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黑水谶语体系
书名:奇妙的满族堪舆 作者:锦城烤事儿 本章字数:2359字 发布时间:2024-03-24

第82回 白山黑水谶语体系在净明忠孝群中的实际运用

第一节 白山黑水是一句经典两汉经学打造的谶语

介绍满族的第一句往往是:“诞生于白山黑水的渔猎民族。”白山黑水最早见于《金史·世纪序》。据祖师爷说:白山黑水是辽代女真部落,特别是完颜们,为反抗大辽的残暴统治,在东北白山黑水之间辽阔的土地上藏风聚气后形成的谶语体系。“白山黑水”谶语体系完全对标汉代“公孙病已立”谶语体系。其水平有过之,而无不及。

第二节 白山黑水聚出来的山水蒙气


按照白山黑水谶语体系聚气目标有两个,一个是山水蒙气,另一个是水雷屯气。

本回先说山水蒙气实例。净明道要对大明核心统治区域的华北、华南、华西、华东用“山水蒙”气高度概括与总结。华南被高度汇聚成江西南昌万寿宫“山为艮”气和湖南桃源山“地山谦”气。华西被高度汇聚成武当山太和宫“雷风恒”气和甘肃崆峒山“火山旅”气。华北被高度汇聚成山西五台山“泽山咸”气和北京紫禁城“天山遁”气。华东被高度汇聚成山东孔府的风天小蓄气和南京明孝陵的“水风井”气。最终,上述四大区域,按照白山黑水谶语体系设计标准,天下八分聚“山水蒙”气。

第三节 江西南昌万寿宫,蒙之艮

蒙之艮《焦氏易林》原文是:“攫饭把肉,以就口食。所往必得,无有虚乏。”蒙之艮描述的是明清两代在江西区域内聚出来“艮”气,是“艮”气与净明忠孝群之间的内在关系。

气是地德的具体描述。永乐年间大明官方出资大修万寿宫。万寿宫“艮为山”的地德是垂世八宝“容”的具体体现。江西一带气咸聚于此。换句话说,大清两江总督所辖区域内是江西的“山为艮”气和南京的“水风井”气。满族堪舆中的气是大清总督辖区的划分依据。

第四节 湖南桃源山,蒙之谦

蒙之谦《焦氏易林》原文是:“日月相望,光明盛昌。三圣茂承,功德大隆”。蒙之谦描述的是明清两代在湖南区域内聚出来整体“谦”气,是“谦”气与净明忠孝群之间的内在关系。

桃源山“地山谦”的地德是垂世八宝“廉”的具体体现。在明清五六百年的时间里,湖南一带气咸聚于此。换句话说,大清湖广总督所辖区域内是“地山谦”气和“雷风恒”气的一个整体。

第五节 湖北武当山太和宫,蒙之恒

蒙之恒《焦氏易林》原文是:“折锋载殳,舆马放休。行军依营,天下安宁。”蒙之恒描述的是明清两代在湖北区域内聚出来整体“恒”气,是“恒”气与净明忠孝群之间的内在关系。

永乐年间,大明耗费18年时间重金打造武当山。武当山“雷风恒”的地德是垂世八宝“忍”的具体体现。在明清五六百年的时间里,湖北一带气咸聚于此。

第六节 甘肃崆峒山,蒙之旅

蒙之旅《焦氏易林》原文是:“译重关牢,求解己忧。心咸乃成,与善并居。”蒙之旅描述的是明清两代在陕甘区域内聚出来整体“旅”气,是“旅”气与净明忠孝群之间的内在关系。

崆峒山是道家名山。崆峒山“火山旅”的地德是垂世八宝“谨”的具体体现。明清陕甘一带气咸聚于此。

第七节 山西五台山,蒙之咸

蒙之咸《焦氏易林》原文是:“忧祸解除,喜至庆来。坐立欢门,与乐为邻。”蒙之咸描述的是明清两代在陕甘区域内聚出来“咸”气,是“咸”气与净明忠孝群之间的内在关系。

五台山“泽山咸”的地德是垂世八宝“裕”的具体体现。在明清五六百年的时间里,山西一带气咸聚于此。

第八节 北京紫禁城,蒙之遁

蒙之遁《焦氏易林》原文是:“至德之君,仁政且温。伊吕肱骨,国富民安”。上述林词非常符合紫禁城中皇上的心情。蒙之遁描述的是明清两代在京师和北直隶区域内聚出来整体“遁”气,是“遁”气与净明忠孝群之间的内在关系。

无论是62回中提到的北京八旗驻防“旗与气”接地气,还是第74回提到的老北京九门走九车,抑或是九门相关的堪舆设计都是围绕北京紫禁城“天山遁气”进行的实际聚气过程。北京周边畿辅地区从四面八方聚气到九门。九门聚气到北京紫禁城。

在第44回中,烤事儿讲述20多年前在北京故宫实地望气经历。北京故宫望气结果是天山遁。这个结果与祖师爷传下来的结果是一致的。

第九节 山东孔府,蒙之小蓄

蒙之小蓄《焦氏易林》原文是:“天地配享,六位光明。阴阳顺叙,以成厥功。”蒙之小蓄描述的是明清两代在山东区域内聚出来“小蓄”气,是“小蓄”气与净明忠孝群之间的内在关系。

永乐年间,大明重金大修孔府。孔府“风天小蓄”地德是垂世八宝“宽”的具体体现。在明清五六百年的时间里,山东一带“小畜”气咸聚于此。

第十节 南京明孝陵,蒙之井

蒙之井《焦氏易林》原文是:“夏姬亲附,心听悦喜。利以博取,无言不许。”蒙之井描述的是明清两代在江南区域内聚出来“井”气,是“井”气与净明忠孝群之间的内在关系。在此,当年祖师爷传授满族堪舆的时候特别讲过一则往事。

太师傅说:“龙脉一说虽然大清皇上也信,但是满族堪舆祖师爷从来不认可三合派、三元派等常提的龙脉一说。玩法不一样。聚气的具体过程也都再一一描述。一比较就清楚了。要赢说大清有龙脉,明孝陵必然是大清的龙脉之一。”

为了平定太平天国,大清死守明孝陵。大清驻守明孝陵的江南大营两次被太平天国攻破,两次重建。明清时期江南最富庶地区的气韵咸聚于此。大清只要能守住明孝陵,就能通过明孝陵的“井”气地德聚气,确保东南半壁江山民心不散,用堪舆技术手段让地方在思想上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强制实现天下归心。

第80回中提到明清时期的南京城。明代的南直隶和清代的安徽和江苏所辖范围大致一样。以南京为中心的江南富庶地区(今江苏、安徽和上海)聚气到南京明外郭18座城门,18座城门聚气到明孝陵。大清两江总督所辖区域包括安徽、江苏和江西。

第十一节 总结

用白山黑水谶语体系打造净明忠孝群是明清时期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见证,也是民族团结进步典范,更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出杰出贡献。净明忠孝群在大清不仅没有被废弃,而且被进一步发展与丰富,更能体现中华文明生生不息。那么大明为什么会选择女真阿哈出部参与净明忠孝群的建设呢?且听第83回,燕王朱棣与女真阿哈出部的双向奔赴。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奇妙的满族堪舆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