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回 “崇文门走酒车”对于解读中华文明何去何从至关重要
“老北京九门走九车”是清代京旗日常生活中一个非常具有旗人特色文化生活。但是,数百年来,北京老百姓不明白为什么这样设计。它是用春秋公羊学设计出来的标准纬语。
第一节 正蓝旗驻防地靠近崇文门,是清代官方接地气实例
在第62回中,地气为山水蒙。正蓝旗在艮位,是山的象,为阴。例如,在大清,元上都故地被命名为察哈尔蒙古正蓝旗。元上都是《归藏易》设计大元王朝气数中的标准艮位。这种地名命名方式非常符合满族堪舆审美。
走酒车是流水的形,为阳。注意这个不光要有水的形,而且是流水的形。例如,崇文门在清代是收税的门。税与水同音。税对朝廷来说就是一种现金流水。
蒙卦曰:“山下出泉,泉水始流出山。”蒙卦的山的象配的形,是流水的形。
阴气下沉,阳气上浮,产生的是一种阴阳交流,《青囊经》中的专业术语叫做“阴阳相见,福禄永贞。”山的象与水的形组成一个象形文字“山水蒙”。
第二节 “蒙”气是崇文门的地名由来
北京崇文门在大元叫做文明门。崇文门这名字一听就知道与教育有关。
对吧?
伏羲六十四卦中哪个是谈教育的呢?
对哦,蒙卦是谈教育的。
山水为蒙。
蒙卦曰:“培养学生纯正无邪的品质,是治蒙之道。”
第三节 遁之蒙:明代官方聚气实例
大明永乐年间,在紫禁城与崇文门之间的地德关系分析中,满洲五部在北京崇文门附近的实地望气结果是:遁之蒙。
《焦氏易林》遁之蒙林词曰:俱为天民,云过吾面。治民嫉妒,与我无恩。
第四节 讲《易经》不讲气,那就是纯耍流氓!
换句话说,解读中国传统文化正确的道路必然是以“气”为核心,解读古人的实际工作经典,拒绝夸夸其谈,拒绝不切实际地胡猜乱讲。例如,北京紫禁城明明是依据天山遁气,结合诸葛亮《前出师表》设计,体现“忠”。张其成非要说是《周易》的立体展现。请问张大教授,紫禁城展现个《周易》有球用吗?能治理的了国家吗?
第五节 我爸是李刚
像《张其成讲易经》这类凭空想象,不切实际,断章取义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该结束了。本人非常反感谁讲《易经》不讲气,更反感学术霸权。上来就是:“我爸是谁,我妈是谁,我师父A是谁,我师父B是谁,我师爷是谁等等吧”。这跟“我的区长父亲”、“我爸是李刚”、“我老公是某某高官”有什么区别吗?
烤事儿从来没听说过牛顿(newton)给人讲微积分的时候提自己爹是老牛顿(oldton),没听过爱因斯坦给人讲相对论的时候提自己爹是老爱因斯坦;更没听说过孔子给人将学的时候提自己爹是老孔。
当然,咱也不是说不能提。中国人的传统文化里,有自己吹自己的选项吗?不应该是托帮忙吹,然后自己谦虚地说“哪里,哪里”吗?如此多光环加持之下的大专家连北京紫禁城这类经典的用《易经》治理天下的具体官方做法都弄不明白。这说明一个道理:“隔行如隔山。”
大专家是非遗传承人不假。您不是中医非遗传承人吗?没事你上堪舆上嘚瑟什么玩意?
又例如,《张其成讲传统文化》中提到:“中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顶峰”。这句话就非常不切实际。中医现在是国家保护项目。中医要是真强,用的着被保护吗?中医打不过西医是现在的实际情况。请问,张大教授:“如果中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顶峰。那么基于中医打不过西医的现实情况。是不是可以理解成中华传统文化打不过西方文化?”
烤事儿没说中医不行,只是要事实就是。等中医打的西医满地找牙的时候再说“中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顶峰”也不迟!
以崇文门为例,烤事儿讲述的是中国人应该如何正确看待中华文明的实际价值。
烤事儿说:山水蒙气是古人对崇文门地德所聚民心的高度概括
北京城的堪舆设计代表着中国顶级传统文化。这类中国顶级传统文化的解读高度依赖于“气”。如果你用《易经》连气都描述不清楚,那么请您把手里的《易经》烧了吧,占地方。现代数学家已经证明出《易经》是一种高等数学《群论》中的抽象代数结构。换句话说,古人用《易经》对“气”进行明确的数学描述。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官方堪舆中的“气”自然是为官方服务的。官方心心念念想要的是天下民心。满族堪舆历经千年实践,深度参与大金王朝和大清王朝的王朝气数创建。满族堪舆在用《易经》治理天下的具体实践中,对古代社会治理体系的认识也很具体。满族堪舆从千年实践中认为:王朝气数就是古代王朝用《易经》打造出来的社会治理体系。
望气望出来的山水蒙气是为了聚北京紫禁城的天山遁气。为了聚紫禁城的遁气,必然要接崇文门的地气。崇文门走酒车就是满族堪舆为了接崇文门地气的一个具体的实践,标准的清代官方设计出来的纬语。
这样堪舆设计的目标很明确:聚崇文门周边的人气,聚所有途经崇文门周边的百姓民心。这是执行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的具体实践工作。因此,崇文门走酒车这句纬语是不可多得的春秋公羊学发展过程中的实物证据,具有非常重要的两汉经学研究价值,对于解读中华文明到底应该何去何从起到关键作用。
因此,崇文门山水蒙气是古人对此地地德所聚民心的高度概括。
八旗的旗与地德中的气是一体的,旗就是气,气就是旗(第62回)。在明代,整个北京四九城的望气是建州女真满洲五部完成。正因如此,北京的聚气在明清属于无缝衔接。集中体现出公孙弘和而不同的国家治理理想。
综上,北京遁之**是标准的满族堪舆审美。烤事儿自己真望气过的地方是德胜门正黄旗曾经的驻防地和西直门正红旗驻防地,结果跟祖师爷比差的很远,业余水平。在自己的实际实地望气往事中,满族堪舆望气完全靠的是一种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