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妙趣横生的故事
第一章 内在不同的爱情
本书四册223章长达167万字,自然说了许多妙趣横生的故事,现择要简告大家。
择要,择什么要?爱情、友情、奇迹、要事。通过四方面故事简介您就进一步了解原著合不合您的意了。不是吗?请看——
先说谈情说爱的故事。爱情的定义是:男女之间强烈的依恋、亲近和向往,以及无私且无所不尽其心的情感。它通常由情爱与性 爱两个部分组成,情爱是爱情的灵魂,性 爱是爱情的附属品,并不是必要存在的,情爱才是爱情的核心。下面我们来就向河渠的爱情故事看看他们的所谓爱情是不是真正的爱情?
与向河渠谈情说爱的有王梨花、徐晓云、童凤莲、缪丽等4人,仅目录就有40多章,接近全书20%的篇幅。
与王梨花是一段引人泪下的悲剧,却又是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目录上有18章,依次是:热恋陡然遇劫难,梨花表态出主意,两难中忍痛分手,身心俱伤何人解,为利梨花先结婚,受劝解终究醒悟,梨花苦心终见果,偶聚各解爱情义,喜新怀旧情意深,陪走精神恋爱路,病急不敢避嫌疑,访梨花共议《一路上》,与梨花再议《一路上》,夫妻相处的诀窍,梨花趁假期会知心,梨花借机赠红本,临城邂后遇梨花,恋爱情一信成正果。从第一册第一章说起,到第四册倒数第二章收尾,贯穿全书,这种恋爱情只怕世上少有。
概说起来有从不认识到心心相印到因故转为地下恋爱的相恋过程。这里的“因故”因什么故?有向父被诬变成历史反革 命,王梨花毅然表态生死不分离,并赠钱、出主意、帮写材料。有王父也被揪斗,却因她生得漂亮造 反派追求未遂而设法陷害,另一军人表示只要王愿意嫁给他,确保王父安全,王处于救父亲和忠爱情两难中。有向为王排难着想无奈提出分手,因心中放不下而痛苦,为解脱痛苦去河工苦干以致受伤,受到众人的劝解、徐晓云的逼回。在“机缘巧合进公社”那一章里有一段故事让人感到难以想象:王拜托姜雪如帮向做工作时,“姜雪如正色说:‘是玩笑也不是玩笑。将心比心,你要是韩立志,知道自己的女的在帮前恋人求人家帮忙,心里会是个什么滋味?’王梨花说:‘他就是站在这儿也不会生气,因为我们事前有约定。’‘什么?你说什么?这是突然发生的事情,怎么可能事前有什么约定?’姜雪如惊讶地问。听王梨花从头到尾地一说,这才知道王梨花与韩立志在建立关系前还真有个约定。”当时“王梨花苦笑笑说:‘我的对象叫向河渠,不想隐瞒你,是我追的他,没想到为我爸又是我放弃了他,从而使他身心受到极大的打击,受到巨大创伤,我对不起他。为弥补我的过失,我要说的第二件事就是:如果他今后遇到严重困难,我们必须千方百计、极尽全力帮助他。这件事你能答应吗?’
姜雪如听王梨花追述到这里,问道:‘他答应了?’王梨花说:‘他做梦也不会想到我给他出了这么个难题,当时就惊呆了。’姜雪如笑着说:‘只怕谁也不会想到的,再说又有哪个女人敢这么说?痰唾就能把人淹死,韩立志是怎么说的?咳!瞧我这笨蛋,’她敲了一下头说,‘肯定是答应了,不答应你会同意?’
王梨花惨然一笑说:‘他被迫无奈,但也心甘情愿。’姜雪如说:‘被迫无奈我信,心甘情愿我不信,怎么可能呢?’”可听了王的一席话,王的丈夫还真的答应了,王说的一席什么样的话?
有为农机站到县城购配件,借机绕路看望王,缠缠 绵绵相送途中王提出要与他精神恋爱到永远,他表示同意。这一章中 特别是王的那首《长亭怨慢》,书上说“词还在吟诵中,泪水早如断线的珍珠滚滚而下,就如同《红楼梦》一书中的《枉凝眉》所说的:‘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书上说“见到梨花凄苦的神态,听着这怨尤交织、催人泪下的词句,向河渠眼睛也湿润了。梨花的命运是悲苦的,恋爱期间因害怕有势力的人制造祸端,而将热恋转入地下,不敢公开享受恋人的爱 抚;情愿与心上人上刀山下火海,也不能如愿,只得含泪成为政 治交易的牺牲品;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没有孩子被骂为‘命狠’,身体多病又遭丈夫冷遇。”是什么样的词惹人落泪?
四五十年的精神恋爱有点让人啼笑皆非:王生病住院,因特殊缘故向带病不避嫌疑去护理,是什么特殊缘故让前恋人前去护理?又是怎样护理并输血的?合议小说《一路上》的创作;支助王的小屋改建;劝说王处好夫妻关系的建议;与王随军前的不短谈话;王为弟结婚请假归来约向到蠡湖相会的过程(王的长吻几令向难以自持);镇北房东去世王借丧之机赠送300多条短语警句的小红本给向,“她说这本日记上记录的语句,多数来自书上,少数出于自撰,但都融进了她的心血。不论处于何种环境,遇到何种情况,她的主张和看法,大体都不会脱出这个范围,她要说的话都在这个本子上。见到这个本子就等于见到她,看到本子上写的内容,就等于她在说话。”她说“你精神上的爱人永远与你在一起。”“她说一心不可二用,这是肯定的。她不知道向河渠的定力如何,反正只要她心中想着向河渠,就不可能全心全意地与韩立志处好夫妻关系。处不好夫妻关系还奢谈什么幸福?那是自欺欺人。为获取自己最大的幸福,她不得不慧剑斩情丝,定下永不见面的决心。”从此结束她单方面的精神恋爱。想想一个女子为与心中的爱人在精神上永远在一起,竟花了那么大的心血,是多么地不容易?那感情该多么地深厚?在精神恋爱中,王曾提出与向共生一个孩子,其实向在热恋中也曾提出过两人同 房的建议,诗中就有“问梅许看可许采?”的记载,两人都没有答应对方,有趣的是向的那番答复和在路上遐想的那首《道情》,您想知道内容吗?王结束了精神恋爱,向却没有,他将小红本作为王的替身,有事常翻,当着在与她交谈,30多年来一直作为精神食粮,并萦怀于胸,屡与朋友提到,甚至在吟诗的时候也“车近王庄迤逦回,梨花倩影心头萦。悠然想起上回见,执意要赠两万金。”“上回”是指目录中的“临城邂后遇梨花”两人在临城相遇,梨花要赠两万元以助向解决困难,向不肯接收的故事。还有夫妻谈话中无意提到王以至引起一场争吵。当向听说王在吃素念经,自恃对学佛的体悟在认识的人中没有比他更深刻的,就给王去了一信,叙述了自己的领悟,以助王修行更有成就,以回报王的赠红本之情,从而使精神恋爱圆满成功。向学佛领悟的是什么?这一对50年的恋爱过程世上几人有过?您能认可吗?50年啊!
与徐晓云十年半是朋友半恋人的特殊故事也让人感到有趣。虽然目录不多,时间也不长:喜事晓云操心多,以情喻理河渠认错,以怒除悲劝知音,友情恋情要分清,世外桃园世上无,知己返城不知悲喜,才6章10来年,但裹在其它故事中事儿却不少。一开始王将谈恋爱一事转入地下就是委托徐为中间人,王与徐换工种,由她去负责宣传队,徐到向的宣传组。两人的频繁接触,渐渐产生了感情,两人同去四五里外的风南看电影,徐传达王的意思,她不是在走,而是向在以身体推着她前进;向也曾试问过她的姻缘情况,这些都表达了两人情感的不一般,只是特殊原因才没能谈起来。是个什么原因?与王去向家路上,徐多方试探王的心意。将王的信以自己的名义请褚捎给向;人们都以为向徐在谈恋爱,她也不辩解,反而责问“就在谈,怎么了?”突出的是徐被对方组织抓捕,向毅然与义妹前去救援,义妹声称是来救嫂嫂的;徐第二次被本组织的人陷害,声势之大连大联委主任褚都要向与徐划清界限,向让友人在对方人中传话,义妹又声称谁害敢她嫂嫂的话,也就能以同样罪名扣到害人者头上,反正又不要证据,终让陷害无声告终,这些更显出他俩在谈。插队到沿江、能到公社来当话务员有关干部也是看在向的面子上。向对王的痴情不丢,给向夫妻关系产生很大危害,是徐以情喻理,连劝带逼,并暴露出她的爱向的初心和不能爱的原因,如向不能移情替身,真心爱童,她将改插到其父所在地去。在公社期间两人相处的情况,显示出徐没能分清友情与恋情的界限,向详细剖解。到农机站后两人紧密相处,互帮互扶,特别是向家遭火灾需建新房,徐所做的工作,包括垫钱购建材,甚至在向家不知道也没这打算的情况下,竟装来那船石头,使童风莲心里很是不痛快,书上说“什么事都是她在安排着,这家到底是向家人在当,还是她徐晓云?不过不痛快尽管不痛快,却说不出口,因为徐晓云所做的一切都在帮她这个家,却找不出人家存私心的地方,真弄不懂这个女人在图什么?”向到站上后,书上说“向河渠说:‘想得很周到,谢谢你。这些天来真的拖累你了。’徐晓云啐道:‘去,去,好话反正不要钱买。噢——,说到钱的事,帐虽记在那儿,钱不用操心。包师傅、小陈的,他们说随你什么时候还,至少今年不用还。我的嘛,还不还就无所谓了,哼 ,反正你也还不清。’说罢扭头就走,没走几步,又折回来说,‘毛竹尾的事交给我了,明天我回临城去,回头叫弟弟与我一起去挑一下,他的人头熟。’说罢,这才真的走了。向河渠走出门外望着已当了妈妈还这么风风火火的徐晓云的背影,一股说不出的滋味顿时涌上心头。”向调到塑料厂当会计的离别叙话,徐的表现让何“笑哈哈地说‘别拉上我们。我跟瑞和才不担心呢。不要说西出阳关无故人,天下谁人不识君,学校里、生产队里、公社里、农机站里关心河渠的人是你派进去的?还不是凭他的品格处出来的吗。塑料厂能例外?只有你才担心。’,又低声咕噜了一句什么‘情到深处才关心。’徐晓云瞪了他一眼,也没说什么。”去塑料厂后徐常去聊天,有事找向商量。知青回城那离情别绪更有一番情趣,特别是徐在向家说的两次遇害如不被救的话将产生的后果令人害怕,因而才极力补报,这样说主要是为解除童的疑虑,当然也真有此意;还有逼向谎说她垫的钱已在上半年还了,不说就不去向家;在回站同行的路上,徐说“与凤莲好好相处,不要记挂我们。我们是虚的,空的,想我们没有用。刚才说的不要当真,分手以后我不会再想你。从此在我的生活中最重要的只有钱玉林。”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两年中不说见面,信也没一封,向在找阮淑贞时才知道她常问自己的消息,至于钱,书上没说还没还,大概没有。与一名心仪女子相处十年,情深意厚却洁白如玉,又有几个能做到?
与童凤莲的爱情到还不算怎么特殊:愧疚情倾童凤莲,喜迎娇女下界来,喜新怀旧情意深,馨兰出世论传宗接代,为妻幸福不再考,妻孝双亲缘何来,团聚说起育儿经,雀舌盆景威力逞,身体保养心第一,春节欢聚重教育,没错认错又有甚共11章。一对夫妻从在不怎么认识的基础上结婚,到逐渐变好,到如胶似漆,到白头如新,其间的情趣自是不少,但也不过是好夫妻常有的表现罢了,要算特别的只有“为妻幸福不再考”“妻孝双亲缘何来”“没错认错又有甚”那三章所叙述的情节。
向的考不考,对童来说最好是不考,为什么这样说?可这担心却说不出,只好表态“随他”,表现自是不自如。向河渠以为他每天上班,不带书回家,不在站上住宿,可以让童凤莲眼不见心不烦,其实不然。有一天凤莲梦中的抽泣和情绪的丧魂落魄使向河渠怀疑自己决定性正确性,建明送来梨花的信,更动摇了考的决心。这一整天向河渠是在恍恍惚惚中度过的,最终想通了:她心不甘情不愿,我何必考呢?不考就不考吧,顺着她的心算了。决心既下,将书转借给顾荣华。向考虑决定不考了,凤莲又睡不着了,这才是让他考,心里难受;不考了,心里也不好受呀。向河渠多喝了点酒一觉醒来已是半夜了,发现凤莲翻来覆去,感到奇怪,手肘触触她问:“不考了,怎么又睡不着了?”凤莲的一番话让向又改变了决心,去考。凤莲说了些什么?谁知一考是全县第二,童又担起心来,自然有表现;好的是体检不过关,大学不要他,这就好了,表现当然是轻松;向见后决定为妻幸福不再考,并将这一决定的原因告诉了劝考的老师和朋友,他认为“夫妻长期分居,家就靠妻子长期支撑,这可不是几年的事,而是几十年。假如我是妻子,我会幸福吗?”假如换了您,会这样做吗?还有前面所说的担心是什么?
“妻孝双亲缘何来”那一章用近一万个字回答了这个问题。书上说:馨兰回来后小声对向河渠说:“爸,奶奶说三张床就是她的垫被硬。”向河渠一怔,忙过去一摸,果然是这样。于是去同凤莲说这件事,凤莲不服,赌气的话说了一箩筐。这一天向河渠就这件事在日记的最后一行写的是:“唉——,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呀。”童凤莲的孝敬公婆在全队甚至在全大队都是出了名的,为什么向河渠在三月十日的日记中要写这么一句?难道她的孝顺是假的?不!平心而论,向河渠对妻子的孝顺公婆也是常常表示感谢的。说真的,凤莲对公婆的生活起居照顾得算是不错的,尤其是二老生病中的服侍非常周到。但向河渠知道这一切是因何而来的。因何而来的呢?书中说了几点,要是盼望您的那一位也能象童凤莲那样孝顺,不妨前去参照参照。
“没错认错又有甚”那章里说“就为一句不相干的电话竟引起一场较大的口角,实在是件意想不到的事儿。事情起因于一句‘王庄离这儿远着呢,怎么会知道你的号码的?’‘是啊,王庄只有王梨花住在那儿,没别的熟人啊。’向河渠也弄不清原因。
‘王梨花,她有你的号码?’凤莲警惕起来。‘没有哇,二三十年没见面,没我的号码。’
‘难不成是蔡国良、沙忠德告诉她的?’‘那就不清楚了。国良在蠡湖,忠德在沙庄,与王庄不是一个乡。管她从哪儿打听到的,与我们无关。’
让向河渠意想不到的是就他这句‘王庄只有王梨花住在那儿,没别的熟人啊’惹下大祸,隔了两天竟吵了一场大架。”
怎么吵得起来的,吵架的过程,吵架后直至第二天的表现都让向很不习惯,可又无奈,书上说:“检查自己的言行,真找不出什么错误来,他暗自嗟叹:真应了孔老二的那句话了“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不管怎么的吧,凤莲吃的奥美拉唑没了,总还得去买。没吵架前她在服用瓶内最后一粒时说‘药没了。’向河渠说:‘你明天上街时带回来吧,省得我去跑。’凤莲说:‘一样的药好几个牌子,我不懂的,你去买。整天坐在那儿写,不累呀。’
说的也是,家里的牙膏快用完了,让她带一带,‘防酸灵’变成了‘佳洁士’。佳洁士就佳洁士呗,味儿偏不合她的口味,于是就有了抱怨话。自己买错了牙膏抱怨谁呢?抱怨你呗,谁让你叫她带的?不找你找谁?这些个,都习惯了,几天不听抱怨的话还不习惯呢。这些都无所谓,但昨晚的问罪就有些过格了。抱怨可当她撒娇,骂人算什么?算撒泼。撒娇也好撒泼也罢,药还是得买,他骑着新永久奔药店而去。”
在买药中与友闲聊议及随缘,触及吵架一事引起向的思考,随后向的拍马表现,整个故事说得有声有色。在实施拍马术前,书中写道“向河渠知道凤莲还生着气,就拎着药包打算当面去献殷勤,没想到家中没人。嗯——,车在车库里,人到哪里去了?不管她,等她回来再认错拍马屁。
猛听得向河渠会拍马屁,读者诸君也许不信。是的,向河渠一生坎坷,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不给上司、有权有势人物拍马屁。不拍不等于不会,只是不屑。
其实他还是比较善于拍马屁的,特别是对凤莲,连女儿们都熟知老爸对老妈的这一套。君不见当年李晓燕哭诉丈夫出轨,请哥嫂出主意时馨兰的一声‘拍马屁’?所以他不但会而且是其中老手。没有这一手,童凤莲会不会无怨无悔地跟他在苦海中挣扎几十年,还不一定呢。”
向河渠对老婆的言行举止,您感到怎样?换了您能做到吗?
与缪丽的爱情就有些说不清是非对错了:置身事外出主意,歪七邪八蒙住理智,见缪丽失足再施援手,让缪代管的始终,守底线缪丽进厂,盗汇案随机应付,盘点缪丽画句号 7章说了他们的事。
起初缪丽的作风让向瞧不起,连她家请吃饭也没去;后来受蒋的劝,参加了劝解缪的行动,而这劝解还仅是在作风方面,换句话说,他一直对她看法不好,谈不上有感情。只是后来因他的行动产生了效果,让缪免却破家的危险,就乘向醉以身补情,以至渐有感情。再后来向设法将缪弄上供销社,让缪得以脱离走下坡路的环境,又一次以身补情。而这一次的补情却是被缪的理论说服,自愿上床的。歪七邪八的理论是怎样说服向河渠这位沿江理论家的,就有趣了。缪的贪污,在闯大祸被处罚前向又采取措施,使缪得以免去坐牢的灾难,缪就更感激了,以至爱上了他,并在多方面尽量帮助。
至于缪后来在向企业上的努力协助,尤其在顾改投为借,形势极为不妙的情况下仍极力辅助,虽然也有过犹豫,有过算计向的举动,但也纠正了,直至人们认为的“没有缪丽就没有潘家分厂”,她所作的贡献都是有目共睹的,向也诚心以待,将缪作为他的唯一合作伙伴。
只是查闻的行为让缪生了疑虑,为自保起见做出盜汇十万的大错,走上被举报挨处罚的道路,她的这一举动让向的一切努力化为灰烬,重跌困境中。又是向运用智谋让举报成为一场空忙,缪却不知不闻。向用的什么方法?到后来因向在顾起诉中没站在缪一边,就来要她的投资款,向在说清他可以采取的索回盜汇款做法而没有采取后,以一连串的数据澄清真相,并以两人间的相互功过评说,结束了两者间的关系。
向可以用什么方法索回盜汇款?为什么不索回?向欠不欠缪的钱、两人各自所做的功过相抵,谁欠谁?向是怎样让缪免却破家、坐牢、被惩罚的灾难的?缪是怎样补报向的情谊的?缪在哪些事上算计过向?向对缪的看法、感情如何?这些疑问都挺有趣味,读了原著后您就清楚了。
向与四人情谊的故事您觉得有趣吗?想不想作全面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