出刺客,被米谷王乱箭射死。
对白:
米谷王:进[冲进十几人,一阵刀光血影,没了动静]
米谷王[犯愁][旁白:这是派来个什么人物,这可怎么办,今晚要让他跑了,我这老命休矣]
侍卫长:老王爷,小人有个办法
米谷王:快说。
侍卫长:把寝殿烧了
米谷王:这倒是个办法,只是大王还在里面。
侍卫长:王爷,您看这情形,大王还能活着吗。
米谷王:[旁白:我还能不知道大王死了]放火箭
镜头8:弓箭手把箭头沾上火油,点着了往殿中放箭。
镜头9:火箭射到哪,哪里就烧着了,寝殿的门、窗、摆设物件也包括大王的床榻都烧着了,浓烟滚滚,烈火冲天。
[刺客旁白:出去拼了,也不能在这被烧死]
场77,楼兰王宫内 日/晴
内容:大王子安归从匈奴赶回来,在米谷王的帮助下即楼兰王位。
人物1:安规。
人物2:米谷王。
镜头1:楼兰王大丧日,安规从匈奴回来,趴在棺前痛哭。
镜头2:米谷王出面立王位。
对白:
安规:大王,我的好弟弟,你怎么让人给烧死了呢。
致哀官:大王子,大王是被刺客暗杀的。
安归:[旁白:这我还能不知道]哪来的刺客如此大胆.
致哀官:刺客已被米谷王射杀.
安归:这等刺客绝不能饶了他.
镜头3:有人过来搀扶大王子,后殿歇息。
转场镜头:[后殿之中米谷王正召集群臣议事]。
米谷王:[见大王子进来]列位王公,国不可一日无主,大王被害,应早立新君.
大臣:今大王子回来了,应立大王子为国主,若不是大王子去匈奴做人质,国主早就应是大王子的。
米谷王:[表情淡漠]诸位王公大臣,有何意。
小臣:老国主遗言,是令二王子尉图耆承国主位,当时汉朝宫廷内乱没找到,现在二王子就在大汉,我们应尊老国主意找他回来。
米谷王:[瞪了一眼,旁白:不知死活的东西]还有谁有什么想法。
有几个大臣:我们也觉得应立二王子尉图耆。
安归:自古长者为先,我是楼兰大王子,为什么你们这帮老家伙坚持要二王子回来当大王。
老臣:大王子殿下,这是老国主的临终遗言,我们是遵从老国主的意思行事,殿下息怒。
米谷王[旁白:你着什么急啊,王位肯定是你的]即是这样,此事荣后再议。
场78,楼兰大臣寝殿内 夜/月光
内容:米谷王派刺客杀死一名立尉图耆的大臣。
镜头1:黑衣刺客从墙头翻进院中。
镜头2:推开房门进屋灯光熄灭。[配音:刀剑杀人声]
场79,楼兰王宫内 日/晴
内容:米谷王立安规为国主。
对白:
米谷王:昨日商议立主之事,诸位还有何意。
[众臣不敢搭话]
米谷王:既然各位都没有异意,那大王子安归就是我们的新王。
[众人纷纷参见大王]
镜头1:众人参拜完后纷纷退去。
镜头2:米谷王留下与安规商议国情。
对白:
安归:王爷,情形您也看到了,还有很多拥立尉图耆的,我这个王弟有些威望,本王要想坐稳王位必要除之。
米谷王:大王新君登基,不能做的太明显,此事还是让匈奴出面。
场80,尉图耆宅院 日/晴
内容:匈奴派出刺客酉凡谷刺杀尉图耆。
人物1:尉图耆。
人物2:酉凡谷。[匈奴刺客]武器:大剑。
人物3:无月无花
人物4:田富女。[刘琪]
镜头1:早上尉图耆在小院中练功。
分镜1:田富女打扫房间。
分镜2:无月无花做饭。
镜头2:[配音:沉闷敲门声]尉图耆停住双眼注视大门。
镜头3:无月无花从厨房出来跑到尉图耆身边,三人对眼色。
镜头4:田富女从屋里刚要出来,尉图耆用眼神示意让她回去。
镜头5:尉图耆用眼神示意,无月无花一旁躲藏。
镜头6:尉图耆开门。
镜头7:酉凡谷大大方方走进门,与尉图耆对视而立。
对白:
酉凡谷:你就是玉途奇。
尉图耆:正是。
酉凡谷:拔剑吧
尉图耆:不让我死的明白点吗。
酉凡谷:行有行规,我只负责杀你,别的不问。
尉图耆:你是匈奴人。
酉凡谷:我给你机会让你堂堂正正的死,不是来听你这些废话
[尉图耆旁白:今日不管他是为何而来,一战是不可避免]
镜头8:酉凡谷与尉图耆打斗,只一招尉图耆差点送命,无月无花紧急关头跳出解围,三人大战酉凡谷,仍占下风。
镜头9:房中躲避的田富女,用弓箭射伤酉凡谷小腿,坐在地上。
尉图耆:现在能说为什么杀我吗。
酉凡谷:[咬牙忍痛]我们这行有这行的规矩,我什么都不会说的,你杀了我吧。
尉图耆:如果你不是从正门进来,我们几个已经死了,你来杀我还要与我公平决斗,证明你是正人君子,你走吧,回去告诉他们,我现在什么也不想要,只想过普通人安静的日子。
镜头10:酉凡谷捡起大剑一瘸一拐走出大门。
场81,尉图耆卧房内 夜/烛光
内容:田千秋得知玉途奇遇刺,请尉图耆搬到丞相府居住。
对白:
田千秋:二王子您觉得会是何人所为。
尉图耆:丞相,刺客是匈奴人,楼兰与匈奴相依相存,多年不曾有战事,匈奴一直想把楼兰变成他们的南疆屏障,这次可能与楼兰王位有关。
田千秋:既然是与王位有关,这次杀不成,还会有下次,请二王子搬进我府中安住。
尉图耆:这会给丞相添麻烦。
田千秋:何来麻烦,我府中有侍卫,安全些。
尉图耆:[旁白:刺客不管是怎么来的,总之我不死肯定是不会罢休的,我死不要紧,还有田富女跟无月、无花姊妹,差点随我一起陪葬,住到丞相府也能有个照应]那就听丞相安排。
场82,楼兰王宫内 夜/烛光
内容:匈奴刺客没杀成尉图耆,安规又想出计策,借给大王吊丧之名把尉图耆骗进国中杀死。
人物1:安规。
人物2:米谷王。
对白:
安规:王爷,匈奴刺客没杀死尉图耆。
米谷王:[忧虑]匈奴派去的人都杀不了他,我们国中更无能人异士。
安归:我有个办法,现今先主在丧期,我们可招玉途奇回国致丧择机杀之。
米谷王:[思虑]尉图耆不比你三弟,不那么好对付,一但泄露出去,恐有损大王名誉。
安归:那就让匈奴那边在城门外截杀,事后可以说是匈奴所为。
米谷王:也可一试。
场83,丞相府内 日/晴
内容:尉图耆接到吊丧国书,找田千秋商议。
人物1:尉图耆。
人物2:田千秋。
对白:
田千秋:[看完国书沉思良久]:二王子,此去凶多吉少,前次刺杀不成,怕是不放心王位,如今新君即位招你回国,想是设计除了你。
尉图耆:丞相,我也考虑到这个,三弟应是我大哥勾结匈奴杀的,不过我还是想回去致丧,一来国主崩世,臣子理应回国举丧,我若不去,日后必留把柄,楼兰再无我立足之地;二来看看我大哥是不是真的杀了三弟,谋夺国主位。
田千秋:此去要有所准备才是。
尉图耆:只能随机应变,请丞相借我100名骑兵。
场84,回楼兰路上外 日/晴
内容:尉图耆回国吊丧,匈奴兵想半路截杀,因有楼兰老臣没动手。
镜头1:楼兰众老臣听说尉图耆回国吊丧,出城20里迎接,与尉图耆同行。
镜头2:匈奴兵看到众多老臣,没敢动手。
镜头3:众老臣把尉图耆接进程中。
场85,楼兰城中外 日/晴
内容:尉图耆回国吊丧。
镜头1:尉图耆在众老臣的陪伴下,到父亲墓前祭拜,又到三弟墓前祭拜。
镜头2:吊丧完毕,回王宫见安规。
对白:
尉图耆:[在父亲墓前对众老臣]我父王在世,仰仗诸位叔伯辅佐,小侄在他老人家陵前谢谢诸位叔伯[众大臣伤感]
小臣:[小声的告诉尉图耆]老国主遗言,国主位是传给殿下您的。
尉图耆:[点点头]
尉图耆:[对安规行君臣礼]大王令臣弟回国致丧,臣弟先去祭拜父王,后去祭拜先主,现在才来到大王面前,请大王勿怪。
安归:自家兄弟说哪里话,既然回来了,就不要再回大汉了,这些年你受尽委屈,不要再回去了,你我兄弟共图大业。
尉图耆:大王,我此来是因接到您的致丧国书,特向大汉丞相说明才得以回国,大王也看到了,丞相派了士兵随我同来,吊丧完毕还要回去,不然如何复命。
安归:这些汉人杀了便是。
尉图耆:[故作惊讶]大王,这可使不得,激怒汉丞相,派兵讨伐该如何应对,大王还是不要轻视汉朝廷才好.
安归:匈奴与我楼兰亲如兄弟,大汉每次来楼兰不是要这就是要那,什么时候送过东西给楼兰。
尉图耆:大王自有道理,臣弟不敢妄言,臣弟带来的这些汉兵,大王不可动,如果他们死在楼兰,大汉必兴兵讨伐。
安归:[想了想走出大殿]
转场镜头:安规找到米谷王商议:玉途奇吊丧已闭,不日将回大汉,要下手就得今晚。
米谷王:今晚怎么下手,总不能调兵直接杀吧,他在城外死了可以说是匈奴,如今他身在王宫,还带着百名侍卫,如何下手。
安规:看来只能等他走的时候了。
场86,楼兰城外 日/晴
内容:尉图耆辞别大王回汉,楼兰众臣出城相送。
对白:
尉图耆:大王,臣弟回国吊丧已闭,今日要回大汉。
安归:你我兄弟二十几年未见,只一日又要分离,不知此后何时再能见到。
尉图耆:大王若思念臣弟可写信告知,臣弟请示丞相后,来见大王。
[安归旁白:你说什么也无所谓了,估计你也走不到大汉]
镜头1:安规走下国主宝座,张开双臂拥抱了一下玉途奇。
尉图耆:臣弟告辞。
镜头2:众臣依依不舍。
场87,楼兰城外山谷 日/晴
内容:匈奴300士兵城外山谷截杀尉图耆。
镜头1:两边翠绿大山,两山中间一条大路,是通往玉门关的必经之路。
镜头2:匈奴300兵堵住玉途奇的去路。
匈奴千夫长:玉途奇,你的命今天就到头了,咱俩无怨无仇,本将也是上支下派,怨不得我。
镜头3:匈奴兵黑压压一大片,前面是骑兵长柄弯刀,后面是步兵长戟。
尉图耆:[传令]弓箭准备,十人一排,以马哨为令,一声哨大队前进一齐放箭,连续两声哨大队后退停止放箭。
匈奴千夫长:冲,全部杀光。
镜头4:匈奴兵骑兵在前,步兵在后往前冲。
镜头5:尉图耆发哨令,100名骑兵齐放箭,一步放一箭,一次100多支箭羽飞向匈奴兵。
镜头6:尉图耆箭雨阵,逼的匈奴兵连连败退,人仰马翻,死伤无数。
镜头7:千夫长骑马挥舞长刀冲在最前面。
镜头8:尉图耆瞄准冲过来的匈奴千夫长,把箭壶里的二十支箭全部射出,千夫长身中数箭栽于马下,匈奴兵乱了阵脚。
镜头9:尉图耆靠着箭阵,冲出山谷,除几人受伤外,无人死亡。
场88,丞相府内 夜/烛光
内容:尉图耆回到田千秋府。
人物1:尉图耆。
人物2:丞相。
镜头1:尉图耆回到丞相府,见田千秋。
对白:
尉图耆:丞相,我把您的100人一个不少的都带回来了。
丞相:[惊呀]:二王子真乃奇才,我大汉如再有边关战事,二王子带兵前去吧。
尉图耆:[笑]丞相放心给我几万兵马。
丞相:这次你回楼兰,其实可以不再回来的。
尉图耆:我觉得还是在大汉安全,至少我不会威胁到谁,我若在楼兰,大哥能放过我,要不是丞相给我百十人,怕是早死在山谷之中了。
丞相:看这楼兰王位早晚是你的。
[田富女赶到]
丞相:二王子先回去休息,有事慢慢再说。
转场镜头:玉途奇回到自己的房间。
田富女:以后郎君不可再以身犯险了,妾身甚为担心。
尉图耆:让夫人担心,我做的不好,我答应你无论什么时候一定平安回来。
镜头2:尉图耆轻轻揽住田富女的腰。
尉图耆:你是上天恩赐给我的,原本我以为来大汉做人质,应是死路一条,不想竟能遇到你这位美貌的公主,竟鬼使神差的又把你的人留在我身边,想想真是不易啊。
田富女:不管什么身份,再怎么变,我都是你的人,命是你救的,心是你拿走的,我的身心都是你的,为了我,郎君要好好保护自己,我已经一无所有,不能再失去郎君。
尉图耆:我会天天守着你,不离不弃,白头偕老。
田富女:等我老了满脸皱纹,不堪入目,郎君怎么办。
尉图耆:所以要白头偕老,你老我也老,一起慢慢变老。
场89,汉皇宫内 日/晴
内容:汉武帝死,昭帝即位。
镜头1:汉武帝死,躺在床上。[旁白配音:传位诏书]
转场镜头1;配音诏书的同时出现群臣朝拜昭帝的画面。
转场镜头2:配音诏书的同时出现霍光获封的场面。
旁白: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幼子弗陵,天资聪慧,深肖朕躬,着承继大统,封霍光为大司马、金日磾为车骑将军、桑弘羊为御史大夫、上官桀为左将军,四人顾命大臣,协助理政,共扶汉室,布告天下,咸使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