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有一颗大眼睛
书名:奇妙的满族堪舆 作者:锦城烤事儿 本章字数:1481字 发布时间:2024-03-24

第77回 祖师爷说,明代南京城有一颗大眼睛,睥睨天下!

在堪舆领域,一提明代南京城往往就是老生常谈。什么“三垣”呀;什么“二十八星宿”呀;什么“呼应天象”呀;什么“遵从礼制”呀;什么“顺应自然的杰作”呀。还有“大师们”装模作样地说:“它是传统堪舆天象和自然地理相结合的典范。”

漂亮话就算是被说出花来,一样是死的中国传统文化,没说到点上。说到点上的必然是给您讲活灵活现的中国传统文化。

第一节 本人观点

咱不否认以上种种说法。但是,大家是不是都听腻了?600多年还是这套嗑,能不腻歪嘛。本回咱带大家站在600多年前女真人视角下,重新看看南京城

烤事儿真心崇拜祖师爷的原因在于:“他们讲堪舆从来不玩虚的”。站在女真堪舆师视角下,明代南京城建设的到底哪好?具体怎么个好法?给女真堪舆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第二节 出使大明南京城

在大元,南方被称为“南人”,第四等。以前金朝统治地区全部被称为“汉人”,第三等。换句话说,在元代,女真人被称为汉人。南人也好,汉人也罢,双方属于难兄难弟。元末南方数省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地处东北苦寒之地的女真人更希望能有人帮忙摆脱大元的残暴统治。在朱元璋还没有当皇上时候,东北这边的女真各个部落酋长与南方义军已经密切联系

元顺帝廿八年被迫从元大都出发北狩漠北,一去无返。在这前两年,大明开始兴建南京城,历时28年。具体来说,是从元顺帝至正廿六年开始,一直到洪武廿六年结束。这个时间阶段与东北女真归顺大明的全过程是大致一致的。

换句话说,从大元末年到洪武末年的30多年时间里,地处黑龙江和牡丹江流域的女真阿哈出部不断派使者前往南京。当年的祖师爷们正在使者队伍之中。

第三节 宫城、皇城、京城与外郭城

图1 明代南京城

如图1,紫色框线圈出来的范围为南京宫城;粉色框线圈出来的范围为南京皇城;黄色框线圈出来的范围为京城;黑色框线框出来的范围为外郭城。留意此地图因循传统,是南上北下,与现代地图北上南下有差异。

洪武十二年,祖师爷要去南京城需要过长江。途径今天的外金川门附近。此时的外金川门还是长江边上一片荒凉之地。祖师爷断言大明一定会在宫城、皇城、京城的基础之上,在此建造外郭城的一个城门。

有人会说,你这不是马后炮吗?

咱跟大家讲讲不是马后炮的内容。那就是,此地的望气结果。

第四节 南京明外郭外金川门火泽睽气

南京外金川门遗址是不可多得的明代官方堪舆藏风聚气和接地气的实物。接地气也好,聚气也罢。首先要明确的是自身条件是什么气,然后才能去解决接谁的气和聚谁的气。

本节先说结果,外金川门是火泽睽气。接的是离象之气。离为火。上为火的象,下为泽的形,组成一个象形文字“火泽睽”。聚的是明孝陵的井气

图2 外金川门所在位置

图2标记的是外金川门所在位置。黑线的南京明外郭在长江边上不是形成完整的城墙,而是顺着长江空余一部分。

第五节 大眼睛

外郭城看起来像眼球的最外层;顺着长江未被围起来的空余部分像眼睛的角膜;黄线框出来的区域是京城。京城与玄武湖像眼睛的晶状体;粉色线条框出来的区域是皇城。皇城像瞳孔;紫色线条框出来的区域是宫城。宫城像瞳孔。

整个明代南京城有一颗睥睨天下的大眼睛。

图3 睥睨天下pì nì tiān xià

具体当时的堪舆设计师是不是这样设计的?拿什么作为评判标准呢?自然是“气”。例如,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强调:气是两汉经学的基础。祖师爷说:“气”相当于西方微积分中的无穷小量。没有无穷小量就没有微积分。同样的道理,没有“气”就没有堪舆。没有“气”就没有《易经》。有“气”在就是活的中华文明;没“气”自然就是死的中华文明。因此,要捍卫“气”在中华文明中的核心地位。且听第78回,祖师爷传下来的明代南京城望气结果。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奇妙的满族堪舆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