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师爷说:净明忠孝是中国为数不多保留相对完整的群文化体系,是明代不可多得的堪舆文化精品,是不可多得的中国古代用《易经》治理天下实物证据,当然也是满族堪舆的骄傲。
“忠、孝、廉、谨、宽、裕、容、忍”是净明忠孝道的垂世八宝。有人觉得这玩意是净明道修仙的道德品德。满族堪舆祖师爷传下来的说法是:垂世八宝与大禹铸造的九鼎等效,解决的是具体如何用《易经》治理天下。
第一节 (艮位)江西南昌万寿宫,望气结果:山为艮
艮为山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明代江西南昌的万寿宫是净明道的祖庭,也是净明忠孝群文化的起点。我们说《连山易》是从艮开始的对吧?这是大明王朝用《连山易》做气的实物证据。
记得2004年夏天,我还特地与江西的同学一起去南昌,顺便对南昌万寿宫附近进行了一次望气。20多年前我自己亲自望气的结果与祖师爷600多年前的望气结果是一致的,那就是:艮为山!
气是地德的具体描述。永乐年间大明官方出资大修万寿宫。万寿宫“艮为山”的地德是垂世八宝“容”的具体体现。江西一带气咸聚于此。换句话说,大清两江总督所辖区域内是江西的“山为艮”气和南京的“水风井”气。满族堪舆中的气是大清总督辖区的划分依据。
第二节 (坤位)湖南桃源山,望气结果:地山谦
坤为地。地山谦的象曰: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湖南桃源山(黄闻山)取得是廉棱之象。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湖南桃源山(黄闻山)是道家名山。
桃源山“地山谦”的地德是垂世八宝“廉”的具体体现。在明清五六百年的时间里,湖南一带气咸聚于此。换句话说,大清湖广总督所辖区域内是“地山谦”气和“雷风恒”气的一个整体。
第三节 (震位)湖北武当山大岳太和宫,望气结果:雷风恒
震为雷。雷风恒象曰: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永乐年间,大明耗费18年时间重金打造武当山。武当山“雷风恒”的地德是垂世八宝“忍”的具体体现。在明清五六百年的时间里,湖北一带气咸聚于此。
第四节 (离位)甘肃崆峒山,望气结果:火山旅
离为火。火山旅的象曰: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
崆峒山是道家名山。崆峒山“火山旅”的地德是垂世八宝“谨”的具体体现。明清陕甘一带气咸聚于此。
第五节 (兑位)山西五台山,望气结果:泽山咸
兑为泽。泽山咸象曰: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
五台山“泽山咸”的地德是垂世八宝“裕”的具体体现。在明清五六百年的时间里,山西一带气咸聚于此。
第六节 (乾位)北京紫禁城,望气结果:天山遁
乾为天。北京紫禁城天山遁气。无论是62回中提到的北京八旗驻防“旗与气”接地气,还是第74回提到的老北京九门走九车,抑或是九门相关的堪舆设计都是围绕北京紫禁城天山遁气进行的实际聚气过程。北京周边畿辅地区从四面八方聚气到九门。九门聚气到北京紫禁城。
在第44回中,烤事儿讲述20多年前在北京故宫实地望气经历。北京故宫望气结果是天山遁。这个结果与祖师爷传下来的结果是一致的。
第七节 (巽位)山东孔府,望气结果:风天小蓄
巽位风。风天小蓄象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永乐年间,大明重金大修孔府。孔府“风天小蓄”地德是垂世八宝“宽”的具体体现。在明清五六百年的时间里,山东一带气咸聚于此。
第八节 (坎位)南京明孝陵,望气结果:水风井
在第80回中提到明清时期的南京城。明代的南直隶和清代的安徽和江苏所辖范围大致一样。以南京为中心的江南富庶地区(今江苏、安徽和上海)聚气到南京明外郭18座城门,18座城门聚气到明孝陵。大清两江总督所辖区域包括安徽、江苏和江西。
第九节 净明忠孝群的重大意义
祖师爷说:在如何用《易经》治理天下的问题上,历史上各个学术流派想法各有千秋。垂世八宝是净明道用上千年的时间,不断对关内汉地十八省望气打磨锤炼出来的,用《易经》治理天下的,拥有具体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的高度概括与总结。
在如何用《易经》治理天下的问题上,净明道的垂世八宝与女真白山黑水谶语体系的理念与技术实现方式不谋而合。当然也有差异。差异主要体现在:净明道核心理念体现的是道家学说。女真白山黑水谶语体系是标准的两汉经学学说。
两家默契之处是双方合作的前提。两家差异之处是两家优势互补的前提。在明初,这些是净明道和建州女真满洲五部可以联手打造“净明忠孝群”的关键。也是在清代佛满洲与净明道联手打造“承德东藏群”的关键。
这两个群的打造是明清时期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见证,也是民族团结进步典范,更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出杰出贡献。大禹治水将天下分为九州体现的是用《易经》治理天下的实际操作。
第十节 结语
净明道用垂世八宝将天下八分,分别进行聚气,进而形成净明忠孝群。艮位江西南昌万寿宫、坤位湖南桃源山、震位武当山大岳太和宫、离位甘肃崆峒山、兑位山西五台山、乾位北京紫禁城、巽位山东孔府、坎位南京明孝陵。那么这八个聚气宫位有什么内在关联呢?且听第82回,白山黑水谶语体系在净明忠孝群中的实际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