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命运与担当:《俄狄浦斯王》
1、一个关于命运的故事
2、斯芬克斯之谜
《俄狄浦斯王》戏剧开头说:瘟疫肆疟忒拜城,无助的百姓集聚王宫前,恳请仁慈贤能的国王解民于倒悬。先知说这瘟疫是上天对忒拜城的惩罚,因为忒拜城国王死于非命,案情的真相一直扑朔迷离,而凶手也还逍遥法外。要摆脱瘟疫,必须找出凶手。得到神示后,俄狄浦斯立刻追查凶手的线索,并号召城邦人民支持他共渡难关。在这生死存亡之际,盲人先知却站出来说凶手就是俄狄浦斯。俄狄浦斯非常愤怒,当即与公民们约法三章:无论是谁,追查到底。不仅要为前国王讨个说法,也要还自己一个清白。
《俄狄浦斯王》运用追溯法神奇地把费尽周折才能清楚的剧情,集中而且顺理成章地表现出来。这个故事发生在一昼夜,在这一昼夜间,所有的谜团揭开了,所有的罪恶清偿了。结果真相大白,俄狄浦斯由一个显赫的王者变成了被流放的罪人。
《俄狄浦斯王》中有一个常被人忽略的对比:为什么包括俄狄浦斯与王后在内的当事人被蒙在鼓里,唯有盲人先知看穿了真相呢?盲人能看穿的事情,明眼人却一无所知;别人能看透的,当事人却浑然不觉。或许正是要借助这个反差告诉我们:其实,面对人生之谜,我们自己才是真正的瞎子。
在悲剧的结尾,俄狄浦斯刺瞎了自己的双眼,以此惩罚自己。照他自己的悲叹是他的双眼看够了“不应当看的人,不认识我想认识的人”,当然他刺瞎双眼主要是为了赎罪。
3、命运是什么
在古希腊悲剧中,命运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超现实的力量,神秘、令人畏惧。俄狄浦就是被这样一种力量一步一步推进了命运的深渊,走上了不归路。尽管他坚决拒绝命运的安排,一再反抗,希望挣脱这种左右他的力量,但最终他还是落进了命运预先设置的陷阱。
“杀父娶母”是俄狄浦斯的命运,但却是通过他自己的一次又一次选择和一个又一个行为来实现的,除了出生和被送走不可选择之外。俄狄浦斯不认命,在命运面前,他不是消极地等待和忍气吞声,而是从不放弃与命运抗争。在我们看来他不但没有罪,反而是一个为民除害的英雄,受人爱戴的君王。他的选择与人类的道德没有冲突,他过错也在能忍受之列。但是他确实地通过自己的选择和作为,实现了神安排的悲剧命运。
就俄狄浦斯的人生历程看,所谓命运,本质上就是生命难以突破的局限性。人,永远无法超越他的时代和生命给予他的限制,这就是人的命运。
4、就是不认命
面对命运,俄狄浦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反抗。在剧中反抗有三种表现:一是逃避宿命,二是追索真相,三是选择自我惩罚。他的身上闪耀着敢于担当的光彩。即便是无意中犯下的错误,即便是客观条件局限下的疏漏,他也义无反顾地掮起了黑暗的闸门,放忒拜人到光明去。
5、人是折翼的天使
《俄狄浦斯王》是一部拷问人类灵魂的戏。它的思考始终围绕着人的灵魂。
俄狄浦斯有罪吗?他应该承担他的命运吗?
拉伊俄斯背叛自己的恩人,又间接导致了克利西波斯的死亡,愤怒的珀罗普斯发下毒誓,诅咒他将被自己的儿子杀死。罪是父亲犯的,却要儿子来承担,作为儿子的俄狄浦斯有什么罪?知道自己有这个命运,为不犯这个罪过,他抛开王子位置不要,主动选择离开科林斯;在三岔口打死老头,是失手,并且是出于自卫;他当了忒拜城的国王,靠的是自己对忒拜人民的恩德;瘟疫的流布不是因为他荒淫无耻、暴疟无道,相反为了忒拜城的安宁,他情愿与百姓同甘共苦,他是一位好国王。是不是因此就可以说他是无辜的呢?
西方人的文化观念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外塑的,而是由自己选择和决定的。人通过自我选择来决定自己的人生。选择,意味着责任;选择,意味着担当。一旦选择错了,你就要敢于负责,敢于忏悔。俄狄浦斯不回避责任,没有为自己做任何开脱,而是勇敢地承受来自精神和肉体的双重的痛苦,为自己的余生重新树立了一个新的起点,一个双重的痛苦的起点,他要对事情的结果负责,所以他刺瞎双眼,放逐自己以赎罪。
〈俄狄浦斯王〉以一个智慧、圣明、理性君王的悲剧命运提示了这样的常识:作为人,都是有限的存在。人是折翼的天使。
6、戏如人生
〈俄狄浦斯王〉的结局很凄厉,王后死了,俄狄浦斯被流放了,一切都毁灭了。但是整部戏的精神又是积极乐观的,不仅不让人感到沮丧和绝望,反倒让人深深地体会到生命的激情、真理的可贵和永不屈服的战斗精神。将伤感转化为激昂,将悲哀转化为悲壮,将痛苦转化为崇高,这正是古希腊悲剧的基调。
俄狄浦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担当精神与“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牺牲精神,有着强烈的象征意义。命运是狰狞与强悍的,人类是渺小与无助的,面对狰狞与强捍的命运,人们,尤其是象俄狄浦斯这样的伟大人物,他们本该挥洒自如、命运顺遂的,谁知经不停地反抗,却依然惨败。如果我们遇上了这样的命运,该当怎么办?
朋友,连《成败人生路》在内的十本书,您觉得哪一本对人的作用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