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九门聚气原理堪舆分析
书名:奇妙的满族堪舆 作者:锦城烤事儿 本章字数:2048字 发布时间:2024-03-24

第87回 群运算视角下,明清北京九门聚气原理堪舆分析

老北京俗称四九城,包括内城、外城、皇城、紫禁城四大部分。因内城有九门,皇城有四门,故老北京被称为四九城。

引一:北京紫禁城的堪舆设计是民族团结进步的历史见证

因为北京紫禁城是高度为政治服务的,所以关于它的堪舆设计解释是唯一的。那怎么做到唯一呢?600年前建州女真满洲五部堪舆师用的是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提到的“气”。在中国古代,两汉经学那可是金字招牌。甭管是女真人用,还是蒙古人用,都能被高度重视。

我们已知北京紫禁城望气结果为:“天山遁”。内城九门聚的是紫禁城“天山遁”气当年祖师爷依据北京紫禁城“天山遁”气,完整地将诸葛亮《前出师表》中“为君者要亲贤远佞,为臣者要贞良死节”的中心思想立体地展现在北京紫禁城的堪舆设计之中。

清代北京四九城

北京紫禁城在元大都旧址重新堪舆设计,代表着明清时期中华文明的最高水准。它的堪舆设计是明代净明道打造的净明忠孝群中的关键环节,有建州女真满洲五部的堪舆贡献,也融入元代蒙古贵族的堪舆设计理念,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交流、交往、交融的过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历史见证。

第一节 紫禁城与崇文门的群运算关系:遁之蒙

正蓝旗驻防地靠近崇文门。

在大明永乐年间,北京崇文门附近的实地望气结果是:遁之蒙。

《焦氏易林》遁之蒙林词曰:俱为天民,云过吾面。治民嫉妒,与我无恩。

第二节 紫禁城与朝阳门的群运算关系:遁之蹇

镶白旗驻防地靠近朝阳门。

在大明永乐年间,北京朝阳门附近的实地望气结果是:遁之蹇。

《焦氏易林》遁之蹇林词曰:逢时阳遂,富且尊贵。

第三节 紫禁城与东直门的群运算关系:遁之观

正白旗驻防地靠近东直门。

在大明永乐年间,北京东直门附近的实地望气结果是:遁之观。

《焦氏易林》遁之观林词曰:安上宜官,一日九迁,升擢超等,收养常山。

第四节 紫禁城与安定门的群运算关系:遁之履

镶黄旗驻防地靠近安定门。

在大明永乐年间北京安定门附近的实地望气结果是:遁之履。

《焦氏易林》遁之履林词曰:老耄罢极,无取中直。悬舆致仕,得归乡里。

第五节 紫禁城与德胜门的群运算关系:遁之随

正黄旗驻防地靠近德胜门。

在大明永乐年间北京德胜门附近的实地望气结果是:遁之随。

《焦氏易林》遁之随林词曰:尧问大舜,圣德增益。使民不惧,安无怵惕。

第六节 紫禁城与西直门的群运算关系:遁之未济

正红旗驻防地靠近西直门。

在大明永乐年间北京德胜门附近的实地望气结果是:遁之未济。

《焦氏易林》遁之随林词曰:酒为欢伯,除忧未乐。福善入门,与君相索,使我有得。

第七节 紫禁城与阜成门的群运算关系:遁之丰

镶红旗驻防地靠近阜成门。

在大明永乐年间北京阜成门附近的实地望气结果是:遁之丰。

《焦氏易林》遁之丰林词曰:登高望时,见乐无忧。求利南国,与宝相得。

第十三节 紫禁城与宣武门和正阳门的群运算关系:遁之坤

镶蓝旗驻防地靠近宣武门和正阳门。

在大明永乐年间北京宣武门和正阳门的望气结果是同一个。它们附近的实地望气结果是:遁之坤。

《焦氏易林》遁之坤林词曰:周成之隆,邢措无凶。大宰赞佑,君子作仁。

结论:群运算

某一个区域内的地理元素组成集合。例如,内城组成集合N{崇文门、朝阳门、东直门、安定门等等}。例如,皇城组成集合H{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又例如,紫禁城组成集合Z{内寝区域、外朝区域}。那么,如果用望气结果将集合中的元素重新表达出来则可描述。内城组成集合N{蒙、蹇、观、履等等}。紫禁城组成集合Z{遁|艮()、乾()}。

近代中国数学家已经陆续证明伏羲先天64卦,先天八卦和伏羲先天六十四卦对应的二进制数组,对其右进位加法构成Abel群及阶数分别是8阶和64阶的循环群(王新华,2017)。那么,紫禁城组成集合Z与内城组成集合N形成的群运算关系则表达为:遁之某。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官方堪舆聚气的过程是一个标准的群运算过程。由群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形成域。这样的群运算形成的域,每个域都被高度汇聚成一种气。例如,大清直隶省聚成“天山遁气”。大清江苏一带高度被聚成明孝陵的“风水井”气。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让地方在思想上与中央高度一致。官方堪舆中的“气”是群运算所聚成的域辖区内民心的数学模型。贾谊《论治安策》提到分而治之。董仲舒的《天人三策》中提到:任何一个地方都只被高度汇聚成一种气。例如,在葫芦娃动画片中,有的金刚铁骨()、有的力大无穷()、有的喷水()、有的喷火()各有各的优势,但是谁也不能一家独大。他们各尽其能,相互配合,心全往一处使,那就是救爷爷。从伏羲创造八卦开始,中华民族官方用《易经》治理天下的思路一直都非常一致和连贯。这个方式可以概括为一句话:那就是用气围猎天下,最终形成天下一盘棋。

参考文献

[1] 王新华. 易经哲学的数学原理 [J].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 16 (03): 51-55.

DOI:10.13899/j.cnki.szptxb.2017.03.009.

[2] 朱明基,江世亮. 焦蔚芳博士和他的“河洛易数学体系”——焦蔚芳博士越洋通讯采访录 [J]. 世界科学, 1993, (07): 3-4+14.

[3] 焦蔚芳. 《易卦》的数学研究之一——焦氏“周易宇宙代数学”原理 [J]. 世界科学, 1993, (05): 3-9.

[4] 焦蔚芳. 易卦的数字研究之二——焦氏“周易宇宙代数学”建元(下) [J]. 世界科学, 1993, (12): 29-35.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奇妙的满族堪舆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