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师爷说:“明南京城堪舆设计是刘伯温为代表的浙东集团不可多得的杰作”。77回提到明外郭的外金川门望气结果是“火泽睽”气。
第一节 研究意义
一方面,外金川门是不可多得的明代官方接地气遗迹。接地气的目的是为了聚气。明代整个南京城围绕明孝陵“水风井”气进行聚气。明代南京城藏风聚气的水平代表着中国14世纪堪舆最高水准。用实例分析南宋和明初官方堪舆藏风聚气的设计理念。围绕明孝陵“水风井”气,明外郭18座城门,是怎样接地气的。
另一方面,有利于解读南京明外郭18座城门名字的由来。各个城门的名字除具有美好寓意之外,均与城门望气结果息息相关。
第二节 数据来源
其一,外金川门等望气数据源自满族堪舆祖师爷600多年前向大明朝贡过程中在南京望气结果。
其二,数据源自第78回实验结果。
其三,明孝陵“水风井”气的望气数据是明初建州女真满洲五部中完颜部传下来的。
强调:烤事儿自己确实没有去过南京实地望气。说白了就是一个堪舆业余爱好者。往往是生活、学习、工作便利条件下顺便望气。
第三节 实验结果分析
南京明外郭
乾位:A姚坊门(今尧化门)
巽位:B仙鹤门
坎位:C1麒麟门;C2沧波门
艮位:D高桥门
坤位:E1上方门(上坊门);E2夹冈门(今夹岗门);E3凤台门
震位:G1大安德门(安德门);G2小安德门;G3小驯象门;G4大驯象门(驯象门);G5江东门;G6栅栏门
离位:外金川门
兑位:K1上元门;K2佛宁门(今佛灵门);K3观音门
第四节 乾位,姚坊门
乾位有一座明外郭城门A姚坊门(今尧化门)。姚坊门望气结果是“天为乾”气。
姚坊门接地气的方式是:天的象配天的形,组成一个“天为乾”的象形文字。
第五节 巽位,仙鹤门
巽位有一座明外郭城门B仙鹤门。仙鹤门望气结果是“风为巽”。巽位是风的象。仙鹤是风的形。
仙鹤门接地气的方式是:风的象配风的形,组成一个“风为巽”的象形文字。
由此可以看出,仙鹤门不是白叫的。
第六节 坎位:麒麟门和沧波门
坎位有两座明外郭城门C1麒麟门和C2沧波门。坎位是水的象。
C1麒麟门望气结果是“水火既济”气。坎为水。
麒麟门在明南京城的正东方向。其名字除了具有美好寓意之外,还与“水火既济”气有关。麒麟传说是雌雄同体。坎(☵)和离(☲)是雌雄同体的单卦,与麒麟具有相同的属性。
麒麟门接地气的方式是:水的象配火的形组成象形文字“水火既济”。
C2沧波门望气结果是“水天需”气。水的象配天的形组成象形文字“水天需”。听祖师爷说,600多年前,沧波门那里有粮仓。粮仓从天上看像是一座座圆形土丘。圆形土丘是乾(☰)的形。
沧波门接地气的方式是:水的象配天的形组成象形文字“水天需”。
第七节 艮位:高桥门
艮位有一座明外郭城门D高桥门。艮位山。
高桥门望气结果是“山火贲”气。
立交桥、桥梁等是离(☲)的场所类象。按道理桥梁跟土木相关,怎么会是离火的场所类象。这个我也不太明白怎么解释,反正都是这么传下来的。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找“度娘”搜一下“八卦类象”、“最全八卦类象”、“离的场所类象”等。
高桥门接地气的方式是:山的象与火的形组成象形文字“山火贲”。高桥门的地名由此而来。
第八节 坤位:上方门、夹冈门和凤台门
地为坤。有3个明外郭城门在坤位。
E1上方门(今上坊门)
上方门望气结果是“地泽临”气。上方门地处秦淮河畔上坊镇,因此得名。这不假。不过,作为堪舆师要看到本质。朱元璋和刘伯温命名此城门的深层原因在于秦淮河畔是泽的类象。泽是半水、浅水、少水。河畔跟河不一样的地方是半泥半水的沼泽地。
上方门接地气的方式是:地的象配泽的形组成象形文字“地泽临”。有人看到这会问:“怎么都是象形文字”。解释一下,国都的堪舆设计属于高度为政治服务。象形文化是中国正统文化。不用象形用什么?
E2夹冈门(今夹岗门)
夹冈门望气结果地山谦。此门在坤位取的是地的象。夹冈这两个字一听就是山的形。不用过多解释。
夹冈门接地气的方式是:地的象配山的形组成象形文字“地山谦”。
E3凤台门
凤台门望气结果是地为坤。凤台不多解释了,是地的形。
凤台门接地气的方式是:地的象配地的形组成象形文字“地为坤”。
第九节 震位:大小安德门、大小驯象门、江东门和栅栏门
震位有六个门。雷为震。祖师爷特别强调这是有说头的。这个单独望气看不出原因。必须与明孝陵一起看才能弄明白。本回不展开解释,容下回分解,先说结果。
震位六门处于核心地位的是江东门。
G5江东门
江东门望气结果是雷为震。东为震,江东有雷的形。
江东门接地气的方式是:雷的象配雷的形组成象形文字“雷为震”。其它五个门与江东门收尾相望,又各具特色。
G1大安德门(安德门)
大安德门望气结果是雷风恒。
此门接地气比较复杂,城门名与明孝陵聚气过程有关,容下回分解。
G2小安德门
小安德门望气结果是雷地大壮。
此门接地气比较复杂,城门名与明孝陵聚气过程有关,容下回分解。
G3小驯象门
小驯象门望气结果是雷山小过。
此门接地气比较复杂,既与明孝陵聚气过程有关,又与驯象门有关,容下回分解。
G4大驯象门(驯象门)
大驯象门,又称驯象门,望气结果为雷地豫。豫古字形从象,予声。看到豫这个字,就非常明显地知道驯象门的地名怎么来的。
G6栅栏门
栅栏门望气结果是雷泽归妹。
兑为泽,上缺。兑的意向表征出来往往是有所欠缺。这个地名就非常具有此味道。别的城门都是高大上,一听就让人感觉坚固,好听。栅栏多少让人觉得有些随意和欠缺。跟别的正规城门相比,栅栏门取的是兑的类象。
栅栏门接地气的方式是:类的象与泽的形组成象形文字“雷泽归妹”。
第十节 离位:外金川门
外金川门望气结果是火泽睽。外金川门在金川河旁边。兑位泽,外金川取的是兑的类象。这种泽的类象取法与上方门相同,不再重复介绍。
第十一节 兑位:上元门、佛宁门和观音门
兑位有3座城门。兑为泽。
K1上元门
上元门望气结果是泽为兑。上元节一般指的是咱中国传统的元宵节,又称小正月,正月十五月圆之夜。望气结果是600多年前祖师爷传下来的,具体为什么叫佛宁,只有刘伯温本人知道。
K2佛宁门(今佛灵门)
佛宁门望气结果是泽地萃。望气结果是600多年前祖师爷传下来的,具体为什么叫佛宁,只有刘伯温本人知道。
K3观音门
观音门望气结果是泽天夬。望气结果是600多年前祖师爷传下来的,具体为什么叫观音,只有刘伯温本人知道。
综上所述,明代南京城外郭18座城门接地气的方式是统一的一个整体。不管是理解城门命名规则,还是理解城门本身地气,都要紧紧围绕与明孝陵的聚气目标,要有整体性思维,不能割裂看问题。本回讲的是接地气过程,至于与明孝陵聚气的过程且听第80回南京明外郭与明孝陵聚气实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