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耕者老人家来到一个学堂,这个学堂不算豪华但也不算简陋,刚来到学堂外,就听到里面朗朗上口的读书声。
“人之初,性本善……”学堂内,学生郎朗的读书声,整齐划一。
“老人家,这些娃娃的读书声真的是非常有激情啊。”朱元璋说道。
“那是,我们这里的孩子可喜欢读书了,我们老爷亲自授课,每天早晨他们都回来学堂,开始朗读,直到等老爷来。”
“那看来,你们老爷很注重教育啊。”
“那是,每次我们的孩子从学堂回来,都会说一些我们听不懂的话,但是我们都知道肯定是我们老爷教的。”
“你就不怕他把你们的小孩教坏了?”朱元璋担心的问到。
“不会,我们相信老爷,他人那么好,绝对不会教坏我们的小孩。”
“快点,快去学堂,待会儿上课了。”王锵带着几个孩子来到学堂,这些小孩围绕在王锵周围,笑嘻嘻的走进学堂。朱元璋看到这个场面,心里很惊讶,因为很少能见到地主和佃户的孩子相处的那么融洽,朱元璋本人也是第一次见。
“老李,你怎么在这,旁边这两位是谁。”王锵看到老李以及朱元璋和朱元璋旁边的保镖问道。
“老爷,这两人是来京城做生意的商人,路过我们的农田,看到我们的农田种的粮食那么好,所以来请教老爷。”
“哦,这样,可是我还要上课,可能你要等一下。”
“没事,你去上课吧,咱……我就在外面听着。”朱元璋笑着说道。
“好吧,老李,你呢,你是要在这听还是回去看着你的农田?”王锵说道。
“老爷我一大把年纪了,也学不了什么了,我还是去种田吧,我只要吧老爷交给我们的种植的学问学透就好了。”
说完老李就走了,王锵走进学堂,进入教室,给孩子上课。朱元璋和二虎则站在教室门口,听着王锵讲课。
“老爷,你就站在这吗,他也太无礼了,好歹搬个凳子过来,让我们站在这。”
“二虎,是咱自己说要在外面听的,也不能怪人家,我们先在门外听听他是怎么教的。”
朱元璋凑在教室门口,听听王锵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教的,怎么教的,教些什么。
“各位,昨天问你们的问题,王朝衰败的规律,你们思考了一天,有什么结果了吗?”
王锵这个问题立马引起朱元璋的兴趣,同时引起朱元璋的恼怒,心里骂道“好啊,咱大明刚刚见过十多年,你就在这里说王朝的衰落,这是诅咒咱大明衰落,咱要看看你能说出什么来,如果说的不好,直接斩了。”
二虎看到朱元璋的表情立马感觉不对劲,于是说道:“上位,此人妄议王朝衰落,属下立刻将他拿下,抓到锦衣卫大牢严刑拷打。”
“慢着。”朱元璋摆了摆手阻止道,随后说“这个小地主妄议王朝衰败的规律,咱倒要看看这个小地主会怎么说。”
一个小孩举起手,但是王锵没有看见,于是小孩着急的跺起了脚。
“瞧我这眼神,那你来说说。”王锵听到跺脚的声音,于是朝着跺脚声看去,看到一个孩子举着手,着急的跺脚,于是对他说道。
“少爷你是不是太大惊小怪了,我们现在的大明刚刚建立,还在百废待兴,等过几年安定下来,肯定不会有衰败的迹象的,再说了,衰败的规律不都是造反起义,外敌入侵什么的才灭亡的,我们也不太懂。”
另外一个小孩接过话说道:“对啊,规律应该就是王朝的内乱。”
王锵摇了摇头说:“不,你们两说的都错了,不过你们还小不知道也正常,毕竟任何一个王朝包括我们的大明都要尽力这样一个时期,农名起义、外族入侵,我想就是你们眼中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对不对。”
“嗯”大家异口同声的说道。
“但是,这些只是表象而已,并没有涉及到更深层的原因,大明初立还达不到灭亡的地步,但是,作为一个从南伐北最成功的王朝大明同样有一个无比尴尬的局面,也算是大明的隐患之一,你们可以想一下这个隐患是什么。”
王锵说到这,门外偷听的朱元璋就觉得这个人不简单,开始沉思着。“想不到这个人看事情的角度那么奇特,确实,目前大明存在一个隐患,咱到现在都没想好办法解决,想不到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见识,实在是不简单。”朱元璋心里想到。
“上位,这人满口胡言乱语,属下这就把他抓了。”一旁的二虎看到朱元璋沉思的表情说道。
“慢着,二虎,咱们继续听下去,这人颇有见地,如果只说出问题却没有解决办法,那他就是班门弄斧如果有解决办法,那才是有真才实学,未来咱大明是需要这样的人才的,咱们继续听,看看他还会说先什么。”
“好。”
“昨天少爷和我们讲的时候我记得就说过,历史上的一个政权,经济和军队两者很难达到一个平衡,所以少爷所说的莫非指的是这个。”
“不错,现在大明经济南移,但是军事力量注重北方,如果你只盯着北方的强兵,那么你必定是需要迁都的,但是迁都有一个问题,就是会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到时候财政税收枯竭,一旦国库吃紧,那么这个国家就很难运转下去,但是你要是只盯着财政的话,那就是另一个景象了,到时候你都不能保证大明的军队是姓朱还是姓别人的,这一切都归咎于现在经济中心开始往南偏移,这个你们现在的年级可能不了解,但是我们的皇帝朱元璋一定是能有所注意,注意到经济和军事已经有分开的迹象。”
“少爷,那按照你这样说,我们的大明就离灭亡不远了吗?”
“少爷那你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我嘛自然是有的。”王锵在他们中间说道。
“这个人说的还真对,现在确实军队和国家经济开始出现分化的迹象,为了对付北元余孽,我将军事大量的驻扎在北方,但是现在发现国家的经济中心开始南移,如果迁都,财政吃紧,不迁都无法时刻盯紧北元余孽,实在是没办法,想不到一个小小的地主居然也能看出这些问题。看来这个人确实是个人才。”朱元璋心里说道。
“咚咚咚。”王锵刚要说下去,就听到敲锅的声音,于是说:“好了,这个问题就留到下次再说,现在是吃饭的时候你们先去吃饭,我还有客人要见。”
说完,大家就跑出教室,去厨房找刘伯,去拿自己从家里带来的午餐吃了起来。所谓的午饭就是学生自己在家里带的大米,然后学堂帮他们蒸饭,菜由学堂统一制作。
朱元璋站在门外,看到那些孩子喜气洋洋的跑出教室,去吃饭,也情不自禁的笑了笑说:“这些孩子真幸福啊,哪像我们小时候,家里穷,上不了学,还要忍冻挨饿,现在好了,大家都不用忍受饥饿,多好,你说是吧二虎。”
“这都多亏了上位,击败元廷,建立大明,让大家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二虎的话让朱元璋很高兴,得意的笑了笑。
“二位抱歉,让你们在这里站了那么久。”王锵等学生们都离开了教室后才从里面走了出来对朱元璋等人说道。
“哈哈,先生不必介怀,我们两人在门外听到你的讲课,颇有助益。”
“是嘛,可惜现在是吃饭时间,这样为了表示我的歉意,我请你们去我家吃饭。”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朱元璋笑着回答道。
“走吧。”王锵走在前面对两人说道。
回到家,王锵说:“你们随便坐,我去厨房给你们做几个拿手菜。”
朱元璋点了点头说:“好,不过别太多,一两个菜就行。”
“没事,我这里别的没有,饭菜管够,你们就在大厅坐会儿。”
王锵前往厨房后,大厅只有二虎和朱元璋两个人,朱元璋在大厅走走看看,看到这里很宽敞,大厅里的墙壁中间面前有一个供桌,桌子上摆放着半只碗,朱元璋走过去一看,发现怎么和自己那半只碗一样,只不过这个是由简陋的粗布垫在那半只碗下面。
“二虎,你来看,这个是不是和咱的那半只碗很像。”
二虎走了过去看了看说:“上位,确实,和你的那半只碗,简直一模一样,莫非……。”
“不还要调查一下,万一是他抢来的呢,待会儿咱试探一下看看,如果是抢来的或者其他说明方法从咱哥哥手上拿来的,记住立刻拿下,关进大牢杀掉。”
“是。”二虎恭敬的行了个礼回答道。
朱元璋笑了笑随后走到大厅的门外看着外面说道:“二虎你看看,这里虽然建筑不算豪华,但是这个大厅宽敞,不奢靡,不攀比,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个人的性格是不喜欢炫耀的,你看看,他的外面的围栏是用不算名贵的木头做的大门以及围栏,里面自己还养鸡养鸭,同时在围栏里面还自己开荒了两块地,只是这地上种植的是什么,我貌似没见过,那个植物又不开花,也不是吃的。”朱元璋想了一会儿随后问了问旁边的二虎:“二虎,你认识吗?”
二虎看了看客厅门外的那两块地上的植物随后对朱元璋说道:“禀上位,属下也没有见过。”
“是啊,我们都没有见过,可是这个人居然种植者这种我们大明没有的东西,看来是个人才,到时候我们问问他这个到底是什么,是吃的还是普通的植物。”
正当朱元璋到处看王锵的房屋时,王锵在厨房已经做好了饭菜,随后走到客厅,将放在客厅的另一张空荡荡的桌子挪了挪,随后对站在门口的两个人说:“两位朋友,可以吃饭了,我这里崇尚节俭,因此就做了三个菜,一荤一素,外加一碗汤。”
“无事,我们两个吃什么都可以,想当年抗元的时候,我们两个吃过野菜,啃过树皮,所以现在吃什么,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山珍海味。”
“那感情好,你们等我一下,我去吧饭菜拿过来。”王锵说完立马回厨房,将做好的菜拿了出来,一盘炒青菜,一盘水煮肉以及蛋花汤。外加一大碗饭,同时拿来三个小碗,用来盛饭的。
“朱元璋看到后说,嗯,这些饭菜也够了,有荤有素,也有汤,不过你拥有那么多佃户,资产自然很多,为什么还那么节俭?”朱元璋坐在饭桌上,边吃便问道。