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录》故事概况和人物
一,主要人物(完结后会附上完整人物表)
1,商国(诸侯国)国都:豪邑
成汤(子履):国君
黛眉娘娘:商汤王王后,
有孂:妃子
伊尹:太宰
子虚:太尉(王室贵族,子佩后代)
子鸿:宫中侍卫长兼战车统领(王室贵族)
2,夏朝 国都:阳城
姒癸:天子(夏桀)
妺喜:正宫娘娘
赵梁:司空(小人)
关龙:司马
终古:太史令
偃龙:司寇(皋陶后人)
3,胥国(诸侯国)国都:胥水
胥丘剑:国君
荀炫:国师
渠渊:都尉,龙骑军统领
4,其它人物
葛伯:方国小君(葛国)
行遥子:涂山门掌门,侠士
故事概况
故事从商汤和邻国葛伯的争执开始,成汤灭葛国。
诸侯有缗氏率大小方国四十余反叛夏朝,夏桀率王军和诸侯剿灭了有缗氏,但王军损失惨重。
成汤和大臣借机商议,准备先征讨忠于夏朝的昆吾和韦国、顾国。不料昆吾的夏伯却打着为葛伯讨公道的旗号讨伐商国,成汤大喜,率军迎战。夏伯被擒。成汤决意乘势灭了三国,进军途中被关龙率的诸侯军队和龙骑军阻挡,成汤被迫放了夏伯
夏桀听从了司马关龙 太史令终古的建议,召成汤到阳城,囚于夏台。成汤将国事托付给伊尹,军权交给子虚。
子虚为救成汤,前往平丘说服了侠士行遥子,行遥子率手下抢劫了一处酿酒世家,子虚又去见胥国国君,但胥国国君拒绝搭救成汤,子虚默察胥水谷地,为灭胥国做准备。
子虚带着美酒来见夏桀,赵梁收了伊尹的重礼就替成汤说好话。夏桀拒绝了胥国国君和关龙杀掉成汤的建议,放了成汤。
成汤被囚五年后回到豪邑,积极联络诸侯,扩充军队。期间有解网施仁(网开一面)、桑林祈雨的故事。
夏桀只顾享乐,诸侯纷纷依附成汤,成汤回到豪邑五年后出兵灭了昆吾等挡道的几个方国。夏桀只得召集诸侯率军讨伐成汤,走到半道上遇见伊尹来送贡礼,于是又返回阳城。关龙进谏被杀。
成汤率骑军三千人奔袭胥国,展开了灭夏前的重要一战。子虚率四千装备了神驽的步军从白鹭洲秘密渡过大河,出现在龙骑军的身后。胥国国君兵败自杀。子虚抚尸大哭。
妺喜和终古潜出阳城到了豪邑
成汤集诸侯八百人在家庙行祭,历数夏桀罪行。成汤率战车百乘,骑军千余,精锐步卒五千人朝阳城开进。夏桀率军在鸣条等候成汤大军;
夏桀战败逃到三㚇,被成汤军围困,下令放弃战斗,身边只有赵梁、禁军统领藤武鸣、偃龙。禁军统领藤武鸣自杀。
成汤允许夏桀带一百甲士,将夏桀流放到南巢
成汤返回豪邑,受诸侯欢呼。承天子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