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罗隐出山
书名:乱世传奇 作者:洪刘华 本章字数:7971字 发布时间:2024-06-24

诗曰:

抛掷南阳为主忧,

北征东讨尽良筹。

时来天地皆同力,

运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轻孺子,

两朝冠剑恨谯周。

唯余岩下多情水,

犹解年年傍驿流。

却说一天傍晚,钱镠亲自察看营盘兵马。巡至城外大营,忽闻有人唱歌。而且西南方在残阳映射之下,有青白二气扶摇而生钱镠道:“此间生有祥瑞,必是天赐贤才于我。”遂令左右精壮护卫二十余人,循声奔往西南方向。见一白发樵夫坐在青石之上,尽兴吟唱。钱镠近前问“敢问老者,此间何处?”

樵夫答曰:“此乃新登镇双江村。”

钱镠问道:“我见村中有青白二烟扶摇升起,是何故?

樵夫曰:“此青白二气出自鼍江之上,人言‘独异二公生不凡,青白二气吐波间’。这白烟乃指杜建徽,已经出仕。青烟乃指村隐士罗隐,人称江东生。方才我所唱之歌,便是罗先生所做。

罗隐,可能很多人都觉得这个名字眼生,不过提起他的诗,估计各位一定如雷贯耳: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钱明日愁。”就是这位罗大才子的名言。

这句话,现在已经演变成很多人的口头禅了。

还有一首《蜂》中的佳句——“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王菲《致青春》那首歌中,用的也是这句话。

更令人称道的是罗隐在《筹笔驿》中,对诸葛亮的那句感叹之语——“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真可谓咏史诗中的千古佳句!

后蜀王昭远兵败之后,天天吟诵的就是这一句,借以安慰自己那颗受伤的心灵。

可见罗隐的诗名在唐末五代时就已经颇具影响了。

却说僖宗时,京城长安出了一件神奇的事;春宵良辰,当朝宰相段文楚正欲享用强收的美女裴玉娥时,一匹玉色神驹骤然从天而降,腾跃踢咬,搅坏了段文楚的好事,最后无可奈何,只好将美貌佳人裴玉娥拱手让给罗隐,歪打正着,让有情人终成眷属,无意中成就了一段“玉马姻缘”。

原来有一年罗隐赴京会试,因为时运不佳,名落孙山,为此他郁郁不乐离开长安,纵情山水,渐渐接近家乡。这天来到长江岸边,登上黄鹤楼,极目远眺,不觉身心为之一爽,郁闷之感消去大半。

罗隐有一只玉坠,刻成马驹形,色泽洁白,通体晶莹,自幼佩带,不曾离开过。此刻他一边吟诗,一边把玩。忽然一位老僧登上楼来,与他搭上话题。言语往来十分投机,暮色降临,老僧临别之前突然提出要为罗隐代管玉马坠,罗隐不忍割爱但见老僧一脸诚恳,不忍拂他好意,解下玉马坠交给老僧,老僧转身离去,不见踪影了。

罗隐回到家乡后,荆襄节度使听说他的才气,派人下厚礼请他为幕僚;罗隐正闲居无事,也就答应下来,西上前去应聘。

一天走过汉水边,遇到一只私家船,船主裴云,捎载他上行到襄阳。

夜深风凉。突然一阵古筝声从船舱的篷窗中传出,筝声凄凄切切,音韵指法与当年江夏名歌妓薛琼琼十分相似。罗隐在江夏时因慕薛琼琼琴艺,与她交往甚密。后来,薛琼琼被皇家采访使征到长安宫中为艺姬,罗隐就再也没有机会听到她美妙绝伦的琴声。如今忽然又听到似曾相似的筝声,顿时大感意外,精神振奋。

罗隐偷偷往里探视,只见舱内红烛下端坐着一位妙龄少女,蛾眉杏眼、朱唇微点,穿一身杏红衫裙、云鬓蓬松,一双纤纤玉手正轻巧地抚弄着筝弦。不但筝声动人,少女的娇艳之容,妩媚之态,更罗隐心旌摇动,难以自持回到自己舱中,罗隐情不自禁挑灯写道:

生平无所愿,

愿作乐中筝,

得近佳人纤手指,

砑罗裙上放娇声,

便死也为荣。

这一夜,罗隐在床上辗转难眠,红衣少女的容貌和铮铮古筝声,一刻不停地缠绕在他脑海中。第二天清晨,罗隐早早起床,走出船舱,看见那位红衣少女梳汝已毕,手端一盆水,正泼向窗外江中,玉腕粉面,煞是动人,一股清香在晨风中荡漾开来。罗隐心中一动,乘机将昨夜所写的词投进窗中。那少女并不惊慌,拾起书箴细读,渐渐喜色浮上面庞,悄悄抬眼偷看罗隐这边,这时罗隐也正好在偷看着她,四目相遇,就象一道闪电掠过两人,两颗心同时怦然而动。那一瞬间时光似乎停止了流动,两人怔怔地对望了一段漫长又短暂的时间,谁都没有说一句话,但似乎两人用心和目光交流了很多。稍一镇定,少女感到一些害羞,两朵红云不知不觉地飞上她的脸颊,有些慌张地关上篷窗。

好不容易等到天黑,月牙儿升上了船头,罗隐故作镇静地迈出自己的船舱,缓步走到少女的舱边,停下来装作凭栏赏月的样子。夜阑人静,篷窗吱呀一声被推开,昨日的红衣少女露出含羞藏喜的脸来,她用手示意罗隐靠近窗口。悄声问道。“君娶亲了吗?”好一个聪明而大胆的女子,开门见山就问到了核心问题,倘若罗隐已经是有妇之夫,接下去必然是“砰!”的一声关上篷窗,以免徒生孽情,招愁惹恨。罗隐听了心中一喜,明白了少女已钟情于自己,连忙答道:“埋头苦读,尚未婚娶!”少女眉目中又添了一丝喜悦,低垂着眼帘,含着几分羞怯“妾为商贾之女,姓裴小字玉娥,自幼窃喜文墨,承蒙相公佳词相赠,词藻新颖明丽,仰慕相公才情,不羞自献,他日春风得意,不要忘了小女子。”罗隐简直有点受宠若惊,悄声接口道:“在下罗隐,钱塘人氏,小姐雅意,在下铭记在心,感激不已,可惜无缘与小姐倾谈。

裴玉娥摇摇头说;“船夫在前,严父在侧,难以尽言。五天后船到光化,我父与船夫都将登岸参加赛神盛会,到时可望与君倾心相诉。”

第二天,船到襄阳,罗隐依依不舍地登岸,不停地回头张望,希望再看一眼已深烙在他心中的红衣少女,但那扇窗始终紧闭着。

荆襄府中,荆襄守帅给他委以重任。罗隐谢过之后请求告假十天,十天后再回来上任。第二天,借了一匹快马直奔光化那里时离他们约定的时间还差两天。

第五天清晨,那条朝思暮想的小船终于出现,着一身红装的裴玉娥正端坐在船舱的窗口,手托粉腮向岸边张望,在舟揖如云、行人如织的码头上,两人的目光很快地越过众人相遇了,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心有灵犀吧。等裴云等人离开,罗隐就迫不及待地跳下码头奔向小船。

来到船边,船用缆绳系在岸边柱石上,但离岸有数尺远,罗隐无法跨过去。他心急不已,用手猛拉缆绳,想把船拉近岸边。裴玉娥小心地嘱咐:“水急风紧,要小心哦!”不料水流湍急,罗隐又过于性急,不小心把缆绳的系扣拉松,脱离了柱石。急流猛冲着小船,罗隐死命地拖着缆绳,但毕竟是文弱书生,力不从心,缆绳从他手中挣脱,小船随着急流飘向江中心。罗隐大惊失色,沿着岸边奔跳呼叫,裴玉娥也在船中无法可施,吓得大哭不止。

眼看着船向下流飘去,转眼就不见了踪影,任凭罗隐怎样的狂奔,也追不上顺流的快船。

最后,无人驾驶的船在江中被狂风急流打翻,可怜的玉娥落入急流之中。真是无巧不成书,这时薛琼琼的养母薛妈的船恰好经过这里,见一红衣女子在江心挣扎,忙让船夫救上,这时裴玉娥已经奄奄一息了。

收拾妥当后,薛妈问明了裴玉娥的身份和落水原因。由于船已远离光化,逆流而上也不可能,薛妈便把裴玉娥带长安。薛妈安慰玉娥:“罗隐人品才学俱佳,过去在江夏时我们常有来往,岁末朝廷举行会试,罗隐必定会来京师应试,到时我再为你查访,你们一定能再续前缘。”从此裴玉娥跟随薛妈深居简出,靠刺绣为生,一心一意地等着罗隐出现。

这天一位白须老僧化缘来到薛妈门前,裴玉娥打点他后,他一定要送给玉娥一只玉马坠,郑重地对她说:“你有尘劫未了,我授给你玉马坠,可为你解脱灾难,千万佩好不要离身!”裴玉娥将信将疑,但见老僧十分真挚,就小心地接过玉马坠佩在裙带上,朝夕不离,这件事薛妈也不知道。

罗隐失去了玉娥,就象是自己丢了魂,沿着江流寻访,但音讯杳无。罗隐奔波不已,如痴如狂,神情恍惚,形同乞丐,压根儿忘了荆襄府中的职位。一天来到潜江街市上,忽然遇见了当初在黄鹤楼上所结识的老僧。老僧对他说:“今年朝廷开科取士,你且应试取得功名之后,我再为你慢慢访求。”罗隐摇头说;“功名富贵,都不难获取,但红粉知己,千古难求。佳人已失去,功名又有何用?”老僧面露愤容道:“大丈夫应胸杯大志,立世扬名。你为何迷恋欲海,不思进取?功成之后,何患没有红粉知己”接着从袖中取出一枚金锭,送给罗隐作盘缠,让他进京赶考。罗隐无可奈何,勉强打起精神进京应试。

这时朝庭中段文楚宰相段文楚是一个贪婪阴狠的人,依仗权势为非作歹,一次无意中听人说起薛妈养有一女,艳丽非凡,他正闲居无聊,于是派人把裴玉娥强娶进门。裴玉娥布衣荆钗被拥入偏房内,啼哭不止,把送来的东西全部甩在地上,不肯屈从段文楚。

段文楚这时还不知道,一些与他臭昧相投的人纷纷前来道贺。正当狐朋狗党聚集在大厅饮宴时,家人从门外狂奔进来。大声呼叫:“刚才一匹五色白马突然进入马厩中,咬伤马群,又穿堂而过,朝这边来了。”段文楚哪里管得了许多,强行上前拥抱玉娥,这时色白马凌空而降,向着他踢咬不止,段文楚逃离偏房叫来家人,回头一看,白马早已无影无踪。

段文楚正在惊恐气愤,一位白须老僧上门化缘。家人见他颇有道骨仙风,于是请他指点迷津。老僧沉吟道:“此府有白马作崇,将不利于主人,其祸乃由一女子带来,此女子为不祥之物。”家人听了老僧的话十分信服,忙向他讨教避祸之法。老僧颇为神秘地说:“可将此女子转送他人,即移祸他人,代主人受殃。”家人赶紧把这些话禀报给段文楚,段文楚深信不疑。他想:“这祸转嫁给谁呢?”近日来令他咬牙切齿、恨之入骨的莫过于江南才子罗隐了,他竟然在文中嘲讽自己,何不把这女子送给他,表面上做了人情,实际上转祸于他,让他身受其害,正好出自己一口恶气。

主意打定,段文楚装好心好意地命人叫来薛妈,言明自己准备置办盛妆,将裴玉娥嫁给罗隐。薛妈听了心中暗喜,寻机进了偏房,把真象悄悄告诉裴玉娥,裴玉娥半信半疑地问:“罗隐果然到了京城吗?”

为了慎重起见,薛妈又出去找人打听,确定罗隐就在京城。于是回来安抚玉娥,玉娥自然喜不胜收。

罗隐一时难以相信,世间竟有这样的巧事,他还以为此生再也见到玉娥了呢。薛妈见罗隐对玉娥仍是一片真情,便把洪涛中救玉娥、玉娥客居长安、被抢入段府及玉马闹段府的事详细叙述了一遍。罗隐又惊又喜、又痛又怜,于是连忙答应了段文楚赠美女的好意。

由于段文楚暗中作梗,罗隐这一年又没考中,但他却意外获得了一位知己,第二天就带回老家.

新婚之夜,,罗隐仍然疑惑不解:“今日之会,莫不是在梦中吧?”裴玉娥从裙带上解下玉马坠说:“如果不是它,我早成为黄泉下的人了。”罗隐见了玉马坠诧异道。“这是我幼年所佩之物,曾在黄鹤楼送给一位老僧,为何到了你的手中?”玉娥把玉马坠的来历、老僧对他说的话以及玉马坠化成白马闹段府的事历数了一遍,两人才知是玉马坠成就了他们的情缘,心中对老僧感激不已。

结婚以后,罗隐又继续参加,陆陆续续考了十几年,是考不中。

说罗隐一次去考试,可能觉得考得不错,晚上喝花酒时与一个叫云英的妓女在一起,彼此印象很深刻。

十二年后又一次落榜,罗隐去喝酒解愁。谁料有情人实在有缘,又碰上了英姑娘。

云英抚掌大笑,“罗秀才犹未脱白矣!”笑他还不能中举而穿绿衣。罗隐自我解嘲地写了首诗:

钟陵醉别十余春,

重见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君未嫁,

可能俱是不如人!”(《赠妓云英》)

她以为,以他的才华,早就应该功成名就。

他以为,以她的美貌,早就应该嫁入豪门。

可惜——

她惊讶于他的布衣之身!

他诧异于她的风尘之道!

两个大大的感叹号,让我们实在不得不感叹生活有时候比电影更有喜感。

为什么会这样呢?

哎,可能是我们真的都不如别人吧!

一点自嘲,一点自伤,一点无奈,一点怀疑,一点委屈!但我却读出一腔热泪……

我们努力的拼搏,为什么还是过着不如他人的生活?幸福,真的注定与我们无缘?

罗隐多次赴考,落榜得没脾气,跟随他的小书童有次对他说:少爷啊,你天天背的之乎者连我都听成熟经了,再考不上,我可不跟你跑来跑去了……”

日往月来,星移斗换,不觉又十载有馀。时僖宗乾符三年,黄巢作乱,天下骚动,万姓流离。君王幸蜀,民舍宫室悉遭兵火,一无所存。晋王李克用兴兵灭巢,僖宗龙归旧都,天下稍定,道路始通。

罗隐恃才自傲,经常借古讽今,对当时唐朝的政治、风气多有批评,时不时拿朝中的显贵开涮。口无遮拦简直就像豪猪一样,满身是刺,甭管是谁,谁碰扎谁,扎哪算哪。

这天罗隐乘船游历,兴之所至,即兴赋诗。船工不知趣地打断,告诉他舱中有朝廷官员。罗隐大怒:“什么达官贵人!我罗某人用脚趾头写点东西也比他强!”船舱中坐的正是当朝大臣韦贻范(后来做过宰相),听了罗隐的话心中恨之不已。从此,罗隐狂妄不羁之名传遍朝中。

国计已推肝胆许,

家财不为子孙谋。

读这样的诗句,我们很难想象是出自千年前的罗隐之手。这观念,就算放在现在也还是三观正的很,当时更难得可贵。

别人都在说瑞雪兆丰年,他却对《雪》别有所想:

尽道丰年瑞,

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

为瑞不宜多。

视角独特,又言词犀利。好多时候,即便是挺普通的事,搁他嘴里说出来都别有一番味道。

除了诗外,罗隐的讽刺小品文,更是独步古今。时人所谓谗书虽胜一名休的《谗书》即为罗隐所著,该书在小品文或讽刺散文方面成就很高。鲁迅先生在《小品文的危机》曾称赞该书正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这句评语无疑是对罗隐才华的最好诠释。

他只是考不中而已,与才华无关,也许真是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吧。

罗隐赶考不中,不过说什么就灵验什么大家想讨他说好话,又怕罗隐讲坏话。

有个财主得了一个孙子不满足,还想再要几个,以图儿孙满堂。为孩子办“对岁酒”的时候,财主想讨罗隐讲一句“孙多的应验话,做了满桌的酸菜。什么甜酸鲤鱼、甜酸排骨、卤酸扣肉等,五花八门,样样关酸。财主亲自陪罗隐入席。菜上来了,众宾客举杯动筷,狼吞虎咽。老财主频频劝酒,满面春风,接着问宾客: “这味道是不是酸(孙)多?众宾客七嘴八舌地说:“酸(孙)多!真酸多!”财主一听吉利话,乐得眉开眼笑,又夹一块卤酸扣肉送到罗隐面前,满以为他也会说一句“酸(孙)多”。谁知罗隐一咬那块卤酸扣肉,大叫道:“哎哟!酸死了!”

结果宴席还没有散,财主的孙子果真死了。一场庆喜的“对岁酒”,竟变成了晦气的“丧家酒”。

后来罗隐流浪天下,为了谋生,十几年里,他的足迹踏遍江、浙、皖、赣、湘、鄂、蜀、陕等实力藩镇,可谓颠沛流离。即便是在仰人鼻息的幕僚生活中,也始终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呆不下去的原因也许是多种多样的,但想来多半和他率真、狂狷、好讥讽的性格有关。

由于喜欢讥讽,罗隐好几次差点丢了性命。

37岁那年,他去拜见淮南节度使高骈。高骈酷爱神仙巫术,整天价装神弄鬼。罗隐看不惯,就写诗讥讽他,结果被人告发了。高骈大怒,连夜派快船去捉拿罗隐。幸亏他跑得快,不然就把小命给交待了。

几年后王仙芝起义,朝廷派招讨使宋威前去镇压。罗隐指责他畏缩不前,写信教训他说:皇帝将八十三州交给你,是让你剿贼的,你就这表现吗?宋威看了非常生气,心想你一个白丁,也敢教训我吗?于是派人去找,想和他说道说道,结果这次罗隐又跑了。

后来有一天,唐昭宗想把名满天下的罗隐录用,有大臣立刻举出罗隐的《华清宫诗》:

楼殿层层佳气多,

开元时节好笙歌。

也知道德胜尧舜,

争奈杨妃解笑何!

唐昭宗见他竟敢把玄宗那点风流韵事写到诗中,还捎带讽刺,于是气呼呼地:这什么人啊,赶紧给我滚吧。

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不待见他。罗绍威对他就很好。

罗隐辗转来到北方之后,经过著名的军镇魏博军(今河北省邯郸市)时, 给节度使罗绍威写了封信,自叙家世,称罗绍威是自己的侄子(鬼知道论来的)。邺王府官吏非常生气地说罗隐一介布衣,竟敢视大王为侄子,实在无礼。罗绍威却道:罗隐名满天下,素来瞧不起王公贵族,现在他能到我这里,让我做他的侄子,这是我的荣幸。于是,罗绍威在城外大摆仪式,行晚辈跪拜礼,隆重欢迎这个天上掉下来的“叔父”,罗隐毫不谦让,坦然接受。

罗绍威好酒好菜招待了一段时间,罗隐吃得心满意足,抹抹嘴,拍拍屁股,浙江老家。

除了罗绍威,割据青州王师范也很喜欢罗隐的诗,经常派人送信送财物给罗隐,求他赠诗,得到后便大喜不已,爱不释手。有个朋友中了进士,罗隐写诗祝贺,朋友的父亲却说:“儿子及第我并不高兴,高兴的是得到罗公诗文一篇。”可见罗隐在当时的名气之大。

却说钱镠听了樵夫之言,急忙打听罗隐住处,樵夫指点之后,钱镠便往村中去了。

一会儿见有竹园一座,钱镠轻叩竹门,见一小童开门。钱镠问道:“此宅可是罗隐罗昭谏之宅?”

小童打量钱镠一番道:“正是,敢问官爷可是兴兵南征的临安钱镠将军

钱镠一听大惊道:“在下正是钱镠,不知仙童如何知道本官姓名?”

小童道:“我家师傅昨夜观星象,必有贵人来访,江浙首贵乃临安钱镠也。

钱镠笑道:家师傅果然神算,有劳仙童带我前往拜访。

小童道:“钱将军可随我来。”钱镠令左右门外守候,自与小童前往内宅,小童引钱镠进入内堂,见一书生模样之人正秉烛而读。小童躬身言道:“师傅,钱镠将军已经迎到。”

罗隐放下书本转身相迎,只见他身长七尺风骨奇伟,发髻之上扎着一顶清风五行冠,身着青色长衫。钱镠拱手行礼道:“临安钱镠,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南征之余特来拜访。

罗隐还礼道:“小儒罗隐未曾远迎,还望钱将军多多海涵。”言罢二人分宾主而坐,罗隐令小童奉茶。钱镠品茶环顾,见东墙之上有罗隐自题诗一首,上书:

六载辛勤九陌中,

却寻归路五湖东。

名惭桂苑一枝绿,

鲙忆松江两筋红。

浮世到头须适性,

男儿何必尽成功。

惟惭鲍叔深知我,

他日蒲帆百尺风。

饮茶片刻,钱镠问道:“久闻新登镇有名士江东生,今日得见三生有幸,先生胸怀大志隐居于此,何不报效朝廷,成就一番功业?”

罗隐笑道:“村间野外之人,将军怎言我胸怀大志?”

钱镠道:“墙上自题诗中‘浮世到头须适性,男儿何必尽成功。’之句,可见先生早年志向高远,却怀才不遇。‘他日蒲帆百尺风’足见先生隐于村野,却尚存志士豪情。”

罗隐摇头叹道:“我早年也曾有举士之心,岂不闻‘出身论门第,做官靠援引’,奈何朝庭昏庸,民变四起,到不如隐于村间,藏身山林,到也安宁快活。”

钱镠道:“先生有定国安邦之志,且才高八斗博闻强记。镠欲请先生出山共举大事。不知意下如何?”

罗隐自言自语道:“一个祢衡容不得,思量黄祖漫英雄。

他以祢衡自比,想试探钱镠是不是不能容人的黄祖。

钱镠大笑,当即回诗道:仲宣远托刘荆州,都缘乱世;夫子辟为鲁司寇,只为故乡。

罗隐道“世人皆称海龙王乃江浙当世贵人,在下愿闻将军之志?”

钱镠道:“当今天下,李唐衰微,群雄四起。朱全忠一介泼痞独霸中原,拥兵百万;李克用漠北胡虏虎踞三晋,猛将如云;荆楚赵匡凝、江淮杨行密,两川王建,西歧李茂贞各存雄兵虎视皇纲。钱镠有心平定诸侯而服四海,匡正李唐以定天下,奈何兵不及梁,将不如晋。今日到此拜访先生,以求成大事之计。”

罗隐道:“我闻将军之言,句句出自肺腑,梁王朱全忠、晋王李克用鼎力中原,却离将军于千里之外,不足惧也。西歧李茂贞、荆楚赵匡凝不过一镇兵马,难成大事。我夜观乾象,将军此番南征,必可成就大业于江浙。将军当年渡江夜袭刘汉宏,将帅之才,江浙无人不知,今又两番讨逆董昌,忠心铭于朝廷,信义诚服社稷,占据江浙,海龙王何愁大业不成。”

钱镠叹道:“闻先生之言,乃孔明在世,魏征重生,一席教诲使钱镠如拨云见日,令我茅塞顿开。今欲请先生出山,不知尊意若可?”

罗隐道:“将军言重了,在下只是胡言一番,安敢为将军兴邦定业。”

钱镠道:“钱镠求贤若渴,江浙此番大战,有伤黎民百姓。还望先生应苍生之愿,上扶朝廷,下安黎民,实乃江浙百姓之幸。”

罗隐沉思片刻,起身跪倒于地,对钱镠道:“罗隐生不逢时,却得将军信赖。男儿当背万民之苦,身兼社稷之忧。今遇明主,安能不从。”钱镠大喜,赶忙扶起罗隐,欲邀往大营,罗隐道:“家事尚未交待,明日天明定当投报。”钱镠应允,辞别罗隐回至大营。

次日天明,罗隐安置家人妥当,一路前往钱镠营中。钱镠在杭州大营列队相迎,引罗隐与众人相见,诸将官也曾闻罗隐有才,各有称道。正是:

枭雄欲立访贤良,

良弼共辅可兴邦。

济世安民成夙愿,

江浙成就海龙王。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乱世传奇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