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气结果俗称地德。清代北京八旗驻防布局是由地德决定的。老北京俗称四九城。其中九门与老北京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九门的堪舆设计最能体现满族堪舆接地气的理念,更能体现祖师爷大汉丞相公孙弘和而不同的理念。所谓和而不同,即是整体求和,局部求异。
第一节 用“气”来解读老北京九门走九车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气”。特别是皇陵、封建王朝都城、皇宫等的设计高度依赖于望气结果。望气结果都不清楚,怎能随意揣测?有些学者居然靠自己凭空想象,写成堪舆相关的学术论文和论著。对于一个人来说,死与活的评价标准是“没气”和“有气”。对于堪舆来说,是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死的文化的依据一样是“气。“没气就死了”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基本道理。
中国堪舆与《易经》同步产生,是《易经》第一个应用场景。堪舆伴随中华文明走过数千年都是活的。但是,这样一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正在面临走向死亡的窘境。
例如,贺云翱(《明孝陵规划设计思想蠡测》)、谢宇(2013,《明代皇陵堪舆考》)等学者认为明孝陵整体布局呈现北斗七星图式。请问两位大专家:你们评价明孝陵的依据是什么?不从“气”和“望气”出发,就能评价明孝陵风水好?这不是在扯犊子吗?
中国堪舆的审美出现严重问题。有必要让大家见识见识满族堪舆审美。例如,第48回专门把祖师爷传下来的明孝陵堪舆设计原始资料公开。
明孝陵也好,北京紫禁城也好,北京四九城也罢都代表着中华文明最前沿。亦或是武当山、孔府、崆峒山、沈阳皇宫、承德避暑山庄、布达拉宫等等一样是中华文明最为优秀的代表。烤事儿的写作目的非常明确:捍卫“气”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没有“气”的传统文化传承毫无意义。
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要从“气”开始。八旗的旗与地德中的气是一体的,旗就是气,气就是旗。用“气”来解读老北京九门走九车才是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应有的样子。
图1 老北京四九城
第二节 老北京九门地气望气结果
镶黄旗:地气天泽履,安定门走粪车;
正黄旗:地气泽震随,德胜门走兵车;
正白旗:地气风地观,东直门走砖车和木车;
正红旗:地气火水未济,西直门走水车;
镶白旗:地气水山蹇,朝阳门走粮车;
镶红旗:地气雷火丰,阜成门走煤车;
正蓝旗:地气山水蒙,崇文门走酒车;
镶蓝旗:地气坤为地,宣武门走囚车和正阳门走龙车。
九门走九车不仅仅是中国古代堪舆接地气与聚气不可多得的实物证据。本回用实物具体讲讲古人藏风聚气是怎么做到的。
图2 八旗驻防分布
从八旗驻防分布图1中可以看出,镶黄旗排第一原因在于地处乾位。从乾位开始,依次经历兑位、巽位、离位、坎位、震位、艮位、坤位。具体对应关系如图3所示。
图3 八旗排序的满族堪舆审美
在图3中,八旗排序完全按照满族堪舆审美,依据先天八卦从老阳开始到老阴结束:镶黄、正黄、正白、正红、镶白、镶红、正蓝、镶蓝。“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之不散。“老北京九门走九车”完美展示的是正统封建王朝官方堪舆中通过接地气的方式聚气的过程。
九门的气最终聚在皇宫。之前说过了,紫禁城是天山遁气。皇宫的地气与九门地气之间的关系都是遁之**。因为,明清官方用的都是《连山易》,因此咱从艮位开始介绍。
第三节 崇文门走酒车原因在于山水蒙气
正蓝旗驻防地靠近崇文门。地气为山水蒙。正蓝旗在艮位,是山的象,为阴。例如,在大清,元上都故地被命名为察哈尔蒙古正蓝旗。元上都是《归藏易》设计大元王朝气数中的标准艮位。这种地名命名方式非常符合满族堪舆审美。
走酒车是水的形,为阳。阴气下沉,阳气上浮,产生的是一种阴阳交流,《青囊经》中的专业术语叫做“阴阳相见,福禄永贞。”山的象与水的形组成一个象形文字“山水蒙”。
大明永乐年间,在紫禁城与崇文门之间的地德关系分析中,满洲五部在北京崇文门附近的实地望气结果是:遁之蒙。《焦氏易林》遁之蒙林词曰:俱为天民,云过吾面。治民嫉妒,与我无恩。
第四节 阜成门走煤车原因在于雷火丰气
镶红旗驻防地靠近阜成门。地气为雷火丰。镶红旗在震位,是雷的象,为阴。走煤车是火的形,为阳。雷的象与火的形组成象形文字“雷火丰”。
大明永乐年间,在紫禁城与阜成门之间的地德关系分析中,满洲五部在北京阜成门附近的实地望气结果是:遁之丰。《焦氏易林》遁之丰林词曰:登高望时,见乐无忧。求利南国,与宝相得。
第五节 朝阳门走粮车原因在于水山蹇气
镶白旗驻防地靠近朝阳门。地气为水山蹇。镶白旗在坎位,是水的象,为阴。走粮车取得是粮食堆成山的形,为阳。水的象与山的形组成象形文字“水山蹇”。
在大明永乐年间,在紫禁城与朝阳门之间的地德关系分析中,满洲五部在北京朝阳门附近的实地望气结果是:遁之蹇。《焦氏易林》遁之蹇林词曰:逢时阳遂,富且尊贵。
第六节 西直门西直门走水车原因在于火水未济气
正红旗驻防地靠近西直门。正红旗在离位,是火的象,为阴。走水车取得是水的形,为阳。火的象与水的形组成象形文字“火水未济”。
在大明永乐年间,在紫禁城与西直门之间的地德关系分析中,满洲五部在北京西直门附近的实地望气结果是:遁之未济。《焦氏易林》遁之随林词曰:酒为欢伯,除忧未乐。福善入门,与君相索,使我有得。
第七节 东直门走砖车和木车原因在于风地观气
正白旗驻防地靠近东直门。正白旗在巽位,是风的象,为阴。走砖车和木车是地的形,为阳。风的象与地的形组成象形文字“风地观”。
在大明永乐年间,在紫禁城与东直门之间的地德关系分析中,满洲五部在北京东直门附近的实地望气结果是:遁之观。《焦氏易林》遁之观林词曰:安上宜官,一日九迁,升擢超等,收养常山。
第八节 德胜门走兵车原因在于泽震随气
正黄旗驻防地靠近德胜门。正黄旗在兑位,是泽的象,为阴。走兵车是震的形,为阳。泽的象与震的形组成象形文字“泽震随”。
在大明永乐年间,在紫禁城与德胜门之间的地德关系分析中,满洲五部在北京德胜门附近的实地望气结果是:遁之随。《焦氏易林》遁之随林词曰:尧问大舜,圣德增益。使民不惧,安无怵惕。
第九节 安定门走粪车原因在于天泽履气
镶黄旗驻防地靠近安定门。镶黄旗在乾位,是天的象,为阴。走粪车是泽的形,为阳。天的象与泽的形组成象形文字“天泽履”。
在大明永乐年间,在紫禁城与安定门之间的地德关系分析中,满洲五部在北京安定门附近的实地望气结果是:遁之履。《焦氏易林》遁之履林词曰:老耄罢极,无取中直。悬舆致仕,得归乡里。
第十节 宣武门走囚车和正阳门走龙车原因在于地为坤气
镶蓝旗驻防地靠近宣武门和正阳门。烤事儿太师傅满洲镶蓝旗,佛满洲,同时也是明初建州女真满洲五部的后裔。镶蓝旗在坤位,是地的象,为阴。正阳门走龙车,是六爻坤卦六二爻的形,为阳。宣武门,又被称为死门,走囚车,是六爻坤卦六三的形,为阳。宣武门和正阳门放一块又是六爻坤卦初六爻“履霜,坚冰至”的形,为阳。地的象与地的形组合成一个象形文字“地为坤”。
在大明永乐年间,北京宣武门和正阳门的望气结果是同一个。在紫禁城与宣武门和正阳门之间的地德关系分析中,满洲五部实地望气结果是:遁之坤。《焦氏易林》遁之坤林词曰:周成之隆,邢措无凶。大宰赞佑,君子作仁。
第十一节 祖师爷公孙弘和而不同的理念
八旗的旗与地德中的气是一体的,旗就是气,气就是旗。在明代,整个北京四九城的望气是建州女真满洲五部完成。正因如此,北京的聚气在明清属于无缝衔接。集中体现出公孙弘和而不同的国家治理理想。
综上,北京遁之**是标准的满族堪舆审美。烤事儿自己真在北京实地望气过的地方是德胜门正黄旗曾经的驻防地和西直门正红旗驻防地,结果跟祖师爷比差的很远,业余水平。在自己的实际实地望气往事中,满族堪舆望气完全靠的是一种天赋。且听奇妙的满族堪舆(第75回):龙年岂能不提新疆萨尔托海?一条大青龙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